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左旋氧氟沙星分子模板聚合物的分子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旋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LX)为新一代喹诺酮类合成抗菌药物,是氧氟沙星的光学活性S-(-)异构体,控制并检测人体中的左旋氧氟沙星浓度在临床检测和药代动力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以左旋氧氟沙星为模板分子,乙腈为溶剂,α-甲基丙烯酸(MAA)和4-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采用分子模板技术合成了对左旋氧氟沙星具有特效选择性吸附的一种新型分子模板聚合物,并系统地研究了其吸附性质和分子识别功能。结果表明,模板聚合物比非模板聚合物对药物左旋氧氟沙星表现出较高的吸附能力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子印迹本体聚合法,制备了对内分泌干扰物雌酮具有高选择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动力学和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与非印迹聚合物相比,印迹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对模板分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聚合反应条件对印迹聚合物的吸附和识别性能有重要影响,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模板分子、功能单体和交联剂摩尔比为1:3:6,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具有较高的选择和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分子印迹本体聚合法,制备了对内分泌干扰物雌酮具有高选择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动力学和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与非印迹聚合物相比,印迹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对模板分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聚合反应条件对印迹聚合物的吸附和识别性能有重要影响,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模板分子、功能单体和交联剂摩尔比为1:3:6,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具有较高的选择和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4.
TNT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硝基甲苯(TNT)为模板分子,EDMA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TNT分子印迹微球.讨论了溶剂用量、模板分子用量、功能单体种类等对分子印迹微球的形貌及吸附性能的影响;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和BET表征了印迹聚合物微球的结合位点相互作用与印迹孔穴结构;通过平衡吸附和选择性吸附实验,研究了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识别性能.结果表明,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为规则的球形,内部含有分子印迹孔穴,微球的粒径为1~2μm.印迹聚合物微球可在3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在1 mmol/L的TNT乙醇溶液中,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平衡吸附量为32.5 mmol/kg,对TNT分离系数为25.19,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吸附能力,并可选择性识别TNT分子.  相似文献   

5.
本体聚合法制备2-氯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本体聚合法,以2-氯酚为模板分子,4-乙烯吡啶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一系列分子印迹聚合物,并通过选择性实验和静态吸附实验对聚合物的选择性及吸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当以甲苯作为致孔剂,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的摩尔比为2:1时,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印迹因子为1.71,亲和位点总数Bmax为0.1137 mmol/g,具有最优的选择性和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6.
林玉龙  冯丽霞  修荣 《分析测试学报》2012,31(12):1577-1580
采用本体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交联剂、尼莫地平为模板分子,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运用平衡结合实验,研究了印迹聚合物对尼莫地平、尼群地平、非洛地平药物分子的选择性识别能力。3种药物的静态吸附分配系数KD值分别为0.221 4、0.197 2、0.051 4。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尼莫地平有较高的选择性。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印迹聚合物的吸附等温曲线,表明吸附等温线为Ⅰ型吸附等温线,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量降低,说明吸附过程是放热过程。为了进一步研究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机理,进行了热力学性质的研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吸附过程的熵变、焓变和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吸附是焓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7.
模拟受体聚合物的合成及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的分子印迹技术,分别制备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尼莫地平、酮糠唑4种模板化合物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imprinted polymers,MIP).利用紫外平衡吸附法研究了聚合物的吸附性能和选择识别能力.结果表明,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印迹聚合物对各自的模板分子呈现良好的再识别性能,而尼莫地平、酮糠唑印迹聚合物对原模板则几乎没有识别能力.Scatchard分析显示了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与模板分子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在自组装过程中通过氢键和离子键形成了至少两类不等价的结合位点.对底物交叉结合实验也表明阿替洛尔、美托洛尔这两种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分离因子α值分别达到了1.75和1.62,而空白聚合物则分别仅为1.07和0.97.  相似文献   

8.
沉淀聚合法制备TNT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NT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乙腈为溶剂,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TNT分子印迹微球.紫外吸收光谱证实TNT与丙烯酰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平衡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对TNT分子有较好的特异性吸附能力,能够选择性识别TNT分子.  相似文献   

9.
以苏丹红Ⅰ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通过沉淀聚合法合成了高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聚合物的吸附性能,采用紫外光谱(UV)和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法研究了聚合物的识别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之间的作用为分子间氢键;红外(IR)光谱研究进一步表明,印迹聚合物通过非共价氢键作用特异性地识别模板分子。  相似文献   

10.
何建峰  刘岚  邓芹英 《分析试验室》2003,22(Z1):322-325
以超声合成的聚苯乙烯乳液为种子,奎宁为模板,通过两步溶胀和悬浮聚合的分子印迹技术,制备得到球形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聚合物粒子形貌,测量粒径范围为50~80μm.此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具有良好的再识别能力,最大饱和净吸附量可达到61.2 μmol/g,为理论吸附量的42.5%.其对立体异构体奎宁丁也具有较好的识别作用,对结构类似物辛可宁显示一定的选择性,选择因子α分别为1.27和3.06.  相似文献   

11.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以尼卡地平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运用平衡结合实验研究了聚合物的吸附特性和选择识别能力.通过Scatchard方程分析,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1.03 mmol·L-1,最大表观结合常数Qmax=18.76 μmol·g-1.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尼卡地平呈现出较高的吸附性和选择识别性,对尼卡地平药物的分离富集和检测具有实际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双甘氨肽(Gly-Gly)为印迹分子,丙烯酰胺(AM)、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DMA)分别作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在低温条件下采用乳液聚合于水相中制备了双甘氨肽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Gly-Gly-MIPMs)。通过静态、动态平衡吸附和薄层色谱(TLC)分离实验,研究了Gly-Gly-MIPMs的选择吸附性能,并进行了Scatchard模型分析。结果表明,Gly-Gly-MIPMs对Gly-Gly分子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吸附,最大单位饱和吸附量0.428mmol/g,印迹因子2.19。  相似文献   

13.
金属配位模板聚合物的分子识别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Co(Ⅱ)和敌鼠配合物为模板,4-乙烯吡啶为功能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具有类似于金属螯合抗体结合位点的金属配位模板聚合物。系统研究了金属离子对模板聚合物靠拢性结构敌鼠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Analytical letters》2012,45(11):1888-1899
The separation of a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for cordycepin was investigated. The synthesis employed cordycepin as the molecular template, alpha-methylacrylic acid as the functional monomer, glycol dimethyl acrylate as the cross-linking agent, azobisisobutyronitrile as the initiator, and tetrahydrofuran as the solvent and pore-foaming agen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rdycepin and the functional monomer was investigated by ultraviolet-visible and 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 properties of the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were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quilibrium adsorption experiments, and the Scatchard equation. Static adsorption, solid phase extraction, and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experiments were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adsorption properties and selective recogni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had specific adsorption with cordycepin, and the maximum absorption capacity was 1920 µg/g. Scatchard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high affinity and low affinity binding sites were present. For the high affinity case, the dissociation constant and apparent maximum numbers of the binding sites were 0.0089 mmol/L and 4.78 µmol/g, respectively. The dissociation constant and apparent numbers of binding sites were 0.035 mmol/L and 6.047 µmol/g for the low affinity sites.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nonimprinted polymer, the cordycepin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exhibited higher adsorption and selectivity for cordycepin than structural analogs.  相似文献   

15.
二西基锡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CTS)为基体, 二丁基锡(DBT)为模板,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在空间结构和结合位点上与DBT匹配的分子印迹聚合物(DBT-MIPs). 研究了该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条件、对DBT的吸附性能和选择识别能力, 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所合成的DBT-MIPs对DBT具有良好的吸附和选择识别能力, 最大吸附量为178.6 μg/g.  相似文献   

16.
药物氟哌酸分子模板聚合物的分子识别特性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郭洪声  何锡文  周杰  梁宏 《分析化学》2001,29(2):128-132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对药物氟哌酸有高度选择性的模板聚合物。通过 Scatchard分析研究了模板聚合物的选择结合特性。结果表明,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的模 板聚合物通过离子作用和氢键作用可以形成两类结合位点。用多点结合模型计算两类不同 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分别为Kd1=2.9×10-5mol/L和K=3.2×10-3mol/L。结合底物的实 验表明,该聚合物对氟哌酸呈现出高的选择性,有明显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环丙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识别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以环丙沙星为印迹分子,以甲基丙烯酸和4-乙烯基吡啶同时为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运用平衡结合实验研究了印迹聚合物的吸附特性和选择识别能力。Scatchard分析表明,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分子印迹聚合物中形成了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底物选择实验表明,这种聚合物对环丙沙星呈现高的选择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光接枝表面修饰法制备牛血红蛋白的分子印迹微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苯乙烯球载体表面经引发转移终止剂修饰后, 采用光接枝表面印迹方法制备了以牛血红蛋白(BHb)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 进一步采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元素分析对聚合物微球进行了表征, 证实了载体表面成功地接枝了分子印迹层, 并研究了其吸附性能和分子识别选择性能. 结果表明, 采用光接枝表面修饰法制备的分子印迹微球对模板分子有着很好的吸附容量和识别选择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分子烙印技术,以啶虫眯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合成了对啶虫脒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模板聚合物,通过平衡吸附实验,评价了其对啶虫眯的亲和力和选择性.与空白烙印聚合物相比,对啶虫脒表现了很高的亲和力.Scatchard分析表明,在啶虫脒模板聚合物中存在对啶虫脒有不同亲和力的两类作用位点,高亲和力的吸附位点的离解常数为Kd1=4.68×10-4mol/L,最大表观吸附量QMAX1=18.8μmol/g,低亲和力位点的离解常数为Kd2=7.93×10-3mol/L,最大表观吸附量QMAX2=142μmol/g.通过与啶虫脒类似物质在啶虫脒模板聚合物上的吸附行为比较,表明对啶虫脒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