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测定Co~Ⅱ、Co~Ⅲ、Ni~Ⅱ、Cu~Ⅱ-EDTA螯合物的折射率得到各盐的克分子折射度,并根据离子折射度的加合性算出螯合离子Co~ⅡY~(2-)、Co~ⅢY~-、Ni~ⅡY~(2-)、Cu~ⅡY~(2-)的离子折射度,结果表明:1.同一种螯合离子在不同晶体中,其离子折射度值保持常数,说明离子间的极化是不显著的,因而用折射度法研究它们的结构是可能的。2.从三个Co~ⅡY~(2-)和四个Co~ⅢY~-的碱金属盐得到这两种螯合离子的折射度是相同的(69.6厘米~3),与Ni~ⅡY~(2-)和Cu~ⅡY~(2-)的折射度(64.5厘米~3)相差很大,说明Co~ⅡY~(2-)具有和Co~ⅢY~-相似的六啮结构,而不同于Ni~Y~(2-)和Cu~ⅡY~(2-)的五啮结构。3.螯合离子结构改变引起折射度显著地变化,而中心阳离子的电子数改变对整个螯合离子折射度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
研究发现Ⅰ-Ⅶ,Ⅱ-Ⅵ,Ⅲ-Ⅴ三族晶体的晶格能与德拜温度均呈线性关系,线性随着共价性的增加而降低.通过分析这些关系发现了德拜理论模型不恰当之处,预测A和B电荷均为1,2或3的AB(1∶1)型离子晶体最小晶格能值分别为546,2 481及2 969 kJ/ mol ,其中546 kJ/ mol是离子晶体晶格能的最小可能值.  相似文献   

3.
黄荣彬  郑兰荪 《结构化学》1993,12(6):466-470
以脉冲激光束真空溅射的方式,产生了铝与多种非金属元素—氧、硫、磷、砷、碳等形成的二元原子簇负离子的离子束,记录了它们的飞行时间质谱。质谱分析的结果显示,这些彼此分离的气相簇离子的结构与键型,随着成簇的非金属元素的改变和成簇原子数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变化:当簇离子中的非金属元素从ⅥA族改变至ⅥA族以至ⅣA族时。其键型也从离子型向共价型改变。  相似文献   

4.
取代度和金属平衡离子对羧甲基纤维素热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取代度(DS<0.8)的NaCMC具有纤维素(Ⅱ)型的晶型结构,随DS增加结晶度迅速下降,DS>1时为无定形结构。其T_(?)随DS增加而降低,但DS=1.55的CMC的T_(?)则稍有提高。其起始分解温度(T_(?))随DS增加而增加,而分解活化能则与DS没有规律性的关系。CMC链上的平衡离子H~+、Na~+、Mg~+、Ca~+和Al~(3+)等对其结晶形态的破坏能力不同,对相同价数的离子,随离子半径增大,破坏力增强,而对半径相近的离子,高价的比低价的破坏作用明显。NaCMC的分解活化能E=251~293 kJ/mol,而高价平衡离子的CMC的E=105 kJ/mol左右。  相似文献   

5.
有机铅卤钙钛矿APbX_3的稳定性是制约其应用的重要因素,对APbX_3钙钛矿中A和X采用不同种类离子混合的化学组分调控是改进其稳定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中,A位点采用不同比例的甲脒离子(FA)和甲胺离子(MA)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方向。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研究了FA_(1-x)MA_xPbI_3体系的结构和光电性质。研究发现FA与MA的混合增加体系的稳定性,其中FA_(0.5)MA_(0.5)PbI_3最稳定。通过分析不同混合比例的结构,揭示了晶格常数随x的增加线性减小;以及带隙随x减小而线性增加。此外,计算结果发现MA所占比例增加时吸收光谱蓝移。研究表明通过FA和MA离子的混合能有效调控钙钛矿的光电性质,从而获得更有效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相似文献   

6.
陈旭伟  李亚  魏玲  王建华 《分析化学》2015,43(4):465-470
考察了对称型卤代咪唑基离子液体咪唑环上的烷基链长度和不同卤素阴离子(Cl-,Br-,I-)对其光谱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离子液体咪唑环中烷基链长度增加,离子液体的荧光强度增大;随离子液体中卤素阴离子的电负性降低,其荧光强度减弱.加入血红蛋白可导致咪唑型离子液体的荧光强度增强,且在一定范围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据此可对血红蛋白进行定量检测,线性范围为0.03 ~ 1.0 μmol/L,检出限为8 nmol/L.另外,根据不同蛋白质对咪唑基离子液体荧光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阵列传感系统用于8种蛋白质的区分与识别,在蛋白质浓度高于500 nmol/L时,识别正确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7.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在海泡石上的吸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HPAM)在海泡石上的吸附及水解度, pH值和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 HPAM在海泡石上的吸附等温曲线发现属Langmuir型. 吸附能为-17到-20kJ/mol. 吸附量随HPAM水解度和pH的增长而减少, 随盐的浓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非磁性原子Si替代Co对Ho2Co17金属间化合物结构和磁性的影响.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 所有Ho2Co17-xSix(x=0.5,1.0,1.5,2.0,2.5,3.0)化合物都为Th2Ni17型六角结构;化合物的晶格常数和单胞体积都随Si含量的增加而呈线性下降.磁性测量结果表明, Ho2Co17-xSix化合物的饱和磁化强度随Si含量的增加而呈线性下降.从热磁曲线测量观察到, Ho2Co17-xSix化合物在x=0.5时可能呈面各向异性,当0.5≤x≤3.0时出现由易面到易轴的自旋重取向,自旋重取向温度Tsr随Si原子含量的增加先下降,而后又上升,在x=2.5处出现最低点.  相似文献   

9.
应用水热氧化还原反应制备的La1-x-yCaxKyMnO3系列样品具有ABO3型钙钛矿结构,并且在A位同时拥有La3+,Ca2+和K+三种不同价态的阳离子。将La1-x-yCaxKyMnO3系列样品研磨压片,经烧结制成平行板电容器,在室温条件下,测试样品的电容、介电损耗和电阻随频率的变化。我们结合样品组成引起的A位离子失配度的变化,给出了La1-x-yCaxKyMnO3系列样品介电常数实部随A位离子变化的规律;对比样品电阻随频率变化的理论值和计算值说明样品内部属于电阻电容并联电路。  相似文献   

10.
采用简化的NHP模型并考虑蛋白质链的二级结构信息,对全α型蛋白质链进行构建.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全α蛋白质体系势能的变化情况,得出键伸缩和弯曲能量随蛋白质的链长线性增加;单键的伸缩能和弯曲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线性增加,且伸缩能比弯曲能随温度的增加更为明显的结论.键扭转能随二级结构α螺旋数目的增加而线性降低,随温度的上升,扭转能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非键能的大小随疏水残基在蛋白质组分中的比例增加而降低,但线性关系不明显.键扭转能和非键能都存在转变温度.蛋白质链的结构是由多种势能协同作用的结果,键能和非键能的相互竞争以及组成蛋白质链的氨基酸亲疏水性和二级结构组分都会影响蛋白质体系的能量,这些结果对深入理解蛋白质的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震  施维 《分析化学》1997,25(4):460-463
考察了尿素,二氧六环,甲醇和四氢呋喃等四种有机改性剂对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中电渗淌度,十二烷基硫酸钠胶束电泳淌度以及电渗和胶事的淌度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渗淌度的SDS胶束电泳淌度随要肌改性剂浓度的增加线性地降低,直线斜率的负值分别表征了有机改性剂对电渗淌度和胶束电泳淌度降低的作用的大小,Dco和Dep,mc值大小顺序为:尿素〈甲醇〈二氧六环M〈四氢呋喃;有机改性剂浓度的增加线性地增加淌度比,四种有  相似文献   

12.
以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DEAM)形成的离子复合物和丙烯酰胺(AAm)为单体,采用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一系列新型的离子键交联聚两性电解质凝胶(PADA凝胶).非接触直流电场的实验表明,该离子键交联的PADA凝胶在电场下发生溶蚀现象,该现象鲜见文献报道.PADA凝胶的溶蚀速率与电场强度、溶液浓度、pH值、酸碱基团摩尔比、溶液离子价态等诸多因素有关,如溶蚀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随盐溶液浓度的加大而增大.其溶蚀动力学研究表明PADA凝胶的溶蚀度随时间线性的增加,即溶蚀速率在整个实验时间内基本保持恒定.  相似文献   

13.
提出并证明利用协同电子振动光谱能够测定溶液中稀土离子的配体的配位数。实验证明时间分辨的协同电子振动光谱是一种实用的技术 ,它能够用来确定不同配位基团的配体种类和配位数。研究了不同pH值溶液中精氨酸与铽离子的配位 ,直接证明精氨酸中的羧基能够置换出水与铽离子配位并且其配位数随溶液pH值增加而增加。关键词 :稀土 ;配位结构 ;氨基酸 ;协同振动光谱(全文见 :《JournalofRareEarths》 ,2 0 0 0 ,1 8( 1 ) :1 4 )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以壳聚糖(CS)为主链、 聚(L-谷氨酸)(PLGA)为侧链的接枝型聚两性电解质CS-g-PLGA(CGA), 表征了其结构与组成, 探讨了pH值、 离子强度和离子种类等对CGA水溶液性质的影响. 研究发现, 随着溶液离子强度的增大, CGA的等电点(IEP)移向高pH值; 离子水化半径越大, 对CGA分子中相反电荷的屏蔽作用越弱, 对IEP的影响越小; CGA中氨基和羧基相对含量越接近, 对溶液离子强度的变化越敏感. 此外, CGA具有显著的pH响应性, 在酸性及碱性溶液中分别形成结构相反的聚集体. 在CS主链氨基含量相近的条件下, 聚集体的稳定性随PLGA链长的增加而提高. 酸性溶液中聚集体粒径取决于CS主链的电荷数; 碱性溶液中PLGA侧链越长则平均粒径越大.  相似文献   

15.
本工作应用双注仪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碘含量的切角立方体核壳乳剂,用紫外光度法测定了它们的光吸收,用介电损耗法和微波光导法分别测定了它们的离子电导及光电导。结果表明,乳剂微晶体的光吸收和离子电导率都随着碘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光电导也随碘含量增加而增大,光电子衰减遵循二级反应动力学过程。碘的引入以及立方体切角使立方体乳剂微晶体的感光性能成倍地增长。  相似文献   

16.
简介了结构松弛的主要特点及其唯象Tool-Narayanaswamy-Moynihan(TNM)模型的建立,并用此模型对无机玻璃(Li2O·2SiO2)在不同老化时间及不同老化温度下的结构松弛行为进行了模拟.得到了4个可调参数X、β、△h* 和A,其中β、△h* 和A不随老化温度及老化时间而发生变化,X则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随老化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对四方磷钇矿型结构的LnPS4系列化合物Raman光谱的研究表明,PS3-4阴离子的对称伸缩振动频率ν1随镧系收缩呈线性有规则增大,非四方晶系LuPS4的ν1值明显偏离该直线,这种变化趋势与相应结构的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8.
以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DEAM)形成的离子复合物与丙烯酰胺(AAm)共聚,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离子键交联的聚两性电解质凝胶(PADA).由于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PADA凝胶并不是在A/C(负正离子单体摩尔比)为1,而是在A/C为1.55处有最大消溶胀.与共价键交联的聚两性电解质凝胶相比,PADA凝胶的溶胀行为具有更强的pH敏感性.PADA凝胶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的溶胀行为表明,在pH 3~4之间消溶胀程度最大.在偏离该pH区域时凝胶均发生溶胀.但凝胶的溶胀程度在pH<3的酸性溶液中随A/C的增加而降低;而在pH>4的偏碱性溶液中随其增加而增加.在不同价数的离子溶液中,离子浓度对于PADA凝胶的平衡溶胀有着不同的影响.对于一价的NaCl溶液,PADA凝胶有典型的反聚电解质效应.但对于高价的CaCl2和柠檬酸三钠溶液,只在较低的浓度下,才表现出反聚电解质效应.而在较高盐浓度时,随盐浓度的增加其溶胀比反而降低.这可能与高价离子形成的离子键交联有关.与pH对PADA凝胶溶胀程度的影响相似,在CaCl2溶液中,PADA凝胶的溶胀程度随A/C的增加而降低;而在柠檬酸三钠溶液中则刚好相反.这种独特的溶胀行为似乎与高价离子电荷的正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二茂铁在几种离子液体中的迁移行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二茂铁(Fc)在几种离子液体中的迁移行为. 计算了Fc在各离子液体中的扩散系数和粘度系数,探讨了离子液体粘度与离子液体结构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 离子液体的粘度随阳离子取代基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随阴离子对称性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0.
钛硅复合氧化物局域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XAFS(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分析了由溶胶-凝胶、液相浸渍和化学气相沉积等三种方法制备的二氧化钛和二氧化硅复合氧化物的Ti K边结构.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得的复合氯化物中的钛分散很好,液相浸渍法次之,而化学气相沉积法最差.不论哪种方法,随钛含量(或钛硅原子比)的增加,边前特征峰A2降低,钛的第一配位层Ti-O的配位数和键长增加;在复合载体中既有钛中心对称的八面体6配位TiO6的结构也有钛中心对称性差的四面体4配位TiO4或五面体5配位结构,并且随钛含量增加,钛的局域结构越来越接近锐钛矿型二氧化钛.根据XAFS、XRD、IR表征结果,提出了钛硅复合氧化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