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单根膜组件的工作状态研究,对不同电导率的电镀废水进行了RO膜处理,得出当非高压RO膜系统进水电导率尽量低于20 000μs.cm^-1,进水压力尽量高于1.6 MPa时可取得较高的经济效能,模拟了系统中任意1支膜和整个膜系统的产水流量公式,计算结果与中试实验数据进行对比,两组数据基本吻合.通过工程实例考察了膜处理电镀废水的回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膜法处理电镀清洗废水的零排放工艺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纳滤-反渗透-反渗透膜组合处理方法对电镀清洗废水进行处理工艺设计,使电镀清洗废水形成闭路循环;整个工艺流程无任何物料添加和损耗,水和镀液离子全部回收利用.并用模拟配制的镀镍漂洗废水进行实验研究,考察操作压力、进水浓度和料液浓缩倍数对工艺各级膜组件分离效果影响,结果显示与预期相符,设计工艺能实现电镀清洗废水零排放处理目标,生产实际应用可行.  相似文献   

3.
膜污染是阻碍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的瓶颈,是水处理领域研究的重点.采用RC平板膜进行膜污染试验,对超滤膜去除天然有机物的效能和膜污染机理进行研究,模拟天然地表水研究腐殖酸(HA)吸附、沉积、浓差极化3种不同膜污染机理;同时,考察水质环境条件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HA能造成膜通量的明显下降,其中静态吸附、浓差极化造成的膜通量下降较膜孔窄化和滤饼层形成的影响相对更小;另外,滤饼导致的通量下降可以通过物理清洗恢复,而膜孔窄化造成的通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逆,且离子强度的增大会加剧膜污染速率.  相似文献   

4.
以江西某城镇污水处理厂为例,研究了CASS工艺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于不同温度下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态氮(NH3-N)、总磷(TP)、总氮(TN)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温度处于12℃~25℃范围内时,COD与NH3-N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COD出水浓度在26~31 mg·L-1之间,NH3-N出水浓度在3 mg·L-1左右;总磷去除率达到87.1%~94.3%,出水浓度为1.5~3.8 mg·L-1;总氮去除率为57.5%~93.3%,出水浓度介于2.8~17 mg·L-1。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5.
通过含氯盐与亚硝酸盐钢筋混凝土加速腐蚀试验, 结合腐蚀面积率和失重率综合评价亚硝酸盐掺量均匀以及两侧存在浓差时钢筋的腐蚀情况. 结果表明: 亚硝酸盐掺量均匀时, 随着 浓度增加阻锈效果增强, 且n /n 比值达到1.2时完全阻锈; 亚硝酸盐存在浓度差时, 即使n /n 为1.5也不能完全阻锈; 大阳极 浓度变化不会影响阻锈性能, 但小阳极上 浓度变化引起的浓差对阻锈性能有影响, 甚至加速腐蚀; 钢筋两侧 浓度差保持不变时, 改变阴、阳两极面积比对钢筋的腐蚀影响较小; 高浓度的 作用时, 钢筋两侧的 浓度差增大, 导致钢筋加速腐蚀.  相似文献   

6.
以阳极氧化工艺处理的不锈钢氧化膜为载体,负载活性组分Pt和Pd后制成催化剂用于催化氧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考察了空速、进料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经阳极氧化工艺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对甲苯、丙酮、乙酸乙酯等VOCs的处理转化率达到98%时的温度分别是240、270、320℃.在经1000℃的高温焙烧以后,发现催化剂在220℃即可使甲苯完全转化;并经过700h的寿命试验后,仍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通过SEM对载体和催化剂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经阳极氧化工艺处理的催化剂,其催化活性与其表面形成的氧化膜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7.
利用电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中性红修饰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手段对电极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组成进行研究。为进一步考察聚中性红修饰电极对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脱氮产电性能的影响,构建了各种不同微生物燃料电池。实验表明,聚中性红修饰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CPNR-MFC)具有最强的脱氮和产电性能,其次为聚中性红修饰阳极微生物燃料电池(APNR-MFC)。在不同进水硝氮浓度下,实验组MFCs对硝氮的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CPNR-MFC具有0.040kg ·m-3·d-1的最大硝氮去除速率和15.29 W·m-3的最大功率密度,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4.29%和82.51%,而APNR-MFC仅分别提高5.71%和31.93%。通过对比MFCs的电化学特性和微生物特征,探究了聚中性红修饰电极对MFCs性能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利用电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中性红修饰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手段对电极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组成进行研究。为进一步考察聚中性红修饰电极对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脱氮产电性能的影响,构建了各种不同微生物燃料电池。实验表明,聚中性红修饰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CPNR-MFC)具有最强的脱氮和产电性能,其次为聚中性红修饰阳极微生物燃料电池(APNR-MFC)。在不同进水硝氮浓度下,实验组MFCs对硝氮的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CPNR-MFC具有0.040kg ·m-3·d-1的最大硝氮去除速率和15.29 W·m-3的最大功率密度,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4.29%和82.51%,而APNR-MFC仅分别提高5.71%和31.93%。通过对比MFCs的电化学特性和微生物特征,探究了聚中性红修饰电极对MFCs性能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研发了一种新型五段多回流电渗析器,并考察其间歇处理水中Cr(VI)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发的新型电渗析器具有很高的净化效率,可将Cr(VI)质量浓度由100mg.L-1降至0.2mg.L-1以下,达标排放.合适的除Cr(VI)操作条件为淡水室流速140mm.s-1,浓水Cr(VI)质量浓度6g.L-1,膜对平均电压6V.此时,将Cr(VI)质量浓度由100mg.L-1处理至达标的电耗为2.59kWh.mol-1 Cr(VI).  相似文献   

10.
非溶剂致相分离法作为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膜一种常用的方法已得到广泛推广,但因影响其成膜因素诸多,至今没有一种较好的协同效果.作者介绍了不同溶剂、聚合物的浓度、添加剂的种类和浓度、凝胶浴的组成和温度、蒸发时间及后处理等制膜条件对膜的影响,以期为优化制膜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用分光光度分析法研究了硫酸镍浓度、镀液温度和阴极电流密度等电镀条件对镀层中磷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向Zn-P合金镀液中引入硫酸镍之后,镀层中磷含量大于1%.在实验范围内,镀层中磷的含量随着镀液中硫酸镍浓度、镀液温度和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印染废水达标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印染废水为主的综合废水采用生化与物化相结合的处理工艺进行达标处理.对该废水首先进行中和处理,再采用A/O工艺处理,厌氧处理CODCr去除率一般在15%~20%左右;好氧生物处理CODCr的去除率在60%~70%,BOD5去除率达到90%以上.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处理出水达到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同时,对印染厂预处理后废水在以砂过滤、臭氧氧化等作为预处理的前提下,采用集成膜(连续超微滤+反渗透)为核心的深度处理,经研究发现深度处理出水可回用于印染加工过程,这为印染废水的达标处理和回用技术提供了相应工程资料.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反渗透-电去离子(RO-EDI)复合处理水中Ni2+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此复合技术具有良好的净化效率,可将Ni2+质量浓度由原先的200mg.L-1降至0.5mg.L-1以下.合适的操作条件为RO压力1.5MPa;RO浓缩回收液Ni2+质量浓度1600mg.L-1;EDI电流密度7.5A.cm-2;EDI水力停留时间4min.  相似文献   

14.
重金属捕集剂法处理低浓度电镀废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含Ni2+、Cr3+、EDTA-Cu、焦磷酸铜的单一及综合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对市场上常见的几种重金属捕集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捕集剂CM-1在金属离子去除效率和经济效益方面更能满足要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捕集剂投加量、pH值、废水初始浓度及金属离子共存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CM-1的最佳使用条件.同时对CM-1成分进行了红外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其属于二硫代氨基甲酸(DTC)类物质.  相似文献   

15.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NaH2PO2对锌镍合金电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加入了NaH2PO2后,可以使合金电沉积时的阴极极化增大,并且出现成核生长的电流环,与Zn-Ni合金、Zn镀层相比,所获得的锌镍磷合金镀层的阳极溶解峰电位正移,因而可以予计Zn-Ni-P合金耐蚀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改性脚润土处理染色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自制的改性膨润土作为吸附混凝剂,处理不同的染色废水,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可达90%和9500,且鹰水pH在4-9范围内时,脱色率较稳定.通过改性膨润土与膨润土废水处理效果的比较,初步表明改性膨润土可提高染色废水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在纤维缠绕张力制度软件中用Visual Basic开发的屏幕截取技术,与传统的方法进行了比较,从其特点、原理、操作过程、及程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了具体代码。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有机杂质以及抗有机杂质添加剂对镀镍过程中阴极极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有机杂质增大了阴极极化,而抗有机杂质添加剂却能减小阴极极化.实验结果还显示,添加剂消除有机杂质污染的效果同其降低阴极极化的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