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龙牙百合的试管鳞茎及商品鳞茎为材料,研究了5℃低温与25℃常温贮藏对鳞茎内外层鳞叶的内源激素(ABA、GA3和IAA)含量的动态变化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在5℃低温贮藏过程中,GA3含量最高,IAA次之,ABA较低,且GA3与IAA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而ABA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在25℃常温贮藏过程中,ABA、GA3和IAA的含量与5℃低温贮藏的变化基本一致,只是变化的幅度较小。同一鳞茎内层鳞叶和外层鳞叶的同种激素含量基本处在同一水平,变化幅度基本一致。试管鳞茎ABA的含量要比商品鳞茎的要高,而GA3和IAA的含量则比商品鳞茎的要低。贮藏过程中内源激素GA3/ABA、IAA/ABA的比值总体呈上升趋势,贮藏后期GA3/ABA比值急剧上升。同时,探讨了内源激素的变化和平衡与休眠解除的关系,认为休眠的解除可能为GA3类促进物质和ABA类抑制物质相互作用的促进抑制平衡所致。  相似文献   

2.
微量三十烷醇(TRIA)与GA3 配合使用, 比GA3 单独使用能明显地促进幼苗生长和增加幼苗干物质 积累.同时还增强了GA3 对幼叶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呼吸速率、细胞膜透性和过氧化物酶 活性的影响.GA3 +TRIA 与GA3 处理相比, 促进幼叶内源GA3 水平提高, 稳定保持内源ZT 于一定水平, TRIA 在GA3 低浓度时降低IAA 水平, 在高浓度时则提高IAA 水平.作者认为TRIA 可作为GA3 处理时 的增效剂  相似文献   

3.
黄瓜幼苗胚轴的不同部位对离子体子叶培养物器官分化的影响是不同的,热击处理具不同长度胚轴的黄瓜幼苗,其子叶培养物的直接花芽分化率不同,其中以单去根处理的为最高,去根+去/2胚轴的为最低,对照和去根+去3/4胚轴的居中,结果提示胚轴中存在着与成花有关的促进和/或抑制因子,热击无根苗产生了分子量约为67-94kD的热激蛋白,热击处理还使中性区域蛋白质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4.
应用离体黄瓜子叶节花芽分化实验系统,研究了PP333在黄瓜花芽分化进程中的作用.组织培养结果显示,0.3 mg·L-1PP333处理显著促进离体黄瓜子叶节培养物的花芽分化,直接花形成率由对照的16.86%升高至3602%,直接花芽/总芽的比值达到最高,约为对照的1.7倍;营养芽形成率和营养芽/总芽的比值均降至最低,分别为对照的72%和59%.组织切片结果显示,0.3 mg·L-1PP333处理明显提高黄瓜子叶节培养物的花芽原基百分率和花芽原基/总原基的百分率,增幅分别为42%和50%,而营养芽原基百分率则较对照降低约47%.实验结果发现,适宜浓度的PP333处理可以促进培养物所生成原基向花属性方向发育,是PP333处理促进黄瓜子叶节培养物花芽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大麦耐铝性与根际 p H 值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以小雄培养法研究了大麦耐酸铝性与根际pH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根际pH值变化与培养液氮源的种类有关外;也反映了品种的耐酸铝性的差异.以NO;为唯一氮源时,根吸收N03引起根际pH迅速上升,耐性品种83-122(B)和沪麦8号(H)的能力比敏感品种裸县无芒六棱(S)强.以NH;和NO;(比例1:12为氮源时,pH值变化出现双相现象.第一相,根际pH值下降,敏感品种S下降幅度比耐性品种B,H大,下降相持续的时间也长.第二相,pH上升,B和H上升速率最快,S最慢.在明显出现第二相后更换新鲜培养液,pH变化形式发生改变.耐性品种H}pH下降相不明显或消失,直接出现上升相,而敏感品种S的pH变化却仍为先下降后回升的状况.说明大麦品种间调节根际pH值的能力差异反映了品种耐铝性的差异,耐性品种可能机制之一是通过升高根际pH而达到解毒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以黄瓜种子为材料,采用甲硫氨酸(Methionine,Met)浸种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Met对黄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离体子叶成花的影响.结果发现:(1)10^-4 M Met处理3h显著促进苗的生长而10^-5 M Met浸种处理则有利于子叶的生长;(2)10^-5 M Met浸种处理显著促进离体子叶成花;(3)离体子叶培养物的花芽分化力与子叶离体前的子叶/苗的鲜重比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4)添加10^-5 M DNA去甲基化试剂5-氮胞苷(5-Aza—cgtidine,5-Aza)能逆转10^-5 M Met处理对离体子叶培养物成花的促进作用.上述结果说明:10^-5 M Met浸种3h能显著促进子叶培养物的花芽(无论直接花还是间接花)形成,Met对离体子叶成花的诱导作用可能是作为甲基供体通过DNA甲基化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促性腺激素诱导休情期母貂发情的结果表明,激素处理后,母貂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发情征状外阴肿胀、卵巢和子宫增重、血液雌二醇和孕酮水平升高;发情高潮时,卵巢和子宫质量达最大值,孕酮水平上升,雌二醇水平下降,这是母貂发情旺期的特征.对各组激素作用的比较,确认HCG是诱导休情期母貂发情的最佳激素.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公路交通对农业土壤重金属累积的影响,选取宁波典型公路区域的农田及其农作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方法测定了农田土壤和农作物中铅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土壤中铅的质量分数在(8.0~40.2)×10-6之间,土壤重金属铅沿垂直道路延伸方向逐步降低;茶叶和四季豆铅累积的质量分数量分别为(0.07~0.46)×10-6和(0.09~0.26)×10-6之间,且距离公路越近,其质量分数越高.  相似文献   

9.
以温泉瓶尔小草新生幼叶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最适宜的离体培养和种质试管保存各阶段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WPM+ZT0.50 mg·L-1+2,4-D1.90 mg·L-1,诱导率为96.5%;芽苗分化的培养基为WPM+ZT1.70 mg·L-1+NAA0.10 mg·L-1,分化率为99.0%;生根培养基为1/4MS+IAA0.05 mg·L-1+IBA0.03 mg·L-1,生根率达97.8%以上;试管保存培养基为WPM+KT1.10 mg·L-1+根皮苷3.20 mg·L-1,通过24个月的保存,芽苗生长率仅在6.5%以下.试验结果证明,成功建立了温泉瓶尔小草离体培养体系,常温条件下利用延缓生长的方法在试管内保存温泉瓶尔小草种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本工作是对小麦花药培养前期花粉粒的去分化启动和药壁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如下:1.花粉粒的对等分裂高峰与绒毡层的衰退有关系.2.在培养12天的材料中,花粉囊内出现了多核花粉和多细胞团, 后者还可看到靠近药壁的一侧长出两条类似小柄的管子,具固着作用3.药壁的中层细胞很早就衰退,绒毡层细胞在培养初期也很快衰退.而表皮层细胞与纤维层细胞的壁具有特殊的次生加厚.因此,由药壁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可能性要小一些4.在药隔分化程度较低的维管束部位,有时细胞能增生,形成药隔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1.
黄瓜子叶培养物的花芽分化和ABP基因表达间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黄瓜子叶培养物在pH7.0的培养基上培养1d而后转入正常培养基,能显著提高黄瓜子叶培养物的成花率。因此pH7.0处理对黄瓜子叶柄同时具有促进ABP基因表达和降低游离IAA含量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微量三十烷醇(TRIA)与GA3配合使用,比GA3单独使用能明显地促进幼苗生长和增加幼苗干物质积累.同时还增强了GA3对幼叶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呼吸速率、细胞膜透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GA3+TRIA与GA3处理相比,促进幼叶内源GA3水平提高,稳定保持内源ZT于一定水平,TRIA在GA3低浓度时降低IAA水平,在高浓度时则提高IAA水平.作者认为TRIA可作为GA3处理时的增效剂.  相似文献   

13.
油菜幼苗在二叶一心期经,0.5mg/L的薯蓣皂素喷施处理后,幼苗生长受到促进,苗高增加、叶片增大,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检测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经适当浓度的薯蓣皂素处理,油菜叶片生长素(IAA)、赤霉素(GA)含量增加.薯蓣皂素处理可能通过提高油菜体内生长素和赤霉素的含量,进而促进油菜生长,  相似文献   

14.
梭梭幼苗抗旱性与生物自由基,膜伤害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梭梭幼苗同化枝的相对含水量和束/自比值随着幼苗生长而增加,渗透势与相对电导率却下降.SOD在梭梭幼苗同化枝中的定位表明随着幼苗的生长过程各细胞器中SOD的活性也在不断变化,但总趋势是随着生长、细胞质和叶绿体中的SOD活性以及总SOD活性不断增高,只有线粒体中的SOD活性呈现下降趋势。另外梭梭种子的SOD活性明显高于子叶和幼苗MDA和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的值随着生长在不断增高,相反呼吸速率却降低.  相似文献   

15.
KT和6-BA诱导绿豆子叶培养物 器官发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T与6-BA处理使离体绿豆子叶培养物不定芽形成的前期与对照间有明显差别,对不定根则存在显著差别。6-BA出芽进程快于KT,KT处理部分抑制培养物不定根的形成,6-BA处理则完全抑制不定根形成。6-BA抑制根形成,影响了再生枝的干物质积累。KT与6-BA处理使子叶培养物的内源Put水平升高,特别是KT处理与对照相比达显著程度。KT处理显著降低子叶培养物的内源ZT水平,6-BA处理则显著提高内源ABA水平。对器官发生和内源激素测定结果的对比提示,6-BA和KT对不定芽发生的不同影响与二者对子叶内源CTK/IAA比值的影响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6.
以长白舌唇兰和凹舌兰的茎尖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最适合于原球茎和类原球茎诱导及类原球茎萌发为完整植株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长白舌唇兰原球茎和类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N6+TDZ0.05 mg.L-1+NAA0.01 mg.L-1+KT0.50 mg.L-1,诱导率为92.5%;最适合凹舌兰原球茎和类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N6+TDZ0.05 mg.L-1+KT0.50 mg.L-1,诱导率为98%;长白舌唇兰类原球茎萌发为完整植株的最佳培养基为N6+IAA0.01 mg.L-1,萌发率为96%;凹舌兰类原球茎萌发为完整植株的最佳培养基为N6+IAA0.01 mg.L-1+GA30.01 mg.L-1,萌发率为94.5%.以类原球茎的切片为材料进行类原球茎快繁的结果表明,在30~40 d的一个培养周期内,增殖倍数达100以上,成功建立了两种兰的高效快繁体系.同时对不同阶段培养材料的形态结构及超微结构的观察证明了两种兰的类原球茎发生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