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军航空侦察装备发展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士英 《应用光学》2000,21(Z1):1-4
航空侦察是光电技术的传统应用领域.本文对现代战争中空军航空侦察的主要任务及装备的战术使用特点和主要技术特点进行分析,简要介绍外军主要航空侦察装备的性能,提出空军下一代航空侦察装备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
光电无源干扰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付伟 《应用光学》2000,21(6):1-5
为了有效保护空中、海上和地面军事目标,就必须采取烟幕、伪装、光电假目标等光电无源干扰手段,对航天、航空侦察和舰载、陆基侦察进行反侦察。本文综述光电无源干扰技术。  相似文献   

3.
王惠林  宁飞  刘吉龙 《应用光学》2022,43(5):825-832
航空光电侦察具有隐蔽性强、直观性好、分辨率高等优点,一直是各国军事侦察的重要手段。根据作战任务需求,将航空光电系统分为凝视观瞄、情报侦察监视、红外搜索与跟踪、告警与对抗四大类。列举了典型产品,分析其特点及技术途径,从光学实现、稳定平台演进、瞄准线稳定、态势感知、轻量化、多任务协同、开放式系统架构(open systems architecture, OSA)等多方面分析国内外航空光电侦察技术和装备的发展情况及趋势。  相似文献   

4.
光电系统中铍反射镜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磊  许永森  刘福贺 《中国光学》2014,7(5):749-758
综述了光电系统中铍反射镜常用材料的特性、加工方法、发展现状及最新应用。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外铍反射镜常用材料的性能,铍反射镜基底制备、机械加工和光学加工等方面的发展现状。然后,以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和F-9120航空远距离可见/红外双波段侦察相机为例,重点介绍了铍以及铍铝合金在空间和航空光电系统的反射镜及光机支撑结构上的最新应用。最后,对铍和铍铝合金在光电系统中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光电被动测距技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赵勋杰  高稚允 《光学技术》2003,29(6):652-656
光电被动测距技术主要有基于图像处理的测距法、基于角度测量的测距法、基于目标物体辐射特性和大气光谱传输特性模型的测距法以及记时法等。综述了国内外光电被动测距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领域。结果表明,被动测距在工业和军事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诸如在完成各种工业或军事任务时的机器人视觉系统,基于运动分析的空间卫星跟踪系统,导弹火控系统,自动飞行器着陆与精确导航系统,军事侦察的航空或卫星照片的自动分析系统,战场的侦察系统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超光谱侦察传感器的光电设计与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强  金伟其 《光学技术》2007,33(2):193-195
超光谱光电侦察是光学探测经历了单波长、多波段之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阶段,是基于方位和光谱三维信息的新型光电探测技术。在分析景物的光谱-空间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UV/VIS/NIR宽波段范围的超光谱侦察传感器,并进行了成像探测实验,获得了典型场景和目标的光谱序列图像。对其进行了分析,验证了一种自动目标探测/识别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机载平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光电侦察系统实现目标地理定位的原理,得出影响光电侦察系统目标地理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即系统的位置误差、姿态误差、航向误差及侦察系统距被测目标的距离等,推导出了光电侦察系统对目标地理定位的误差模型。对目标定位精度与光电侦察系统的航向误差、姿态误差关系的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光电侦察系统的航向和俯仰角精度是最关键的因素,惯导系统的航向误差控制在0.02°~0.5°,姿态误差控制在0.01°~0.25°之间较为合理,最后提出了提高目标地理定位途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气湍流效应是严重影响航空光电侦察系统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大气湍流参数描述出发,研究了大气湍流对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机理,分析了大气湍流影响光学系统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大气湍流影响光学系统成像MTF的理论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大气湍流影响下,光学系统光瞳口径与大气相干直径的比值对光学系统成像MTF影响较大。通过光学系统地面外场实验图像测试对比,验证了实际光学系统受到大气湍流影响后的成像MTF理论模型。研究结果可为大气湍流影响下的航空光电侦察系统设计及提升其成像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21世纪舰船光电技术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舰船光电技术将为未来海战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已成为各国竞相研发的重点。简要回顾了光电子技术的发展,立足光电技术发展前沿,结合当前战略热点和未来海战场的特点,针对未来海战场的战术技术需求,提出了全光侦察监视、全光警戒探测、全光导航、全光信息处理、光子信息弹药、智能光电蒙皮、光电隐身、激光通信与量子通信、激光光子站、激光天气武器等未来舰船光电技术及装备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于周锋  王惠林 《应用光学》2021,42(3):377-382
无人机以其机动性强、高效费比、无人化等独特优势搭载光电对抗系统应用于无人化电子战,夺取战场主动权,是目前光电对抗发展的热点.分析光电侦察告警、电子压制与干扰、光电隐身等光电对抗技术在无人机平台的应用,重点从小型化、轻型化、标准化等方面论述无人机平台光电技术发展的趋势,展望了无人机蜂群技术,以及智能化光电对抗体系在未来复...  相似文献   

11.
顾海鹏  洪华杰  范纪红 《应用光学》2019,40(6):1126-1138
当前的光电侦察领域设备不断地向轻、小型化发展,而传统变焦光学系统的体积与质量往往达不到微小型光电侦察平台的载荷要求,因此小型无人机等侦查平台只能搭载定焦镜头,制约了分辨率与侦查距离的提升,限制了侦查能力。液态透镜技术利用单片透镜即可实现透镜焦距的调节,大大减小了光学系统的体积,且其变焦响应速度快、变焦范围大,由液态透镜组合的光学系统可以在固定的小体积内实现快速变焦,在军民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对前人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进行了调研与综述,简述了液态透镜的5种基本原理,并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分别介绍了国内外液态透镜的研究现状,指出了不同液态透镜的优缺点及未来的发展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李大健  刘秉华  齐敏 《光子学报》1999,28(3):267-270
本文论述了某型无人机光电侦察设备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法,通过对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分析,确定了技术方案,介绍及讨论了系统技术难点.同时介绍了系统的实现过程并对实现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维实 《应用光学》1993,14(6):1-5
本文简要介绍了军用光电侦察装备在现代军事侦察中的作用和地位,几种主要军用光电侦察装备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应该采取的技术对策和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赵俊成  刘建平 《应用光学》2019,40(6):1015-1021
针对单台光电侦察设备存在侦察范围小和跟踪目标单一等不足,使用阵列式光电侦察技术组成整体系统,提出布站组网方案,采用5×6阵列方阵布站并组网,前伸了警戒线,扩大了侦察区域,从前沿地带到中心保卫目标通过有序、接力探测,形成复合跟踪。研究了布站间距的方案设计,得出了最合理的布站区间。由综合光电组网覆盖区域内各单元的航迹可得到目标完整、连续的航迹,采用信息融合技术可获得精确的目标状态和属性估计,提高了目标的检测概率。最后完成了覆盖密度分析和目标发现概率的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在单个光电侦察设备发现目标概率为90%的情况下,通过合理布站可使整个系统网络覆盖区域内目标综合发现概率提升至97.472%。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光电组网技术能够大幅度增强目标的探测和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15.
彭富伦  王静  吴颐雷  郭城 《应用光学》2014,35(4):557-562
车载光电侦察系统在目标定位过程中,由于光电平台、惯导系统的工作方式及安装位置差异,在建立光电平台坐标系、惯导系统坐标系、本地坐标系、地心坐标系、基于参考椭球的经纬度表示等一系列坐标系基础上,推导出目标定位模型,计算出目标的经纬度和高程,实现对目标的精确定位。通过模型对光电侦察系统的主要误差源进行分析和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保证对目标定位精度的要求。外场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目标定位精度优于15 m。  相似文献   

16.
光电侦察系统目标定位精度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史辉  郝晰辉  杨玉淳  任京 《应用光学》2012,33(3):446-451
鉴于光电侦察定位系统的设计、验收、订购阶段均涉及对系统精度的评价,指出影响光电侦察系统目标定位精度的评价指标。研究了均方根误差、平均误差及置信概率区间方法的计算原则及使用条件,给出光电侦察系统目标定位精度的评价指标,并提出设计阶段的精度预估方法、验收阶段的精度评定方法以及设备采购阶段的性能优选方法。规范了光电侦察系统的定位精度预估、验收以及订购。  相似文献   

17.
国外先进航空光电载荷的进展与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近年来国外航空光电载荷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可见光、红外探测器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多频谱瞄准系统(MTS-A/B)吊舱、电光目标瞄准系统(EOTS)、DB-110第三代传感器等3种典型先进光电设备的性能,给出了它们的工作参数,并对上述设备所体现的共形光学、光谱成像、稳定与像移补偿、图像处理等技术做了详细阐述。同时,就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光学》2007,28(1):I0009-I0012
一、光电侦察技术 中国历史就有“耳听是虚,眼见为实”的说法。目视侦察曾是获取战场信息最主要的方法,现在依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现代光电技术延展了目视侦察的距离,拓展了信息的内容和含量,它是以可见光和红外光作为载体的信息获取手段,其主要的技术有光学技术、激光技术、红外技术、微光技术、紫外技术、照相技术、电视摄像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赵俊成  刘建平  袁良 《应用光学》2020,41(5):997-1004
利用阵列式网络具有探测覆盖面积大、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强等技术优点,在组网内各侦察设备获得目标连续随时间变化的方位角、俯仰角等信息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阵列光电系统观测数据的坐标转换和数据融合方法。系统侦察站采用m×n阵列布站组网,目标进入侦察覆盖区域后各侦察站全方位观察,获得目标的角位置信息与时间数据,实时发送至中心站进行坐标转换与数据融合处理,实现对空间目标的快速探测及坐标定位。同时设计了相关算法软件并进行了外场实验,在1×3侦察阵列下完成了对空域目标的侦察观测,根据中心站数据处理结果实时建立了被测目标的三维航迹。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坐标转换与数据融合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阵列光电系统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车载光电侦察系统在野外环境下能够实时快速将目标信息分享给相关辅助武器系统,提出了一种不同光电平台共享目标信息的方法,并给出了该方法的误差分析。该方法通过引入光电侦察系统的平台姿态角、辅助武器系统的平台姿态角等信息,确保光电侦察系统侦察到的目标信息能够实时、准确地传递给辅助武器系统。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通过建模分析,得出该方法能够实现目标信息的共享;通过仿真试验对该方法的误差进行分析,得出该方法转化后的目标信息比直接使用采集到的目标信息在精度方面提高了大约3.5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