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研究醛类化合物与尿素反应的基础上,确定含有α-羰醛基的化合物在pH7.4,37℃下对尿素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将α-羰醛基引入到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骨架上,合成出带有α-羰醛基的树脂。实验结果表明,含α-羰醛功能基的树脂在pH7.4,37℃条件下与目前临床使用的氧化淀粉相比,具有更大的吸附潜力。本文还研究了吸附条件对该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孔交联聚丙烯酸树脂(D151和D152)用氯化亚砜转化为酰氯后,通过成酯反应固载β-环糊精,再进一步用高碘酸钠氧化,合成出具有环状多醛结构的交联聚丙烯酸固载化氧化β-环糊精。系统研究了反应条件对β-环糊精固载化反应的影响,发现摩尔投料比(—COC1/β-CD)为1.5—1/1、温度80℃、时间24 h为最佳固载反应条件。探讨交联聚丙烯酸固载化氧化β-环糊精对尿素的吸附性能,阐明了吸附时间、溶液中尿素浓度、及介质pH值等对吸附量的影响。在尿素浓度130 mg/dL、吸附时间4h、介质pH 7、温度25℃时,交联聚丙烯酸固载化氧化β-环糊精对尿素呈现出最大吸附量82.13 mg/g。  相似文献   

3.
设计合成新型的双醛淀粉基席夫碱类螯合树脂—双醛淀粉邻苯二胺(DASPDA),它是由双醛淀粉(DAS)为载体,伯胺基芳香族化合物邻苯二胺(PDA)为配体得到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镜、热重分析等分析方法对产品进行了表征。以DASPDA作为螯合吸附剂用于重金属Ni(II)的吸附,详细考察影响吸附的因素,如初始pH值、吸附时间、初始离子浓度和温度等,得出最佳应用条件,并拟合出吸附类型,讨论其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螯合树脂吸附Ni(II)的最佳使用条件为pH=5.0,t=120min,吸附能力随着邻苯二胺的取代度(DS)的增加而增加,吸附平衡数据很好地遵循了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的热力学研究表明DASPDA对Ni(II)的吸附是吸热的,升温有助于吸附。  相似文献   

4.
一种环境友好的淀粉基缓释铜肥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半胱氨酸、双醛淀粉缩合反应制得双醛淀粉半胱氨酸螯合树脂并实现了对Cu~(2+)的螯合吸附,此后经海藻酸钠包埋造粒,制备了一种新型淀粉基缓释铜肥。采用红外、元素分析和扫描电镜对该铜肥的组成及形貌做了表征。通过水溶出率试验以及土壤培养试验初步考察了该肥料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该肥料中铜含量为1.40%,粒径约为3 mm,铜的释放主要依赖于肥料的降解。pH,温度及土壤湿度对Cu释放率有一定的影响。在正常的土壤湿度下,该铜肥28天后的释放率仅为17.66%,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固定化脲酶催化作用下双醛纤维素对尿素氮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 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 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 考察了双醛纤维素的氧化度、初始尿素氮浓度、双醛纤维素与固定化脲酶的质量比和温度等对双醛纤维素吸附尿素氮的影响, 结果表明上述因素对尿素氮的吸附均有较显著的影响. 实验数据能很好地拟合准二级吸附速率方程, 说明该吸附过程遵从二级动力学模型. 当氧化度为88%的双醛纤维素与固定化脲酶的质量比为10∶1, 尿素氮浓度为638.3 mg•L-1时, 由Arrhenius方程求得表观吸附活化能为6.0 kJ•mol-1, 该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6.
以交联聚丙烯酰胺为载体,合成了高分子负载的氧化β—环糊精,并研究了它在不同条件下对尿素分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交联聚丙烯酸胺负载的氧化β—环糊精对尿素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最大吸附容量可达到96.8mg/g(尿素浓度为130mg/dL,pH=7.4,0.01M磷酸盐缓冲液,吸附温度37℃)。  相似文献   

7.
应用间接氧化法,以Pb为阳极,BrO3-/Br-为氧化媒介,电氧化淀粉制备双醛淀粉.研究了温度、硫酸与淀粉浓度对电合成过程的影响.在35℃,阳极液WNaBr=2%,CH2SO4=0.05 mol/L,W淀粉=10%,电流密度15 mA/cm2的实验条件下,电流效率为50%.  相似文献   

8.
α,β-不饱和醛主要合成路线是氧化对应的α,β-不饱和醇。使用的氧化剂有琼斯试剂、科林试剂、特丁基铬酸酯、吸附在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铬酸、四正丁基铵的铬酸盐和水合二铬酸锌。但是这些试剂多数有缺点,大部分需要比较激烈的反应条件。吸附在硅胶上的铬酸(H_2CrO_4/SiO_2)是氧化对应的醇合成饱和醛的有效试剂。浙江医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热塑性淀粉(TPS)和热塑性双醛淀粉(TPDAS)在堆肥条件下的生物降解能力。根据ISO 14855建立了一套新的测试体系并且验证了这个体系测定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性能的可行性。对热塑性淀粉材料生物降解性的测试结果发现化学改性对于淀粉的降解速率和降解速度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可控堆肥条件下TPS比TPDAS降解的要快。TPDAS的降解速度和最终的生物降解百分率和双醛淀粉(DAS)的氧化度有密切的关系。文中讨论了存在这种关系的可能原因。有不同降解速率的TPS和TPDAS的降解过程呈现出三个阶段,即迟滞阶段。降解阶段和平稳阶段。  相似文献   

10.
由甲苯二异氰酸酯交联氧化β-环糊精与透析膜复合膜得复合吸附剂,对尿素的吸附结果表明,复合吸附剂的透析膜既可有效地防止人血清蛋白与吸附剂接触,又可使尿素分子迅速膜而被吸附剂吸附,复合吸附剂能从人血清蛋白溶液中高选择性地吸附尿素,吸附量也有明显提高,由未复合时的10mg/g增至38mg/g。  相似文献   

11.
由甲苯二异氰酸酯交联氧化β-环糊精与透析膜复合制得复合吸附剂,对尿素的吸附结果表明,复合吸附剂的透析膜既可有效地阻止人血清白蛋白与吸附剂接触,又可使尿素分子迅速透过膜而被吸附剂吸附,复合吸附剂能从人血清蛋白溶液中高选择性地吸附尿素,吸附量也有明显提高,由未复合时的10mg/g增至38mg/g.  相似文献   

12.
高浓度甲醛废水预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燕升  莫倩 《化学研究》2009,20(2):104-106
采用“尿素缩合-粉煤灰吸附-Fenton氧化”复合工艺来处理高浓度甲醛废水,对影响甲醛去除率的因素进行了试验探讨,并确定了工艺优化条件.用该工艺处理高浓度甲醛废水,甲醛的总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能满足最终生化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首次利用褐藻酸Cu(Ⅱ)络合物配位吸附尿素分子,系统研究了影响尿素吸附的各种因素,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手段对尿素吸附机制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褐藻酸Cu(Ⅱ)络合物在模拟人体生理介质下可络合吸附近60mg/g的吸附容量,其中尿素吸附液浓度为130.0mg/dl,介质为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的缓冲液(pH=7.0),温度为37℃。  相似文献   

14.
以活性炭负载金属钌(Ru/C)为催化剂,在碱性水溶液中研究了5-羟甲基糠醛(HMF)选择氧化反应.与MgO,Ca(OH)2和NaOH相比,加入具有合适碱强度的镁铝水滑石有利于生成5-甲酰基-2-呋喃甲酸(FFCA)或2,5-呋喃二甲酸(FDCA).X射线光电子能谱实验表明金属态的钌是活性催化中心.同位素示踪结果则表明水而非氧气提供了5-甲酰基-2-呋喃甲酸及2,5-呋喃二甲酸等羧酸产物的氧源.根据这些结果,并结合HMF和2,5-呋喃二甲醛氧化的动力学研究,我们提出HMF选择性氧化制备FFCA遵循Langmuir-Hinshelwood反应机理.其中,HMF在金属Ru表面饱和解离吸附,在解离吸附的氧原子的协助下发生β-脱氢生成2,5-呋喃二甲醛(DFF)吸附物种.该DFF物种进一步发生水合与氧化形成FFCA产物.  相似文献   

15.
硫酸高铈氧化茴香脑合成茴香醛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茴香醛被广泛用于食品、香料、医药及电镀等工业中[1]。制备茴香醛是用对甲氧基甲苯作为原料氧化合成茴香醛,[2,3]但近年石油化工原料价格猛涨,因而以我国广西盛产的茴香油(含茴香脑)为原料制备茴香醛的方法得以重视[4-9]。用间接电氧化法氧化茴香脑(anethole)制备茴香醛(ani-s  相似文献   

16.
钨的氧化物作为催化剂,特别适用于氧化制醛、肟等化合物,以及烯烃水合和环氧化.Schiavello和DeRossi等研究了各种钨氧化物吸附丙烯和氧的情况,以及用于丙烯氧化的活性.发现在400℃以上,蓝色氧化钨对丙烯氧化生成丙烯醛有很好的催化活性,而三氧化钨的催化活性较差,并且选择性较低.本文利用热脱附谱研究了丙烯和氧在三氧化钨表面上的吸附,并与以前研究的丙烯和氧在蓝色氧化钨上的吸附态相比较,得  相似文献   

17.
运用VASP(Vienna ab-initio simulation package),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原理计算,研究了尿素在ZnO(101軈0)表面的吸附行为.计算结果表明:尿素分子在ZnO(101軈0)表面主要发生分子吸附,稳定的吸附产物通过尿素分子中的氮原子或氧原子与表面锌原子之间的键合作用而形成,吸附能分别为-1.48和-1.41eV;表面吸附的尿素分子也可以发生解离,生成表面吸附的异氰酸根、氨气和一个表面羟基,吸附能为-1.66eV.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循环伏安(CV)法和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 研究了非水体系中反应物异黄樟油和目标产物胡椒醛在粗糙铂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 发现胡椒醛在电位≥1.50 V时将进一步氧化, 而且从分子水平证实, 在胡椒醛的氧化电位(≥1.50 V) 下, 波长为632.8 nm的激光对胡椒醛的氧化有助催化作用. 由异黄樟油直接电氧化合成胡椒醛的电位(E)应控制在1.20 V相似文献   

19.
以交联烯酰胺为载体,合成了高分子负载的氧化β-环糊精,并研究了它在不同条件下对尿素分子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3种壳聚糖-分子筛复合材料,并使用扫描电镜和ASAP 2020全自动吸附仪观测了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及其物理性质。对分别添加3种壳聚糖-分子筛复合材料、分子筛及壳聚糖的卷烟复合滤咀对主流烟气中低分子醛酮类化合物和其它有害物质(如焦油、尼古丁及一氧化碳等)的吸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了壳聚糖-分子筛复合材料、分子筛及壳聚糖的卷烟滤咀对主流烟气中低分子醛酮类化合物均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对焦油、烟碱量无明显影响;3种壳聚糖-分子筛复合材料对主流烟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均优于其两种单体材料,该复合材料对一氧化碳有一定的吸附,且对抽吸品质有所改善,口感柔和,烟气刺激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