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阳 《物理通报》2013,(9):67-69
"一题多解"不是盲目地追求物理问题的多解,更不是学生或教师炫耀自己的解题能力.在笔者看来,"一题多解"作为高中物理总复习期间的一种复习策略,如果运用恰当,对夯实学生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在复习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类型的"一题多解"策略.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更关注学生对基础物理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不急于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高中物理知识体系.所以,针对第一轮复习的特点,我们应多采取"知识点"内的"一题多解"策  相似文献   

2.
高考试题中,总有一类提高考试区分度的综合题,如何提高学生解此类综合题的能力,是负责总复习老师的重点研究课题. 一般学生解此类题都比较吃力,也害怕这类综合题,为什么呢?所谓综合题,一般物理过程都比较繁杂,学生往往不理解题目中涉及的物理过程的细节,因而无从"下手",只能凭感觉解题,而不能理性解题,得分率较低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3.
很多同行认为一题多解是多此一举,浪费时间,反正考试时只要答对就能得分。其实不然,物理教学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分析复杂的、综合性强的物理问题,增加解题准确度、加快解题速度、优化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4.
问答题是运用物理概念、规律、作定性分析、推理、解释和说明提出的问题,它的特点1.概念性强 全面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掌握情况。2.规律性强 要求学生在正确理解和较熟练掌握物理定律、定理的基础上去解答。3.重视物理现象和实验 全面考查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实验的观察、理解。4.逻辑性强 要求学生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会运用物理知识进行逻辑推理。5.语言表达性强 要求学生能用准确、精炼的物理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5.
人们普片认为物理概念的理解程度,最能反应一个学生的智力高低,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似乎也有这样的感觉,因为物理概念与公式是科学家在反复实验中诞生的,对于刚接触物理知识的初中生只有反复运用才能初步理解,因此,加强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需要,是理解概念培养发展智力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黄国超 《物理通报》2016,35(3):108-110
本文以一道运动学题为例, 谈谈“ 一题多解”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一题多解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 兴趣, 开拓学生思路, 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并结合例题探讨了在一题多解教学 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7.
物理教师都特别重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通过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其内容,分析其意义,并要求学生能利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而学生在解物理题的过程中,往往认为只要选对公式,并把题目中所给的数据带入公式中即可,甚至认为物理的解题方法与数学的运算过程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殊不知数据在物理解题中有时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数据在物理情景中所表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葛舟凡 《物理通报》2017,36(5):59-63
旨在通过一题多解, 优化解题策略, 提高运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学习物理解习题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熟悉掌握物理知识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解习题不但可以使学习过的理论知识(物理学的概念、定律、公式等)巩固下来,根据我个人学物理及教物理的经验,仅学习了物理学概念、定律、公式,没有演过习题,就不可能使理论知识真正懂得透彻。所以我认为解习题决不是学习一节理论知识课以后的附加东西,而正是学完一节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正因为解题本身也是学习物理理论知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有机构成部分,所以通过解题,也如通过课堂教学一样,能够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因此解题本身,便应该是一个使学生有广阔思维活动的场所,教师应该充分注意这一思维活动阵地。我认为只注意课堂教学不批改学生作业;或批改作业时只注意习题对与不对,而不注意从解题中发现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审题能力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教育调查表明,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容易出现两类问题:一类是对于新题、生题和联系实际的题看不懂,不知如何下手;另一类是常见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条件分析不够透彻,往往造成错解或漏解.究竟如何从分析问题条件入手,有效筛选,组合有用信息,进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本文就这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物理学中,对一类物理问题,往往有解决它的一套科学方法,如何正确寻求解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真正的达到减负,是物理教学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现代心理学对记忆研究表明:人脑是以三个系统来储藏和处理外来的信息即感觉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这三个系统对知识的理解既密切相关又相互作用.实验研究发现:解题者在解题时是受解题者储藏的长期记忆的知识所影响,他们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会引用储藏在长期记忆中相类同问题的解题策略,以解决新的问题.当解题者碰到的问题空间很大,允许有许多的方法解题时,解题者往往采用习惯方法来找寻答案.联立方程组的解法是我们在数学中解决一题多未知数的习惯方法,这种科学方法在解一题多未知数(包括隐含多未知数)的问题上也是行之有效的,以1999年  相似文献   

12.
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是使学生掌握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和有力手段,但在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物理问题时要很好地反映物理内容,才能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物理公式中,要弄清公式的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有些属于物质的某方面的属性或某种状态的物理概念是用“比值”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是一类运用洛伦兹力公式、 圆周运动知识和数学知识的综合问题. 由于 综合性强, 能力要求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往往很难突破, 是一类让学生望而生畏的物理问题. 为了有效解答此类 问题, 作了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窦瑾  邵云 《物理通报》2017,36(6):121-124
物理解题的过程是解题者认知和元认知共同参与的过程. “ 一听就懂、 一做就错”是学生物理解题中存 在的普遍现象,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解题元认知能力的欠缺. 培养和发展学生物理解题元认知能力要从“ 知 识” “ 体验” “ 监控”和“ 显性化”等关键词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5.
作为物理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充分重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思维习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本文谈谈画示意图在解物理题中的重要作用和方法.1通过画示意图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一个物理过程,如何去追踪它的全过程呢?边读题、边画示意图.从示意图...  相似文献   

16.
徐慧  徐明 《物理通报》2013,(3):43-44
很多教师和学生在进行物理解题时往往会倾向于应用解题技巧,而忽略常规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步骤,结果反而弄巧成拙,导致严重的错误出现.一般通法采用的是常规思维,利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规律性和普适性,好学易用.在解题教学中,应注重通法,夯实基础,淡化巧解、特法.本文以下面  相似文献   

17.
学生要想解好物理习题,必须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从不同角度对一道物理题深入剖析,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启发学生一题多解,希望对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教师教学方法的加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不少学生在做多解性物理习题时常常出现解题不完整、丢解的情况,本文就学生解题丢解的可能原因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测验考试中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哪样的失误.如何让学生减少测试失误,考出应有的水平呢?就此加以讨论.1 审题马虎粗心 审题是解题的起点,也是关键,而学生在考试中往往为了“争时间、抢速度”.轻视了这关乎全题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教育改革"改"什么?旧的教育模式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能抓住基础知识,针对每一个知识点按一定的模式编排对应的习题.然后,让学生使用一定的"套路"来练习解题,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掌握知识及运用知识的一些方法.应该说,这种教学方法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有其明显的优点,能够使学生牢记规律和概念,在一般情况下,能比较合理地解释它们的含义并运用它们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