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从头算HF/SCF方法以6-31G基组研究了FOSO2F分子的几何结构、振动谐性力场和红外光谱强度.理论力场由Pulay的标度量子力学方法进行标度,计算得到的振动频率与实验值比较平均偏差为6.3cm-1.根据振动频率的势能分布和从头算红外光谱强度值对此分子的振动基频进行了理论归属.  相似文献   

2.
过渡金属参与的氟烷基化反应是当前有机氟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在过去的五年里, 由于新试剂新方法的发展, 过渡金属促进的全氟烷基化反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与全氟烷基化相比, 二氟和一氟烷基化反应不但可以方便地向分子中引入一个或几个氟原子, 还可以同时引入其它官能团, 因此在合成的步骤经济性上具有比直接氟化更大的优势. 尽管过渡金属促进的二氟和一氟烷基化反应是伴随着全氟烷基化反应而发展起来的, 在反应形式上与后者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二氟和一氟烷基化反应发展相对缓慢, 仍然存在发展空间. 在这篇综述里面, 我们首次全面地总结了过渡金属促进的二氟和一氟烷基化反应在过去近三十年时间里的发展进程. 全文包括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 从总体上介绍了二氟和一氟烷基化在氟化学中的地位; 第二、三两部分着重把官能团化的二氟烷基化反应和一氟烷基化反应按照反应的种类(即: 不饱和卤代烃的氟烷基化、不饱和体系碳-氢键氟烷基化、有机硼以及金属试剂的氟烷基化、不饱和碳-碳键的加成)进行了梳理; 第四部分为了强调二氟和一氟甲基化在氟烷基化中的重要地位, 将其单独介绍; 最后一部分是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陈庆云  陈建国 《有机化学》1990,10(2):179-183
本文研究了5-碘-5-氧杂八氟戊磺酰氟与乙基格氏试剂的反应, 发现只有乙基格氏试剂与碘离子发生交换后的产物而没有得到格氏试剂与磺酰氟反应的产物砜。  相似文献   

4.
从三氟甲基化反应的近年进展看有机氟化学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卿凤翎 《有机化学》2012,32(5):815-824
由于含三氟甲基的化合物在医药、农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发展向有机分子引入三氟甲基的方法成为当前的热点研究课题.分别总结了国外和我国学者近年(主要是2009~2011年)在三氟甲基化反应研究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从近年三氟甲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作者提出一些值得关注的有机氟化学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采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了牙膏中游离氟与单氟磷酸盐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法具有简单、准确、快速等特点,可以在牙膏产品检测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氟的离子色谱测定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7.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钍氟各级稳定常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酸体系钍氟各级稳定常数对稀土冶炼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采用溶解度法测定了室温(25 ℃)下不同酸度的钍氟共存区,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不同浓度氟化氢溶液中的游离氟浓度,得到氢氟各级稳定常数.然后根据钍氟共存区图,配制一系列硫酸钍、氢氟酸和硫酸的混合液,测定各溶液中的游离氟浓度,从而得到钍氟各级稳定常数.结果表明,H与F的第1,2级稳定常数分别为k1=664.4,k2=47.9,Th和F的第1,2,3级稳定常数分别为k16.27×105,k2=9.68×104,k3=5.36×104.  相似文献   

8.
合成氟烷基酮的通用方法是将全氟烷基金属试剂与羰基类化合物反应。但对于ω位带有官能团的全氟烷基金属试剂的研究,唯一的例子是:  相似文献   

9.
陈庆云  朱士正 《化学学报》1985,43(6):546-551
二氟甲磺酸(1)在室温下即可和五氧化二磷作用,但和全氟烷烃磺酸不同,它并不生成相应的磺酸酐。脱水后进一步消除二氧化硫产生二氟卡宾,二氟卡宾再插入二氟甲磺酸得到二氟甲磺酸二氟甲酯(2)。若有其它全氟烷基磺酸或全氟烷基羧酸存在时,也可得到相应的全氟烷基磺酸二氟甲酯(4)或全氟烷基羧酸二氟甲酯(6)。用三氯氧磷或二氯亚砜代替五氧化二磷和1作用,也得到类似的结果。对二氟卡宾生成的可能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双水平直接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氢提取反应CH3CF3+F→CH2CF3+HF的反应机理.首先用MPW1K/6-311+G(d,p)方法优化了驻点的几何构型,并在相同水平上进行了频率分析,利用内禀反应坐标理论获得了最小的反应能量途径;随后,为了得到更准确的能量信息,采用MCG3-MPWPW91//MPW1K方法进行了单点能量校正;最后,根据变分过渡态理论计算了该反应在2002 000K温度范围内的速率常数.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已有的实验值吻合.  相似文献   

11.
自由基氟烷基化是向有机分子中引入氟烷基的一类非常重要的方法,也是目前有机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几年来,由于广泛的官能团兼容性和温和的反应条件等优点,可见光促进的氧化还原催化反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化学键的构建和活化的有力工具.因此,光氧化还原催化的自由基氟烷基化反应,作为向有机化合物中引入氟烷基的有效途径,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报道了我们发展的氟烷基砜作为一类方便易得的新型氟烷基自由基前体,在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下实现对烯烃的自由基氟烷基化反应.该反应可以高效地向芳基烯烃中引入三氟甲基、二氟甲基、1,1-二氟乙基、苯基二氟甲基等各种含氟烷基基团,并实现对芳基烯烃的双官能团化转化.  相似文献   

12.
二氟卡宾在有机氟化物的合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之前的发现,二氟卡宾能与硫单质反应产生硫代氟光气,这对二氟卡宾化学的新发现以及硫代氟光气的应用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利用这一路径已经实现了端基炔烃和烷基卤化物的三氟甲硫基化.在此,继续深入研究这一路径在合成上的应用,并实现了芳基和烯基碘化物的三氟甲硫基化.三氟甲硫基化是有机氟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常用方法一般需要使用含CF3S基团的昂贵试剂.在该方法中, CF3S基团是由二氟卡宾、硫单质和氟离子现场产生的,所用试剂都廉价易得.  相似文献   

13.
氟元素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氟元素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在人体内主要分布于骨骼和牙齿中。氟通过各种途径对人体发生作用。人体内少量的氟对于生长发育,骨骼代谢等有一定的影响,而含氟量过量或过少会引起某些疾病,并且氟的特性对于人体健康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方玲 《化学通报》2014,77(11):1058-1063
由于三氟甲硫基具有强吸电子性和高亲脂性,含三氟甲硫基的化合物在医药和农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发展向有机分子引入三氟甲硫基的方法已成为当前有机氟化学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本文根据三氟甲硫基化试剂的性质总结了近5年在直接三氟甲硫基化反应研究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新的三氟甲硫基化试剂以及新的合成方法在直接三氟甲硫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黄维垣 《有机化学》1985,5(1):16-20
本文综述氟有机化学的最新进展。论及:1.气溶胶直接氟化法,新的温和的氟化试剂——CH_3CO_2F,N-氟代二氢吡咯酮,R_F(?)(C_6H_5)CF_3SO_3(?)和喷雾干燥的KF。2.合成全氟烷基磺酸的新方法,如全氟烷基碘在金属活化下与SO_2在DMF中的反应,又如I(CF_2)_2O(CF_2)_2SO_2F与C_2F_4调聚和全氟卤代烷的亚磺化脱碘反应。3.惰性—CF_2—及—CF_3的新反应,如五氟一氯丙酮与KF的反应,多氯氟乙烷与硫酚钠的反应。4.具有生理活性的氟化物,如抗癌物fluorosesqisiloxane,杀虫剂29-fluorositosterol。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了湖北宜昌几种茶叶中的氟含量及氟的浸出率。结果表明,这几种茶叶氟含量在46.8—357.1μg/g之间,茶叶氟的浸出率在72.9%-80.1%之间,宜昌茶叶可作为一种安全的氟来源。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氟代糖合成的新进展及利用选择性氟化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相似文献   

18.
偏氟乙烯/六氟丙烯乳液共聚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气相含氟单体偏氟乙烯(VDF)/六氟丙烯(HFP)的乳液共聚反应动力学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80℃下,上述两种单体共聚反应速率r对乳化剂浓度(S)、引发剂浓度(I)和反应总压力(p)分别呈0.05级、0.31级和1.59级反应,由此推导得乳液共聚的反应速率表达式为:r一1.11×10-4S0.05I0.31P1.59,其中速率常数k=1.11×10-4g-0.37L0.37(MPa)-0.59min-1.由上述动力学方程计算得到的乳液共聚反应速率与实验结果一致.同时对两种单体的竞聚率做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氟中毒及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宝平 《化学教育》2005,26(10):3-5
“氟魔”严重威胁着我国西南和西北等地人民的身体健康。氟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超量则会导致氟中毒:氟斑牙或氟骨症。本文概述了氟制取的悲壮历史和氟性质的特殊性,探讨了氟与人体健康的辩证关系和氟中毒的机理及表现,介绍了西南地区氟中毒的原因,提出了消除氟中毒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含有二氟甲硫基基团(SCF2H)与含有一氟甲硫基基团(SCFH2)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医药及农药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这两类化合物的传统制备方法是巯基底物的二氟甲基化与一氟甲基化,但含巯基底物本身种类有限,极大地限制了该类化合物的应用与开发,因此开发新的直接二氟/一氟甲硫基化方法和开拓新型直接二氟/一氟甲硫基化试剂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直接二氟甲硫基化反应和一氟甲硫基化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反应的相关机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