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在RGM的框架下,研究了核子-核子相互作用中由六夸克集团激发引起的关联效应,分析了它对1S0态的相对运动波涵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六夸克集团效应在两核子间距离为1fm附近最强,在大于2fm后可忽略不计,它把核子之间的相对运动波函数在RN小的地方向外推了一些,同时加大了1fm附近的振幅.  相似文献   

2.
利用禁闭夸克系统的QCD低阶微扰,讨论了核子-介子耦合顶点的结构。在MIT袋模型球腔近似下,导出了从核子→核子(重子)+介子顶点结构的几率振幅。在不考虑末态重子与介子的分裂和相对运动时的计算表明,相应于核子-核子相互作用中的激发态重介子(B、δ、A1…)交换和有激发态重子(N*、Δ*)为中间态的双π交换过程是主要的。但单π、单ρ、ω等介子交换过程未出现。  相似文献   

3.
汪醒民 《中国物理 C》1984,8(2):148-157
本文给出了整体口袋-夸克流方法的一些费曼法则, 并利用这些法则得到了一系列光子-强子过程的零级跃迁矩阵元. 接着具体计算了正负电子对深度湮没过程中的核子与π介子结构函数. 求得的类时结构函数具有Bjorken标度性, 满足Collan-Gross关系, 当x=q2/2p﹒q<1时为零, 而当x≥1时, F1≡W1≥0, F2≡v/M W2≤0. 这些性质都是按定义所要求的. 此外还得到强子类时结构函数的计数法则: F1(x~1)∝(x-1)3N-2, 正好与我们在计算类空结构函数时得到的计数法则相对称.  相似文献   

4.
董宇兵  苏君辰 《中国物理 C》1989,13(11):1007-1016
本文对瞬时近似的夸克-反夸克体系的Bethe-Salpeter方程中的γ-矩阵给出正确的Gordon约化的结果,并恰当地考虑了方程中投影算子及B-S振幅的小分量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准至p2/m2级近似的B-S方程的正确形式.进而利用B-S振幅的归一化条件,找到了B-S振幅与Pauli-Schrodinger波函数之间的关系.据此求得了包含相对论修正的Pauli-Schrodinger方程.利用变分法求解此方程,得到了与实验符合较好的介子谱.  相似文献   

5.
利用具有平移不变性的口袋-夸克波函数以及引入一个洛仑兹不变的有效拉氏函数,我们计算了核子深度非弹结构函数。在我们的计算中,4-动刃守恒自动满足,得到的结构函数正定且在ξ>1时为零。进一步利用渐近自由假设,我们获得了显示的Bjorken标度性及近似表达式F1(ξ≈1)∝(1一ξ)4,顺便还得到一个新的计数法则。上机运算给出的F2(ξ)曲线看来在区间0.4?ξ≤1内与实验数据相符。  相似文献   

6.
从手征变换不变的要求出发给出了一个包括四种场交换的夸克-夸克等效相互作用势.用处理集团模型的共振群方法计算了核子-核子散射3S11S0态的相移.较好地解释了以往夸克势模型计算中1S0态相移与实验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龙鸣 《中国物理 C》1986,10(5):632-635
本文利用文献[1]的方法讨论了核子结构函数, 并与不同Q2下的实验数据相比较, 其结果表明从强子波函数获得核子结构函数的理论方法是探讨强子结构函数初始条件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8.
考虑最低维非微扰效应即夸克凝聚和胶子凝聚对夸克传播子的贡献,在链近似下,计算了QCD非微扰夸克传播子; 基于所获得的非微扰夸克传播子,对核子结构函数中的非微扰效应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核子结构函数的非平庸Q2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在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扩展的手征SU(3)夸克模型的框架下, 用变分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同位旋为0、1, 自旋宇称为0+、1+和2+的udss四夸克系统6个低组态的能量. 模型的参数取自以前的工作, 它能很好地描述核子-核子散射相移以及核子-超子散射截面. S道相互作用的参数由拟合K介子和K*介子的质量定出, 并且考虑了具有相同量子数的态之间的态混合效应. 结果表明, 同位旋为0且自旋宇称为1+的udss能量低于相应的K*K*,的阈能, 且该组态中KK*的成分相当小, 因此该组态的宽度可能较小, 可视为一个可能的四夸克态的候选者.  相似文献   

10.
孙佶 《中国物理 C》1988,9(3):429-432
在核子波函数重叠区内夸克为不可分辨的假定,导致核子间共有(包括交换)夸克模型.除由A相关的EMC数据来检验外,此模型给出了在不同核中的核子平均半径增大的数值;给出了不同核中的六夸克集团的百分比,并解释了多夸克集团的形成与解体.模型还给出一种可能的新的夸克流动方式——"夸克传导性".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利用核子内的奇异夸克反奇异夸克不对称性来解释NuTeV反常的工作,表明奇异夸克反奇异夸克不对称性可作为解释NuTeV反常的一种合理机制,也说明了NuTeV反常现象也可能是对奇异夸克反奇异夸克不对称性的一种支持。This talk summarized the results of using strange quark-antistrage quark asymmetry of the nucleon to explain the NuTeV anomaly. It is shown that asymmetric strange quark-antistrage quark distributions may be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for the NuTeV defect. On the other side, the NuTeV anomaly could be the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asymmetric strange-antistrange quark distributions.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运用夸克交换模型计算所得的核子—χcJ离解截面研究Pb+Pb和S+Pb中心碰撞过程中强子物质中的χcJ抑制.并定性地研究了核子动量和核子气温度对热平均截面地影响.Pb+Pb和S+Pb中心碰撞中χcJ存活率表明核子与反核子所诱导的χcJ抑制是很明显的.  相似文献   

13.
丁勇  吕准  马伯强 《中国物理 C》2004,28(9):947-951
NuTeV实验组报道了用中微子–核子深度非弹散射方法测量到的温伯格角(Weinbergangle)sin2θw的值,并且发现这个值与标准模型的预言值相差3个标准偏差.在这篇文章中,推导了考虑核子海中s夸克与反夸克不对称时Paschos-Wolfenstein关系,分别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波函数计算了在光锥介子–重子波动模型(light-conemeson-baryonfluctuationmodel)下核子海中s夸克与反夸克分布的情况且得出相近的结果.并且发现,由核子海中奇异夸克反夸克不对称所引起的修正能够降低NuTeV的测量的温伯格角的值和标准模型的预言值之间偏差的30%—80%.  相似文献   

14.
本文指出, 夸克组合中快度近关联与QCD的要求一致, 并与慢强子先产生原则一起, 完全确定夸克组合律, 并自动排除重子偶素的产生. 给出了N对夸克随机组成介子、重子与反重子的计算公式. 把它用于e+e湮灭, 根本不需另引入双夸克对的真空激发等假定, 即自然解释了重子的显著产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高能p+N→μμ+X中μ对横动量QT,谱和〈QT2〉随Q2的变化。指出如果在αs阶QCD的计算结果上再考虑价夸克-价夸克子过程中双夸克态的贡献,并假定初态部分子有通常估计的固有横动量〈PT〉~0.3GeV/c后,利用核子深度非弹实验得到的部分子分布函数,能使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16.
高溥泽  马伯强 《中国物理 C》2005,29(10):964-969
核子中奇异-反奇异夸克分布的不对称性是核子结构研究中的重要非微扰效应, 然而至今未被实验所直接检验.为了探讨测量这种奇异分布不对称性的有效方法,考察了轻味夸克碎裂效应对测量奇异分布不对称性的影响.建议通过直接测量高能中微子和反中微子的带电流深度非弹散射中的带电和中性D介子的微分截面来测量奇异分布的不对称性.这种方法能够使奇异分布不对称性与轻味夸克碎裂的效应相分离.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Hartree-Fock方法计算了Λ超核5ΛHe与9ΛBe的Λ的结合能及粲Λ(Λc)核5ΛHe与9ΛBe的Λc的结合能. 在使前两者的Λ结合能之比与后两者的Λc结合能之比相等时, 定出Λc与核子的相互作用约为Λ与核子的相互作用的4/5. 用此相互作用计算了1p壳Λ超核和Λc核的结合能, 结果表明核芯A≥4的Λc核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e+e→重夸克jets中, 可分辨电磁激发与强作用产生的夸克的优点, 对后者的产生规律作了研究, 发现它产生的夸克对数满足一种简单普适规律, 由此算出的i>多重数分布、前后关联等等都和实验符合、本文介绍了与的比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我们已经给出的在带头对数近似下强子价夸克分布函数的解析表达式[11], 讨论了π介子价夸克分布函数的QCD行为, 很好地解释了现有的π介子价夸克分布函数数据. 同时预言了Drell-Yan机制产生大质量轻子对的微分截面M3 dσ/dM, 并和现有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李炳安 《中国物理 C》1987,11(3):426-429
在这篇文章中证明, 即使在mπ≠0的情况下, 在Skyrme模型中仍可得到Goldberger-Treiman关系, 核子的强作用半径2>1/2被计算出来为0.8f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