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了四环类药物与金属离子,生物大分子,有机小分子的相互作用,模拟内环境研究了这些物质对药物的竞争作用,初步证明了这些药物分在体内存在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LC-MS在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学研究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已成为体内药物分析及其相关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虽然该技术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以及高通量等特点,但在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学研究中,仍然会面临诸如待测物需衍生化、复方制剂体内多组分同时测定时高浓度组分的质谱响应饱和、方法专属性误判、基质效应、残留效应等一系列挑战和问题,本文综述了这些常见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qTOF)联用技术,对3种三唑仑苯二氮Chuo类药物进行CID研究,并以质子化准分子离子[M H] 作为内标物,对碎片离子进行了准确质量测定,确认了这些碎片离子的元素组成,探讨了该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发现,它们的ESI-MS2(源内)和ESI-MS3质谱分别生成脱去N2分子、HCN或CH3CN分子和C1原子的碎片离子,其中m/x 205为3种药物共有的碎片离子,这些特征可用于三唑仑苯二氮Chuo类药物的体内代谢转化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4.
盐酸氯丙嗪目前在精神病治疗中作为首选药物之一,在临床上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狂躁症、焦虑症及更年期精神病等症.该药物吩唾咪环比较容易被氧化;1982年Geary等[1]合成了该药物的钯络合物,并对其进行了X-今线结构分析.Kawazura等[2,3]研究了该药物与体内微量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Holbrok山研究表明用盐酸氯丙埃后脑内铜的浓度上升.而服用后药物先与蛋白质结合,与金属离子反应的可能性较小;为此本文制备了该药物的主要代谢产物之一的CPZ(0)HCI,并与体内微量元素铜(11)络合得到KUQa*Pz问仰,对该络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电…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生物材料分子工程研究进展(上)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分子工程研究是生物材料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本文论述了近40多年来高分子材料分子工程的研究主要进展,其中包括材料的抗凝血性、的组织相容性、材料表面的生物功能化和生物智能化、体内稳定高分子、体内可吸收高分子以及药物的控制释放。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药的不断开发,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ADME/T)等性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寻找合适的药物载体提高药物分子的水溶解度、稳定性和膜渗透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已经成为药物设计开发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分子伞作为一种新的药物载体被报道,本文介绍了其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7.
电荷转移络合物理论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有机电荷转移络合物理论在药物与药物受体作用机理,生物体内的氧化过程,药剂学和药物分析几个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进行了动物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的多为天然药物,但其来源有限;虽然用于抗肿瘤研究的合成化合物种类较多,但对于其在动物体内抗肿瘤研究又相对偏少,所以,合成化合物抗肿瘤体内研究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合成化合物抗肿瘤作用机制、体内肿瘤模型建立方法和体内抑瘤实验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并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对合成化合物毒性评价方法、抑瘤基本观察指标测定、氧化损伤相关酶活力的测定方法、组织病理学评价方法等体内抑瘤实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进行了详细总结,提出了合成化合物在体内动物抗肿瘤实验研究方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新型抗肿瘤合成化合物体内药学活性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聚磷酸酯医用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聚磷酸酯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好、结构较易进行修饰和功能化的生物降解高分子,可以应用于药物缓释材料、组织工程材料、动物体内显影剂等医用领域。本文论述了近年来的聚磷酸酯医用材料的研究进展,尤其是作为药物缓释材料的合成与应用情况。随着合成研究的深入,聚磷酸酯在医用材料方面的应用将更加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0.
药物代谢是药理学的重要领域之一,研究机体对药物分子结构的改变及其规律.对体内药物及其代谢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是药物代谢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定药物液滴的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研究了体系pH值、 乳化温度和电解质离子对乳化剂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SCP)稳定的异丙甲草胺水乳剂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发现, 体系的pH值影响SCP分子在水中的电离能力, 当pH=9时, SCP完全电离, 能为液滴提供较大的静电稳定作用, 水乳剂稳定性最好; 乳化温度低时, SCP分子向液滴界面扩散慢, 且舒展不完全, 液滴所带负电荷较少, 水乳剂稳定性差; 温度升高后, 水相黏度减小, 布朗运动加剧, 液滴碰撞合并几率增大, 且SCP分子热运动增强, 易从界面逃逸, 液滴间静电斥力减弱, 同时SCP亲水性下降, 水乳剂稳定性变差; 电解质离子会压缩界面双电层, 降低Zeta电位, 液滴带电量减少而聚结, 离子浓度越大, 电荷数越大, 水乳剂稳定性越差. 在相同的离子浓度下, 水合半径小的Ca2+压缩双电层能力强于Mg2+, 添加Ca2+后水乳剂稳定性更差.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作用下NaBH~4-PEG400-THF体系对酯的还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华  嵇学林  黄昆 《有机化学》1993,13(4):421-423
本文报道了利用超声波照射可以促进NaBH~4-PEG400-THF体系对酯的还原。与用NaBH~4-PEG400体系还原酯的方法相比具有反应速度快,反应条件温和以及产物产率较高的优点,但分子内的硝基和双键不被还原,选择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孟鸿  花文廷 《有机化学》1998,18(2):153-156
用2,5-双-(间甲酰基苯基)-1,3,4-恶二唑和相应的二胺,经[2+2]缩合环化反应,合成了三个含二苯联恶二唑的新型大环多胺4、5和7以及5的钡络合物。  相似文献   

14.
用2,5-双-(间甲酰基苯基)-1,3,4-噁二唑和相应的二胺,经[2 2]缩合环化反应,合成了三个含二苯联噁二唑的新型大环多胺4、5和7以及5的钡络合物。  相似文献   

15.
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的“钳形”二聚雌二醇受体,其结构经MS、IR、^1H NMR及元素分析确证,并进行了识别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考察了大孔聚苯乙烯型吸附树脂对不同大小吸附质分子的吸附动力学行为,当吸附过程为粒扩散控制时,树脂孔径与分子尺寸的相对大小不仅决定了粒扩散速度的大小,也影响了粒扩散的控制机制.随着吸附质分子尺寸的增加,决定粒扩散速度的控速步骤也逐渐由表面扩散转向孔扩散。此外,还利用建立的扩散方程,测定了树脂吸附不间大小的吸附质时的粒扩散常数B和有效粒扩散系数De。  相似文献   

17.
The cyclodextrins(CDs) are a class of cyclic oligosaccharides made up of six(a), seven(a)or more [a-(1,4)-linked] D-glucopyranose units, and shaped like truncated cones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hydroxyl groups crowning the narrower rim and wider rim respectively. As they have a hydrophobic cavity of appropriate dimension, they can bind with various guest moleculars, such as hydrocarbon, cyclohexane, aromatic compounds, to form inclusion complexes. The cyclodextins inclusion complexation has been considered an ideal model mimicking the enzyme-substrate interaction and a lot of effect has been devoted to it.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our investigation on the inclusion complexation behavior of a-cyclodextrin(a-CD) with diphenyl compounds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molecular recongnition mechanism of 2:1 inclusion complexation of a-CD with aromatic compounds.Figure 1: Possible structures of the inclusion compounds.The inclusion complexation behavior of a-CD with sym-diphenyl-urea, sym-diphenyl-thiourea and diphenyl kotone as respective guest moleclars was studied by ultraviolet spectrometric titrations.The absorption spectral changes observed for the compounds in the absence and presence of a-CD are used to draw the corresponding Benesi-Hildebrand plots and caculate the complex stability constant value (Ks) for the inclusion compounds.The 2:1 inclusion complexations show higher binding constants by cooperative binding of one guest molecular in the closely two hydrophobic cyclodextrin cavites as compared with 1:1 inclusion complexations.The highest value observed for sym-diphenyl-urea could be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a hydrogen bond between the carbonyl group and the hydrogen in the hydroxyl group of CD and this is not possible with sym-tiphenyl-thiourea. The lowest value observed for diphenyl kotone indicate the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is one of the binding force of 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lex.  相似文献   

1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1G**方法,对一系列含Schiff碱基噻唑衍生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和电子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子中推、拉电子取代基强度的提高,噻唑环数的增加以及Schiff碱基的引入有利于提高分子的βtot值.光谱数据显示,分子中HOMO轨道向LUMO,LUMO+2及LUMO+3轨道的电子跃迁对分子的电子光谱有重要贡献.该系列化合物由于具有较大的二阶NLO响应与良好的透光范围,可以作为潜在的NLO材料.  相似文献   

19.
Synthetic host molecules having neutral organic cavities capable of accommodating bio significant moleculars are of great interest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these days.[1] Calixarenes, as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the host supramolecules after crown ether and cyclodextrin, can serve as good "flatform" to design versatile selective recep- tors for ionic and neutral molecules. [2]  相似文献   

20.
基于气相色谱保留值方程,对气相色谱分离过程中的排斥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固定相极性增加后,排斥作用在增加,总作用能在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