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有前置公用工程的换热器网络的通用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罗行等人提出的分级超结构换热器网络的通用解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将热冷公用工程放置于换热器网络每一级的冷热流体之前的带分流的分级超结构换热器网络数学模型,并根据这种新型的模型推导出换热器网络的出口温度和每一级流股节点的温度的计算公式,从而增强了分级超结构换热器网络模型的适用性.最后用实例证明所提出的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于多股流换热器网络的应用优势,本文在衍生网络优化方法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最佳入口温度的多股流换热器循环优化方法,即利用多股流换热器网络小面积换热器合并而不产生固定投资费用这一特点,将优化结果中存在公用工程的流体返回到另一种流体的入口并与其入口流体进行循环优化。结果表明,这种优化方法能够进一步发挥多股流换热器网络的优点,得到年综合费用更小、运行费用更低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高温迥转蓄热式换热器的动态和周期性稳态温度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同时也进行了蓄热式换热器的动态温度实验测定,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本文还分析讨论了传热元件流道壁本身导热对流体温度分布的影响。文中提供的数学物理模型亦为进行迥转蓄热式换热器的最佳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将新型平板热管作为换热元件引入相变蓄热系统,研制了一套新型的平板热管式相变蓄热换热器。蓄热换热器采用石蜡作为蓄热材料,对其蓄、放热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不同时刻换热器内石蜡温度分布。改变供、取热流体温度,分析了流体入口温度对换热器蓄放热过程的影响,分析了新型平板热管在蓄放热过程的均温性能以及换热器的蓄放热效率。结果表明,新型平板热管相变换热器蓄、放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对换热器结构特点和换热特点的认识,在未知冷热流体出口温度的情况下,通过数学推导,不仅求解得到了换热器的换热量和出口温度,而且得到了换热量和流体温度在换热器中具体分布的表达式。同时基于求解得到的冷热流体出口温度,对换热器设计中的■耗散均匀性原则进行了分析,发现对于同一换热器,相同的冷热流体进口温度、热容流量,■耗散一定而且是取得最小值时,并不能保证局部■耗散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流量分配不均下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通用传热数学模型,并通过FLUENT仿真和自主编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板翅式换热器数值计算。以机载交叉式三股流板翅式换热器为例,通过与文献试验数据对比论证了数值方法的合理性,分析了变流体比热容、流体入口温度和流体流动阻力条件下流量分配不均对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紧凑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的特点,广泛地应用于多种工业场合。综述了不同换热器内流体和温度的不均匀分布、不均匀性对不同传热设备的影响、换热器入口处流体的分布和流型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指出入口封头和分布器的设计对换热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可通过CFD和实验相结合对其进行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8.
板翅式换热器的动态特性分析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四个连接矩阵描述多股流换热器通道的连接方式、流体的分流和旁通,获得了多股流换热器及其网络动态特性的通用分析解。应用Pingaud模型对板翅式换热器翅片的动态特性进行简化,从而使该通用解可用来求解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的动态特性。通过计算结果和实验的比较,证明此通用解适用于板翅式换热器动态特性求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离散流动新概念,建立了计算流体从换热器流出时温度变化的数学模型;设计了配比方法,从而导出了一种确定换热器换热系数的新方法——离散流动瞬态法.作者用该方法确定了空气横掠顺排管束的换热系数,与文献啪的经典公式相比,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0.
热漏对换热器(火积)耗散最小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少军  陈林根  戈延林  孙丰瑞 《物理学报》2014,63(2):20505-020505
建立了存在热漏的换热器的传热过程模型.假定热流体与冷流体间的传热以及冷流体与外界环境间的热漏均服从牛顿传热定律,在冷流体净传热量一定的条件下,应用最优控制理论导出了换热过程(火积)耗散最小时热流体温度和冷流体温度的最优构型,并将最优路径分别与热流体温度一定和热流率一定的传统传热策略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对于实际换热器的优化设计和最优运行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水为介质,对螺旋槽管管内流体的流动特性、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流速、温度对流动特性,换热特性的影响。在该实验研究中,进行了实验测得摩擦压降与经典公式拟合得出的计算结果误差分析,验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度;进行了Nu的值与迪图斯-贝尔特公式拟合得出的计算结果误差分析,验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度;提出了预测套管式换热器热工性能的新方法。螺旋管换热器在管内流体Re范围为41000-58000时,换热器的热工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常用的防除垢效果评价方法不能实时在线地评价换热器防除垢效果这一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传热系数法和威尔逊图解法,并结合BP网络计算超声波应用于换热器中的防除垢效果评价的新指标防除垢效果评价系数及其修正,该修正方法以各种工况下换热器经除垢前后的冷热流体的出入口温度差以及除垢前和未结垢时的冷流体流量和除垢时间作为...  相似文献   

13.
地热换热器的传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作者近年来在地热换热器传热模型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分析竖直埋管地热换热器钻孔内的传热过程的准三维模型,考虑流体工质在深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给出钻孔内热阻的解析表达式;求得有限长线热源在半无限大介质中的瞬态温度响应解析解;导得了有渗流时无限大介质中线热源温度响应的解析解。以上工作改进和深化了国际上现有的地热换热器传热模型,并已应用于工程设计和模拟。  相似文献   

14.
对新型纵流壳程换热器壳程近壁局部区域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总结了换热器横截面内各换热管壁面对流传热系数与换热管距壳体轴心距离的关系,分析了近壁区域非规则流道内流体对流传热系数较壳体中心主流区内规则流道大的原因,为换热器壳程内关键局部区域流体流动和传热状况的改善以及进一步的结构优化提供了直观依据.提出的纵流壳程换热器周期性全截面计算模型,为发现和解决换热器中与局部位置流体流动和传热细节相关的深层次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5.
换热器的综合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析的方法对换热器进行了性能分析,推导出了综合评价换热器性能的公式;并以芳烃生产工艺中制苯工段的换热器为实例进行了具体的效率分析,得出了换热器的效率、单位面积的收益、损失及综合性能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流体发生相变的换热器的性能要优于单相流体换热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氩氦刀低温探针换热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其探针的降温速率及其治疗温度,采用金属泡沫圆管换热器可简化低温探针的结构并提高换热效率。文中基于氩氦刀的工作原理和金属泡沫圆管换热器的换热特点,采用平行流模型分析该种换热器不同填充圆管长度和工质(氩气)流体回流时间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以及温度场分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文献[1]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基础上,全面地考虑各项影响换热器性能的因素,对迥转蓄热式换热器的数学模型进行无量纲化并得到数值解,进而计算得到换热器温度效率与各无量纲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讨论了各种因素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并绘制了供工业设计使用的无量纲计算线图.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在前一篇文章里,我们叙述了一侧流体混合一侧流体不混合的叉流换热器的平均温差修正系数F的实验测量结果。考虑到管内外流体特别是管外流体的传热系数不易算准,这种不准确性对F有直接影响,作者认为有必要从另一个角度对叉流换热器的平均温差作进一步的研究,即测量管外空气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温度分布,并将测量结果同按改进的数学模型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判断管外流体中混合作用的大小。比较表明,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污垢在传热表面上积聚,传热热阻增加,传热效率降低;流道表面的粗糙度增加,摩擦系数增大,流体的流通截面积减小,引起流体流速增加,压力降增大.以污垢影响下换热器进出口流体属性的外在表现、流体流态参数作为分析对象,对计及污垢影响下的传热性能及管、壳程压降进行了分析及讨论,分析研究并确定了换热器污垢影响最小化策略,为工程师设计、操作换热器时降低污垢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多股流换热器网络优化的衍生网络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换热器网络综合及优化中相互矛盾的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分析入手,以多股流换热器代替两股流换热器网络,建立了一种网络优化目标的松弛技术,即在整体网络优化中允许小面积换热器的存在,然后通过多股流换热器对小换热器进行合并处理.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进行换热网络的综合优化,可以充分发挥多股流换热器的优点,获得综合费用更低的换热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