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格拉司琼与氯酚红的褪色反应,建立了快速测定格拉司琼的分光光度法。在弱碱性条件下,格拉司琼与氯酚红反应生成具有两个负吸收峰的离子缔合物,最大负吸收波长位于592 nm,次大负吸收波长位于544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23×10~4和2.02×10~4L/(mol·cm),格拉司琼在0~3.1 mg·L~(-1)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用于盐酸格拉司琼药物中格拉司琼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在弱酸性溶液中,地奥司明与亮绿反应生成具有3个强度相近负吸收峰的绿色二元离子缔合物。他们的负吸收波长分别位于424 nm、560 nm和660 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5.84×10~4 L/(mol·cm)、6.02×10~4 L/(mol·cm)和5.76×10~4 L/(mol·cm)。当以双波长法(424 nm+560 nm)和三波长法(424 nm+560 nm+660 nm)测定时,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达1.19×10~5 L/(mol·cm)和1.77×10~5 L/(mol·cm),线性范围均为0.03~12.2 mg/L。将灵敏度最高的三波长法用于市售地奥司明药物中地奥司明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8.1%~102%,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2.0%~2.4%。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测定药物中美司那的褪色分光光度法。在酸性BR缓冲溶液中,美司那与乙基紫以静电引力作用生成具有2个较强负吸收峰的新物质,使溶液褪色,美司那的质量浓度在630 nm和492 nm处与生成的新物质的吸光强度的绝对值(|A|)有线性关系并服从朗伯-比尔定律,他们的线性范围为0.2~2.3 mg·L~(-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分别为1.71×10~4 L/(mol·cm)(492 nm)和2.53×10~4 L/(mol·cm)(630 nm),检出限分别为0.18 mg·L~(-1)和0.14 mg·L~(-1)。用双波长叠加法测定时,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达4.24×10~4 L/(mol·cm),约是单波长法的2倍,检出限为0.080 mg·L~(-1)。该法用于市售美司那药物中美司那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快速测定药物中奥扎格雷钠的多波长吸收光谱法。在弱碱性Tris-盐酸缓冲介质中,奥扎格雷钠与甲基绿反应生成具有3个不同吸收强度的正吸收峰的绿色离子缔合物,最大正吸收峰位于660 nm,次大正吸收峰位于562 nm,相对最小的正吸收峰位于420 nm,它们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分别为6.74×10~4L/(mol·cm)(660 nm)、4.47×10~4L/(mol·cm)(562 nm)和3.16×10~4L/(mol·cm)(420 nm),当采用双波长叠加法或三波长叠加法测定时,它们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可达1.12×10~5L/(mol·cm)(562 nm+660 nm)和1.44×10~5L/(mol·cm)(420 nm+562 nm+660 nm),奥扎格雷钠的质量浓度在0.05~4.5 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以660 nm为例,采用单波长法测定了市售奥扎格雷钠药物中奥扎格雷钠的含量,加标回收率为99.1%~101.7%,相对标准偏差(n=6)为0.8%~1.2%。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测定药物中酒石酸美托洛尔的多波长褪色分光光度法,探讨了适宜反应条件、褪色光谱特征及共存物质的影响。在pH 5.66的Tris-盐酸缓冲介质中,酒石酸美托洛尔与固绿FCF反应生成具有3个负吸收峰(可见区)的二元离子缔合物,最大负吸收峰位于660 nm,另两吸收峰分别位于560 nm和426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分别为3.43×10~4(660 nm),2.53×10~4(560 nm)和2.57×10~4L/(mol·cm)(426 nm)。当用双波长或三波长叠加负吸收光谱法测定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可达5.96×10~4L/(mol·cm)(660 nm+560 nm)和8.53×10~4L/(mol·cm)(660 nm+560 nm+426 nm)。酒石酸美托洛尔的质量浓度在0.02~6.8 mg/L范围内服从朗伯-比尔定律。该方法用于市售酒石酸美托洛尔药物中酒石酸美托洛尔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8.2%~102.7%,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0%~2.3%。  相似文献   

6.
刘蕖  吴江艳  李浩  杨贵媛  江虹 《分析测试学报》2017,36(10):1250-1254
建立了快速、准确测定药物中酒石酸美托洛尔的双波长叠加可见吸收光谱法。在pH 4.55的酸性Tris-盐酸介质及586~740 nm波长范围内,偶氮氯膦Ⅲ与酒石酸美托洛尔反应生成具有两个明显正吸收峰的离子缔合物,最大正吸收波长位于614 nm,次大正吸收波长位于664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分别为6.03×10~4L/(mol·cm)(614 nm)和5.37×10~4L/(mol·cm)(664 nm),酒石酸美托洛尔的质量浓度在0.2~8.6 mg/L范围内服从朗伯-比尔定律,检出限为0.13 mg/L(614 nm)和0.15 mg/L(664 nm)。当采用双波长叠加法测定时,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可达1.14×10~5L/(mol·cm),检出限为0.072 mg/L。该文同时探讨了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共存物质的影响及吸收光谱特征。实验发现,该反应体系的单波长及双波长叠加吸收光谱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可达5.37×10~4~1.14×10~5L/(mol·cm),方法可用于市售药物中酒石酸美托洛尔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8.0%~101%,相对标准偏差(n=6)为1.8%~2.3%。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种新的、快速测定柠檬酸的吸收光谱法。在pH=9.02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柠檬酸与维多利亚蓝B反应生成一个具有明显正吸收峰和一个明显负吸收峰的蓝色离子缔合物,最大正吸收波长位于632 nm,最大负吸收波长位于428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2.03×10~4、1.00×10~4 L/(mol·cm),柠檬酸的质量浓度在0~2.9 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优化条件下,采用双波长叠加法测定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可提高到3.03×10~4 L/(mol·cm)。方法用于市售新鲜柠檬中柠檬酸的测定,回收率为98.34%~101.8%,相对标准偏差为1.7%~2.2%。  相似文献   

8.
以四氯四碘荧光素作为显色剂,研究了测定盐酸伊托必利的适宜条件及光谱特征,建立了测定药物中盐酸伊托必利的简便、快速、准确的吸收光谱法。在弱碱性Tris-HCl缓冲溶液中,四氯四碘荧光素与盐酸伊托必利以静电作用发生显色反应生成离子缔合物,在可见光区产生2个具有较强特征的正吸收峰,最大吸收峰位于波长486 nm,次大吸收峰位于554 nm,线性范围均为0.08~7.10 m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3.54×10~4 L/(mol·cm)和2.79×10~4 L/(mol·cm),检出限为0.042 mg/L(486 nm)和0.048 mg/L(554 nm)。采用双波长(486 nm+554 nm)叠加测定时的检出限为0.022 m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33×10~4 L/(mol·cm),吸光度与0.08~7.10 mg/L范围内的盐酸伊托必利遵从朗伯-比尔定律。该法用于药物中盐酸伊托必利的定量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在弱酸性条件下,溴甲酚绿与维生素B_1反应生成具有正、负吸收峰的离子缔合物,最大正吸收波长位于445 nm,最大负吸收波长位于615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3.91×10~4(正吸收)和9.00×10~4(负吸收)L/(mol·cm)~(-1),维生素B_1的质量浓度在0~6.00mg·L~(-1)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若用正负光吸收叠加测定,灵敏度可提高到1.29×10~5L/(mol·cm)~(-1)。方法用于市售奶粉中维生素B_1的测定,回收率为98.7%~10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2.3%。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一种测定卡托普利的双波长褪色分光光度法。在pH 5.76的Tris-盐酸缓冲溶液中,卡托普利与孔雀石绿反应生成具有两个明显负吸收峰的绿色离子缔合物,最大负吸收波长位于634 nm,次大负吸收波长位于588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分别为1.35×10~4和1.05×10~4[L/(mol·cm)],当用双波长褪色法测定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达2.40×10~4[L/(mol·cm)],线性范围为0~3.9(mg·L~(-1)),服从朗伯-比尔定律。还优化了反应条件,探讨了吸收光谱特征和共存物质的影响。方法用于市售卡托普利药物中卡托普利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一种测定食品中Cu的双波长叠加可见吸收光谱法。在pH 5.76的Tris-盐酸缓冲介质中,甲基蓝与Cu(Ⅱ)反应生成具有2个明显正吸收峰的蓝色离子缔合物,它们的正吸收波长分别位于527 nm和64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42×10~4和2.31×10~4L/(mol·cm)。当用双波长叠加法测定时,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可达4.37×10~4L/(mol·cm),它们的定量限分别为0.50 mg/100 g(527 nm),0.44 mg/100 g(640 nm)和0.24 mg/100 g(527 nm+640 nm)。Cu(Ⅱ)的质量浓度在0.1~1.6 mg/L内遵从比尔定律。还研究了吸收光谱特征、反应的适宜条件及共存物质的影响。方法用于食品中Cu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7.9%~103%和2.3%~2.7%。  相似文献   

12.
在酸性Tris-盐酸缓冲介质中,孔雀石绿与呋塞米反应生成了具有3个峰值相近的负吸收峰的绿色离子缔合物,其波长分别位于652,554和424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21×10~4,2.28×10~4和1.96×10~4L/(mol·cm)。当用三波长法测定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可达6.45×10~4L/(mol·cm)。呋塞米的质量浓度在0~5.1 mg/L内遵从比尔定律。方法适用于人体血液、尿液及药物中呋塞米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测定饮料中甜蜜素的吸收光谱法。在弱酸性溶液中,甜蜜素与灿烂绿反应生成离子缔合物,在608 nm和636 nm处产生2个较强的正吸收峰,甜蜜素的质量浓度在0.05~3.6 mg/L范围内服从朗伯-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为5.12×10~4L/(mol·cm)(608 nm)和4.11×10~4L/(mol·cm)(636 nm),检出限为0.038 mg/L(608 nm)和0.041 mg/L(636 nm),定量限分别为25.2和27.2 mg/L。若将608 nm和636 nm叠加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为9.23×10~4L/(mol·cm),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2和13.3 mg/L,此法用于实际样品中甜蜜素的测定,加标回收率(n=5)和相对标准偏差(RSD,n=5)分别为97.7%~102%和1.0%~2.0%。该法适于苏打、果味及碳酸饮料中甜蜜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测定药物及生物样品中吡哌酸的单波长和双波长可见吸收光谱法。在可见光区和pH 6.63 Tris-HCl介质中,吡哌酸与碱性桃红反应生成红色二元离子缔合物,产生一个较强的正吸收峰和一个较强的负吸收峰,最大正吸收峰位于576 nm,最大负吸收峰位于522 nm,在此二波长处,两单波长法的线性范围均为0.02~3.7 mg·L~(-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分别为4.37×10~4 L·mol~(-1)·cm~(-1)和1.08×10~4 L·mol~(-1)·cm~(-1)。当用双波长法测定时,线性范围为0.02~3.7 mg·L~(-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为5.45×10~4 L·mol~(-1)·cm~(-1)。将576 nm处的单波长法用于药物中吡哌酸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n=5)分别为97.5%~102%和2.5%~2.8%。  相似文献   

15.
在酸性介质中,Fe(Ⅲ)与偶氮氯膦Ⅲ反应生成具有明显正吸收峰和负吸收峰的螯合物,最大正吸收波长位于670nm,最大负吸收波长位于530nm,用双波长叠加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5.93×10~4 L/(mol·cm),线性范围为0.2~2.00mg/L,探讨了适宜的反应条件、考察了准确度、精密度及选择性。该方法用于奶粉中Fe(Ⅲ)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发现在pH 11.02~11.39范围内,紫外吸收光谱中辛基羟肟酸在216 nm处有特征吸收峰,据此建立了测定水溶液中微量辛基羟肟酸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在pH 11.2的Na_2HPO_4-NaOH缓冲溶液中,辛基羟肟酸在216 nm处的吸光度与其浓度在1.0×10~(-5)~2.1×10~(-4)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为1.4×10~(-6)mol·L~(-1)。摩尔吸光率为6.613×10~3 L·mol~(-1)·cm~(-1),是可见分光光度法中铁(Ⅲ)-辛基羟肟酸络合物在535 nm处的摩尔吸光率的10倍。采用此方法测定2个辛基羟肟酸样品,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2.0%。  相似文献   

17.
百里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阿昔洛韦及其反应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 7.84的NaH2PO4-Na2HPO4缓冲介质中,百里酚蓝与阿昔洛韦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96 nm,并在436 nm波长处产生负吸收。阿昔洛韦的浓度在2.05×10-6~2.38×10-5mol.L-1内遵守比耳定律,ε=3.19×104L.mol-1.cm-1,检出限为6.21×10-7mol.L-1。若用双波长叠加,ε=4.46×104L.mol-1.cm-1,检出限为5.13×10-7mol.L-1。用于药品、血浆及尿液中阿昔洛韦的测定,RSD为0.68%~2.76%,回收率为99.1%~103.3%。对反应机理进行探讨,表明离子缔合物的形成不仅由静电引力引起,且与荷移作用和范德华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秦宗会 《应用化学》2007,24(3):345-348
在弱酸性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将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与乙基曙红(EE)染料溶液混合,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溶液颜色加深,最大吸收波长都在516nm处,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与溶液的增色程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在最大吸收波长处,3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浓度分别在0~2.05×10-5mol/L、0~2.08×10-5mol/L、0~2.04×10-5mol/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38×104、2.82×104和2.98×104L/(mol.cm),检出限分别为8.42×10-7、4.56×10-7和7.95×10-7mol/L。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用于不同水样中AS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曙红Y分光光度法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秦宗会  谭蓉 《分析试验室》2006,25(10):110-114
在弱酸性的HCl-NaAc缓冲介质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与曙红Y(EY)染料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溶液颜色发生明显改变,最大褪色波长分别在514 nm(EY-CPB体系)、516 nm(EY-CTAB体系),同时在548 nm(CPB体系)、544 nm(CTAB体系)处有吸收峰,在褪色波长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与褪色程度呈良好线性关系,从而建立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光度法。在最大褪色波长处,CPB体系、CTAB体系中CS的浓度在0~4.79×10-5mol/L、0~2.90×10-5mol/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94×104、2.86×104L.mol-1.cm-1,检出限为8.97×10-7mol/L、7.87×10-7mol/L。若用双波长叠加,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5.58×104、5.20×104L.mol-1.cm-1,检出限为5.87×10-7、6.25×10-7mol/L。方法适用于水样中CS的测定。本文还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铂(Ⅳ)—钼酸盐—丁基罗丹明B缔合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铂与钼酸铵和丁基罗丹明B(BRB)形成离子缔合物,该缔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570nm,摩尔吸光系数ε值为9.26×10~5L·mol~(-1)·cm~(-1),服从比耳定律范围0~3.0μg Pt/25ml,缔合物至少稳定3周。测定铂的条件为C_(HClO_4)=1.4mol/L,C_(MoO_4~(2-)=1.1×10~(-3)mol/L,C_(BRB)=3.8×10~(-5)mol/L,0.08%PVA。考察了4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除形成杂多酸的元素外,大多数不干扰。本法已用于催化剂和某些铂矿中铂的测定,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