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压研究对于提高超导转变温度和探索高温超导机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环境压力下TL-1223相单晶样品和Tl-1223和Tl-1212相混合单晶样品的抗磁起始转变温度分别为102K和116K。高压研究表明Tl-1223相单晶样品的初始压力系数为dTc/dp=4.2K/Gpa,当压力达到6.4Gpa时,Tc达到最大值116K,比环境压力下升高了14K。Tl-1223和Tl-1212相混合单晶的初始压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有效价键模型和原子对势的理论计算研究了Tl-1223超导相的Cu-O金字塔五配位上由于Fe掺杂所导致的额外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Fe掺杂原子占据Cu晶位后,将导致额外氧进入晶格而占据Ca原子四方网络的间隙位置。  相似文献   

3.
采用蠕爬型助熔剂CaO-CuO和蒸发型复合助熔剂CaO-CuO-NaCl来制备Tl-Ba-Ca-Cu-O超导单晶,生长炉最高温度890℃和850℃,因而实现了铊系单晶的低温生工。生长出的单晶分别是典型尺寸为2.0×1.5×0.2mm^3,Tc在100K与119K之间的Tl-2212相单晶和尺寸为1.2×1.0×0.1mm^3。Tc约为115K的Tl-2223相超导单晶。  相似文献   

4.
5.
6.
用化学动力学探讨了Bi系超导相形成的机理,提出反应活化能是控制超导相形成的关键因素。在纯Bi系2223名义成份下,2212相的形成满足“晶核形成生长”自催化动力学模型,其动力学方程为α_(2212)=1—exp(—k_(2212)t~(2.5))。2223相的形成较好地符合“收缩晶核界面”反应模型,动力学方程为1—(1—α_(2223))~(1/3)=k_(2223)t。以0.35molPb替代Bi后,2212相形成的动力学规律没有本质改变,但是2223相的形成表现出区域反应的自催化效应,其相应的动力学方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已发现的合金和氧化物超导材料的归纳总结,对新超导体的探索方向、途径及方法给出一个简单评论.  相似文献   

8.
高温超导体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超导,是指一定温度、压力下,一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突然为零的性质。1911年初荷兰物理学家H.KamerLingh-Qnnes发现汞在4.2K附近出现零电阻,1911年2月至5月间他连续发表多篇论文,公布了两项重要发现:一是超导体电流越强,临界转变点越低。二是即使不是纯汞,电阻消失方式也和纯汞一样。人们一直寻求温度更高的超导体,因为低温下是很不实用的。最初人们把目标局限于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因而到1973年也仅找到Tc为23.2K的NbGe。科学的圣果固然诱人,但摘果的过程却是曲折的。  相似文献   

9.
饶光辉  梁敬魁 《物理》1996,25(9):0-0
现代材料科学研究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充分应用现代计算机和计算技术,向更高层次的科学化迈进,文章介绍了目前计算机在无机材料相关系。晶体结构研究及新材料探索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10.
Bi系超导材料的一种界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Bi系超导材料中曾多次报道过的100K附近额外的抗磁现象,认为这种现象可归结为超导晶粒间的弱耦合,而不是基于任何新的超导相。文中还讨论了超导块材中弱连接的几种成因。  相似文献   

11.
赵柏儒 《物理》1998,27(12):705-706
文章简要介绍了高温超导体中的相分离现象及其研究现状,同时报道了作者对La2CuO4体系中的相分离及电荷有序现象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描述了液体声学透镜的设计、制作和特性以及成象质量。分析了各种透镜结构的优点,用F113液体透镜拍摄了人的手和手臂的照片,看到了许多细节。  相似文献   

13.
高温超导本征结的制备工艺和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本征Josephson效应发现以来,由于其涉及到高温超导材料和结构、Josephson结动力学、高频应用等多个领域,本征结的研究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之一.我们采用低能离子刻蚀,实现了每分钟和单结本征结厚度相当的刻蚀速率,由BSCCO单晶成功的实现了含有单个或少数几个结的本征Josephson结的制备,并用四端子方法测量其低温下的I-V,Ic-T特性.通过反复实验研究,提高本征结制备的成功率及可重复性,完善制备工艺,并进一步探讨本征结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以廉价的B4C粉和Mg粉为原料,用真空固相反应法成功制备了复相MgB2-B4C超导材料,通过X-射线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样品的成相和织构,除MgB2、B4C和MgB2C2外样品中未明显检测到其它杂相,其中MgB2相含量高达87.7%.电阻-温度特性测量表明,所制备的样品零电阻温度Tc(0)=31.5 K,转变宽度(T...  相似文献   

15.
我们研究了Tl-2212超导薄膜在带有YSZ/CeO2缓冲层和带有CeO2/YSZ/CeO2缓冲层的Ni金属RABiTS基带上的生长情况.基带上的缓冲层是采用PLD方法制备的,Tl-2212薄膜的制备采用了磁控溅射和后热处理两步方法.XRD 实验结果表明,Tl-2212薄膜都具有很好的C轴垂直于膜面的织构,并具有双向外延生长特性.在CeO2/YSZ/CeO2/Ni基带上制作的Tl-2212薄膜的Tc达到102.8 K,Jc(77 K,0 T)达到2.6 MA/cm2;在YSZ/CeO2/Ni基带上薄膜Tc可达97.7 K,Jc(77 K,0 T)也可以达到0.45 MA/cm2.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Carbon is only a trace element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earth (carbon content of the earth's crust is 0.04% [l]), but it is an indispensable necessity of life and provides the major source of energy through carbonaceous residues (peat, lignite, coal) and fuels (oil and natural gas) which have been produced over millions of years by chemical and bacteriological decompositions of organic matter originally deposited in ancient sediments. There is little doubt that coal and petroleum oils have been known for many hundreds of years but, preceding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of the 19th century, they were not of any importance. However, the advent of this industrial revolution has caused man to turn from wood to coal and petroleum as a main source of fuel. Furthermore, with the onset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technologically oriented society, further uses have been found not only for coal and petroleum, but also for products derived from these fossil materials. Thus, vast industries have emerged which rely upon the conversion of coal and petroleum to many varied and interesting by-products, and we are still progressing at a rate where further uses for coal- and petroleum-derived materials are rapidly being discovered.  相似文献   

17.
纳米压痕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谢存毅 《物理》2001,30(7):432-435
纳米压痕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在材料科学的各个领域,文章针对这一新技术的基本测量原理及其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离子交换玻璃波导1×8多模干涉光功分器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三维有限差分光束传输法 ( 3 D-FDBPM)对渐变折射率波导中自镜象效应进行分析与模拟 ,在此基础上 ,利用 K+ -Na+ 离子交换在国产 K9光学玻璃上制作了 1× 8多模干涉( MMI)光功分器 ,测试表明 ,该器件初步实现了光均分功能 .  相似文献   

19.
离子交换玻璃波导1×8多模干涉光功分器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三维有限差分光束传输法(3D-FDBPM)对渐变折射率波导中自镜象效应进行分析与模拟,在此基础上,利用K+-Na+离子交换在国产K9光学玻璃上制作了1×8多模干涉(MMI)光功分器,测试表明,该器件初步实现了光均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