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中药材中没食子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快速简便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用于中药材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测定.利用酸性介质中Fe3+-H2O2体系生成羟基自由基氧化没食子酸产生微弱的化学发光,用罗丹明6G来增敏化学发光.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的各种因素,探讨了可能的机理.结果表明,0.18 mol/L HCl,0.04 mol/L FeCl3,1.0 mol/L H2O2与1.0×10-4 mol/L罗丹明6G溶液组成最优的化学发光体系,没食子酸浓度在1.0×10-5~1.0×10-2 g/L和0.01~1.0 g/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84和0.9947,检出限为3.0×10-6 g/L.对1.0×10-4 g/L没食子酸平行测定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8%.利用本方法成功地测定了中药材诃子和没食子中的没食子酸含量.  相似文献   

2.
在酸性条件下,KMnO4能氧化利福平产生弱化学发光,并且,利福平能极大的增敏Na2SO3-KMnO4体系的化学发光信号。基于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利福平的新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利福平在5.0×10-8g/mL~1.0×10-5g/m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10-8g/mL。对2.0×10-6g/mL的利福平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6%。该法用于胶囊和滴眼液中利福平的测定,并初步探讨了该化学发光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在甲醛存在下,KMnO4与茚三酮能够发生化学发光反应,产生很强的化学发光.据此采用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利用KMnO4-甲醛-茚三酮化学发光体系测定茚三酮的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3×10-8 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1%(4.0×10-6g/mL茚三酮,n=11);线性范围为1.0×10-7~2.0×10-4 g/mL.本法已用于样品中茚三酮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在H2SO4介质中, KMnO4氧化左羟丙哌嗪产生化学发光, 甲醛可增敏上述化学发光,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 柱后化学发光检测左羟丙哌嗪的新方法, 并成功应用于血清中左羟丙哌嗪的测定. 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该法测定左羟丙哌嗪的线性范围为1.0×10-7~1.0×10-5 g/mL, 检出限(3σ)为3×10-8 g/mL. 对2.0×10-6 g/mL的左羟丙哌嗪进行11次平行测定, 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3%.  相似文献   

5.
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测定酪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碱性条件下,H2O2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酪氨酸对该体系的化学发光信号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酪氨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4.0×10-7~2.0×10-5mol/L,检出限为1.0×10-7mol/L。对8.0×10-6mol/L的酪氨酸平行测定6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9%。该方法可应用于尿液中酪氨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何超  何德勇  章竹君 《分析化学》2006,34(2):216-218
建立了在酸性条件下基于羟自由基(.OH)反应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检测水中焦性没食子酸的新方法。羟自由基由Fe3 和过氧化氢在线混合产生。它能氧化罗丹明6G产生微弱的光,而焦性没食子酸能显著的增强这一反应。方法的检出限为2.7×10-7g/L;线性范围为8.0×10-7~1.0×10-4g/L;线性方程为ΔI=25.436C 21.822(C:μg/L,r=0.9996)。对2.0×10-6g/L的焦性没食子酸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4.80%。该方法成功的应用于环境水中焦性没食子酸的检测,其回收率在91.1%~108.8%。并探讨了该反应可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在酸性介质下,KMnO4可以氧化2-硝基酚产生化学发光,乙二醛对该发光体系有增敏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2-硝基酚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8.0×10-10~5.0×10-6 mol/L,检出限为1.0×10-11mol/L,对1.0×10-7 mol/L的2-硝基酚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4%。该法已用于实际水样中2-硝基酚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张琰图  章竹君  杨维平  田穗康 《色谱》2003,21(4):391-393
基于水溶性维生素在碱性介质中只有维生素B1(VB1)和维生素B2(VB2)可以被K3Fe(CN)6直接氧化产生化学发光的原理,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柱后化学发光检测VB1和VB2的新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复合维生素B片剂中VB1和VB2的测定。该方法测定VB1,VB2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3~1.0 g/L和1.0×10-3~0.1 g/L,检出限分别为2×10-4 g/L和8×10-4 g/L。对1.0×10-2 g/L VB1,VB2溶液连续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  相似文献   

9.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水中的苯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在多聚磷酸介质中,KMnO4氧化苯胺能产生强化学发光,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苯胺的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化学发光强度ⅠCL与苯胺的浓度在2.0×10~1.0×10-6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ⅠCL=63.11 2.37×108c(r=0.9997,n=9),检出限为5.0×10-10 mol/L,对1.0×10-7 mol/L苯胺进行11次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8%(n=11).已用于环境水体中苯胺的测定,回收率在95.1%~105.1%之间.  相似文献   

10.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氯化血红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甲醛存在的条件下,在酸性溶液中KMnO4与氯化血红素能够发生化学发光反应,产生很强的化学发光。据此采用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利用KMnO4-甲醛-氯化血红素化学发光体系测定氯化血红素的化学发光分析法。方法的检出限为6×10-8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8%(2.0×10-6g/mL氯化血红素,n=11);线性范围为2.0×10-7~8.0×10-6g/mL。本法用于新鲜鸡血中氯化血红素的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测得值一致。并对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酸性介质下,KMnO4氧化阿魏酸产生化学发光,乙二醛对该体系有增敏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阿魏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1.0×10-7~2.0×10-5mol/L,检出限为1.0×10-8mol/L,对1.0×10-6mol/L的阿魏酸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8%。该法用于太太美容口服液中阿魏酸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青霉素G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甲醛的存在下,酸性KMnO4与青霉素G钾能够产生很强的化学发光,从而建立了KMnO4-甲醛-青霉素G钾化学发光体系来测定青霉素G钾.青霉素G钾的测定线性范围为2.0×10-7~1.0×10-5 g/mL,方法的检出限为1.4×10-7 g/mL,对4.0×10-7 g/mL的青霉素G钾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0%,用此法测定青霉素G钾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酸性介质中,木犀草素在KMnO4-HCHO体系中产生化学发光,据此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测定木犀草素的化学发光新方法。化学发光强度与木犀草素的浓度在5.0×10-8~1.5×10-5g/m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测限(3σ)为3.0×10-8g/mL,对8.0×10-7g/mL的木犀草素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8%。方法可应用于实际样品和合成样品中木犀草素的测定。并探讨了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酸性介质下,KMnO4可以氧化5-磺基水杨酸产生化学发光,乙二醛对该体系有增敏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5-磺基水杨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2.0×10-8~2.0×10-5mol/L,检出限为2.0×10-9mol/L,对2.0×10-6 mol/L的5-磺基水杨酸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为1.9%。该法可用于强力霉素废水中5-磺基水杨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在中性条件下利用Na2S2O3还原KMnO4制备出平均粒径约40 nmMnO2溶胶。研究发现,该溶胶在酸性条件下可氧化抗坏血酸产生化学发光。基于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对影响化学发光反应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考察,建立了测定抗坏血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方法测定抗坏血酸的线性范围为2.0×10-6~1.0×10-4g/mL,检出限为4×10-7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1%(1.0×10-5g/mL抗坏血酸溶液,n=11)。该方法已用于片剂中抗坏血酸的测定,结果与药典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16.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大豆异黄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杨丹  苍晶  郝再彬  邱丽娟 《分析化学》2006,34(8):1113-1115
基于在NaOH碱性介质中,K3Fe(CN)6可以直接氧化大豆异黄酮产生强的化学发光这一现象,并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提出了直接化学发光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新方法。当K3Fe(CN)6浓度为5.0×10-4mol/L,NaOH浓度为0.5 mol/L,主副蠕动泵转数分别为45 r/m in和35 r/m in时,体系具有最强的化学发光。该方法测定大豆异黄酮的线性范围为1.0×10-3~0.5 g/L;其回归方程为A(峰面积)=193305C(mg/L) 229.97,r=0.9962;检出限为4.6×10-4g/L。对5.0×10-3g/L大豆异黄酮溶液连续测定,每次得3个峰值,重复7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46%。本方法已用于大豆中异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余萍  王迁  高凤  黄希 《分析试验室》2014,(1):113-115
研究了水体中联苯胺的化学发光行为,结合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建立了用酸性KMnO4-甲醛-罗丹明B体系测定水体中联苯胺的方法。在酸性条件下,KMnO4与甲醛氧化联苯胺产生化学发光,加入罗丹明B后有增敏作用,化学发光强度随联苯胺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由此建立了测定联苯胺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化学发光强度与联苯胺的浓度呈线性相关,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1000μg/L,检出限(3S/N)为4.16μg/L,对50μg/L联苯胺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方法用于测定水中联苯胺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7.5%~104.0%之间。  相似文献   

18.
Fe3+-H2O2-二氯荧光素化学发光体系测定药物中的扑热息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性介质中,Fe3+催化H2O2分解生成羟基自由基,进而氧化扑热息痛产生微弱的化学发光,二氯荧光素对该发光强度有较强的增敏作用。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各种因素,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发光机理。在最佳化学发光条件下,其化学发光强度与扑热息痛的浓度在8.0×10-8~5.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9mol/L,对3.5×10-6mol/L的扑热息痛平行测定9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2%。该法用于片剂中扑热息痛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硫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酸性介质中,KMnO4能够氧化硫脲产生化学发光,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该发光体系有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硫脲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4.O×10-7 ~4.0×10-4mol/L,检出限为2.0×10-8 mol/L,对1.0×10-5 mol/L的硫脲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为1....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快速检测去羟肌苷的化学发光方法。在HNO3介质中,去羟肌苷对KMnO4-Na2SO3化学发光体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的程度与去羟肌苷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可以测定去羟肌苷含量。方法的线性范围为4.0×10-7~1.0×10-4g/mL,检出限为9.6×10-8g/mL。对8.0×10-5g/mL去羟肌苷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0%(n=11)。方法适用于胶囊中去羟肌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