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2.
本文介绍了“高中生化学学习情况自评量表”的编制及修订过程,并对其信度与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用于对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状况进行分析与判断。 相似文献
3.
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涵盖:训练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学会描述实验并得出结论、评估和分析非预期实验结果以及对实验进行迁移拓展等.化学实验的内容和功能不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教学策略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在非化学专业基础无机和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多年的教学和管理中,对教师的教学状况、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发展,学生实验前的准备、实验过程、实验后的情况等开展调查研究,进行了一些实践创新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6.
学生掌握实验技能,远非一日之功,往往要通过较长的时间的反复操作、矫正、强化,才能准确掌握达成目标。为此,我校化学组自1989年始把学生实验技能的检测安排在实验课程的终端,并对学生技能操作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不断的实践,探究了终结性化学实验技能目标达成度的认定,其内容及方法已被我省中专卫校化学校际研究会推广,决定1996年开始在全省各中专卫校化学实验中实施。 相似文献
7.
8.
在哈罗和辛普森对动作技能目标分类的基础上提出适合高中阶段的技能认知目标分类,将高中化学实验分为:体验型实验、应用型实验、创新型实验3类,并针对各类型实验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10.
将笔试型化学实验试题的命题“重心前移”及注意考查实验的细节能有效测试和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及科学素养,从而发挥实验试题关注实验、注重过程的教学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11.
12.
对苏教版中乙醇脱水制取乙烯的演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了实验条件,提出了更合理的实验方案:采用磨口有机玻璃仪器,调整反应物之间的投料比,使用气压差方式等进行有害气体的吸收,体现绿色化学的实验理念,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3.
按照时间脉络将我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划分为4个主要阶段。第3个阶段是“拨乱反正”、快速发展期,伴随着“文革”结束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的教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围绕国家的中心工作,育人功能不断拓展,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理论也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4.
按照时间脉络将我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发展历程划分为4个主要阶段。第1个阶段是借鉴前苏联、摸索前进期,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我国新的教育体系逐步建立。从教育部颁布的第1部《大纲》起,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地位就被确立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掌握“双基”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第2个阶段是遭遇“文革”、破坏倒退期,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受到多次“运动”的冲击,一度停滞。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完整的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评价工具,在已构建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进行了2轮实证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对评价工具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第1轮调查对象是S大学102位化学专业师范生,针对评价框架中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修改和删减,共计12处。基于修改后的评价框架,形成第2份调查问卷。第2轮调查对象是14所高校的15位专家,针对理论框架、评价框架中的各级指标和评价标准进行相应的删减、内涵及表述修改、项目补增等,共计30处。最后,形成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和37个评价标准且全面具体、科学合理的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教学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6.
按照时间脉络将我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划分为4个主要阶段。第4个阶段是立足国际、迎头赶上期,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向国际看齐,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以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的培养理念的提出以及围绕“三维目标”课程体系的构建,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均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化学实验教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化学实验教学论的建立为进一步指导教学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及今后还要加强对化学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化学实验教学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依据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任务、成绩评定一体化设计的要求,研制中学化学实验试题,通过试题的测评结果开展教学反思,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实验教学模式,激活学生从化学实验中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诊断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进行思维引导的重要性和成效性,以中学化学教材中3个探究实验为例进行实验思维的引导,在课堂上深度剖析实验思维,设计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获得更佳的课堂效果及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测量与评价应根据不同目的与不同学习水平要求,选择和设计不同的方法。本文对这一论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