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详细报道用理论计算和绘制的37个元素分析线的发射轮廓. 吸收线轮廓和Zeeman分裂后的吸收线轮廓, 并建立了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三者轮廓间的重叠关系  相似文献   

2.
详细报道用理论计算和绘制的37个元素分析线的发射线轮廓、吸收线轮廓和Zeeman分裂后的吸收线轮廓,并建立了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三者轮廓间的重叠关系图.  相似文献   

3.
Te214.3nm和Te225.9nm谱线分别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AAS)法中Te的灵敏线和非灵敏线.在Zeeman原子吸收光谱分析(ZAAS)法中,尤其当Zeeman调制方式不同时,分析性能的差异非常明显,颇为典型.本文从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即原子发射(AE)、原子吸收(AA)和Zeeman原子吸收(ZAA)谱线轮廓间重叠关系留[‘]来研究其分析特性差异的原因以及在实际分析工作中的应用.1理论部分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吸光度值A和原子吸收系数间的关系式为:普通AAS法:AN一043K“(1)偏振调制方式ZAAS法:AZ(。;一0.43[K:一大:]…  相似文献   

4.
报道依据原子吸收光谱(AAS)法的基础,即谱线轮廓间重叠关系图,和Rz的定义,对常用的38条谱线的R~z~(~a~c~)和R~z~(~d~c~)进行了理论计算, 并与相应的实验数据作了对比分析研究两者差值在10%的谱线数目,R~z~(~a~c~)为33条,R~z~(~d~c~)为22条.  相似文献   

5.
报道依据原子吸收光谱(AAS)法的基础,即谱线轮廓间重叠关系图,和R_z的定义,对常用的38条谱线的R_(Z_(ac))和R_(Z_(dc))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与相应的实验数据作了对比分析研究.两者差值在10%的谱线数目,R_(Z_(ac))为33条,R_(Z_(dc))为22条.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和讨论了在ZAAS法中,不同调制方式及磁感应强度对Ag328.1nm的分析性能的影响,并取得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Zeeman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中谱线轮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和讨论了在ZAS洁,不同调制方式及磁感应强度对Ag328.1nm的的分析性能的影响,并取得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塞曼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谱线轮廓研究:Ⅲ.π成分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塞曼原子吸收光谱(ZAAS)法中π成分的作用,特别对横向磁场调制ZAAS法中偏光元件与π成分作用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讨论。报道了32种元素的34条谱线在无偏光元件条件下的相对灵敏系数(R_x(nP))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测定值。  相似文献   

9.
10.
用次灵敏线原子吸收法测定铅锌矿石中铅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量铅锌的原子吸收分析报道很多.矿石中高含量铅锌的测定,通常采用络合滴定法,但干扰较多、流程较长.高含量铅锌的原子吸收直接测定,则所见报道不多.本文研究了利用次灵敏线测定矿石中高含量铅锌.样品经酸溶并定容到一定体积后,可不经稀释用原子吸收仪直接进行铅、锌测定.方法简便、快速.检测结果与按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结果比较,其准确度、精密度均符合要求.1试验部分1.1仪器与试剂GGX-1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铅、锌标准液:2.000mg·ml~(-1),2%硝酸(体积分数,下同).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1.2仪器工作条件选择次灵敏线铅368.4nm,锌307.6nm,空气-乙炔火焰比例根据仪器情况调整.因铅、锌灵敏度及线性范围受火焰影响,故测量过程中要求火焰状态  相似文献   

11.
匀强电场中基态惰性原子的边界轮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原子特征边界轮廓模型, 计算了在5.292×10-5 - 5.292×10-3 a.u. 匀强电场下, 基态惰性原子的边界轮廓. 计算结果表明, 在电场中原子的边界轮廓呈现近椭球形, 轮廓的变化随电场强度的增强而增大; 在电场强度不变的情况下, 原子边界轮廓的变化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并且计算中得到的单位强度原子平均径向变化率与原子极化率实验结果呈现很好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用于分子吸收分析测定磷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应用钙元素空心阴极灯中钙元素的422.7nm谱线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磷钒钼黄体系进行了研究,并对生铁样品中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盐样品中的铅含量[1]时,由于分子吸收和光散射等背景吸收原因,测定结果会偏高,用氘灯无法理想地校正;塞曼效应虽然可以校正,但仪器成本较高,一般基层单位难以承受。邻近非共振线背景校正技术[2,3]虽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文献报道,但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马怡载  冯皙 《化学学报》1982,40(5):438-445
应用Voigt函数近似计算公式和光谱线叠加原理,本文描绘了Cu3247.54Å,Bi3067.70Å,Li6707.84和6707.99A双线,Au2427.95Å以及Ag3280.68Å在Zeeman效应原子吸收分析(简称ZAAS)和普通原子吸收分析(简称NAAS)中的吸收线和发射线轮廓.用作图面积积分的方法,估算了ZAAS对NAAS的相对吸光度.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相符.从谱线轮廓图和相对吸光度的估算得知:ΔνhfsΔνσ-+相当,则Kπ可能为Kσ-+所抵消,灵敏度下降,如Cu3247.54Å和Bi3067.70Å;精细结构双线间距ΔνfΔνσ-+相当,则Kπ也将为Kσ-+抵消,灵敏度下降,如Li双线;在一定的磁场强度下,某些谱线所具有的超精细结构间距,却可以使发射线轮廓内Kπ得到加强,由Zeeman分裂而导致的灵敏度损失将减少,如Au2427.95A;Lorentz位移和谱线全变宽的大小,都可能造成Zeeman分裂对灵敏度影响大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中尿的背景吸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莫胜钧 《化学学报》1989,47(8):804-807
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尿背景吸收的来源, 特点和消除方法, 背景吸收波长特性和在石墨管内蒸发行为的研究表明, 尿的背景吸收主要来自氯化钠, 其次是氯化铵, 其他组份的贡献很小, 时间特性研究表明, 背景吸收大小和背景吸收曲线轮廓与原子化阶段的加热方式和原子化温度有关。还研究了应用基体改进剂和其他减小背景吸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污染的天然水中含砷量较低,而某些温泉水或少数地下水含砷量较高,居民长期饮用后会患皮肤癌,角化症和过度的色素沉着等症,从砷的毒性和食物中存在砷量的角度来考虑,我国饮用水标准规定含砷量不超过0.05mg·L~(-1)。由于砷的共振线193.7nm和197.2nm位于真空紫外区的开始,以及可用的空心阴极灯的质量较差,因此对该元素的测定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只能用一些最好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才能满足砷的测定。本文在前人报道的基础上通过试验探讨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微量砷的条件,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测定水中砷含量的方法。 1 仪器与试剂 日本岛津AA-670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砷空心阴极灯,氘灯扣背景;自动进样器。 普通石墨管和热解涂层石墨管  相似文献   

17.
氢化物发生原子光谱法是测定微量砷的常用方法。由于砷的谱线发射强度低,分析线又位于紫外区,日常工作中必须采用很大的灯电流才能正常工作。但是灯电流太大会造成谱线变宽和自吸收,直接影响测定灵敏度、测定精密度和标准曲线的线性等主要分析性能。为了进一步提高砷灯的发射强度,人们在灯的发光机理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3]。本工作从改善砷的分析性能出发,在比较不同型号空心阴极灯谱线发射强度的基础上,着重考查了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砷时As189.0nm谱线的分析性能。1 仪器与试剂WFDY2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相似文献   

18.
孤立原子是具有球对称性的.如果将孤立原子置于磁场中,原子的边界半径必然会发生变化.根据原子边界轮廓理论模型,研究和计算了在10~30 T磁场强度下碱金属原子的边界轮廓,可供有关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Sc,Y和La等十六个稀土元素的60条谱线的Zeeman分裂谱图和在ZAAS(CPMPM方式)仪上灵敏度实验对比的研究,可得如下结论:(1)在10kG横向恒磁场偏振分离调制方式里,所研究的60余条谱线中,只有4条线的灵敏度下降到原来的1/3以下,大约有45条线的A_r>0.50.可以认为,在ZAAS仪上,从分析应用角度来看,这些元素的主要吸收线灵敏度受Zeeman分裂影响较小,与NAAS相近。因此此仪对稀土元素的通同性是肯定的。(2)鉴于Sm,Nd,Eu,Ce四种元素的主吸收线在ZAAS仪上灵敏度下降较多,建议以Nd 4634.34A,Sm 4841.70A,Eu 4627.22A及Ce 5669.96A四线为这类仪上的主分析线。(3)对Sm 4296.74和4841.70A,Nd4634.34A,Ce5669.96和5201.30A,Dy4186.81A及Y4128.31A为典型代表的31条谱线能级进行了讨论。依据文献J和g_(ob)值绘出了较合理的Zeeman谱图。  相似文献   

20.
Zeeman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祥平  王夔 《分析试验室》1993,12(4):32-34,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