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托,洛阳师范学院、河南省化学会承办的《全国第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拟于2006年8月11日至15日在九朝古都洛阳召开。会议旨在交流我国近年来在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研讨我国大环化学、超分子化学及相关领域在21世纪的发展。会议期间将特别邀请国内外这一领域知名教授作相关学术报告,并安排大会报告、分组报告、墙报展等学术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化学会第十八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于2014年8月19~22日在兰州大学隆重举行。本届会议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本届会议云集了我国金属有机化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广大研究生共1000多人。另外,还邀请了美国、香港以及台湾的著名化学家,大家围绕金属有机化学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交流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展望了学科未来发展的趋势,为推动我国在金属有机化学研究领域的国际交流、促进我国金属有机化学研究向更高目标迈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届会议共收到会议论文462篇,参会代表们围绕金属有机化学研究的前沿 相似文献
3.
超分子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主客体分子识别,主体分子通过非共价键作用与客体分子结合并实现一些特定的功能。大环化合物由于拥有特殊的环状结构,可以与客体分子高效结合,配合荧光团可开发性能优异的传感分子,从而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五年以来冠醚、环糊精、杯芳烃、葫芦脲以及柱芳烃等五类大环化合物作为荧光传感分子的研究进展,并简单介绍了荧光传感器的设计思路、工作原理以及应用,最后对大环荧光传感器的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5.
大环化合物色谱固定相分离机理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被用于大环化合物色谱固定相保留机理研究的一些新的方法和理论,重点对几种典型大环超分子主体化合物作为色谱固定相对其分离机理研究的近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介绍了杂杯芳烃和冠芳烃的研究起源,总结了杂杯芳烃和冠芳烃的设计与合成、构象和大环空腔结构特征,展示了杂杯芳烃和冠芳烃的分子识别和组装性质,概述了杂杯芳烃和冠芳烃在功能材料的制备中的应用,展望了大环超分子化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特定外界刺激下, 修饰于介孔纳米材料表面的超分子纳米阀门可以有效地控制所包封物质如药物模型分子、 抗癌药物分子和寡核酸等生物分子的靶向释放, 在药物释放、 基因转染及传感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的工作, 综述了国内外在基于大环合成受体的超分子纳米阀门体系的化学构筑及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11.
重点介绍具有纳米尺寸的苯炔刚性大环的超分子化学: 包括聚集效应, 主客体化学、液晶行为及二维、三维超分子结构等. 相似文献
12.
我们以1,4-二正丙氧基-2,5-双甲氧甲基苯为原料用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在二氯甲烷中制备了1,4-双正丙氧基柱[5]芳烃, 1,4-双正丙氧基柱[6]芳烃和1,4-双正丙氧基柱[7]芳烃. 我们用氢谱, 碳谱和质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 它们有不同的氢谱却有相似的碳谱. 对比它们的空腔尺寸, 柱[5]的内径大约是4.6 Å, 与葫芦脲[6]及α-环糊精类似. 柱[6]的内径大约是6.7 Å, 与葫芦脲[7]及β-环糊精类似. 柱[7]的内径大约是8.7 Å, 与葫芦脲[8]及γ-环糊精类似. 我们用正辛基三乙基六氟磷酸铵盐作为模型客体研究了它们之间的主客体络合. 柱[5]与之有微弱的络合, 柱[6]显示了良好的络合, 而柱[7]与之没有络合. 相似文献
13.
14.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化合物的发展不仅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有机分子发色团在高浓度、固态或者薄膜等形式的聚集状态下荧光猝灭的问题,而且扩展了有机发色团在荧光探针、传感器以及细胞成像等方面的应用。其中,四苯乙烯及其衍生物作为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典型化合物已被广泛应用在材料化学、生物化学等相关研究领域。受此启发,超分子化学家也将这类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四苯乙烯及其衍生物作为研究对象引入到超分子化学的领域,特别是利用大环主体与四苯乙烯客体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有效地限制了荧光客体分子的分子内转动或运动,增强了这类超分子体系的发光强度,并为其在刺激响应性传感器、智能探针等方面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涉及四苯乙烯衍生物与大环主体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形成聚集诱导发光超分子体系的发展,并按照大环主体进行分类简要介绍其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新型大环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一直以来都是超分子化学的研究热点。冠醚、环糊精、杯芳烃和葫芦脲等经典大环分子,以及柱芳烃等新兴大环分子的发展丰富了超分子化学的研究内容。其中,官能团功能化的大环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化学传感器、分子机器、仿生系统、超分子催化、刺激响应体系、功能材料以及药物传递等众多领域。葫芦脲大环具有一个刚性的疏水空腔,由于其独特而优秀的水相识别能力而备受关注。然而,相对于其他大环化合物,葫芦脲由于其官能团功能化难题而发展相当缓慢。近年来,葫芦脲大环官能团功能化的研究获得了巨大的突破,将葫芦脲大环的主客体识别性质从传统的超分子化学拓展到生物化学、材料化学以及药物化学等交叉研究领域。本文重点总结葫芦脲大环官能团功能化现阶段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合成方法进行简单明晰的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17.
18.
超分子化学起源于主客体化学,其发展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客体化学。而大环受体分子作为主客体化学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机功能材料的构筑方面已逐渐显示出其无穷的魅力。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研工作者们深入研究了包括冠醚、环糊精、杯芳烃、葫芦脲、柱芳烃在内的多种有机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其中,柱芳烃作为一种新型的易官能化的主体分子,由于其独特的刚性柱状结构和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它为有机功能材料的制备以及超分子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到目前为止,基于柱芳烃的有机功能材料已在分子识别、细菌病毒抑制、农药检测、重金属离子识别、光传感、纳米粒子的稳定、催化、生物传感及药物控释等多个领域得到运用。本文结合这些材料现阶段的研究进展,对其在上述领域的应用进行简单明晰地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20.
用内消旋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cth)和K_3[Fe(CN)_6〕合成了氢键连接的超分子化合物[H_3cth][Fe(CN)_3]·3H_2O.该化合物的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930 97(9)nm,b=1.051 60(11)nm,c=1.638 47(17)nm,a=101.077(2)°,β=90.860(2)°,γ=111.671(2)°, V=1.456 4(3) nm3, Z=2, R=0.0415.晶体中质子化的大环四胺与六氰合铁(Ⅱ )离子之间通过氢键连接成二维层状结构,而水分子所形成的氢键使化合物呈现三维超分子网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