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研究发现在碱性介质中,纳米银对luminol-KMnO4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信号具有强烈的增敏作用,而双酚A对该体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据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塑料中双酚A的方法。该方法测定双酚A的线性范围为8.0×10-11~1.0×10-8g.mL-1(0.9926)和1.0×10-8~8.0×10-8g.mL-1(0.9916),检出限(3σ)为6.5×10-11g.mL-1。对5.0×10-10g.mL-1和5.0×10-8g.mL-1双酚A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4%和1.0%。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用于塑料制品中双酚A的测定,回收率为97.0%~105.0%。  相似文献   

2.
将金纳米棒(AuNRs)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以自组装的方式依次修饰到Au电极表面,构建了响应过氧化苯甲酰(BPO)生物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流时间法研究了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质和最佳工作条件;由于HRP/AuNRs复合膜的协同效应,电极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在最佳工作条件下(工作电压-0.02V,pH 7的磷酸盐缓冲体系),BPO浓度在5.0×10-6~1.0×10-4 mol/L范围内与电极的电流响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μA)=12.6796C(mmol/L)+0.2406,R=0.9993。电极的检出限为8.5×10-7 mol/L。电极用于面粉中BPO的测定,平行测定6次,平均回收率为97.9%~100.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2.1%。本方法用于商品面粉中的BPO测定,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
发现了盐酸氯丙嗪在K3Fe(CN)6-钙黄绿素化学发光反应体系中的后化学发光反应,优化了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利用后化学发光反应测定盐酸氯丙嗪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方法的检出限为3×10-8/mL,相对标准偏差为2.0%(2.0×10-6 g/mL盐酸氯丙嗪,n=11),线性范围为1.0×10-7~1.0×10-5 g/mL.此法已用于盐酸氯丙嗪片剂中盐酸氯丙嗪含量的测定,结果与药典方法测定值一致.  相似文献   

4.
联合应用BPO与KIO3(在KI存在下)的倍增反应和光度滴定数据的二阶导数法处理,使面粉中微量BPO测定的灵敏度较常规碘量法提高了200倍,方法的检出限可达0.1 mg.L-1。在面粉实样分析中,测定结果的RSD值在1.3%~2.8%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8.6%~102.2%之间。提出的方法所得测定结果与国标法(GB/T 18415-2001)所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在磷酸介质中,BrO3-氧化I-形成I3-络阴离子,I3-络阴离子可进一步与丁基罗丹明B阳离子形成离子缔合物,在聚乙烯醇存在下,缔合物呈清亮的紫色溶液,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87nm,吸光度A与BrO3-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0.20~3.50μg/10m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79×104L·mol-1.cm-1,检出限为0.012μg·mL-1,样品回收率94.0%~100.3%,RSD为2.81%。该方法用于面粉中痕量溴酸根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取1mL口腔炎喷雾剂样品,用甲醇-水(1+1)溶液定量稀释至10mL,分取此溶液25μL供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采用Shim-packVP-ODS色谱柱分离,以甲醇-0.012mol·L-1磷酸(27+73)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柱温为30℃,流量为0.8mL·min-1,紫外检测器波长为323nm。结果表明:绿原酸在0.51~91.80mg·mL-1,咖啡酸在2.0~360.0m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用标准加入法测定方法的回收率,结果依次在95.9%~97.4%和100.1%~100.9%范围内,检出限(3S/N)依次为0.10,0.40mg·mL-1,测定下限(10S/N)依次为0.36,1.40mg·mL-1。  相似文献   

7.
以玻碳电极为基底成功制备了聚L-苏氨酸poly(L-Threonine)/多壁碳纳米管(MCNTs)修饰电极(p-L-Thr/ MCNTs/GCE).研究了盐酸氯丙嗪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该修饰电极对盐酸氯丙嗪具有明显的电催化氧化作用,并对此电极进行显微表征.本研究将此修饰电极用于流动注射不可逆双安培(FL-IB)体系的构建,即利用盐酸氯丙嗪在p-L-Thr/MCNTs/GCE上的氧化和高锰酸钾(KMnO4)在另一支铂电极上的还原构建了双安培检测体系,成功的建立了在外加电压为0 V条件下流动注射双安培法直接测定盐酸氯丙嗪的方法.在0 V外加电压下,在1 mol/L 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的载液中,氧化峰峰电流与盐酸氯丙嗪浓度在2.0×10-6mol/L~4.0×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i (nA)=9.73×107C-50(r=0.9993,n=6),在4.0×10-5mol/L~10-3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i (nA)=2.33×107C+4×103 (r=0.9984,n=7),方法检出限为4.0×10-7 mol/L (S/N=3).连续测定1.00×10-4mol/L的盐酸氯丙嗪标准溶液20次,电流值RSD为2.44%,进样频率为90样/h.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对盐酸氯丙嗪片中的盐酸氯丙嗪的含量的测定,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浓硫酸颜色反应用于甲芬那酸荧光测定的新方法.甲芬那酸为弱荧光物质,与浓硫酸反应后荧光显著增强.体系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385.0和471.9nm,甲芬那酸浓度在9.0×10-9~7.5×10-5 g·mL-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3.1×10-9 g· mL-1,回收率为99.3% ~ 102%.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甲芬那酸胶囊中甲芬那酸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三价铁离子能将盐酸氯丙嗪氧化成一种红色的物质,且氧化的程度与盐酸氯丙嗪的量呈正比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盐酸氯丙嗪的分光光度分析方法。实验中最大吸收波长为530nm,摩尔吸光系数为5.13×103 L/(mol·cm),盐酸氯丙嗪的量在5~250μg/10mL范围内与吸光度A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用于盐酸氯丙嗪药物的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11%~0.19%,加标回收率为95.0%~97.0%。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光度法研究了电子给予体苯妥英钠与电子接受体茜素红之间的荷移反应,据此建立了荷移光度法测定苯妥英钠含量的方法.在水溶液中,苯妥英钠与茜素红荷移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 nm,该络合物的组成为1:1,表观摩尔吸光率为6.54×103L·mol-1·cm-1,稳定常数为2.26×105.苯妥英钠的质量浓度在4~40 mg·L-1叫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当苯妥英钠质量浓度为20 mg·L-1时,相对标准偏差(n=10)为1.23%.测定了片剂中苯妥英钠的含量,加标回收率在97.7%~101.0%之间.  相似文献   

11.
衍生化-离子液体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美西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酸美西律与1,2-萘醌-4-磺酸钠在pH=9.0的介质中反应生成一种橙红色衍生物,该衍生物能被离子液体所萃取,其最大吸收波长发生较大幅度红移,吸光度显著增强。据此建立了高选择性的测定盐酸美西律的衍生化-离子液体萃取分光光度法。萃取后的衍生物在448 nm处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2.69×104L·mol-1·cm-1。盐酸美西律浓度在0.2~5.4μg·m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相关系数为0.9994,检出限为0.067μg·mL-1。该方法已用于药物制剂及尿样中盐酸美西律的测定,其回收率分别为99.5%~100.7%和96.6%~101.5%。  相似文献   

12.
A new resorufin-based probe is developed, which exhibits a rapid and sensitive color and a fluorescence off-on response to benzoyl peroxide (BPO) in aqueous media containing 10% ethanol via deboronation. The probe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simple detection of BPO in real samples such as wheat flour and antimicrobial agent.  相似文献   

13.
以过氧化苯甲酰(BOP)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热聚合法在多壁碳纳米管(MWNTs)表面制备印迹聚合物(MWNTs-MIPs)。采用红外和热重分析等技术对聚合物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液相色谱考察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过氧化苯甲酰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该印迹聚合物对过氧化苯甲酰表现出特异性吸附,该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存在一种结合位点,其最大表观结合量为56.20 µmol/g。该印迹聚合物成功应用于固相萃取富集面粉中微量过氧化苯甲酰,浓度富集因子为526。  相似文献   

14.
基于拉曼光谱成像技术对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和L-抗坏血酸进行快速、 无损、 原位检测, 并对2种添加剂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可视化研究. 采用实验室自行搭建的线扫描式拉曼光谱成像系统, 激发光源波长为785 nm, 有效光谱范围为0~2885.7 cm-1. 分别在小麦粉中添加含量为0.1%~30%的过氧化苯甲酰和L-抗坏血酸, 对制备的样品进行拉曼光谱扫描, 选取感兴趣区域的光谱信号进行平均, 得到平均光谱代表该样品的拉曼信息. 分别选取过氧化苯甲酰和L-抗坏血酸的2个特征峰, 与该物质在小麦粉中的含量建立线性关系, 其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28 和0.9912. 采集的特征波段拉曼图像经过自适应迭代重加权惩罚最小二乘(airPLS)方法扣除荧光背景后, 选取合适的特征峰强度作为阈值, 对校正拉曼图像进行二值化分析, 得到添加物的空间分布可视化图像. 该方法与点检测拉曼技术相比, 具有检测结果准确且检测时间较短的优势, 且可以实现不均匀样品中多种物质的同时检测与分布可视化.  相似文献   

15.
利用过氧化苯甲酰能够在氯化血红素的催化下将底物对羟基苯乙酸氧化成具有荧光的二聚体的性质,建立了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方法。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和柱后衍生条件,结果表明:催化剂氯化血红素的浓度为8μmol/L,底物对羟基苯乙酸的浓度为80μmol/L,衍生化试剂的pH 10.5,衍生温度为35℃时衍生效率最高。在优化条件下,过氧化苯甲酰的线性范围为0.5~100 mg/L;样品的检出限为1 mg/kg,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8.5%~99.5%。本方法与现有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检测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6.
离心沉淀气相色谱法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离心沉淀,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的方法。考察了不同提取时间和采用不同工作曲线对过氧化苯甲酰测定的影响。试样在石油醚中被冰乙酸还原成苯甲酸,经HP-5(30m×0.25mm×0.25μm)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5~0.08g/L(r=0.9992),检出限(S/N=3)为2mg/kg。在添标水平为0.06、0.18和0.30g/kg时的平均回收率为82.70%~89.46%,相对标准偏差为3.77%~6.93%。该方法仪器设备简单,测定结果灵敏、准确,适合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Wang K  Liu Q  Dai L  Yan J  Ju C  Qiu B  Wu X 《Analytica chimica acta》2011,708(1-2):84-88
Benzoyl peroxide (BPO) as a brightener is often added to wheat flour, and excessive use of this food additive is receiving increasing concern. Herein, a simple and fast method for fluorescence detection of BPO is proposed based on consecutive chemical reactions. In this approach, BPO first oxidizes Fe(2+) into Fe(3+) and the resulting Fe(3+) then induces the opening of the spirolactam ring of a new rhodamine derivative, N-methoxy rhodamine-6G spirolactam, switching on fluorescence of the detection system. More importantly, the fluorescence response of the reaction system to BPO is rather rapid and sensitive,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6 mg kg(-1) (k=3), which makes it to be of great potential use in food safety analysi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been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BPO in wheat flour samples.  相似文献   

18.
以香草醛为原料,经2步反应制得中间体--2-(4-羟基-3-甲氧基苯基)-1-氢-苯并咪唑(3); 3分别与取代苯甲酰氯,取代苯乙酰氯和取代苯磺酰氯反应,合成了13个新型的苯并咪唑衍生物(7a~7g, 8a, 8d, 8g, 9a, 9d和9g),其结构经1H NMR, IR和HR-ESI-MS表征。分别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曹坳程法测试了7~9的抑菌活性和除草活性。结果表明:c=100 mg·L-1时,7~9对番茄灰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和稻瘟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13.79%~65.38%, 13.88%~63.78%和34.22%~58.79%; c=300 mg·L-1时,7g对稗草和反枝苋的芽长抑制率分别为40.20%和80.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