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介绍了代县金红石矿区地质背景和矿石特征,分析了前人对该矿床的成因认识。结合最新的锆石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提出该金红石矿是由发生海水热液蚀变的基性岩石再经历中高压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形成。矿石中富Mg(Fe)和贫Ca(碱)的特征由水热蚀变引起。矿石中富Ti的特征主要继承自原始基性岩,并可能在热液蚀变过程中进一步富集。  相似文献   

2.
新疆某褐铁矿选矿工艺流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某褐铁矿矿石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了浮选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原矿品位为46.50%的条件下,通过浮选试验可获得铁精矿品住53.58%、回收率61.65%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3.
金红石与石榴石浮选分离及调整剂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金红石与主要脉石矿物石榴石在无污染条件下的有效分离,采用浮选方法研究了金红石和石榴石的分离,并采用红外光谱和X光电子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分离过程中调整剂六偏磷酸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以烷胺双甲基磷酸(ATF1024)为捕收剂,六偏磷酸钠[(NaPO3)6]为调整剂,可以实现金红石与石榴石之间的浮选分离。(NaPO3)6对石榴石的抑制作用存在两种机理:其一,(NaPO3)6与石榴石表面Fe2 发生化学键合导致其牢固吸附而使石榴石表面强烈亲水;其二,(NaPO3)6选择性溶解石榴石表面Ca2 导致石榴石与捕收剂作用的表面活性质点减少。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代县碾子沟金红石矿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雄华 《太原科技》2007,165(10):75-76
金红石在基性岩中是由于自变质作用和后期热液作用的结果,使矿体中金红石加富,该区矿床属岩浆矿床。介绍了代县碾子沟矿区金红石矿产的地质特征,就代县碾子沟矿区金红石矿的成矿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排放的废渣,它的排放占用大量的土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粉煤灰作为一种再生资源,含有多种有用成分,若能充分加以利用,既可创造经济效益,又可减轻环境污染。本文就从粉煤灰中提取铁和碳作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利用粉煤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刘爱荣 《太原科技》2010,192(1):74-76
山西代县金红石矿是一个特大型金红石矿床,在对该矿床的矿石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该矿康开发利用的各种因素.并对矿床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山西省代县碾子沟—羊廷寺一带的区域构造和岩性,分析了该带金红石成矿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以TiCl4为原料,采用胶溶法制备出了具有金红石结构的纳米针状TiO2粉体,该针形晶体长约180nm,直径约30nm,讨论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TiO2粒子形貌的影响,并采用TEM和XRD等方法对晶体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对河北某地微细粒级的赤铁矿分别用阶段磨矿-重选-弱磁选-高梯度磁选-阴离子反浮选和阶段磨矿-弱磁选-高梯度强磁选-反浮选试验流程进行选别试验,前者所得的选矿指标为,精矿产率为44.32%,铁品位为62.88%,铁回收率为79.84%。后者的试验指标为,精矿产率为43.29%,品位为65.32%,铁回收率为80.43%。  相似文献   

10.
金红石相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种制备金红石相纳米二氧化钛的新方法.即以四氯化钛作为原料,通过加入特殊的有机添加剂,利用简单的水解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了金红石相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 SEM)及热重 差热(TG DTA)分析等方法对产物的形貌以及添加剂的用量和煅烧温度对产物晶相和粒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的用量对二氧化钛产物中金红石相的含量有显著影响,当添加剂的用量为0.5 g/mL水时可直接水解得到完全的金红石相;经过400 ℃的煅烧,即可得到结晶良好的金红石相纳米二氧化钛球形粒子,晶粒径约为40~50 nm.  相似文献   

11.
李霞  赵俊哲 《太原科技》2009,(8):71-72,77
羊廷寺金红石矿床位于五台西段草垛山-分岭背斜南翼,金红石矿体赋存于碾子沟上段地层中,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矿化是吕梁期热液活动强烈影响的结果,矿床矿岩石主要为阳起透闪岩、绿泥透闪岩等.基性变质岩与后期构造热液活动叠加的地段是今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热重分析(TG)、微分热重分析(DTG)和差热分析(DTA)等项热分析技术和晶体X射线衍射技术对二氧化钛的相变过程进行了研究,找到了锐钛型TiO_2转化为金红石型TiO_2的最佳相变条件,获得了添加剂的合理配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磁浮选矿是从80年代开始的,它作为一种新型高效,节能耗的选矿方法,在选矿过程中同时利用矿物的磁性和可浮性,有效回收泡沫产品中的磁性矿物,同时将其用在弱磁性矿物与磁铁矿的分选过程,可减少或全部取消在传统浮选或磁选流程中的精选和扫选作业.对该工艺在铁矿选矿中的应用的概况和进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邢台魏鲁地区低品位蓝晶石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科技资讯》2012,(13):111-111
邢台魏鲁地区低品位蓝晶石矿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 52.87%、A12O3 21.08%。选矿试验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mm 65.30%时,脱泥对蓝晶石浮选影响大,效果最好的是酸法工艺,适宜的脱泥粒度下限为20μm。大部分的含铁矿物可通过磁选被除去,除铁率可达到87.78%,适宜的磁选条件为磁场强度1.2T。在各最佳因素分选条件下,采用磁-浮流程,最终可以获得A1203品位为58.37%,回收率为56.02%的最佳分选指标。  相似文献   

15.
采用CO(NH2)2控制TiCl4的水解过程,在常温常压下制备出了纳米TiO2.经XRD表征所制产品晶相为纯金红石相,晶粒平均尺寸小于10 nm,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最佳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福建省某钼矿厂难选低品位钼中矿性质基础之上,通过高效捕收剂、组合抑制剂的优化配伍,结合浮选与重选技术,实现了该钼矿物的高效综合利用,得出合理的浮选流程结构与药剂制度和最佳的重选工艺参数.浮选钼精矿产品品位为45.14%,回收率达到64.7%,钼浮选尾矿由重选可分别获得硫精矿和重选钼精矿,其中重选钼精矿产品品位为3.17%,回收率达到17.2%,整个流程中钼总回收率达到81.9%.  相似文献   

17.
纳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粉末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硫酸法制备钛白粉工艺的中间产物--钛液为原料,采用均匀沉淀法,外加自制晶种为金红石化促进剂,以十二烷基磺酸钠为表面活性剂,尿素为沉淀剂,制备纳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粒子;研究了反应物浓度、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粒子粒径及产物收率的影响;利用TEM,XRD,BET,ICP-AES等分析测试技术,对粉体粒子的形貌、粒径、晶型、比表面积和纯度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所得二氧化钛粒子为金红石型,形貌呈球形,平均粒径达80 nm,产品纯度达99.95%;该制备技术工艺新,生产成本低,工艺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便于用硫酸法生产钛白的厂家在原有工艺基础上对中间产品进行深加工.  相似文献   

18.
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制备中的若干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以TiCl4为原料,采用液相沉积法在低温条件下直接制备了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重点研究了反应物浓度、温度、pH值、添加剂和煅烧等条件对产物形貌和尺寸的影响。经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X-射线衍射(XRD)和比表面分析(BET),得到的样品为金红石型,其粒子近似呈球形,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得到不同粒径的分散均匀的纳米二氧化钛粉体。  相似文献   

19.
难选鲕状赤铁矿深度还原-磁选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国内某种难选鲕状赤铁矿的特点,进行了深度还原--磁选实验研究,探讨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二元碱度、磨矿细度和磁场强度等不同实验条件对渣铁分离效果和产品指标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SEM和化学分析等手段确定了原矿与产品的物相组成与特点.在还原温度为1200℃、还原时间为2h及二元碱度为0.2的工艺条件下,获得了品位为91.94%、回收率为95.85%的铁精矿粉.分析表明,所得铁精粉的品位高,有害杂质少.  相似文献   

20.
对西北某地原矿铁品位为44.12%的高碱度贫褐铁矿进行选矿试验研究。采用单一强磁选工艺精矿铁品位只有48.84%,而采用焙烧磁选工艺,则可获得铁品位58.45%、相对焙烧矿回收率为93.62%的铁精矿。这两种铁精矿均为高碱度铁精矿,适宜与酸性铁精矿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