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测定铝土矿石中微量钽大部分是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富集并与其他元素分离,在有机相中比色。由于有机溶剂挥发,污染环境,我们针对铝土矿中含钛量较高,又严重干扰钽测定的特点,采用丹宁-硫酸,动物胶沉淀分离大部分钛,并提高显色酸度抑制钛的显色,以草酸掩蔽铌,以水杨基荧光酮-钽-溴代十六烷基的三元络合物方法进行测定,灵敏度可达0.05ppm。 (一)试剂 1.称取水杨基荧光酮(邻羟基苯芴酮,分子式为C_(10)H_(12)O_6)0.02克,加1∶1盐酸1毫升,摇匀后,加入30毫升乙醇,待全部溶解后以水稀释至1000毫升。 2.称取20克丹宁在1000毫升5%硫酸液中加热使其溶解。 (二)分析手续称取0.2克矿样于瓷坩埚中,加3克焦硫酸钾置于500—600℃马弗炉中熔融20分钟,取出稍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显色剂 1 羟基 2 (5 NO2 2 吡啶偶氮 ) 8 氨基 3,6 萘二磺酸 (简称 5 NO2 PAH )与镍离子显色的适宜条件及其共存离子的影响 ,建立了 5 NO2 PAH测定镍的新显色体系。结果表明 ,在 pH 8.5~ 10 .0范围内 ,镍与试剂形成稳定的 1∶2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峰位于 6 5 3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Ni=1.0 7× 10 5L·mol- 1·cm- 1,镍的浓度在 0~ 5 μg/ 10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合金中镍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配比的微乳液体系对Pb(Ⅱ)与新显色剂meso 四(2,5 二氟苯基)卟啉(T(2,5 DFP)P)的显色反应的增敏效应,发现在邻菲罗啉、pH9.6的硼砂 氢氧化钠缓冲液与氟化钠的掩蔽体系中,微乳液的配比为Tween 80∶正丁醇∶正庚烷∶水=10∶8∶2∶980时,存在灵敏的显色反应,ε465=2.70×105L·mol-1·cm-1,较对应的胶束体系增敏60%。  相似文献   

4.
在用光度法测定稀土配分未知的试样中的稀土总量时,由于各单一稀土的显色灵敏度不同,给稀土标准的选择带来困难。即所谓光度法测定稀土总量的“统一标准”问题。本文用偶氮溴膦一pSN显色剂,在HCl-H_2C_2O_4-EDTA介质中,使各种不同稀土配分的稀土总量的标准曲线达到一致。应用于测定钇基重稀土为主的龙南矿和含镧、钕等轻稀土为主的寻乌矿,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 (一)标准曲线取混合稀土标液(轻稀土:重稀土=3:7或7:3)0,5,10,15,-20,25,30μg分别置于25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HCl(1M)3ml,EDTA(0.02M)1ml,H_2C_2O_4(10%)1ml摇匀,再加BPA-pSN显色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新显色剂1-羟基-2-(5-NO2-2-吡啶偶氮 )-8-氨基-3,6-萘二磺酸(简称5-NO2-PAH)与钯离子显色的适宜条件及其共存离子的影响,建立了5-NO2-PAH测定钯的新显色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在pH 2.0~5.5范围内,钯与试剂形成稳定的1∶1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712 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 Pd=2.84×104 L*mol-1*cm-1,钯的浓度在0~20 μg/10 mL 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实际样品中钯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在0.9mol/L硫酸酸性介质中,使锡成为Sn(Ⅳ)-PF-CTMAB-C_2H_5OH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位于50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10~5,于15—35℃有草酸存在时络合物10分钟即可显色完全,且至少稳定2小时。用摩尔比法、连续变化法和斜率比法测得络合物组成比Sn(Ⅳ):PF:CTMAB:C_3H_5OH=1∶2∶4∶5。锡量在0—15微克/50毫升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在拟定条件下,锗(Ⅳ)、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新显色剂 1-羟基-2-(5-NO2-2-吡啶偶氮)-8-氨基-3,6-萘二磺酸(简称5-NO2-PAH)与铜离子显色的适宜条件及其共存离子的影响,建立了 5-NO2-PAH测定铜的新显色反应体系.在 pH 7.0~10.0 范围内,铜与试剂形成稳定的 1∶2 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 653 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Cu=4.68×104 L·mol-1·cm-1,铜的浓度在 0 μg/10 mL~14 μg/10 mL 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合金中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铝合金中钛的光度分析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过渡金属钛与新显色剂对溴偶氮羧 M的高灵敏显色反应。考查了介质的酸度、温度、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对 β型配合物形成的影响。在pH 2 .6~ 3.6时 ,显色剂与钛在室温下形成稳定的β型配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715=1.2× 10 5L·mol- 1·cm- 1,钛含量在 0~ 16μg/2 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配合物的组成比为Ti∶R =1∶2。用于铝合金中钛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锰存在下DASTM光度法测定人发中痕量铬(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安替比林苯乙烯甲烷(DATMS)是测定钒(Ⅴ)和铬(Ⅵ)的灵敏显色剂。在文献拟定条件下,当有二价锰存在时,该显色剂能使铬(Ⅵ)的摩尔吸光系数由3.7×10~4增至1.5×10~5。据此本文对测定条件进行了研究,并拟定了测定人发中痕量铬(Ⅵ)的方法。经实验结果查明,显色体系中有锰或无锰存在时,最大吸收波长均为540nm,试剂的吸光度均很低。显色介质以磷酸为好,H_3PO_4(1+1)用量在5.4-6.5mL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甲基百里酚蓝-CTMAB光度法测定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铁(Ⅲ)与甲基百里酚蓝-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的显色反应。在pH4.0—6.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介质中显色,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40nm,摩尔吸光系数为2.75×10~4,络合物的组成是Fe∶MTB∶CTMAB=1∶2∶2,铁量0—60μg/50毫升服从比尔定律。该络合物形成后不被大量EGTA破坏,并可至少稳定3小时。方法已用于硅石、工业氧化镁中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一种以水合茚三酮为显色剂准确定量检测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方法,本文系统研究了显色酸度、显色剂用量、加热温度和时间等显色条件对水合茚三酮与GABA显色反应的影响,并在最优条件下对该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pH=7.0时,GABA与1.8 g·L-1茚三酮乙醇溶液沸水浴60 min后显色稳定。显色后在567 nm处的吸光度与GABA的浓度线性关系良好(y=0.01234x-0.00113,R2=0.99983)。该方法重现性好(RSD=0.06%),准确度较高(加标回收率为95.4%~117.6%),检出限达21.6μg·L-1,对GABA有一定的选择性。对食品添加剂中的GABA用薄层色谱分离后进行显色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测定铁矿石、团球矿及烧结矿中的二氧化硅时,通常用碳酸钠加草酸与硝酸钾或过氧化钠与四硼酸钠等混合熔剂,半熔或熔融,操作繁琐,时间长,误差也比较大。本法用铁或镍坩埚,以碳酸钠加硼酸与碳酸钾作混合熔剂,高温熔融,再用稀硝酸浸取熔块,用硅钼蓝比色法测定二氧化硅。方法简便快速,操作时间由原来的3—4h缩短到30—40min。分析步骤称取1g混合熔剂(无水碳酸钠:硼酸: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新显色剂5-(4-苯乙酮基偶氮)-8-羟基喹啉(P-AAHQ)与Zn(Ⅱ)的显色反应条件,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pH 4.0~5.5缓冲介质中,形成稳定的1:2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20nm,ε=1.01×10~5,含Zn(Ⅱ)量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采用氟化钾—磷酸盐混合掩蔽剂,方法用于人发、面食和黄连中微量锌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偶氮氯瞵Ⅲ(CPAⅢ)是稀土元素的良好显色剂已为人们所共知,但用作铅(Ⅱ)的显色剂,目前尚未见报导。作者对此显色反应条件进行了—些初步探讨。表明,偶氮氯膦Ⅲ在pH1.8—2.2的溶液中与铅形成组成比Pb:CPAⅢ=1:1的蓝色络合物,其λ_(max)=615nm,ε_(615)=2.57×10~4,铅量在0—100微克/50毫升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络合物瞬时形成,至少可稳定1小时。在酒石酸存在下,允许较大量的锑(Ⅲ)共存。方法用于锑中铅的测定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可测定0.05%以上的铅。一、仪器与主要试剂721型分光光度计;雷磁25型酸度计。CPAⅢ溶液(0.1%)配制后静置一昼夜,过滤。氯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2)2M氯乙酸溶液用2M乙酸钠溶液在pH计上调至pH=2。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偶氮氯膦-mCF_3与铍(Ⅱ)的显色反应条件.在pH5.5的六次甲基四胺-盐酸介质中,显色剂与铍形成1∶1的紫色配合物,λ=603nm,ε603=2.73×10~4mol~(-1)·L·cm~(-1).铍浓度在0-7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采用抗坏血酸,硫脲及EDTA作为掩蔽剂,反应选择性可大为改善.所拟方法用于铍青铜中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新显色剂4-甲氧基苯基荧光酮光度测定钛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新显色剂 4 甲氧基苯基荧光酮 (4 MOPF)在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与钛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 ,在pH 5 .0~ 5 .7的缓冲溶液中及CTMAB存在下 ,Ti(Ⅳ )与试剂形成 1∶4的有色配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5 6 0nm ,摩尔吸光系数为 2 .2× 10 5L·mol-1·cm-1,钛量在 0~ 1.8μg 2 5ml符合比耳定律。显色体系灵敏度高 ,稳定 ,并有较好的选择性 ,在混合掩蔽剂存在下 ,可直接测定合金钢中的钛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2-[2-(5溴-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Br-PADAP)是镉(Ⅱ)的很灵敏的显色剂,以异戊醇萃取,摩尔吸光系数为1.4×10~5。我们试验了在Triton X-100存在下,镉(Ⅱ)与5-Br-PADAP的显色反应,测定了它的组成(M∶R=1∶2),稳定常数为4.5×10~(10)。已用于土壤、废水及地面水中微量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7-(1-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钠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华均  李大维 《分析化学》1995,23(6):735-735
铁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几种基本元素之一,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因此对它的分析倍受重视.本文采用7-(1-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钠(PAHQSS)作显色剂,在pH=4.4的KHC_8H_4O_4-NaOH缓冲溶液中,Fe(Ⅲ)与PAHQSS形成黄色络合物,其ε_(420)值为7.96×10~4 L·mol~(-1)·cm~(-1).该显色体系稳定、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应用于茶叶、河水等样品中的铁的测定,结果满意.2 实验部分2.1 仪器与试剂 721型分光光度计;7520分光光度计;Fe(Ⅲ)标准溶液(lmg/mL);0.05%PAHQSS乙醇水溶液;KHC_8H_4O_4-NaOH缓冲溶液(pH=4.4).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新显色剂 1-[2,3,5-三氮唑偶氮]-2-萘酚(简称TZAN ) ,并研究了其性质及与钴显色反应的条件,测定了试剂有关参数.在 pH 6.08 的 HAc-NaAc 介质中,试剂与钴形成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578.2 nm,摩尔络合比 Co2+∶R=1∶2,用双波长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3.15×104 L/mol.cm,钴量在 0~1.0 μg/mL 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钪—偶氮氯膦Ⅲ—铜—邻菲罗啉配合物的形成条件。在pH3.6醋酸钠—盐酸介质中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在606nm处,摩尔吸光系数ε_(606)=7.02×10~(-4)L·mol~(-1)·cm~(-1)。配合物各组分摩尔比Sc∶R ∶Cu∶Phen=1∶1∶1∶3。分子式为[ScOH·H_4R][Cu(Phen)_3]。应用于以铜基合金合成试样中钪的直接测定,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