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现代物理知识》2007,19(3):6-6
应法国有关方面的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率领中国科学院代表团于4月9~13日访问法国。在法期间,路甬祥代表中国科学院与法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原子能委员会签署了共同建设“中法粒子物理实验室”的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2.
科苑快讯     
《现代物理知识》2007,19(3):55-55
中法签署协议共建“中法粒子物理实验室”应法国有关方面的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率领中国科学院代表团于4月9~13日访问法国。在法期间,路甬祥代表中国科学院与法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原子能委员会签署了共同建设“中法粒子物理实验室”的合作协议。这项协议的签署为中法两国科学家在更广泛领域内的合作奠定了基础,除粒子物理外,双方科学家将积极推动在天体物理、加速器技术等相关研究领域的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中国北京和法国巴黎各成立一个联合研究实验室,在实验室主任和联合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以项目为基…  相似文献   

3.
1前言高炉煤气透平(简称TRT)是冶金行业中的一项重大节能设备。国外较早研制此产品的国家有前苏联、法国、日本等。1967年,法国、瑞士、比利时合作研制TRT,他们采用向心透平,由于叶片表面积灰严重,无法正常运行。1969年,法国的索弗莱公司采用轴流式透平,用向透平喷水的办法解决了积灰堵塞问题。此后,日本引进索弗莱公司的专利,并加以改进,使TRT在日本各钢厂普遍应用。我国是80年代初开始这方面研制工作的,设计出的湿式TRT已在酒钢、武钢、唐钢等成功地运行。对高炉煤气透平,由于工质为煤气一饱和水蒸汽一雾状水滴一煤灰的…  相似文献   

4.
 据《科技日报》报道: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法国奥尔赛光学研究所研究人员最近通过实验,成功地使氦原子呈现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状态。据称,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上,人们或许可以在未来的5年到10年里,利用这种冷凝物能产生出原子“激光”,即一种原子的束流,其特点和光学中的激光非常相似。这项研究成果是在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勒迪克、科昂-坦努吉和法国奥尔赛光学研究所的韦斯特布鲁克及阿斯柏的领导下完成的,其中科昂-坦努吉曾因与美籍华人朱棣文等人合作发明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而获得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5.
 钱三强,中国杰出的物理学家。1913年10月16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县。1936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7年考取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公费,赴法国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工作,师从伊莱娜·居里。1938~1939年,与约里奥-居里合作,用中子打击铀和钍获得放射性的镧同位素,从所获的β射线能谱证明:它们是同一种同位素。这对解释当时发现不久的核裂变现象是有力的支持。1940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6.
李文静  秦培勇 《物理通报》2022,(5):37-39+45
针对我国对于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目前国内基础物理教学现状,作为中法合作办学机构,在基础物理教学中,借鉴法国工程师教育体系预科基础教育阶段的习题讨论课模式,采用基于“团队学习”的习题讨论课模式,在基础物理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践与探索,旨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升物理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路易·维克托·德布罗意(Louis-Vietor De Bro-glie)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现代波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由于发现电子具有波动特性,于1929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世界上享有盛誉的理论物理学家.德布罗意1892年8月15日出生在法国迪埃普,早年就读于索邦大学和巴黎大学;1910年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24年获得博士学位.1928年任巴黎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33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942年任法国科学院常务秘书.  相似文献   

8.
《中国光学》2014,(2):341-342
正为了挑战LED最小化极限,法国史特拉斯堡大学、法国第六大学以及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合作已经开发出由单个分子构成的LED。该LED是由一根聚噻吩(polythiophene)线放置在扫描隧道显微镜和黄金表面之间而形成。它只有当电流通过时才会沿某一方向发光。这个实验绝妙地揭示了电-光之间转化设备的最小尺度。此外,它也代表了创建未来分子计算机组件向前  相似文献   

9.
法国物理学家安培,1775年1月22日诞生于里昂一个商人家庭。他年轻时曾在中学教过数学,1805年定居巴黎,1808年任法国帝国大学总学监,后历任巴黎工业大学数学教授、法兰西学院实验物理学教授等职,1814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27年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他还是柏林、斯德哥尔摩等科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该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在1988年分别独立发现纳米多层膜中巨磁电阻的法国Albert Fert教授和德国Peter Grtinberg教授。  相似文献   

11.
 居里夫人由于对放射学的研究工作,例如镭的发现而举世闻名,但是她与工业界的广泛合作却鲜为人知。1898年12月28日,皮埃尔·居里(PierreCurie)、玛丽·斯卡罗多夫斯卡---居里(MarieSklodovskaCurie)和古斯塔夫·贝蒙特(GustaveB啨mont)在法国科学院院刊《论文汇编》上发表了题为《论沥青铀矿中的一种新的强放射性物质》的论文,他们在文中宣布发现了一种具有惊人特性的新元素---镭。  相似文献   

12.
《光谱实验室》2007,24(1):37
库仑青年时是位军事工程师,1764年起在西印度群岛督建马提尼克岛的防御工事。1776年回到巴黎。一种寻求安宁生活的渴望,把他引向科学实验。法国大革命的动荡开始后,他以谨慎态度退居到省城布卢瓦,在安定环境中搞研究。他安然度过了恐怖时期,最后受到一名拿破仑党人的赏识而复职。那时候他已经出了名。1777年,他发明了扭力天平,1781年,他被选入法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西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云南大学和日本国东京大学宇宙线研究所、琦玉大学、宇都宫大学、甲南大学、神奈川大学、横滨国立大学、弘前大学和湘南工学院合作建造的西藏羊八井宇宙线观测站于1990年建成。在1993年9月召开的中日两国政府文化合作协定第七次会议上,双方同意将“中日西藏羊八井宇宙线合作研究”列为两国政府文化合作协定新项目。日本政府批准了该项目两亿日元合作经费的预算。  相似文献   

14.
贝克勒尔1852年12月15日生于法国巴黎。他出身于一个以研究物理为世袭职业的家庭。他的祖父是位研究电磁学的权威,对磷光研究有很高的造诣,1829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38年法国自然史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在法国举行的学术会议中,艺术家和科学家汇聚一堂,共同讨论如何描绘科学,特别是用漫画书形式。在法国,连环漫画是一种复杂的艺术流派,艺术历史学家将法国漫画"bande dessinée"定义为第九类艺术。许多法国漫画为成年人而创作,并具有政治或者历史色彩,因此,不难想象科学漫画占有特殊地位。法国常驻欧洲核子中心  相似文献   

16.
 1 法国学者预言2050年建成受控核聚变核电站据法国《发展论坛报》报道,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热核聚变研究领导人罗·德洛什预言,从2050年起,受控热核聚变将被制服.他认为,从1991年11月9日17时21分人类首次实现聚变实验到在核电站上采用,可能要花50年时间.而地球各种能源的储量为1万亿吨石油当量,只能够用140年。人们必须在核电站、增殖反应堆、热核聚变三方面想办法.若人类在2050年建成受控核聚变核电站,为3000年生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造太阳能”将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7.
贝克勒耳(AntoineHenriBecquerel)是法国物理学家.于1852年12月15日出生于巴黎一个卓越的科学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是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物理学教授,并作过法国科学院的院士.1875年,贝克勒耳进入公路和桥梁部门任工程师,并于1894年成为总工程师.其间的1877年,贝克勒耳毕业于巴黎路桥学院.1885年,他被提升为高级工程师,1888年,贝克勒耳又在巴黎工业大学获得科学博士学位.1889年,他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92年,他父亲死后,贝克勒耳便继承祖父和父亲的事业…  相似文献   

18.
世界最大规模光电展览——第13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9月6~9日在深圳成功举行,而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与光博会同期举办,两大盛会首次携手,为国际光电业界产业与学术、市场与研发、技术与商机的充分结合搭建了绝佳的交流平台。加拿大、德国、丹麦、法国、英国等国家组团参展和在光博会期间举行商务洽谈等活动,全面推进了国际国内光电企业和技术的充分合作。立陶宛国家经济部部长Mr.Rimantas Zylius一行8人到访光博会,  相似文献   

19.
施士元先生于2007年9月28日从容走完了他百年人生.他l929年毕业于清华,适逢江苏省招考公费出国留学生,施士元和王淦昌等清华同学一起去报考,凭着清华4年功底,他和王淦昌同时在300多考生中脱颖而出.他选择去法国留学,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中叶到下叶 ,物理学家对地球的重力场进行了更细致的研究 .主要有以下几件工作 :1 )法国物理学家科里奥利于 1 83 5年给出了在转动参考系中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惯性力 ,即科里奥利力的表示式 ;2 )法国物理学家傅科于 1 85 1年用傅科摆实验验证了地球重力场中科里奥利力的存在 ,即直接用实验验证了地球的自转 ;3 )匈牙利物理学家厄特沃什对地球重力场的研究 ,导致厄特沃什扭秤的发展 ,证明了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相差不超过 1 0 -9.就笔者所知 ,没有发行过与科里奥利有关的邮票 ,但是傅科和厄特沃什都有邮票 .傅科 (图 1 ,法国 1 95 8年 )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