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迈克尔孙干涉仪在物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许多近代干涉仪的基础.教学中常将迈克尔孙干涉实验分为等厚干涉及等倾干涉进行讨论,但实际上这两种干涉在一定范围内同时存在,学生学习时出现很多疑问.从理论上给出包含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的理论公式,利用MATLAB软件的GUI功能,设计了同时考虑两种干涉影响的仿真平台,仿真结果与实验观测的干涉图样一致且界面操作简洁、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迈克尔孙干涉实验的理论,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非定域干涉条纹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永强  刘世清 《物理实验》2000,20(5):44-45,47
针对迈克尔孙干涉仪实际产生的干涉条纹与教科书中所论述的不同,定量和定性地分析了影响非定域迈克尔孙干涉条纹的两个主要因素,使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得以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根据波动光学理论给出了分束比与光强对比值之间关系,在人眼光强对比值探测极限限制下,研究了分束比与迈克尔孙干涉仪条纹可观测性之间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当分束比低于0.005 9时,干涉条纹将不可用眼辨认.该结果不但可以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分析迈克尔孙干涉仪条纹可观测性提供指导,而且也可用于设计高条纹观测性迈克尔孙干涉仪.  相似文献   

4.
杨蓉  朱桂荣 《物理实验》1996,16(1):43-43
利用计数装置来记录迈克尔孙干涉仪干涉条纹的变化数杨蓉,朱桂荣,屠传士(苏州大学物理系215006)精密测量长度常用的方法是将待测长度和激光波长作比较,通过干涉条纹计数求待测长度.利用迈克尔孙干涉仪得到干涉图,用感光元件把光学信号变成电信号并与其他电子...  相似文献   

5.
根据薄膜干涉原理分析了迈克耳孙干涉仪实验中的等倾干涉现象,得到了接收屏上的光强分布与入射角的关系.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用Matlab编写程序,运行后得到了迈克耳孙干涉仪等倾干涉环的图样.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迈克尔逊于涉实验中的非定战于涉和等倾于涉进行了实验比较,观察它们的异同点,使学生了解其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 在理想单色扩展光源照射下, 干涉条纹的可见度不仅仅和光源宽度有关. 本文 理论模拟了理想单色扩展光源照射情况下光源宽度、 狭缝间距离等多项因素对干涉图样可见度的影响, 模拟结果 有助于学生对单色扩展光源干涉图样清晰程度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8.
《光谱实验室》2007,24(1):108
迈克尔孙出生于德国普鲁士,后随父母到美国。17岁进入美国海军学院,1873年毕业,后在学院当讲师。1887年在他的同事美国化学家莫雷的帮助下,发表了后来称为迈克尔孙-莫雷实验的结果;没有干涉条纹、也没有明显的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这是科学史上一次重要的否定性的实验,对爱因斯坦髓的相对论学说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1907年,由于他以测定光速和研究地球相对其周围空间的运动,成为美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相似文献   

9.
主要从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 迈克尔孙 莫雷实验和洛伦兹变换3个方面来阐述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 对论的重要基础. 并在此基础上, 通过爱因斯坦的论文、 信件、 演讲报告等资料阐述他本人对建立狭义相对论的描 述, 进一步加深对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迈克尔孙干涉仪组合实验的改进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HNL-55700多束光纤He-Ne激光器、钠光、日光灯作为相干光源,利用自光相干长度小的特点对迈克尔孙干涉仅调节优化,并对组合实验提出改进和设计。  相似文献   

11.
观察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调节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分析了白光干涉中央条纹的特征、由定域干涉到非定域干涉光源的空间相干性、迈克尔逊干涉仪中没有补偿板的干涉条纹形状,以及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分光板被前后倒置及补偿板不平行干涉条纹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迈克耳孙干涉仪应用功能的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怀  李卓凡  陈怀 《物理实验》2012,(3):22-24,28
通过对迈克耳孙干涉仪的简易改装,实现了光速测量、透明固体和液体的折射率测量、金属丝弹性模量测量以及多普勒效应的演示,拓展了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13.
光纤干涉仪臂差的测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毛和  张美敦 《光子学报》1999,28(8):740-743
用白光干涉和Michelson干涉仪技术测量光纤Michelson干涉仪和Mach-Zehnder干涉仪的臂差.这种方法能在线测量任意长度的光纤干涉仪臂差,包括零臂差,测量的精度由光源的相干长度确定,为微米数量级.  相似文献   

14.
基于迈克耳逊干涉仪的空间调制型干涉成像光谱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制了一台基于迈克耳逊干涉仪的空间调制型干涉成像光谱仪原理样机。样机将迈克耳逊干涉仪光路中的一面反射镜偏转一个小角度,使经两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束光波面之间产生一维连续的光程差,在图像传感器的像面上形成空间调制干涉条纹,构成空间调制型干涉成像光谱仪。一系列原理验证性实验表明:光谱仪原理正确可行,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并且具有高通量,高信噪比,大视场和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A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with a phase-conjugate mirror (PCM) is described and discussed. The behavior of phase conjugate mirrors is discussed and the result of an experiment with a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with a phase-conjugate mirror is described and commented. This interferometer has been proposed to be used to test the intrinsic non-locality of quantum mechanics. In this paper a new experimental setup to study the one-way velocity of light is proposed, which uses this new interesting device.  相似文献   

16.
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通过只在单一光路中插入或在两光路中均插入不同厚度的石英玻璃研究了白光干涉的相干性。测量玻璃的折射率以检验所购材料是否合格。  相似文献   

17.
A dual interferometric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system is presented where a Wollaston prism interferometer is employed in conjunction with a normal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The system operates without the use of external polarizers, apart from those associated with the Wollaston prism interferometer itself. It is shown that an optical path difference induced in the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can be detected using the Wollaston prism in a normal interferometer arrangement. Further, the interference pattern produced by the Wollaston prism interferometer changes in a measurable, linear fashion as the optical path difference from the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alters. A simpl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system is presented and used to derive a computer model of the optical arrangement. Results from an experiment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using a Wollaston prism with a beam separation of 0.5 degrees and a superluminescent diode, of wavelength 825 nm, as a light source, are included and compared to the results from the computer model.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迈克尔逊干涉实验中测出的He-Ne激光的波长值总是比真实值偏大的问题,分析了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He-Ne激光波长时的实验误差来源,发现实验光路调整的不理想以及仪器读数装置中残留的螺纹空程差是导致λ值偏大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办法,并且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合理的估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