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磷钼酸掺杂的聚吡咯薄膜电极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离子在导电聚合物修饰电极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止匕自从导电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的研究开始以来,A们尝试了在导电聚合物膜中掺杂各种各样的离子[‘一句,以使导电聚合物膜向功能化方向发展.在这些众多的掺杂离子中,人们无感兴趣的是将那些电活性阴离子作对离子掺杂人导电聚合物膜中,如时C叫6【‘,司、杂多酸根离子”河等·将电活性阴离子作为对离子掺杂人导电聚合物膜修饰电极中,有助于人们对这种修饰电极的研究,因为这些对离子可以作为一种探针来检测对离子在腰中的传输情况.杂多酸掺杂的导电聚合物电极还具有电催化性能,对…  相似文献   

2.
研究导电聚合物的电荷传输机制与速度对于其在应用方面的研究极为重要[‘].例如在电池的研究中,充放电的速度决定于导电聚合物的电荷传输速度;在电致变色器件的研究中,响应时间也是决定于导电聚合物在氧化还原态间的变化速度,即电荷传输速度.显然较低的电荷传输速度不利于器件的实用化,因此人们必须找到一种能够迅速准确评价电荷传输速度的方法,由于导电聚合物是一个特殊的体系,用一般的电化学方法对其电荷传输速度进行测定时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j.一般说来,导电聚合物的氧化还原过程中均伴随着抗衡离子的运动.体系…  相似文献   

3.
掺杂和取代对聚苯胺导电性能影响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导电聚合物的研究中,聚苯胺及其衍生物一直是人们相当感兴趣的课题.此类聚合物既可用氧化剂掺杂,也可进行质子酸掺杂,掺杂后其电导率可提高约十个数量级{1,’];利用在主链上引入取代基等化学修饰方法,可方便地调节其溶解性、加工性等物理化学性能.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主链的化学修饰往往给聚苯胺的导电性能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如何使聚苯胶类导电聚合物保持高的电导率且同时具备优良的物理加工性能使成为此类导电聚合物研究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本文利用鼻子化学EHMO-CO方法对掺杂和取代影响聚苯胺及其衍生物导电性…  相似文献   

4.
高分子量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导电聚合物中,聚苯胺(PANI)因其导电性能优良,环境稳定性好,合成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廉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实际应用的导电聚合物.然而用传统方法合成的聚苯胺由于其分子量小,分子链中存在缺陷而使其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大大降低,从而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而高分子量聚苯胺的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比一般聚苯胺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周峰  牟宗刚  于波  王博  郝京诚  陈淼  刘维民 《化学学报》2004,62(15):1437-1442,FJ04
采用表面引发室温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在金基底上原位制备了接枝聚合物刷,其制备过程用厚度测量,ATR-FTIR,XPS等进行了表征,初始时聚合物刷的厚度随着聚合时间的增加线性增加,表现为活性聚合的特征.XPS表征证明表面引发聚合后聚合物刷末端仍然存在ATRP反应的引发剂.紫外光刻图案化的聚合物刷作为电沉积的模板,经电沉积、后紫外处理、湿化学刻蚀步骤后得到了分离的导电聚合物微阵列结构,通过浇注/粘附处理将导电聚合物微阵列转移至硅油弹性体片,由于导电聚合物在湿化学刻蚀中对基底金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在导电聚合物阵列被转移后,基底表面得到金微阵列。  相似文献   

6.
李永舫 《电化学》2004,10(4):369-378
简要介绍本研究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制备和电化学性质研究中取得的一些主要成果,包括吡咯电化学聚合条件的影响、电化学聚合反应机理及其反应动力学、导电聚吡咯的两种掺杂结构及其两步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和电化学过氧化的机理、导电聚苯胺的电化学性质、导电聚合物稳定性的电化学解释等等.  相似文献   

7.
导电聚合物酶电极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导电聚合物酶电极的制备及其在生物传感器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导电聚合物固定酶的方法、反应机理、以及导电聚合物酶电极的最近进展等。  相似文献   

8.
导电聚合物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李永舫 《化学进展》2002,14(3):207-211
导电聚合物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个研究领域,因其诱人的应用前景受到广泛重视,本文介绍了导电聚合物的发展和发展历史,综述了导电聚合物的结构和掺杂特征,制造方法,电导和电化学特性及其本征态共轭聚合物的光电特性,对导电聚合物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导电聚合物成为当前热门课题,主要在于它有重大的应用价值.聚苯胺(PAn)是研究得最多的导电聚合物之一,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此外,PAn易于用化学法或电化学法合成,其单体的成本低.但与其它导电聚合物一样,PAn也难以加工成型,若与各...  相似文献   

10.
简述导电聚合物酶电极的制备及其在生物传感器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导电聚合物固定酶的方法,反应机理,以及导电聚合物酶电极的最近进展等。  相似文献   

11.
离子导电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对离子导电聚合物电解质的发展史、分类、导电机理、研究方法及离子导电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提高的途径进行了综述分析,并讨论了今后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用紧束缚EHT晶体轨道方法对一维〔M(tmp)〕_2ReO_4(M=Ni、Cu、Pd)聚合物进行了能带计算,利用键向量近似方法对能带的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类型聚合物具有不同的导电机理,并进一步研究了环平面间的成键性质及转角改变对聚合物导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导电聚合物含量较小时,含核壳结构的导电聚合物复合粒子就可以具有和本体相当的导电率,且加工性好,近年来这种核壳结构微粒的制备已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Armes等[制备了导电聚吡咯、导电聚苯胺包覆聚苯乙烯的核壳结构胶体粒子及聚苯胺和二氧化硅的纳米复合物.刘正平等用改进的方法在粒径为116n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乳胶粒子上包覆聚吡咯,  相似文献   

14.
自1976年发现第一个有机聚合物聚乙炔掺杂后具有类似金属的导电性以来,先后发现了聚吡咯、聚噻吩和聚苯胺(PAn)等导电聚合物,其中聚苯胺以其合成方法简单、稳定性好、较高的电导率及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等被预言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导电高分子材料之一。近年来,随着导电聚合物研究的广泛开展和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5.
可溶性共轭聚席夫碱的合成、表征及电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对苯二胺分别与乙二醛、丁二酮、3,4-己二酮和4,5-辛二酮缩聚合成了四种主链结构相同而侧基各异的新颖共轭性聚席夫碱.采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发现带有侧烷基的共轭性聚席夫碱能溶于一般有机溶剂;不同侧基的聚席夫碱溶解性是:两基聚席夫碱>乙基聚席夫碱>甲基聚度夫碱.测定了四种共轭聚席夫碱的本征导电率及其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半导体性质.当聚合物以碘掺杂后,导电率可从10-11-10-12S/cm增加到10-3-10-4S/cm.探讨了共轭聚合物的侧基取代对掺杂后导电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炭/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一种新型电极材料。炭材料与氧化物的复合材料,或者炭材料与导电聚合物的复合材料,能够将双电层电容与法拉第电容结合,既可提高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改变其充放电电压,又可提高其循环性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各种炭材料,如活性炭,碳纳米管等与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认为炭与导电聚合物的复合材料,尤其是性能优良的炭气凝胶,模板法制备的中孔炭,以及由金属或非金属碳化物与氯气等刻蚀剂反应制备的骨架炭与导电聚合物的复合材料是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征导电聚合物涂层及界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我们实验研究结果及国外最近的研究进展,对在绝缘基质的表面本征导电聚合物涂层的形成、结构和性能作了扼要的分析,指出了化学反应法中通过单体向整体聚合物表层扩散聚合形成的导电膜、界面的偶联作用和电荷转移作用等几种新近证实的原理,在加速导电聚合物涂层的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涂亮亮  贾春阳 《化学进展》2010,22(8):1610-1618
导电聚合物(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该类材料制备的超级电容器具有成本低、容量高、充放电时间短、环境友好和安全性高等优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导电聚合物及其与无机材料(碳材料/金属氧化物材料)复合所得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进展,指出具有纳米结构导电聚合物材料及导电聚合物与无机纳米材料的复合是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用超临界流体作为物理发泡剂对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进行微孔发泡的基本原理,总结了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微发泡复合材料的几种导电机理,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微孔发泡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电学性能的研究现状。并从微发泡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的基体特性、所使用的导电填料类型、导电填料的含量、填料在基体中的分散方法及微发泡复合材料的泡孔形态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微孔发泡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电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并展望了新型微孔发泡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有机光电材料领域,光稳定性好、光谱吸收范围宽、光电转换效率高的材料是研究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导电聚合物研究的不断进展使得开发低成本太阳电池成为可能.共轭导电高分子材料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同时具有聚合物的柔韧性和可加工性、以及无机半导体特性或金属导电性,因而具有巨大的潜在商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