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环三硅氮锂盐(DNLi3)为引发剂,成功地引发了环硅氧烷开环聚合.通过含氮量测定,利用1H、29SiNMR和IR谱以及分子量测定(GPC)和特性粘度测试,并与模型化合物进行比较,证明所得聚合物是含环三硅氮烷的星形聚硅氧烷.研究了六甲基环三硅氮锂盐引发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开环聚合的动力学,结果表明该聚合反应相对于D4为一级反应,同时也比较了不同促进剂对聚合速率的影响,DMF对聚合速率的促进作用比diglyme大  相似文献   

2.
环二硅氮烷是有机硅氮化合物中结构与性能比较特殊的一类化合物,在材料化学及配位化学领域有重要的潜在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环二硅氮烷的合成方法与应用研究进展.在合成方面,主要分为3条路线,分别由环三硅氮烷锂盐、取代硅胺及六氯化二硅为起始物.在应用领域,介绍了环二硅氮烷的离子开环聚合、等离子聚合、与其它单体的共聚、水解和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陶瓷、粘合剂和预想的催化剂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二甲基亚砜(DMSO)或四氢呋喃(THF)作为促进剂,六苯基环三硅氮烷三锂盐(P3NLi)可以引发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进行开环聚合,通过29Si-NMR谱的硅峰面积比例确定了不同反应时间D3的转化率,经过计算得到聚合反应对THF、DMSO、D3、P3NLi的反应级数,并给出了对应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4.
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醚酮酮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1,4 二(4 氯代苯甲酰基)苯与4 (4 羟基苯基) 2,3 二氮杂萘 1 酮单体经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醚酮酮聚合物.用FT IR、1H NMR、DSC、TGA、X 射线衍射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聚合物的溶解性能.结果表明,该聚合物是一种具有高热稳定性的可溶性无规聚合物.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制备1,3-二氯-1,1,3,3-四苯基二硅氮烷(DCTPS)的新方法,此法不仅产率较高,而且产物易于分离纯化。此外,首次采用DCTPS与BuLi反应制备了N,N′-双(二苯基氯硅基)四苯基环二硅氮烷(BCPTPC),并对其水解反应进行了详细研究,对水解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硅氮化合物的结构与水解稳定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氮化合物本体与水蒸汽直接作用的方法,研究了一系列硅氮化合物的结构与水解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空间位阻越大则硅氮化合物水解稳定性越好,环张力对硅氮烷的水解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但空间位阻的作用更为显著.带有苯基的环二硅氮烷、六苯基环三硅氮烷和含硅氮键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较大的空间位阻,因此水解稳定性非常好.  相似文献   

7.
3,7,10-三甲基杂氮硅三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分析鲁开娟,王天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带有N-Si配位键的杂氮硅三环类化合物,其性质主要取决于环骨架结构和硅原子上所连接的R取代基。作者曾将杂氮硅三环化合.物的一个五之环结构扩大成...  相似文献   

8.
通过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六苯基环三硅氧烷和1,3 双(γ 氨基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在硅醇钾催化下的开环共聚合,合成了α,ω 双(γ 氨基丙基)聚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预聚体,并用UV、IR、1H NMR、GPC对其化学结构和一些性质进行了表征和测定.  相似文献   

9.
硅氮烷添加剂的水解稳定性对硅橡胶热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一种新的方法研究了硅氮烷水解反应的动力学规律 ,根据实验数据测出硅氮烷水解速率对硅氮烷的浓度符合一级动力学关系 .计算出了几种硅氮化合物与水蒸气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结果表明硅氮烷的结构与其水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有密切的关系 .硅原子或氮原子上带有较大空间位阻的基团后 ,其水解稳定性提高 .其中六苯基环三硅氮烷 4的水解表观活化能为 2 14kJ mol,而苯基硅氮聚合物 5的水解表观活化能更达到 2 91 3kJ mol.添加到硅橡胶中的硅氮化合物水解表观活化能越大 ,即水解稳定性越高 ,其改进硅橡胶热稳定性的效果越好 .将 4和 5添加到硅橡胶生胶中 ,35 0℃下老化 2 4h的热失重分别为 0 96 %和 0 6 % .  相似文献   

10.
含环己烯、二氮杂萘结构的新型聚醚酮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合成了一种新型单体1-甲基-4,5-二(4-氯代苯甲酰基)环己烯,该单体与4-(4-羟基苯基)-2,3-二氯苯萘-1-酮单体经亲核取代反应,成功地合成了含环己烯结构的杂环联苯型醚酮聚合物。用FT-IR、^1H-NMR、DSC、X-射线衍线等方法对该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它的溶解性能。结果表明,这种可溶性无规共聚物,有较高的玻璃化温度,并且结构中有不饱和和双键,是一种反应性高分子。  相似文献   

11.
星形聚硅氧烷的热稳定性研究和结构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含六苯基环三硅氮烷 (P3N)的聚硅氧烷的低温性能与普通聚硅氧烷相当 .35 0℃ ,封闭氮气中老化2 4h后 ,含P3N 聚硅氧烷的热失重比普通聚硅氧烷低 4~ 10倍 ,随聚合物含氮量增加 ,其失重呈下降趋势 ,最低失重为 1 1% .六苯基环三硅氮烷三锂盐 (P3NLi)引发环硅氧烷聚合得到的含P3N 聚硅氧烷的2 9Si NMR谱、IR谱和分子量 (GPC)与特性粘数的关系证明其具有星形结构  相似文献   

12.
环氧-丙烯酸酯混杂光固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环氧-丙烯酸酯混杂光固化体系中引发剂的协同作用,证实混杂光固化过程中自由基引发剂对阳离子引发剂二苯基碘Weng盐的增感作用,混杂光固化膜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其抗冲击性能,抗弯曲性能及硬度优于单纯的阳离子体系固化膜,与自由基体系固化膜性能接近。混杂光固化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自由基体系固化膜;它的耐溶剂性能优异,耐丙酮擦拭次数比自由基固化膜高25倍以上,比阳离子固化膜高3.5倍。这可能是由于混杂光固化过程中形成的IPN结构造成的,动态粘弹谱和扫描电镜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3.
通过控制不同反应时间和邻苯二甲酸酐 壳聚糖的摩尔比制备不同取代度的邻苯二甲酰化壳聚糖(PHCS) .用FTIR研究了反应机理和产物结构 ,观察到PHCS含两类取代即酰胺酸取代和酰亚胺取代 .反应时间较短时主要为前者 ,取代度表示为DS1 ;反应时间较长时主要为后者 ,取代度表示为DS2 .对PHCS在二氯乙酸 (DCA)中的液晶行为观察 ,结果表明 ,PHCS的临界浓度随DS1 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DS1 对PHCS临界浓度的影响明显大于DS2 的影响 .基本上为酰胺酸取代的PHCS的临界浓度高于溶解度 ,以至于观察不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冷却聚偏氟乙烯 (PVDF) 丙烯碳酸酯 (PC)或PVDF PC LiClO4的溶液 ,制备了数个聚合物凝胶 .实验表明 ,聚合物凝胶的凝胶化时间 (tgel)与凝胶温度、聚合物浓度有关 ,且强烈地依赖于体系中盐的浓度 ,因为盐会缩短体系的tgel.凝胶体系中LiClO4的存在提高了其凝胶熔融温度 (Tgm) ,LiClO4的含量越大 ,相应凝胶的Tgm 越高 .用DSC和落球法所测凝胶的Tgm 有较大的差别 .这说明凝胶中可能存在热稳定性好和热稳定性相对较差的两种不同结构部分 .FT IR的研究结果表明 ,凝胶电解质的各组成 (LiClO4,PC和PVDF)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对含盐和不含盐的两类凝胶体系的对比研究表明 ,两者不同的凝胶化现象和Tgm 归因于盐与聚合物或溶剂间的络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漆酚钼螯合高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采用漆酚与四氯氧化钼反应制得兼具螯合物特点和生漆固有性能的漆酚钼螯合高聚物 (PUM) .对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备的高聚物的含钼量进行了测定 .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顺磁共振谱、光电子能谱、质谱、高效液相色谱和热失重分析探讨高聚物的生成过程、结构特征和热性能 .结果表明 ,漆酚与四氯氧化钼首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配位反应生成螯合物 ,然后进一步聚合成为高聚物 ;该高聚物中存在漆酚钼螯合物结构单元且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其耐热性能比生漆和传统黑推光漆好得多 .  相似文献   

16.
周鹏  陈广强 《高分子学报》1999,37(6):757-760
C60是碳笼烯一族的代表,其独特的球笼形空间结构和电子结构决定了其有许多奇异的性质[1].关于C60的化学反应性的研究方兴未艾[2],其中C60的高分子衍生物的合成也是关注所在.迄今关于含C60的高聚物的合成已有许多报道[3,4],而关于窄分布的含C60高聚物的合成的研究尚少.Frey等[5]将阴离子聚合所得的聚苯乙烯链的末端转变为氨基,再与过量的C60发生单电子转移加成反应制得窄分布的以C60封端的聚苯乙烯.Astrus等[6]将活性阳离子聚合所得的六臂星形聚苯乙烯的末端转化为氨基,得到C60…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分别具有质子给体和质子受体官能团的丙烯酸正辛酯共聚物。由于在给体和受体聚合物上分别引入的羧酸基团(AA)和碱性基团(VP),在溶液中进行共混复合时存在彼此间的相互作用而使共混体系表现出较高的比浓粘度。引入比浓粘度增长因子R,讨论了共混组分和溶剂体系等因素对聚合物分子链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质子给体聚合物(PDP)和质子受体聚合物(PAP)的相互作用强度及等化学复合比与组分聚合物的分子链组成和溶剂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8.
聚合物负载的CpTiCl3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苯乙烯间规聚合催化剂[1]的发现引起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2~4],现已积极开展了各方面的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将催化剂负载化[5~9].但是以往的研究表明,将均相催化剂负载于无机载体上,如Al2O3,MgCl2和SiO2等,催化剂的活性大大降低,所得...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导电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莹歆  刘昌炎 《高分子学报》1999,362(3):373-376
自从1975年Wright等[1]首次发现了PEO 碱金属盐络合物的离子导电性后,人们对不同类型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最成功的是玻璃化温度Tg较低、盐浓度适中的“salt in polymer”固体电解质[2,3],但在没有其它小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