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邻烯丙基双酚A、多聚甲醛和烯丙基胺为原料,采用无溶剂的方法合成了一种不含β-氢的苯并噁嗪(2,2-二(3,8-二烯丙基-3,4-二氢-2H-1,3-苯并噁嗪)-丙烷(B—dbo).GPC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此噁嗪中间体主要是单量体和二聚体.用FTIR和^1H NMR对中间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苯并噁嗪的分子结构中存在三种反应官能团:噁嗪环、N-烯丙基、Ar-烯丙基.用DSC和FTIR研究三种反应基团在固化时的反应情况.将双酚A、邻烯丙基双酚A、TiCl4和PCl5作为催化剂按适量的比例加入B—dbo中,用DSC研究其固化行为,并对TiCl4催化试样在不同的固化温度下进行FTIR测试分析,提出在TiCl4催化下苯并噁嗪环副反应及开环固化机理.  相似文献   

2.
苯并(口恶)嗪化合物是以酚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和甲醛为原料合成的六元杂环.在适当条件下能发生开环聚合反应,生成类似于酚醛树脂结构的材料,固化过程无低分子挥发成份放出,因而作为酚醛树脂高性能化的新途径,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到了应用[1~3].苯并(口恶)嗪化合物的合成一般是在二氧六环、无水乙醇、异丙醇、甲苯等溶剂体系中进行[4~6].最近,我们则以水为介质,采用悬浮法工艺,制备了各种以二元酚为基础的粒状双苯并(口恶)嗪中间体[1].随后,又以双酚A、氯丙烯、苯胺、甲醛为原料合成了粒状的二烯丙基二苯(口恶)嗪中间体(本文简称中间体).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对双酚A型苯并(口恶)嗪和两种苯并(口恶)嗪模型化合物热聚合体系固化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从表观体积收缩率、密度-固化时间曲线、恒温固化收缩率以及密度-温度曲线几方面进行了研究,深入探讨了苯并(口恶)嗪在固化过程中是否发生体积膨胀,并着重讨论了不同酚核结构苯并(口恶)嗪开环聚合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苯并(口恶)嗪均呈现出宏观体积膨胀效应,但在恒温固化过程中却均呈现体积收缩,且这种体积变化的大小与苯并(口恶)嗪的分子结构、聚合反应程度和交联密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二烯丙基二苯并恶嗪中间体的结构与固化行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相似文献   

5.
以取代苯酚、多聚甲醛和取代苯胺为原料,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通过Mannich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3,6(8)-二取代-2,4-二氢-1,3-苯并(口恶)嗪类化合物.结果表明,取代苯酚和取代苯胺的取代基为供电子基时,合成产物的产率高于吸电子取代基的.产物的结构用1H NMR、13C NMR、IR和MS等进行了表征.初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杀菌活性,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杀菌活性.当浓度为25 mg/L时,化合物4j和4d对菌核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6.1%和81.5%,化合物4i对灰霉病菌的抑制率为81.6%.  相似文献   

6.
N-取代的3,4-二氢-1,3-苯并(口恶)嗪具有生物活性,是潜在的安定剂和镇静剂,还是制备酚醛树脂的潜在中间体[1-3].一般以酚、伯胺和甲醛为原料,通过Mannish缩合反应来制备[4].本文通过2,4-二叔丁基苯酚、乙二胺和甲醛反应,合成了亚乙基桥联的双(口恶)嗪,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7.
苯并E嗪热固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欣  顾宜 《高分子学报》2000,(5):612-619
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对双酚A型苯并E嗪和两种苯并E嗪模型化合物热聚合体系固化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从表观体积收缩率、密度-固化时间曲线、恒温固化收缩率以及密度-温度曲线几方面进行了研究,深入探讨了苯并E嗪在固化过程中是否发生体积膨胀,并着重讨论了不同酚核结构苯并E嗪开环聚合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苯并E嗪均呈现出宏观体积膨胀效应,但在恒温固化过程中却均呈现体积收缩,且这种体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对金催化炔基苯并二(口恶)英环化合成8-羟基异香豆素反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详细的分子机理,获得了一些与实验研究不同的认知.水分子既是反应物又扮演了质子梭的角色,与金络合物协同作用促进反应在温和条件下进行;亲核加成的优势进攻位点为底物远离氧杂苯环一侧的C(sp3)原子,导致底物中C(sp3)—O键断裂;新的C—O键形成与底物中C—O键的断裂遵循分步机制;副产物丙酮中的氧来源于反应体系中水的贡献;反应的区域选择性起源于取代基诱导的炔基π电子极化.  相似文献   

9.
比较了苯并恶嗪单体(BZ)和插层于蒙脱土层间的苯并恶嗪单体(BZ/MMT)两种体系的动态固化特性。实验发现,经有机化处理的蒙脱土在BZ/MMT体系的固化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该体系存在催化聚合和热聚合两类固化单元反应,结果造成两种体系在特征固化温度、固化速率、反应热、反应级数以及表观活化能上存在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螺(口恶)嗪是一类重要的光致变色化合物,与研究最多的螺吡喃化合物相比,其主要优点是热稳定性高、抗疲劳性强。做为光致变色光存贮材料,它是一类值得重视的化合物,但关于此类化合物的研究却还很少。限制此类化合物在光致变色光存贮材料中应用的最大困难是它们的最大吸收(一般在650nm左右)与现有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源波长(一般大于750nm)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在pH为6的甲醇-B.R.缓冲溶液的混合溶液中,3,4-二氢-2-羟基喹噁啉在+0.48V有一氧化峰,2-羟基喹噁啉在-0.98V有一还原峰,峰高与相应的电活性物质浓度分别在2.8+10~(-6)—8.0×10~(-5)mol/L和8.0×10~(-6)—6.4×10~(-4)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此条件下,对样品中二者含量进行了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2.
通过溶液缩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不同长度亚甲基链段的聚苯并羟基酰胺(PHACx),然后在200~300 ℃下环化脱水制备了相应的聚多亚甲基苯并二唑(PBOCx),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聚合物的溶解性、热性能和光物理性能.研究表明:在主链上引入亚甲基提高了苯并二唑类聚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其中PBOC3 和PBOC4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但随着亚甲基数量的进一步增加,溶解性有下降趋势.此外,所有的PBOCx聚合物均表现出良好的耐热性,在空气中的热分解温度可达到450 ℃以上.对聚合物光物理性能的初步研究表明:随着柔性链段的增加,电子共轭作用逐渐减弱,紫外吸收发生了蓝移.  相似文献   

13.
二烯丙基二苯并噁嗪中间体的结构与固化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苯并嗪化合物是以酚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和甲醛为原料合成的六元杂环.在适当条件下能发生开环聚合反应,生成类似于酚醛树脂结构的材料,固化过程无低分子挥发成份放出,因而作为酚醛树脂高性能化的新途径,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到了应用[1~3].苯并嗪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1,2-二[3-(6,8-二叔丁基-3,4-二氢-1,3-苯并噁嗪)基]乙烷的合成及晶体结构@徐小平$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省有机合成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006 @姚英明$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省有机合成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006 @赵艺萍$江阴市长泾中学!江苏江阴214411 @张勇$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省有机合成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006 @沈琪$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省有机合成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0061,2-二[3-(6,8-二叔丁基.3,4-二氢-1,3-苯并噁嗪)基]乙烷;;合成;;晶体结构[1] Neuvonen K,Pihlaja K. J. Chan. Soc…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二(对硝基苯氧基)-甲烷或对硝基苯酚在浓硫酸的存在下与过量多聚甲醛的反应,合成得到含两个和三个苯环的对硝基苯酚亚甲基桥齐聚物的苯并二噁环衍生物。柱层析分出四个纯品,经IR,~1H NMR,MS分析鉴定,其中三个为新化合物。这类化合物作为合成子可用于硝基取代的杯芳烃或长链亚甲基桥齐聚物的收敛性分步合成。  相似文献   

16.
HAIMCM-41介孔分子筛催化1,3-苯并二嗯茂烷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HAlMCM-41分子筛催化邻苯二酚与环己酮、丁酮、丙酮、丙醛、丁醛、异丁醛、戊醛、正己醛、正辛醛、苯甲醛、二苯甲酮等十余种醛(酮)的缩合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酚与醛(酮)的配比、HA1MCM-41分子筛用量、硅铝比、催化剂重用次数等因素对邻苯二酚与醛(酮)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邻苯二酚与醛(酮)物质的量比为1:1.4,催化剂用量为3.5g/mol邻苯二酚,反应4h,分子筛n(SiO_2)/n(Al_2O_3)为15时,选择性一般在99.4%以上,转化率也一般在85.6%以上,因此,HAlMCM-41分子筛对邻苯二酚与醛(酮)的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
18.
19.
在KOH/DMF介质中2-甲基-5-苯基苯并噁唑与对位异丙基苯甲醛反应合成标题化合物(Ⅰ),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光谱、荧光光谱、IR、~1H NMR测定和X射线分析,确定了其分子结构,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采用CNDO/s方法对化合物(Ⅰ)及其模型化合物(Ⅱ)进行了量化计算,得出化合物(Ⅰ)比(Ⅱ)的荧光波长发生红移,强度增加3倍的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苯并噁嗪酮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禾本科植物中,这类化合物在前药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4].目前已知的合成方法中,大多都是采用邻氨基酚与ClC(R1R2)COCl(氯酰氯)在碱性条件下长时间回流制得的,反应时间较长;除反应原料外,还需要加入其它碱性物质和溶剂[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