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苦水玫瑰精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耀祖  马学毅  韩辉 《有机化学》1985,5(6):457-464
本文研究了甘肃省苦水玫瑰精油的化学成份,并测定其物理化学性能;用毛细管气相色谱的GC/MS联用法从苦水玫瑰精油中鉴定出40个组份,β-香茅醇和香叶醇的含量高达68%。用MS、IR和NMR等波谱法对这两个组份进行了了解析确证。其理化特性与世界闻名的保加利亚玫瑰油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甘肃省苦水玫瑰精油的化学成份。并测定其物理化学性能,用毛细血管气相色谱和GC/MS联用法从苦水玫瑰精油中鉴定出48个组份,β-香茅醇和香叶醇的含量高达68%。用MS、IR和NMR等波谱法对这两个组份进行了解析确证。其理化特性与世界闻名的保加利亚玫瑰油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3.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熏肉中的多环芳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李永新  张宏  毛丽莎  孙成均 《色谱》2003,21(5):476-479
建立了熏肉中多环芳烃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方法。样品经正己烷-丙酮(体积比为1∶1)超声波提取、氧化铝柱净化后,用GC/MS分离测定。优化了25种多环芳烃(PAHs)化合物的分离测定条件。结果 25种PAHs回收率范围为48.5%-106.5%;日内(n=7)相对标准偏差为3.75%-7.95%。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好、能同时分离测定20余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的优点,适合于熏肉中多环芳烃化合物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4.
色谱与色谱/质谱法相结合分析热裂解汽油C9馏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华  刘文民  徐媛  关亚风 《色谱》2006,24(6):615-618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CGC-FID)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了热裂解汽油C9 馏分的组成。实验使用PONA毛细管气相色谱柱(100 m×0.25 mm i.d.×0.5 μm),根据烃类化合物在PONA柱上的保留规律,以正构烷烃标样保留值作为碳数分布依据,定量分析了裂解汽油C9 馏分中烃类化合物的碳数分布和单体烃含量;用GC/MS联用技术和CGC保留值定性法相结合对裂解汽油C9 馏分中相对含量大于0.2%的39种化合物进行了定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以较长的极性柱DB-WAX(60 m×0.25 mm×0.25μm)作为第一柱,较短的中等极性柱DB-1701(3 m×0.1 mm,0.4μm)作为第二柱,对一种国产香烟中常用的烟用香精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相似度和反相似度分别大于800和900的化合物有84种(在相同条件下,GC/MS鉴定出的组分数仅为21种)。在与GC×GC/TOFMS相同的分析条件下,利用多内标定量法,用GC-GC/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一步对这些组分进行了准确定量。实验结果很好地解释了该香精的致香机理。  相似文献   

6.
用交联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GC/MS/MSD)联用技术测定小叶桉精油的化学成分,从中鉴定出67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桉树脑、α-蒎烯、β-蒎烯、桧烯和特丁基苯。  相似文献   

7.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既具有气相色谱高分离效能,又具有质谱准确鉴定化合物结构的特点,可达到同时准确快速测定食品中微量的多种农药残留及衍生物,因此已被很多国家研究者开发和应用.GC/MS/MS,二维气相色谱、惰性离子源等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用于柴油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将全二维气相色谱法(GC×GC)用于柴油馏分的组成分布研究,建立了两种GC×GC方法,一种用于柴油组成的详细表征,另一种用于柴油族组成的快速分离和定量,两种方法均不需要样品预处理。用前一种方法对柴油馏分中的烃类化合物、主要的含硫化合物与含氮化合物组成进行了研究;对催化裂解柴油中的27种含氮化合物和42种含硫化合物进行了定性;用后一种方法在70 min内即可完成柴油馏分族组成的定量分析,应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了4个不同来源的柴油馏分中非芳烃、一环芳烃、二环芳烃、三环芳烃的含量,定量结果与ASTM D2425法  相似文献   

9.
烟草中β-胡萝卜素的热裂解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杨伟祖  谢刚  王保兴  侯英  杨勇  徐济仓  杨燕  王玉 《色谱》2006,24(6):611-614
为了研究烟草中β-胡萝卜素的高温裂解产物对卷烟抽吸品质的影响,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不同裂解氛围(空气、氮气中含10%O2及N2)和不同温度(300,600和900 ℃)下对β-胡萝卜素进行裂解,裂解产物用固相微萃取装置进行吸附,然后将吸附到的裂解产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在不同裂解条件下主要的裂解产物是甲苯、对二甲苯、1,2,3,4-四氢-1,1,6-三甲基萘和2,7-二甲基萘等化合物,另外还生成异佛尔酮、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二氢猕猴桃内酯等香味化合物,这些物质随裂解温度和裂解氛围的不同其含量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 (GC×GC-TOFMS) 快速定性分析飞灰样品中17种二(噁)英的方法.实验证明,采用GC×GC二维特征谱图、TOFMS谱图库检索(自建谱库和NIST库)以及丰度比的定性手段,能在42.5 min内快速分离和定性17种二(噁)英的同分异构体.本方法对大于 0.5 pg/μL (TCDD) 的样品有较好的灵敏度.因此,在二(噁)英分析领域,GC×GC/TOFMS技术可以作为高分辨气相色谱/质谱(HRGC/HRMS)技术的补充和替代.  相似文献   

11.
陈华  辛广  张兰杰  张博 《分析试验室》2008,27(2):111-114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从未处理和纤维素酶前处理的没药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从中分别鉴定出38种和34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质量分数,占挥发油总成分的67.95%和70.05%。  相似文献   

12.
马山前胡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布鸣  赖茂祥 《分析化学》1995,23(8):885-888
本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气相色谱/红外光谱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马山前胡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毛细管色谱分离出80多个峰,确认了其中37种成分,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7%以上,该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蒎烯。  相似文献   

13.
白千层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气相色谱- 质谱- 计算机分析技术, 对植物白千层枝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 从这种植物挥发油中分离出80 个以上的组分, 确认了其中的35 种成分, 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90 % 以上。  相似文献   

14.
独活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独活中提取挥发油。采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 ,找出最佳分析条件 ,共分离出50个峰 ,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 ,并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 ,共鉴定了40个成分 ,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0 %以上。  相似文献   

15.
16.
单叶蔓荆子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智立  刘淑莹 《色谱》1997,15(4):344-34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山东泰山产单叶蔓荆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分离出30多个峰,确认了其中28种成分,占总离子流的95%以上,并对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Δ3-蒈烯,用气相色谱/傅里叶红外光谱(GC/FTIR)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漆树液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GPC、GC-MS-DS法对中国漆树液中漆酚与虫漆酚精油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其主要成分为3-C15和C17烃基取代的邻苯二酚化合物,其中三烯漆酚和单烯虫漆酚含量最高。其它成分为4-C15,C17烃基取代的邻苯二酚及3-C15和C17烃基取代的单酚化合物。气相色谱分离鉴定组分占精油含量的98%以上。原始漆树液中内含7%~9%漆酚聚合物。  相似文献   

18.
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艾叶中提取挥发油,试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找出最佳分析条件,共分离出59个蜂,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了51个万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6%以上。  相似文献   

19.
粉苞苣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测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对粉苞苣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测定.从这种植物挥发油的45个峰中鉴定出27个化合物,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77.25%.  相似文献   

20.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essential oil of Haussknechtia elymaitica Boiss. was investigated by capillary GC and GC/MS for the first time. Twelve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which accounting for 99.7% of the oil composition. The major compounds were trans-asarone (59.9%), trans-methyl isoeugenol (22.4%), α-zingiberene (7.96%), β-sesquiphellandrene (4.7%) and β-bisabolene (4.3%). The first three compounds considered as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essential oil were isolated and characterised by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