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交换分离阳离子,高碘酸盐及碘量法联合测定硫代硫酸根、连三硫酸根和连四硫酸根在采用“焙烧-氨浸-氢还原”湿法流程从红土矿中提取镍、钴时,要求测定不饱和硫。镍氨溶液中可能存在的不饱和硫主要有三种:硫代硫酸盐、连三硫酸盐(M_2S_3O_6)和连四硫酸盐(M_2S_4O_6)。关于多种不饱和硫共存时的分别容量测定法,资料中介绍的较少:资料用高碘酸  相似文献   

2.
镍合金在含硫代硫酸根离子之氯化钠水溶液中的孔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发 《电化学》1999,5(1):18-24
本文研究硫代硫酸根离子对镍基690合金在氯化钠水溶液中之孔蚀行为。发现在单纯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镍基690合金不发生孔蚀。在氯化钠水溶液中,当添加的硫代硫酸根离子浓度低时,会增进孔蚀的敏感性;当硫代硫酸根离子浓度高时,则反面抑制孔蚀。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应用Ni-S-H_2O系电位-pH图的基础上,讨论了选择性分离金属镍和二硫化三镍的可能途径,实验找到了盐酸羟胺水溶液,作为水淬高硫高冰镍中金属镍和二硫化三镍中的1/2镍的选择溶剂,浸取条件如下:2%盐酸羟胺水溶液,沸水浴30分钟。从而提出了一个测定该类产品中金属镍和二硫化三镍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镍镀层中微量六方晶格镍的存在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由含糖精的Watts液得到的镍镀层(含硫镍)和Watts镍镀层(无硫镍)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及选区电子衍射实验,结果表明无硫镍镀层呈粒状结构,晶粒尺寸在100~500nm之间,属面心立方结构;含硫镍镀层为层状结构,层间距在700~1500nm之间,每层又由许多宽约200~300nm的小层组成,晶粒尺寸约20~30nm,大部分属面心立方结构,在层与层交界处发现有少量六方结构镍晶体,差示扫描量热法实验表明,在约180℃左右六方结构镍转化为更稳定的面心立方结构。  相似文献   

5.
对天然气中硫化氢6种常用检测方法进行比对。结合实践经验总结6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当需要现场检测时可采用碘量法、亚甲蓝法及乙酸铅纸带法;当现场检测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紫外荧光法、氧化微库仑法及气相色谱法等实验室检测方法;当需要检测含量跨度大的硫化氢含量时可采用碘量法;当需要检测低浓度硫化氢含量时,可采用亚甲蓝法、乙酸铅纸带法;当需要现场快速检测硫化氢含量时,可采用碘量法和乙酸铅纸带法;当需要对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测定结果进行仲裁时,应采用碘量法;当需要对总硫进行仲裁试验时,可选择氧化微库仑法。该项研究可为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检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合金产品中镍的化学物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性溶解金属镍及合金相中镍的方法较多,如氯化铜钾-酒石酸法、乙酰丙酮-氯化铜法、盐酸羟胺法等。这些方法因引入大量铜盐,给镍的测定造成困难,或因部分二硫化三镍溶解,而使结果计算不便。本文研究了在硫酸羟胺溶液中合金相和二硫化三镍的溶解特性。结果表明,在该溶剂中合金相定量溶解,二硫化三镍部分溶解,但对含有合金相的二硫化三镍则几乎不被溶解。当溶解含铜量在4毫克以上的合金时,能抑制100毫克二硫化三镍的溶解,其浸出率小于1.5%。据此,拟定了含铜合金和金属铜物料中合金、二硫化三镍、氧化物的镍物相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用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在0.3mol/L硝酸介质中共沉淀、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了高纯氧化镧、氧化钇中微量钴和镍、对于钴和镍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9~3.0%和3.9~4.1%;回收率分别为100~103%和95~100%;检出限分别为9.6×10~-(10)g和9.9×10~-(10)g。  相似文献   

8.
铜和镍阳极板化学物相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镍冶炼过程中的铜和镍阳极板中铜、镍、铁和钴的化学物相分析方法作了介绍。铜阳极板中主要含铜、镍两元素(占99%)。用恒电流电解法分离金属相与硫化物。镍阳极板中铜、镍、铁、钴四元素采用选择性溶解的方法。测定结果令人满意,硫化物的结果以试样中总硫量验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微量硫的存在直接影响硅及二氧化硅制品的性能。我们利用库仑滴定的方法,自己组装仪器,设计制造吸收室,解决了硅及二氧化硅中微量硫的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为0.5 ppm,空白1-5ppm,再现性±7.7%。实验装置库仑定硫装置如图1所示。其简要流程示于图2。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铜冶炼渣化学组成和性质的研究,确定了测定镍的实验方法。铜冶炼渣中二氧化硅含量在20%~40%,硫含量10%~20%,样品的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必然影响镍的测定结果,因此需在样品分解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氟化氢铵、溴使二氧化硅生成四氟化硅、硫生成硫化氢挥发除去,溶液中其余共存元素主要有铜、银、铁、锌等元素不干扰测定结果,在硝酸(5%)介质中,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的含量,测定范围为0.01%~1%,加标回收率在99.5%~100.4%,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7)在0.61%~1.18%,检出限为0.004μg/mL,方法快速,简捷,能够满足日常生产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11.
含硫有机化合物在竖式石英燃烧管中,于氧气流下经950℃高温燃烧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硫(或三氧化硫)通过含双氧水的石英棉转化管,转化为硫酸。硫酸泵入电解池后,进行酸-碱库仑滴定。本法操作按时间程序控制进行,每次分析时间为15分钟,分析绝对误差为±0.5%对含磷的有机硫化合物及含钠、铁、铜、钼、镍、镧等金属的有机硫化合物,如在样品上复盖一层三氧化钨进行燃烧分解,也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导数吸光光度法测定铝及铝合金中微量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选用5-Br-PADAP作显色剂,乳化剂OP作增溶增敏剂,选择合适的掩蔽剂,溶液在pH为5.5条件下显色后,在日立220A型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上,选择最佳仪器参数,直接测定其二阶导数光谱。方法不需分离、萃取等繁杂操作,即可测定铝及铝合金中的0.001%~x%镍。  相似文献   

13.
用于从进料气体获得氢产物和硫产物的方法和装置。进料气体包括硫化氢、氢产物包括元素氢硫产物包括元素硫。在该方法中,第一分离步骤分离进料气体以获得包括至少体积分数约90%硫化氢的第一纯化硫化氢级分。离解步骤离解存在于第一纯化硫化氢级分中的硫化氢,以将其转化为包括元素氢和硫的离解的第一纯化硫化氢级分。第二分离步骤分离离解的第一纯化硫化氢级分,以获得包括元素氢的富氢级分。也可以从离解的第一纯化硫化氢级分获得硫产物。最终,从富氢级分获得氢产物。  相似文献   

14.
小鼠腹腔注射氯化镍溶液(5 mg Ni/kg)染毒,观察了N-苯甲基-D-葡糖氨基二硫代甲酸钠(BGD)、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DDTC)、二羟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DHED)及meso-2,3-二巯基丁二酸钠(DMSA)等螯合剂对镍致小鼠胰脏毒性的解毒作用。镍染毒后引起小鼠胰脏胰蛋白酶活性升高和羧肽酶A活性降低以及组织中镍、钙、锌浓度增加;镍染毒30 min和24 h后进行各螯合剂治疗(剂量均为400 μmol/kg),BGD、DDTC和DMSA可明显抑制上述变化,其中BGD解镍毒效果最好、自身毒性最小、对镍致小鼠胰脏毒性有更好的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15.
HG-ICP-MS法测定纯镍中痕量As、Sb、Bi、Se、Te、Sn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本实验室设计的雾室座作为接口,采用气动型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HG)装置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联机。考察了各种介质条件及镍基体对生成氢化物的影响并应用氢氧化镧共沉淀分离富集,HG与ICP-MS联机测定纯镍中易于生成氢化物的As、Sb、Bi、Se、Te、Sn 6个元素,加标回收率为96.5%-102.2%,RSD为2.4%-5.8%,方法检出限为7.1-30ng/L。  相似文献   

16.
镍基合金中钼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镍基合金中钼的测定一般采用硫氰酸盐光度法,该法适用性广,但其显色稳定时间较短,特别是室温高于32℃时硫氰酸盐易分解。用过氧化氢测钼的方法早有报道,但极少见应用。本文研究了镍基合金中钼的测定条件及常见元素对测定的影响,拟定了在硫磷酸介质中的测定方法。本法简便,稳定性好(3h以上),适于镍基合金中钼的测定,特别适合含大量镍、铬、钨的耐蚀合金中高钼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高频红外碳硫仪快速测定镍基高温合金中碳、硫的方法。通过对样品称样量、助熔剂的选择及加入量等方面考察,确定了镍基高温合金样品的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称取样品、钨锡助熔剂各1.0 g左右时,测定效果最佳,碳和硫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00 11%、0.000 03%,方法测定下限分别为0.000 44%、0.000 1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1%~2.38%(n=6),相对误差均小于5%。该方法适合于镍基高温合金中碳、硫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钴镍基体中钙的方法,用流动注射微量进样系统有效降低了大量基体元素对测定的影响,并用邻菲啰啉乙醇溶液和镧释放剂消除大量钴镍基体及硫酸根对其测定的干扰。对释放剂浓度、采样时间、干扰情况及其消除进行了研究。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0 9+0.024 1C(mg.L-1),相关系数为0.999 9。方法检出限(3σ)为0.09 mg.L-1,RSD为1.1%,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105%。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压釜反应装置在高温高压下开展了汽油-硫酸镁化学还原反应含水和无水体系的模拟实验,通过气相色谱仪、微库仑仪、毛细管气相色谱/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红外光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对气、油、固三相产物分别进行了分析并对动力学进行了解析,表明主要生成氧化镁、硫、焦炭、硫化氢、二氧化碳以及硫醇、硫醚和噻吩类等有机硫化物;随反应温度升高,反应体系中无机硫转化为有机硫的趋势增强,并主要生成热稳定性高的噻吩硫。 动力学解析表明,含水和无水条件硫酸镁转化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68.9和78.5 kJ/mol,证明水存在有利于无机硫向有机硫转化。  相似文献   

20.
兖州高硫煤的加氢热解脱硫及脱硫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加压热天平上,考察了氢气和氮扬气氛下高硫煤的热解脱硫。利用气相色谱在线分析研究了硫化氢氢气的逸出规律。结果表明,加氢热解比氮气下的热解有着更显著的脱友作用,脱硫率可达90%以上。而且加氢热解下65%的脱除硫转化为气相硫化氢,而氮气下热解是有80%的硫转化为液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