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铜(Ⅱ)-咪唑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极谱测定微量铜的铜(Ⅱ)-咪唑新体系。以0.2mol/LNaOH为底液,该体系在单扫示波极谱仪上有一灵敏的络合吸附波。波的峰电位为-0.59V(SCE)。波高与浓度在3.1×10-8~1.6×10-6mol/L范围内的铜(Ⅱ)成正比,且选择性校好。应用循环伏安、脉冲极谱等方法研究了该极谱波的性质,结果表明该极谱波属于反应物弱吸附的络合吸附波。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Cu(Ⅱ)-胱氨酸络合物极谱波的性质;提出了一种用示波极谱法测定蛋白质中胱氨酸的新方法,可在8.0×10~(-4)mol/L Cu~(2+)+8.0×10~(-3)mol/L三乙醇胺的溶液中测定0.05~20mg/L的胱氨酸。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了单扫描示波极谱法测定胱氨酸的方法,在pH=8.2的氨基乙酸介质中,当有Pb(Ⅱ)存在时,微量胱氨酸在-5.9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还原波,导数波高与胱氨酸的浓度在3.0×10^-7 ̄10^-6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0×10^-7mol.L^-1。应用本法测定了食品中的胱氨酸,并对极谱波的性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Cu~(2+)在胱氨酸-氨基乙酸溶液中的极谱吸附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示波极谱法测定Cu~(2+),通常在氨-氯化铵介质中进行。利用Cu~(2+)与某些络合剂生成的络合物在滴汞电极上的吸附富集作用,常可提高Cu~(2+)的灵敏度。我们曾研究了胱氨酸在Cu~(2+)-乙二胺和Cu~(2+)-氨基乙酸溶液中的示波极谱行为,发现在乙二胺或氨基乙酸缓冲液中,在一定量Cu~(2+)存在下,由于胱氨酸与Cu~(2+)的共存,可产生某些灵敏度较高的极谱吸附波,并用于测定微量胱氨酸。进一步试验发现,在同样的缓冲液中,在一定量胱氨酸存在下,微量Cu~(2+)也可产  相似文献   

5.
铜的极谱吸附催化波及其在矿石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极谱法测定微量铜已有一些报导,但铜-钛铁试剂络合物的极谱催化波至今尚未见到。本文发现,在乙二胺介质中,铜-钛铁试剂络合物产生一灵敏的极谱催化波。硝酸铵有增大催化电流的作用。经过实验,提出了铜的极谱催化波新体系:钛铁试剂-乙二胺-硝酸铵。用此体系,铜的测定下限为0.0025μg/ml,催化电流与铜浓度在0.0025—0.2μg/ml之间呈线性关系。可应用于矿石中0.0X—0.0001%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吴志斌  张祖训 《分析化学》1996,24(9):1011-1014
本文对铜(Ⅱ)-腺嘌呤配位吸附波的极谱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腺嘌呤浓度大于铜的浓度时,极谱波呈现为两电子还原配位吸附不可逆波。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及条件生成常数,对电极反应机制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铜(Ⅱ)-腺嘌呤配位吸附波的极谱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腺嘌呤浓度大于铜的浓度时,极谱波呈现为两电子还原配位吸附不可逆波。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及条件生成常数,对电极反应机制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铜-丁二酮肟-四硼酸钠体系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ΠpoxopoBa等曾研究铜-丁二酮肟(DMG)-氨缓冲溶液体系的dc极谱行为。他们认为pH9.35,铜离子浓度3.5×10-4M,DMG浓度≤7×10-4M时是个扩散波(E1/2=-0.3V);当DMG浓度较大时,波呈峰形(Ep=0.5V),是个催化氢波。他们尚未研究该体系的灵敏度及其应用。我们用单扫示波极谱研究了铜-DMG-Na2B4O7,体系的极谱行为。铜一DMG络合物在Na2B407缓冲溶液(pH9.4)中还原,产生良好的示波极谱图,Ep=-0.34V(vs.SCE)。其峰电流与铜的浓度在5×10-8-3×10-8M范围成正比,并应用于污水中微量铜的测定。用连续变化法确定络合物的络合比Cu(II):DMG=1:2。用循环伏安法等手段研究该波的性质及其机理,并测定了不同铜浓度时体系的吸附量。实验表明,所研究体系的极谱波属于络合吸附波。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Ir(Ⅳ)-半胱氨酸(Cys)-HCl体系的催化极谱氢波的反应机理,证明Ir(Ⅳ)与Cys形成的络合物可催化氢在电极上放电,并提出了测定实际样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观察酸性介质中铜的极谱行为时,发现铜在硫酸-抗坏血酸底液中有一个良好的阳极化导数示波极谱波,而且大量钴存在不影响铜的测定。以此为出发点,试验制定了氧化钴中微量铜的直接示波极谱测定方法,可测定氧化钴或金属钴中0.2—0.0005%的铜,准确度和精密度能满足要求,而且比常用的萃  相似文献   

11.
硫氰酸钾—乙酸体系示波极谱法测定罐头食品中微量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卫生检验工作中微量铜的测定方法有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比色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示波极谱法也有报道。根据极谱催化波的研究理论,CNS-离子可造就极谱催化波,提高测试的灵敏度。笔者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条件,进行了0.06mol·L~(-1)硫氰酸钾-0.15mol·~(-1)乙酸体系示波极谱法测定食品中微量铜,应用于罐头食品中微量铜的测定,只加一次试剂既可完成测定工作,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灵敏、样品用量少、成本低、稳定性好的优点,适合于大批、单个食品,水中微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微量铟的示波极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前言 Donoso等对铟-铜铁试剂的交流极谱波曾作过研究,但在其制定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铟的测定灵敏度不高,且在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波形欠佳,因而不适于微量铟的测定。我们对铟-铜铁试剂络合物在弱酸性介质中的极谱行为进行了较仔细的研究,发现在pH3.8~6.3的醋酸盐缓冲介质中,于峰电位-0.80伏处,均能产生灵敏度很高的极谱波。通过实验,选定了最佳底液为pH5的醋酸-醋酸钠-铜铁试剂。波高与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05~1微克/毫升。本法测定铟的灵敏度较之目前采用的比色法、原子吸收和极谱法,要高出几倍到几十倍。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适于岩石矿物中微量铟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在0.07mol·L~(-1)六次甲基四胺(pH 7.5)介质中,胱氨酸与镉离子的配合物可在-0.69V(vs.SCE)产生灵敏的还原吸附波。其导数波高与胱氨酸浓度在2.5×10~(-7)~7.5×10~(-6)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mol·L~(-1)。用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该波的性质,并建立了胱氨酸的测定方法,用于测定粮食和食品中的胱氨酸,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铜(Ⅱ)-组氨酸配位吸附波的极谱行为进行了研究,该波属不可逆波。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及其条件生成常数和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对电极反应机制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矿石中锌、铜、铅、镉的极谱法测定,大都是在不同的底液中分别进行。在氢氧化铵-氯化铵底液中,锌、铜、镉虽有良好的极谱波,但钴与锌波重叠,严重干扰测定,大量锰亦有影响。在盐酸底液或氨基乙酸-氯化铵底液中,锌、铜、铅、镉虽可连续测定,但锡与  相似文献   

16.
汪尔康等人曾报导过邻苯二酚紫(简称PV)及其与某些金属络合物的极谱研究。我们较详细地研究了Cu~(2+)、Zn~(2+)与PV络合物的极谱行为。发现在HAc-NaHCO_3(pH_6.4)缓冲介质中当有8×10~(-4)%PV存在下,Cu~(2+)、Zn~(2+)均会产生灵敏的导数极谱波,峰电位分别为-0.50V和-1.20V(相对于银汞齐电极,下同)。研究了络合物的组成、极谱波的性质及其机理。并提出了同时测定血清中微量铜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KIO3存在下溶菌酶的极谱催化波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溶菌酶(Lysozyme,LE)在KIO3存在下的极谱催化波.在0.1mol/LHAc-NaAc(pH4.7±0.1)缓冲液中,LE有1个由Cys6~Cys127间双硫键还原产生的可逆波.其峰电位为-0.51V(vs.Ag/AgCl).当KIO3存在时,在原电位处产生了LE的极谱催化波.该催化波是由于KIO3及其中间价态衍生质点(包括自由基IO,IO2)氧化LE还原产物巯基成双硫键所致.这是蛋白质极谱催化波的一种新类型.在0.1mol/LHAc-NaAc(pH4.7±0.1)-1×10-3mol/LKIO3支持电解质中,LE催化波的灵敏度比其还原波的高两个数量级,峰电流与LE浓度在2×10-7~1.0×10-6mol/L范围内有线性关系.100倍半胱氨酸和胱氨酸不干扰1.0×10-6mol/LLE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以碘化物作络合剂,极谱吸附催化波测定微量铅国內有不少报导,已被广泛用于矿物原料、选冶流程控制分析,环保监测及食品分忻。本文根据文献报导的醋酸钠-六次甲基四胺-碘化钾-盐酸体系中铅的极谱催化波,用抗坏血酸还原铜(Ⅱ)生成亚铜消除其  相似文献   

19.
铜离子对稀土(Ⅲ)~DBF-偶氮氯膦体系极谱吸附波的增敏作用研究晏蓉,施文赵(华中理工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系,武汉,430074)关键词稀土(Ⅲ),铜(Ⅱ),DBF-偶氮氯膦,极谱吸附波,增敏DBF-偶氮氯膦(DBF-CPA)是一种新的稀土...  相似文献   

20.
S~(2-)在铜-氨基乙酸溶液中的极谱沉淀膜吸附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2-)可采用阴极溶出伏安法,单扫描示波极谱法测定。我们发现,在铜-氨基乙酸介质中,S~(2-)能产生灵敏的阴极或阳极波。采用阳极波测定微量S~(2-),检测限为1×10~(-7)M。利用该波测定了煤气及纯金属锌中微量硫化物。讨论了产生极谱波的机理,初步认为是一种沉淀膜吸附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