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用CNDO/2法研究了顺铂与DNA键合的机制.计算结果指出,在所考虑的几个模型配合物中,从Pt-N_7间重叠集居和双原子能分析,以顺铂与两个鸟嘌呤的N_7键合形成[(NH_3)_2PtG_2]~(2 )的可能性最大,因而支持了顺铂和DNA的相邻两个鸟嘌呤的N_7键合的链内交联机制.但是,螯合机理不能完全排除,在一定条件下,顺铂可能与一个鸟嘌呤的N_7和O键合形成一定量的螯合物.然而,由于它较[(NH_3)_2PtG_2]~(2 )不稳定,因此,不能成为顺铂伤害癌细胞的主要原因.至于链内交联机理如何造成DNA复制障碍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1969年,Rosenberg等报道顺式二氯二氨合铂(顺铂)具有抗癌作用,但它有很强的毒副作用和较差的水溶性.1986年,英国正式生产第二代铂抗癌药即碳铂.Khokhar等曾合成一系列N-烷基亚胺二乙酸环己二胺合铂配合物,体外和体内实验均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低毒性.其配体以二羧基与铂配位,为八元环结构.显然这不是热力学优势产物.本文合成了一系列二胺铂配合物,结果表明配体以N、O方式与铂配位,具有五元螯合环结构.顺铂与DNA发生交联(主要是与鸟嘌呤N7配位)而抑制癌细胞生长.不同类似物之间的活性差异较大,这可能与它们和DNA作用的动力学有关.我们以鸟苷作模型化合物,用HPLC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其作用的动力学,并与顺铂、碳铂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用平衡透析法研究了37℃,pH=7(或5)离子强度为0.1条件下(0.01mol·dm~(-3)磷酸盐缓冲体系),顺式二氯二氨合铂(顺铂)与多鸟苷酸、多腺苷酸以及多胞苷酸之间的相互作用.用McGhec和von Hippel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求得其结合常数,反映键合过程中顺铂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协同参数以及每个顺铂分子所键合的核苷酸残基数.并讨论了顺铂与多核苷酸的键合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13C核磁共振法研究了反式二氯二氨合铂和胸苷、胞苷、鸟苷和5'-腺苷酸的作用,确定在中性介质中所生成配合物状态及其中铂与配体的健合形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顺、反式二氯二氨合铂具有不同抗癌行为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反相离子对色谱中,研究了四种离子对试剂对铂络合物保留值的影响。用流动相中离子-偶极作用物和铂络合物的结构说明了保留机理。用NaCl作内标测定了顺式-二氨-1,1-环丁二羧酸铂(Ⅱ)(碳铂)和顺式二氯二氨合铂(Ⅱ)(顺铂)样品,七次配样测定得到满意的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7%和0.5%,检出限为75ng/ml和0.23μg/ml。  相似文献   

6.
60年代未, Rosenberg和 Van Camp首先发现了顺式二氯二氨合铂 ?具有抗肿瘤活性 [1]。虽然顺铂用于抗癌药疗效很高,但它的毒副作用也较大。因此寻找高效、低毒的铂类抗癌药,进行了数千种铂配合物的合成,但目前用于临床的仅有几个。顺铂的抗癌机制已进行了大量研究。普遍认为它的靶分子是 DNA,它能抑制 DNA的合成 [2]。然而顺铂在临床上的毒副作用已经表明它作用的靶分子不仅仅是 DNA。细胞膜是铂类配合物进入细胞内的第一道屏障,因此研究不同铂类配合物与细胞膜的作用不仅对进一步认识这类抗癌药物的药理和毒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转移氢化反应是一种条件温和、反应转化率高的还原反应.研究了一系列双烷基和双羟基修饰的炔类化合物,在空气中水合肼的作用下选择性还原为顺式烯烃的方法,其中水合肼作为转移氢化试剂,空气中氧气作为氧化剂,通过氧化反应将肼氧化为二氮烯N_2H_2分子,进而二氮烯N_2H_2分子选择性还原炔烃为顺式烯烃.通过二维核磁共振谱证明了生成的烯烃的构型为顺式结构.  相似文献   

8.
丁道远  胡皆汉 《应用化学》1992,9(3):114-117
自发现顺铂具有抗癌活性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它的抗癌机理研究。很多结果表明顺铂与蛋白质核苷酸(DNA)作用时主要与DNA中鸟嘌呤的N_7配位,通过形成链内交联作用造成DNA损伤。顺铂在显示抗癌活性的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毒副作用,有文献认为毒性可能与形成Pt—S键抑制生物体内的巯基酶有关。  相似文献   

9.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37℃、pH=5.5、0.1M NaClO4介质中cis[Pt(NH3)2Cl2]和DNA组成物--鸟嘌呤核苷、腺嘌呤核苷、胞嘧啶核苷及胸腺嘧啶核苷的作用。发现顺-[Pt(NH3)2]与前三种核苷能生成组成为1:1、1:2二种络合物,与胸腺嘧啶核苷不作用。所测得一级和二级表观生成常数,以及作用初速分别有如下大小次序:Guo>Ado>Cyt》Thy;Guo>Ado>Cyt》Thy.在所得结果基础上讨论了顺-[Pt(NH3)2Cl2]和癌细胞中DNA作用的可能方式。  相似文献   

10.
卡铂水溶液的光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卡铂水溶液在313nm和254nm的紫外光作用下的反应产物、量子产率和反应机理。光激发配位场~1A_1→~1A_2和~1A_1→~1E d-d跃迁,引起配位取代反应,生成二水二氨合铂(Ⅱ)和四水合铂(Ⅱ),然后进行热水解和聚合,形成多核羟基桥铂配合物,氧气不参与反应;光激发~1A_1→~1A_(2u) Pt←O电荷转移跃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氧气参与反应,在氮气气氛下产生金属铂而在氧气气氛下产生二水二氨合铂(Ⅱ)。  相似文献   

11.
发展了一条改进的L-鸟嘌呤异核苷全合成路线.以L-核糖为起始原料,合成了3,5-O-二苄基-1-脱氧-L-核糖,再与碱基N~2,N~2-二叔丁氧羰基-6-氯鸟嘌呤发生关键的Mitsunobu反应来合成异核苷6.经过9步反应,以37.3%的总收率合成了L-鸟嘌呤异核苷,其中Mitsunobu反应构建异核苷键具有立体专一性、高产率、条件温和、区域选择性高等优点.该方法可以作为鸟嘌呤异核苷的通用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12.
在 NO+引发下,2,3-二氢呋喃或 3,4-2H-二氢吡喃与芳香亚胺发生亚氨Diels-Alder反应,生成顺式和反式两种构型的四氢喹啉并四氢呋喃或四氢喹啉并四氢吡喃类稠合多环烃类衍生物。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13C NMR法系统研究了溶液中顺式二氯二氨合铂与胸苷、胞苷、鸟苷和5'-腺嘌呤单核苷酸的作用,确定了不同条件下形成配合物的组成及其分子申铂原子与配体的成键方式。在中性介质中顺铂分别与胸苷、胞苷作用,生成N3配位的顺-[Pt(NH3)2(ThyH-1)2]和顺-[Pt(NH3)2(Cyt)2]2+;与鸟苷随摩尔比不同相应生成顺-[Pt(NH3)2(N2-Guo)2]2+和[Pt(NH3)2(N2,N1-GuoH-1)]nn+,当pH=3和摩尔比为1时,尚有微量[Pt(NH3)2(N7,O(C6)Guo)]2+生成;在中性介质中顺铂与5'-AMP亦随摩尔比不同,生成顺-[Pt(NH3)2(N7-5'-AMP)2]2-或兼生成顺-[Pt(NH3)2(N7,N1-5'-AMP)]n。根据所得结果讨论了顺铂抗癌作用机制,提出了顺铂可能与DNA同一链上相邻二个鸟嘌呤基上的N7N1键合形成链内交联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以顺-二碘-二环戊胺合铂(Ⅱ)为起始原料,经聚合反应和胺化反应制得顺式-二碘-异丙胺-环戊胺合铂(Ⅱ)(2);2分别与氯化钾,1,1-环丁基二羧酸钾和一水合草酸钾反应,合成了3个新型的铂配合物:顺式-二氯-异丙胺-环戊胺合铂(Ⅱ)(1a,收率36.6%),顺式-1,1-环丁基二羧酸-异丙胺-环戊胺合铂(Ⅱ)(1b,收率43.6%)和顺式-草酸-异丙胺-环戊胺合铂(Ⅱ)(1c,收率28.1%),其结构经1H NMR,IR,ESI-MS和元素分析表征。采用MTT法测定了1a~1c对肝癌(SMMC-7721),肺癌(A-549),乳腺癌(MCF-7)和结肠癌(SW480)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a~1c对部分癌细胞的IC50值小于40μm,具有一定的体外肿瘤生长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由1,3-二(2,6-二甲基苯基)-2-四氢咪唑基-苯亚甲基-三苯基膦-二氯合钌(7)和吡啶反应生成无膦型金属钌卡宾化合物1,3-二(2,6-二甲苯基)-2-四氢咪唑基-苯亚甲基-2-吡啶基-二氯合钌(8),8作为高效催化剂用于丙烯腈和烯丙基苯的交叉交互置换反应.新化合物7,8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高分辨率质谱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6.
用量子化学DFT方法在B3LYP/3-21G*水平下研究了2-氯吡啶气相光氯化取代反应生成2,3-二氯吡啶、2,4-二氯吡啶、2,5-二氯吡啶和2,6-二氯吡啶不同产物的过渡态,并计算了活化能.结果表明,生成2,6-二氯吡啶过渡态的能量最低,所需的活化能也最低,反应优先生成2,6-二氯吡啶.生成2,6-二氯吡啶的IRC结果显示反应过程中C-H键的断裂和C-C l键的生成协同但不同步.过渡态的构型接近于产物,是一个晚期过渡态.C l原子在反应进程中是给电子的,因此,氯自由基与2-氯吡啶反应是亲核取代的SN2机理.  相似文献   

17.
以鸟嘌呤为核苷为原料,经酯化、再在缩合剂4-氯苯磷酰二氯和1,2,4-三氮唑存在下与吡啶反应,得鸟嘌呤核苷N-6吡啶盐中间体(2),该中间体2分别与NH~3/CH~3OH、Et~3N/CH~3OH、Et~EN/CH~3CH~2OH在室温反应,可方便的合成6-NH~2、6-OCH~3和6-OCH~2CH~3-9-(β-D-呋喃核糖)鸟嘌呤衍生物。  相似文献   

18.
新型吡啶基吡唑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毅  王俊芳  张应鹏  杨云裳 《应用化学》2010,27(9):1105-1107
以2,3-二氯吡啶为起始原料,经过肼解、与马来酸二乙酯成环、卤代、氧化和水解得到关键中间体吡啶基吡唑甲酸,然后与二氯亚砜反应生成甲酰氯,最后与各种环氨作用生成吡啶基吡唑甲酰胺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通过α,β-聚(L-天冬氨酸)及其衍生物α,β,L-天冬氨酸和[α,β,L-(N-羟乙基)天冬酰胺]共聚物,[α,β,L-(N-羟乙基)天冬酰胺]和[α,β,L-(N-丁二酸基)天冬酰胺]共聚物为载体,与顺式二氯二氨合铂(Ⅱ)结合,合成了相应高分子-顺铂结合物.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性pH值络合最有效,聚合物-顺铂结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性随结合物浓度增大而增大,但均小于同浓度顺铂毒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及黏度法研究了双马来腈二亚胺合铂与DNA的作用。紫外-可见光谱的研究表明,与DNA作用后,双马来腈二亚胺合铂在可见区的吸收显示出了减色效应,并伴随着吸收峰的蓝移。Scatchard图的分析结果表明,双马来腈二亚胺合铂与DNA的作用位点与溴化乙锭不同。黏度法实验表明,双马来腈二亚胺合铂与DNA作用后降低了DNA的相对黏度。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双马来腈二亚胺合铂以静电作用方式与DNA结合。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双马来腈二亚胺合铂的作用机理并开发这种潜在的新型光动力治疗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