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数据系统联用技术分析了蚕豆花精油的化学成份。已鉴定的十六个化学成份为芳樟醇、松油醇、4-甲氧苯基乙酮及其异构体、丁香酚及其异构体、2,6-二甲氧基-4-丙基-2-苯酚、十四碳烷酸、6,10,14-三甲基十五烷酮-2、十六碳烷酸、十七碳烷酸、十八碳三烯醛、十八碳二烯酸的异构体和十八碳烷酸。它们共占精油含量的90%左右。  相似文献   

2.
沙枣花净油化学成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GC-MS-DS技术对沙枣花净油的化学成份进行了研究。其主要成份为反式肉桂酸乙酯。其它成份有:3-甲基己醛、苯甲醛、壬醛、苯甲酸乙酯、癸醛、苯乙酸乙酯、7-甲基十三烯-6、顺式肉桂酸乙酯、肉桂酸甲酯、肉桂酸异丙酯、正十七烷、苯乙烯基异丙基酮、6,10,14-三甲基十五酮-2、棕榈酸乙酯、棕榈酸、正二十一烷、油酸乙酯、硬酯酸乙酯、正二十八烷和花生油酸乙酯。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萃取蝼蛄脂肪酸成分及其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澄  魏道智 《分析化学》2006,34(Z1):15-18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蝼蛄总脂肪酸,对影响萃取效果的各个因素应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了各萃取参数.各个因素的影响顺序为压力>温度>时间>流量.萃取的优化条件为压力35 MPa,温度50℃,时间1 h,流量45 kg/h.运用该萃取条件改善了萃取物的物理性状,脂肪酸的纯度提高,总脂肪酸的含量可达83.29%;而采用常规的有机溶剂提取法,脂肪酸的纯度仅为60%左右.甲酯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对其中的16个成分进行了鉴定,并测定了相对含量,其中主要有油酸甲酯(30.40%)、十六烷酸甲酯(14.19%)、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11.99%)、油酸乙酯(11.75%)、9-十六碳烯酸甲酯(7.77%)、十六烷酸乙酯(5.97%)、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4.53%)及9-十六碳烯酸乙酯(2.87%)等.  相似文献   

4.
耳壳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耳壳藻中分离得到5种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经波谱分析确定为3-十六烷酰氧基-2-(11Z)-二十碳烯酰氧基-丙三醇-1-β-D-半乳糖甙(1)、马尾藻甾醇(2)、岩藻甾醇(3)、α十六烷酸甘油酯(4)、二十一烷酸十八烷酯(5).其中(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以4-戊炔酸和5-己炔酸为原料,Sharpless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为关键步骤,分别以6~7步反应及33.5%~54.6%的总收率合成了muricatacin和6-乙酰氧基十六碳烷酸-5-内酯的四个立体异构体.它们的化学结构得到1H NMR,13C NMR,HR-ESI-MS和X射线衍射的表征,(-)-epi-muricatacin的绝对构型通过X射线衍射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6.
郭澄  魏道智 《分析化学》2006,34(9):15-18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蝼蛄总脂肪酸,对影响萃取效果的各个因素应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了各萃取参数。各个因素的影响顺序为:压力〉温度〉时间〉流量。萃取的优化条件为压力35MPa,温度50℃,时间1h,流量45kg/h。运用该萃取条件改善了萃取物的物理性状,脂肪酸的纯度提高,总脂肪酸的含量可达83.29%;而采用常规的有机溶剂提取法,脂肪酸的纯度仅为60%左右。甲酯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对其中的16个成分进行了鉴定,并测定了相对含量,其中主要有油酸甲酯(30.40%)、十六烷酸甲酯(14.19%)、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11.99%)、油酸乙酯(11.75%)、9-十六碳烯酸甲酯(7.77%)、十六烷酸乙酯(5.97%)、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4.53%)及9-十六碳烯酸乙酯(2.87%)等。  相似文献   

7.
自制氨基哌嗪功能化丹磺酰氯(DNS-CL)荧光衍生试剂(DNS-Pi-NH_(2)),并用其衍生化小球藻中碳原子数为10~20的典型脂肪酸[十二烷酸、十四烷酸、顺-9,12-十八(碳)烯酸、顺-7,10,13-十六(碳)烯酸、十六烷酸、顺-9-十八(碳)烯酸、十八烷酸、二十烷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8种脂肪酸的含量。将小球藻脂肪酸甲酯样品用含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于79℃皂化60 min,滴加盐酸溶液,直至酚酞指示剂由红色变为无色。蒸发除去乙醇,所得固体经水清洗、离心、振荡、过滤,即制得小球藻脂肪酸样品。以DNS-CL和N-(2-氨基乙基)哌嗪为原料制备DNS-Pi-NH_(2),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谱、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取制备好的DNS-Pi-NH_(2)、二丙基二硫醚、三苯基磷的乙腈溶液和1.0 mg小球藻脂肪酸样品在室温下振荡衍生10 min,所得溶液用90%(体积分数,下同)乙腈溶液稀释后,用HPLC测定其中脂肪酸衍生物的含量。以Eclipse XDB C_(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90%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分离得到的目标物用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显示:8种脂肪酸衍生物在30 min内可实现完全分离;各脂肪酸的浓度在2.0×10^(-10)~2.0×10^(-4)mol·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21~65 pmol·L^(-1);对微藻培养液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为95.3%~10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1.7%~2.6%;方法用于小球藻脂肪酸甲酯样品的分析,检出了十六烷酸、顺-9,12-十八(碳)烯酸、顺-7,10,13-十六(碳)烯酸、顺-9-十八(碳)烯酸,检出量分别为3.08,0.64,0.83,2.57 mg·g^(-1)。  相似文献   

8.
从β-羟基酸酯脱水制备α,β-不饱和酸酯的方法中经常伴有β,γ-不饱和酸酯的生成.与此相反,烷氧羰基亚甲基三苯基胂与脂族酮反应,生成纯的α,β-不饱和酸酯.后一反应的产物经核磁共振谱证明系顺、反异构体的混合物.甲氧羰基亚甲基三苯基胂经热裂可得反式丁烯二酸二甲酯和环丙烷1,2,3-三羧酸三甲酯.  相似文献   

9.
对长叶暗罗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离得到4个新的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通过NMR、HR-ESI-MS等多种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为:2-氧代-14,15,16-降三碳克罗烷-3-烯-13-酸(1)、2-氧代-14,15,16-降三碳克罗烷-3-烯-13-甲酯(2)、2-氧代-14,15,16-降三碳克罗烷-3,11E-二烯-13-酸(3)、2-氧代-16-羟基-克罗烷-3,13Z-二烯-15-酸(4).其中,化合物1~3为降三碳克罗烷型二萜,所有化合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抗炎活性, IC50值范围为9.24~18.82μmol/L.  相似文献   

1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从根中鉴定了31个成分,从叶中鉴定了22个成分。其中有16个共有成分。三叉耳蕨根的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十六醛(11.24%)、正十六酸(9.07%)、十六烷(6.31%)和2,6,10,14-四甲基-十五烷(6.05%)。叶的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9.85%)、(E)-4-(2,6,6-三甲基-2-环己-1-烯基)-3-丁烯-2-酮(9.32%)、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8.25%)和(E)-4-(2,6,6-三甲基-1-环己-1-烯基)-3-丁烯-2-酮(8.05%)。  相似文献   

11.
宋文东  王浩  张夏娟 《分析试验室》2007,26(Z1):353-35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分析测定了红树植物桐花树AegicerasCorniculatum叶子中挥发油和脂肪酸的成分.结果表明:挥发油中分离出24个峰,鉴定出8种化合物,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含量丰富,占挥发油总量的20.60%;脂肪酸中分离出16个峰,鉴定出10种脂肪酸,其中主要成分有十六酸(棕榈酸,16.17%)、9,12-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25.73%)、9-十八碳烯酸(油酸,41.52%)等.  相似文献   

12.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槐花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操作,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槐花挥发性成分进行了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共鉴定出化合物31种,包括酮、醇、酸、甾醇、酚、醛、酯、烷烃、烯烃及杂环等10类化合物,其中酮类化合物占总色谱馏出峰面积的21.15%;醇类化合物占13.78%;酸类占9.15%.其主要化合物有:1,9,12三氧-4,6-二氨基环十四烷-5-硫酮(20.58%),棕榈酸(9.05%),9,12,15-十八三烯醇(7.05%),(Z,Z)-9,12-十八碳二烯酸(6.85%),β-谷甾醇(6.11%).该技术可以简便快捷准确地进行槐花挥发性成分的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13.
以6,6-二溴青霉烷酸甲酯为原料经过氧化、格氏反应、还原、羟基保护、开环、甲基化、脱保护和乙酰化合成青霉烯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关键中间体4-乙酰氧基氮杂环丁酮(4-AA).该路线立体选择性非常好,避免了手性异构体的分离和重金属盐的使用,总收率30%.中间体及产品4-AA的结构均通过IR,MS,1HNMR和13CNMR确认.  相似文献   

14.
槐花样品经蒸气蒸馏及乙醚萃取处理所得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分离出42个峰,已鉴定了26个化合物,占其挥发油总相对含量的87.76%.已鉴定的有酸、酯、烯烃、醇、烷烃等10类化合物.其中酸类化合物占总色谱流出峰面积的30.53%,酯类占19.26%,烯烃类占18.01%,醇类占8.64%,烷烃类占5.52%.其主要组分有n-十六酸(26.43%)、17-三十五(烷)烯(14.84%)、喇叭茶萜醇(8.00%)、十六酸甲酯(4.18%)、肉豆蔻酸(4.10%)、8,11-十八碳二烯酸甲酯(3.79%)、月桂酸酐(3.60%)、9-十八(碳)炔酸甲酯(3.26%)、1,2-邻苯二甲酸丁基环己基酯(3.03%)、c-榄香烯(2.66%).  相似文献   

15.
以二甲亚砜钠盐和四氢呋喃作为碱和溶剂,应用聚合物Wittig试剂合成顺-10-十六碳烯-1-醇5,产率315,选择性可达90%.5经异构化得反式-10-十六碳烯-1-醇6,6的异构体比例达到生物活性要求.6氧化后得到桃柱螟性信息素--反-10-十六碳烯-1-醛7.产物结构均经IR.NMR,MS和元素分析等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地牯牛幼虫乙醇提取物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草药地牯牛幼虫乙醇提取物进行GS/MS分析,发现该虫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是脂肪羧酸和脂肪羧酸酯,其中Z,Z-9,12一十八碳二烯酸和Z-9-十八碳烯酸乙酯分别占出峰面积的22.24%和23.83%,十二烷酸乙酯、十六烷酸乙酯、十四烷酸乙酯和十四烷酸分别占出峰面积的10.00%、16.12%、11.11%和8.13%,共占峰面积的91.47%。  相似文献   

17.
建立搅拌棒吸附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人体气味中正十二烷酸、正十三烷酸、正十四烷酸、正十六烷酸4种脂肪酸的方法。利用PDMS涂层搅拌吸附棒直接采集人体气味,采用热脱附程序升温进样方式气相色谱法测定人体气味中4种脂肪酸。以7-十三酮为内标,建立了4种脂肪酸的内标定量分析方法,线性范围为20~180ng,相关系数r^2为0.992 0~0.997 5,4种脂肪酸的检出限为3.2~7.5 ng。在40 ng加标水平下,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0%~10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7%~4.0%(n=5)。该方法已应用于人体气味化学组分分析,满足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2-苯基/环己基环十二酮在不同还原剂和温度下的还原反应证实了2-取代环十二酮的还原反应具有cis-选择性.在此基础上,通过2-取代环十二酮的Na BH4还原反应、1,2-环氧环十二烷的开环反应及cis-2-苯基环十二醇的Mitsunobu反应和水解反应制备了一系列trans-1,2-二取代环十二烷;采用1H NMR、13C NMR、X射线衍射和量子化学计算等方法对其优势构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rans-1,2-二取代环十二烷的优势构象为[3333]方形构象,1个取代基位于边碳外向位(Side-exo),另1个位于角碳反向位(Corneranti).cis-2,12-二取代环十二酮的Li Al H4还原产物的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生成的1,2,3-三取代环十二烷保持了环十二烷的[3333]方形构象,2个取代基位于边碳外向位,羟基位于角碳顺向位(Corner-syn),取代基呈现出cis-cis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二-(1,3-二硫环戊烯-2-硫酮-4,5-二硫)合锌酸四乙基铵盐(Zincate盐)分别与溴代十四烷和溴代十八烷在乙腈中回流,合成相应的1,3-二硫环戊烯-2-硫酮2a和2b.以亚磷酸三乙酯为偶联剂,其分别和4,5-二氰基乙硫基-1,3-二硫环戊烯-2-酮(3)发生交叉偶合反应合成四硫富瓦烯(TTF)衍生物4a和4b.在氢氧化铯的存在下,4a和4b分别与2-碘乙氧基乙醇反应生成含羟基的四硫富瓦烯(TTF)衍生物5a和5b.以三乙胺为缚酸剂,其与对甲基苯磺酰氯反应,生成含活化羟基的TTF衍生物6a和6b.在氢氧化钠的存在下,6a和6b分别与巯基噻二唑反应生成含有疏水长链烷烃和亲水醚键连接的噻二唑两亲性TTF衍生物7a~7d,并对其进行了1H NMR,13C NMR,IR,MS的表征以及初步电化学行为和Langrnuir-Blodgett膜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20.
烯铜锂试剂对合成含有顺式双键的昆虫信息素极为有效,可以缩短合成步骤,产率高,而且顺式产物纯度非常高。我们曾用这种试剂合成了棉铃虫性信息素,因为烯铜锂试剂配位体亚膦酸三乙酯的毒性较大,且气味难闻,操作不方便。本文报道以三乙胺代替亚膦酸三乙酯,合成了棉铃虫性信息素顺-7-十六碳烯醛(1)和顺-11-十六碳烯醛(2)以及消旋的午毒蛾性信息素顺-7,8-环氧-2-甲基十八烷(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