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经典酯化实验为载体,引入精益安全管理,指导教师从“做一名有感领导”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打破惯性思维”“自觉自愿”“持续改进”等先进理念关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通过设计与精益安全管理相适应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觉的安全习惯。经教学实践发现,精益安全管理应用于实验教学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消除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能更好地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研究大一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和实验室安全意识与安全态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学院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实验室安全意识与安全态度等均有显著性差异;化工学院学生化学学习动机与实验室安全态度存在显著的中等程度正相关,其他学院则为弱相关。因此,教师应注意提高安全教育内容与专业的关联度,尽可能将课程内容与专业特色与专业应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实效,本文对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大二学生的实验室焦虑、安全态度、安全意识以及安全知识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实验室焦虑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焦虑情绪比男生严重;参加过安全教育培训学生比未参加安全培训学生安全态度更为端正。回归分析表明:实验室焦虑、安全态度和安全知识都与安全意图显著正相关。基于统计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安全培训提升策略:关注学生心理安全,加强情绪疏导,克服实验室焦虑;优化安全教育模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安全教育实效。最后,安全教育也是立德树人的过程,通过安全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为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规章、具有正确安全道德价值观的化工行业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4.
柳方生 《化学教育》2022,43(16):126-129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肥城市教体局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签订“高中化学名师发展基地项目”,围绕高中教师特别关注的教材教法、课程衔接、科普教育、教研与论文写作、高考指导等主题,形成了“教学研训立体化”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体系,提升了高中化学教师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出一批教学名师,催生出县域高中与优质高师教育共建教师研训共同体新样态。  相似文献   

5.
结合本校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现状和OBTL教学模式特点,对“化学实验室安全”进行课程建设和探索,将成果导向理念贯穿建设全过程,根据预期学习成果反向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形成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共同体,并通过多元、多策略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确保学习成果的实现。课程的建设和探索将有望进一步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素养,为化学实验室安全提供主动防御的知识和能力保障,同时为同类高校化学化工类专业安全教育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6.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建院(系)70年来,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不断提升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三全育人”,核心是“育”,目标是 “才”,关键是“全”,其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始终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融合、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相互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赓续“又红又专”的红色血脉,强化、提升学生技能、科研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同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可堪大用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高校涉化类专业安全教育实效,对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67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化学专业的态度、兴趣、安全意识、安全经验、安全行为等。调查结果表明:安全意识方面,不同年级差异显著;化学恐惧和安全行为方面,不同性别差异显著;回归分析表明,安全意识/能力及化学兴趣与安全行为显著正相关。根据统计分析,提出以下提升策略:注重安全教育的持续性;关注学生心理安全;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8.
傅深娜 《化学教育》2018,39(14):54-58
实验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部分。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实施产教融合的教学改革中,对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实验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构建了“绿色生产链”式实验课程体系,内容包括生产链式实验课程体系框架、绿色环保微量实验内容和“O2O”实验教学手段等。通过改革,实现了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的“做学相融”和“产学相融”,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职业综合素养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李小峰  郑长龙 《化学教育》2021,42(17):24-31
概念转变理论、认知架构理论、概念形成理论都验证了核心概念建构的重要性。基于核心概念建构的进阶路径,介绍了学生理解“物质”概念进阶表征框架、“物质”和学生能力水平进阶表征框架、“物质”结构的学习进阶表征框架、“物质”核心概念区块理论表征框架和“物质”概念描述理论表征框架,并以“水的认识”为例分析了其构造图和结果空间。基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爱尔兰、新加坡、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国台湾、中国大陆9个国家或地区1至9年级科学课程文件,梳理了学生“物质”核心概念,并从“成分与辨识”“性质与应用”“变化与转化”3个视角划分了学生“物质”核心概念进阶维度,介绍了“物质”核心概念进阶测量方法,以期对我国科学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蒋卫华  曹剑瑜  朱晔 《化学教育》2015,36(20):25-29
论述了高校化学实验室实施安全教育必要性和意义,介绍了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课时分布、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法等,指出了化学实验室实施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践表明, 化学实验室通过实施安全教育,能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事故的安全防范能力,增强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  相似文献   

11.
结合当下高校实验室安全准入工作管理中的难题,以仿真体验为特色,建设了集安全虚拟仿真学习、安全考试考核、安全准入认证、安全管理功能的实验室安全准入平台。探索了实验室安全准入平台的学习流程和运行管理机制。结果表明,实验室安全准入平台的实施增强了安全教育的趣味性,提升了安全培训效果,可以建立多元化标准化的安全教育体系,实现共享性、动态化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2.
安全教育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本院物理化学实验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以实验安全告知书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网络视频、操作指南、周知卡片以及知晓单等形式告知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突发事件的急救措施等,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对事故的应变能力,强化学生的安全操作能力,确保实验安全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3.
王晓艳  任笑红 《化学教育》2021,42(10):90-94
对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在线资源现状进行调研。调查结果表明:在线资源主要有慕课、虚拟仿真实验及安全教育考试系统。因此,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可充分利用现有线上资源,弥补线下教学因时间有限、容量有限导致的不足,从而提高安全教育实效。线上、线下安全教育如何有机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高校安全教育中的作用,仍需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4.
把红外热成像技术引入实验室安全教育,演示酒精灯正确加热与不规范加热时的场景,用热成像摄像机分别拍摄试管和烧杯的受热情况。通过对热像图的对比分析,学生可以直观地发现不规范操作的缺点和潜在风险。同时,热像图具有的丰富色彩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王娟  金星龙  王晓艳 《化学教育》2022,43(22):112-115
为考查线上线下混合安全教育模式实施后的实际效果,对天津理工大学化工、环安、机械、材料学院2020级大一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知识测试。结果表明:接受线上线下混合安全教育的大一学生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不足之处在于学生普遍对应急处置知识掌握较差。因此,在后续安全教育过程中,仍需进一步优化安全教育内容与模式,全面推进全员、全程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6.
钟晓媛  王晶 《化学教育》2020,41(17):21-25
人教版新高中化学教科书对安全教育内容进行了整体设计,呈现出注重形象化、注意多角度、突出适切性和体现观念性等鲜明特点。建议教师能对教科书中实验安全图标的研制,内容的集中与分散、外显与内隐的呈现方式,以及定量与法规意识的考虑等加以关注,同时,在教学中重视安全教育内容的挖掘、利用及评价。  相似文献   

17.
刘义  印佳  杨苹  孟亦飞  赵东风 《化学教育》2018,39(18):77-81
针对中美2国高校化工安全教育的发展,对比2国化工安全本科教育在教育背景、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方面的差异。依据对比结果,分析我国化工安全本科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从加强安全文化教育、推进化工专业认证和提高师资工程背景等方面促进我国化工安全本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