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文利用基于相对论组态混合的扭曲波近似方法,细致研究了类镍钨离子从基态到3l^-14l'(l=s,p,d;l’=0—3)各组态共106条单激发态能级,通过类铜双激发态3l^174l’n'l"和3l^175l’n"l"的电子碰撞共振激发速率系数.本工作的结果与R矩阵计算值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2.
利用全相对论扭曲波方法和研究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类锌Au~(49+)离子从基态(3s~23p~63d~(10)4s~2)的4s、3d、3p和3s电子激发到4 l(l=p、d、f)和5 l(l=s、p、d、f)的碰撞激发强度,研究了在不同入射电子能量下碰撞强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类锌Au~(49+)离子涉及金激光等离子体M带谱,3d→4f和3d→5f电子碰撞激发速率的计算,分析了等离子体中电子温度对碰撞过程的影响.部分计算结果与其它理论及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类镍离子的电子碰撞强度和速率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泉玉  蔡蔚 《计算物理》1996,13(4):415-420
用准相对论扭曲波方法系统的计算了Pb,Au,Ba,Mo,Ge类镍离子组态能级之间的电子碰撞激发强度Ω(nl-n′l′),3≤n≤7,4≤n′≤7,同时给出了高能极限的碰撞强度和外推到阈值的碰撞强度,用最小二乘样条方法拟合了全能域碰撞强度及热平均速率系数,对于一个激发过程,用10个参数可以得到碰撞电子在任意能量下的碰撞强度以及任意温度下的速度系数。  相似文献   

4.
5.
利用相对论修正扭曲波玻恩近似, 计算了类钠离子Ti11+ 和Cr13+ 的电子碰撞直接电离, 激发自电离和共振激发双自电离截面. 理论数据与实验结果在整个能区内很好符合. 共振激发双自电离截面对总截面的贡献约为20%-30%, 对速率系数的影响较大, 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6.
类锂氖离子电子碰撞激发速率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利用全相对论扭曲波方法和研究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类镍Au~(51+)离子从基态(3s~23p~63d~(10))n=3壳层3 l(l=s、p、d)电子激发到4 l、5 l(l=s、p、d、f)的碰撞激发强度和截面,研究了在不同入射电子能量下截面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类镍Au51+离子涉及X射线激光跃迁的相关能级电子碰撞激发速率的计算,分析了等离子体中电子温度对碰撞过程的影响.部分计算结果与其它理论及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方泉玉  蔡蔚  沈智军  邹宇  李萍  徐元光 《物理学报》1996,45(10):1641-1646
用自编的扭曲波程序ACDW(9)和拟合程序FIT(9),计算了一系列类锂离子的碰撞激发过程.找出了约化碰撞强度Ωred是约化电子能量εred的慢变函数,约化速率系数因子γred是约化电子温度Tred的慢变函数.对某种离子的一个激发过程,可用10个参数描述,由这10个参数可以得到任意电子能量下的碰撞强度和激发截面,以及任意温度下的速率系数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用相对论多通道理论结合量子亏损理论计算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方法。用此方法计算了U^91 离子电子碰撞激发的碰撞强度和有效碰撞强度及速率系数。与R矩阵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表明:在激发能量阈值附近还有一组共振结构;目前的方法对共振结构的描述更精细完整。根据碰撞强度,通过对电子速度的麦克斯韦分布积分得到了有效碰撞强度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看出,碰撞强度在能量阈值附近的共振峰使低温1s-2s跃迁有效碰撞强度增大近20%。  相似文献   

10.
颉录有  张志远  董晨钟  蒋军 《物理学报》2008,57(10):6249-6258
利用相对论扭曲波方法和新发展的研究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电子碰撞激发高离化态类镍Gd36+和Rn58+—U64+(Z=86—92)离子从基态到4l(l=s,p,d,f)次壳层精细结构能级的碰撞强度和截面.研究了随等电子系列变化时,从基态到与X射线激光有关的3d94p和3d94d激发态能级的电子碰撞激发截面随Z的变化,讨论了强的组态相互作用对高离化态类镍离子截面的影响.通过对Gd36+离子涉及X射线激光跃迁的相关能级电子碰撞激发速率系数的计算,分析了等离子体中电子温度对碰撞过程的影响.同时,目前部分计算结果与以往的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很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电子碰撞激发 相对论扭曲波方法 高离化态类镍离子  相似文献   

11.
在自旋轨道劈裂阵模型下, 理论计算在0.02keV≤T≤10keV范围内,类镍金Au51+的3d9nln'l'(n'=4,5,6; l'=s,p,d,f)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并分析了影响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类镍金离子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旋轨道劈裂阵模型下, 理论计算在0.02keV≤T≤10keV范围内,类镍金Au51+的3d9nln''l''(n''=4,5,6; l''=s,p,d,f)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并分析了影响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利用基于多组态Dirac-Fock(MCDF)理论方法的原子结构和性质计算程序GRASP92和全相对论扭曲波电子碰撞激发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类氖离子(Z=50—57)激发组态2s22p53l和2s2p63l(l=s,p,d)的能级结构和碰撞激发截面,总结了碰撞激发截面随入射电子能量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实验中感兴趣的(2p1/23d3/2)1→2s22p61S0(标记为3C线)与(2p3/23d5/2)1→2s22p61S0(标记为3D线)跃迁线强度比值的沿等电子系列特性和强组态相互作用对高离化态类氖离子截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全相对论扭曲波(RDW)电子碰撞激发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类氦Fe~(24+)离子基态1s~(21)S_0到激发态1s2s和1s2p精细结构能级的碰撞强度和截面,分析了在不同入射电子能量下碰撞强度的变化规律,详细研究了在6.86 Ke V和9.94 Ke V能量下,碰撞辐射级联效应对类氦Fe~(24+)离子w线(1s~(21)S_0→1s2p~1P_1)、x线(1s~(21)S_0→1s2p~3P_2)、y线(1s~(21)S_0→1s2p~3P_1)和z线(1s~(21)S_0→1s2s~3S_1),x/w、y/w和z/w线强度比值的影响,总结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部分计算结果与其它实验和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在Z标度类氢模型下,用Coulomb-Born交换近似计算了‘水窗’波段类锂钛离子精细结构能级的电子碰撞激发截面和速率系数。为了更好地考虑碰撞过程中电子的关联效应和相对论效应,在计算过程中对有效核电荷的计算作了修改。  相似文献   

16.
邱玉波  贾宝琳 《计算物理》1993,10(1):103-111
利用扭曲波方法计算类He离子的电子碰撞激发截面。靶波函数采用HFS自洽场波函数,本文计算了若干元素从基态(11S)到21S,21P,23S,23P的跃迁。计算结果以碰撞强度的形式给出。入射电子能量从激发阈能开始到x=10,计算结果与已有的结果作了比较,分析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准相对论扭曲波玻恩近似加交换方法,在组态平均近似下,系统地计算了类氢、类氦、类锂氩离子n≤6的各组态之间的碰撞激发过程截面。并和已有的理论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和相对论扭曲波近似的计算结果符合得很好,相对偏差一般都小于10%。由于没有考虑共振效应。计算的结果与强耦合方法的计算结果在入射电子能量较低的情况下有较大偏差,其他情况则符合较好,相对偏差一般在15%以内。该方法可以方便地计算大量应用所需的原子过程参数。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全相对论扭曲波(RDW)方法,系统计算了类铜Au50+离子的外壳层电子4s激发到4l 、5l ( l= s、p、d、f,除去4s-4s )和内壳层电子3l (l = s、p、d)激发到4l 、5l (l = s、p、d、f)的碰撞激发截面,研究了在不同入射电子能量下截面的变化规律,给出了3d-4f 和3d-5f 精细结构能级的碰撞激发截面。部分计算结果与其它理论及最新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全相对论扭曲波(RDW)方法,系统计算了类铜Au50+离子的外壳层电子4s激发到4l 、5l ( l= s、p、d、f,除去4s-4s )和内壳层电子3l (l = s、p、d)激发到4l 、5l (l = s、p、d、f)的碰撞激发截面,研究了在不同入射电子能量下截面的变化规律,给出了3d-4f 和3d-5f 精细结构能级的碰撞激发截面。部分计算结果与其它理论及最新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电子离子碰撞激发速率系数在超组态碰撞辐射模型中真实模拟非局域热动力学平衡Au激光等离子体M带谱5f-3d跃迁中各种复杂电荷态离子的电离态特性(譬如离子的平均电离度,相对丰度和能级布居数)是必不可少的。基于准相对论多组态Hartree Fock方法和扭曲波玻恩交换近似,采用自编的扭曲波程序ACDW(9)和Fit(9),从头计算了Au等离子体M带5f-3d电子离子碰撞激发速率系数。结果表明:在“神光II”实验装置诊断的电子温度约2keV,电子密度约 6×1021cm-3范围内,这些电子离子碰撞激发参数有利于采用超组态碰撞辐射模型模拟Au的激光等离子体M带5f-3d细致谱的平均电离度和电荷态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