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根源 《色谱》1990,8(5):307-307
液相色谱柱上都有→标志,表示流动相的流动方向,有的在色谱柱上印有“Never Let Flow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u”字样,我们翻译成“决不能反冲”。但在我们工作中,用反冲技术修复色谱柱收到很好效果。 1.分析氨基酸的离子交换柱,使用一段时间后柱效明显下降,用NaOH活化,达不到要求,但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大气中污染物21种,浓度范围从0.001到0.01毫克/米~3。其中除丙烯醛外,20种污染物的检出量均低于规定的允许浓度。采用自制的一些鉴定器和多流路反冲等技术,在痕量以及常量、痕量组分共存同时测定时达到了快速、直接测定(事先不经浓缩)的目的。所用色谱柱包括分配色谱柱和吸附色谱柱,其中5A分子筛色谱柱经累计1500小时运转表明,柱子的分离性能良好、能满足长期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王晓飞  孙楷越  张博 《色谱》2019,37(2):123-131
在色谱分析过程中,利用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结合的方式将多根色谱柱组合起来,可以实现高通量和高分辨的分离效果。相比于传统单柱色谱技术,多柱技术很好地满足了批量样品分析和复杂生物样品分离分析的需求,因此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对多柱技术在多维分离、芯片色谱、毛细管电泳、固定相筛选以及串联色谱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氨基酸的离子交换“过滤色谱”分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施跃峰 《色谱》1993,11(3):179-179
离子交换色谱作为一种有效的分离手段已有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和悠久的应用历史。我们在长期利用离子交换色谱于氨基酸分离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从混合氨基酸中分离某些单组分氨基酸的有效力法。色谱分离过程相似于过滤过程,混合氨基酸通过色谱柱后,要分离的氨基酸以单组分的形式在树脂柱上交换,其它氨基酸从柱中流出,我们把这一色谱分离手段称为离子交换“过滤色谱”。  相似文献   

5.
气相色谱作为一种快速、高效、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目前多通道(multichannel)、多维(multi-dimension)、多种检测器、多功能和全盘自动化的仪器,以及随着微处理机化的迅猛发展,使气相色谱进入了向“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为了实现“智能化”色谱的操作控制自动化、条件方法最佳化以及谱图分析计算机化的要求。必须使色谱分析或色谱仪的“硬件”——柱系统成  相似文献   

6.
程序涂渍柱保留时间“程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程序涂渍色谱柱保留时间的“程序效应”做了进一步探讨,建立了“程序效应”概念,给出了函数关系式及色谱柱结构的计算公式,编制了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HPLC-GC)联用技术及其应用。采用正相微柱HPLC-GC联用及完全溶剂蒸发方式,分析了煤焦油馏分──蒽油,显示了微柱HPLC-GC联用的应用潜力。采用正相HPLC-GC联用结合反冲技术,分离了重质石油中的饱和烃、芳烃和极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HPLC-GC)联用技术及其应用。采用正相微柱HPLC-GC联用及完全溶剂蒸发方式,分析了煤焦油馏分──蒽油,显示了微柱HPLC-GC联用的应用潜力。采用正相HPLC-GC联用结合反冲技术,分离了重质石油中的饱和烃、芳烃和极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  相似文献   

9.
在复杂样本分析中,一种分离模式往往不能提供足够的分离度,组合不同的分离模式构建二维液相色谱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阀切换接口是二维液相色谱柱切换技术的核心,接口技术影响系统的分离度和灵敏度。传统的接口技术在生物、药学、食品、环境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20年发展了众多新型的接口技术来解决二维液相色谱中正交组合溶剂不兼容问题。本文综述了柱切换接口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总结了近5年利用柱切换二维液相分析技术的进展,期望为二维液相色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应用领域很广的“平面色谱”技术,与“柱色谱”法有别但又互补。早在60年代初它便被介绍到我国。我们起步不晚,但至今不少工作仍停留在国外70年代中期水平上。究其原因固然与我国薄层色谱材料及仪器设备较落后有关,更主要的可能还是对其基本理论的忽视和色谱参数在实践中对结果重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须知无论怎样精密的仪器也不可能“改造”一个分离度与重现性都差的薄层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了一种在线阵列式二维常规柱液相色谱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分离血浆中的完整蛋白质。该系统以1根强阴离子交换柱作为第一维分离柱,8根阵列式反相色谱柱作为第二维分离柱。强阴离子交换柱分离的馏分通过十通阀被依次转移到第二维预柱上并得到保留富集,随后第二维流动相通过分流器同时将预柱上的蛋白质反冲至分析柱上进行分离。二维之间以及第二维阵列色谱柱之间均相互独立,从而可以提高系统分离的通量和总峰容量。采用该系统对血浆中的蛋白质进行了完整蛋白质水平上的分离。该系统具有高通量和高分辨率的特点,为血浆样品中高丰度蛋白质的去除以及血浆样品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邱洪灯  陈佳 《色谱》2023,(10):823-824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面临的分析样品日益复杂,色谱作为复杂样品的重要分离分析技术之一,在化学化工、生命分析、环境监测、材料科学、生物医药、食品安全等诸多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色谱分离的核心是色谱柱,色谱柱的灵魂是色谱分离材料。色谱分离的选择性和效率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采用的色谱分离材料。因此,色谱分离材料一直是色谱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李明珠  那平  乔斌 《化学通报》2019,82(12):1073-1078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现代分析中最常用的分离分析技术,色谱柱的分类和选择是分析方法开发和验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数学模型和统计在色谱开发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包括色谱柱表征数据库和定量结构保留关系模型的改进与应用、计算机技术对于色谱开发领域的推进、色谱柱表征体系在色谱柱选择中的最新应用以及超高压液相色谱柱的模型研究进展,并对计算机技术结合分子模拟、人工神经网络在色谱开发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分析测试学报》2004,23(4):F003-F003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色谱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长期从事高效毛细管色谱柱的开发及其应用研究。研制生产的各类毛细管色谱柱,质量可靠,品种齐全,价格合理,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推荐而被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列为“推荐替代进口产品”。本期针对PLOT毛细管色谱柱作特别介绍。  相似文献   

15.
《分析测试学报》2004,23(2):F003-F003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色谱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长期从事高效毛细管色谱柱的开发及其应用研究。研制生产的各类毛细管色谱柱,质量可靠,品种齐全,价格合理,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推荐而被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列为“推荐替代进口产品”。本期针对PLOT毛细管色谱柱作特别介绍。  相似文献   

16.
序言     
张玉奎  邹汉法 《色谱》2007,25(2):121-121
色谱柱是色谱分离分析的“心脏”,液相色谱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展都与分离固定相的突破密切相关。如上世纪70年代末期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建立和90年代初期“灌流色谱”(Perfusion Chromatography)的发展都是基于多孔硅胶和“穿透孔”分离固定相的发展。近年来,基于特殊孔结构的1.5~2.0μm高强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成功地催生了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分离技术,而整体柱材料作为新一代的分离介质,已成为色谱领域广泛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并已经在样品预处理、手性分离、生物分离分析等领域获得十分广泛的应用。我国色谱研究工作者在多孔硅胶固定相、手性分离固定相、亲和色谱固定相和整体柱固定相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有些方面的研究工作已达到或领先于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根据 30万t乙烯工程“橡胶”装置中生产工艺控制的实际需要 ,研究了在线分析己烷中痕量四氢呋喃的气相色谱柱系统。使用自制的 7μm特厚膜甲基硅氧烷大孔径弹性石英毛细管柱 ,通过试验不同条件下色谱柱的分离特性及研究组分在柱内的运动轨迹 ,给出了总的柱切换时间程序。在上述基础上 ,完成了正己烷、环己烷中 10 -6(体积分数 )级的四氢呋喃分析。现场应用一年多的实践表明 ,所研制的柱系统从分析时间、运行稳定性、定量准确性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5 % )等方面均满足工艺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色谱》2007,25(1):79-79
2006年12月15日北京色谱年会在北京国家图书馆文会堂召开,参会人员近300人。北京色谱学会理事长刘国诠教授致开幕词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首先作了题为“色谱进展”的报告;随后,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于忠山研究员作了“体内毒物案例分析”的报告、北京肿瘤防治研究所邓大君研究员作了“DNA变异的分析”的报告、岛津公司北京分析中心张超博士作了“PTV-数组压力反吹系统的应用”的报告、PerkinElmer公司祝立群博士作了“全新柱温箱设计、扩展气相色谱分析应用”的报告、安捷伦公司张旭博士作了“安捷伦快速色谱(RRHL)新技术及其应用”的报告、  相似文献   

19.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又称为多孔配位聚合物(Porous Coordination Pol-ymers,PCP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与多齿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组装形成的网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由于具有比表面积高、热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和孔的可调性等特性,使其分析化学领域表现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所有有关金属-有机框架色谱柱的研究进展。主要从色谱柱的类型方面进行论述,分析了不同类型色谱柱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几种金属-有机框架色谱柱对芳香烃和烷烃的分析,并对MOFs色谱柱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基于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对11种代表性多溴联苯醚进行分析,考察不同类型气相色谱柱对多溴联苯醚分离分析的影响. 结果表明:色谱柱极性是影响分离和响应的主要因素,极性较大的固定相上多溴联苯醚各单体的保留时间变长,响应降低,尤其是高取代多溴联苯醚的响应受到的影响最大. 柱长较短、液膜较薄的色谱柱有助于高取代多溴联苯醚的分析. 不同品牌的色谱柱受生产工艺的影响,对多溴联苯醚的响应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