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光谱实验室》2007,24(1):3-3
阿尔哈曾是中世纪最重要的一位物理学家,最感兴趣的领域是光学。他正确地认为,人能看见物体是光由太阳或其他发光体发射出来后,通过被看见的物体反射入人眼所致,而不是托勒密等人认为是靠眼睛发射出的光线被物体反射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光谱实验室》2007,24(1):99
李普曼出生于卢森堡大公国,但父母都是法国人。他幼年时便随全家移居巴黎。1875年,李普曼在老巴黎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当时,他已研制成一种毛细管静电计,这种仪器可以检测出小至千分之一伏特的电势变化来。他还做出了一系列其他的巧妙发明,其中最为引起轰动的是彩色照相术。他在水银上面铺覆一层厚厚的乳胶液,水银面将入射光反射回来,和原入射光形成驻波,便表现出了被拍摄物体的本色。这种摄影方法并不十分实用,因为这需要很长的曝光时间,对摄得的照片也无法翻拍。  相似文献   

3.
《光谱实验室》2007,24(1):14-14
雷达是利用金属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来测定物体的方位的。用脉冲装置测量电离层高度的工作对雷达的发明有启发。由于在军事上用途大,在二战中发展较快。研究规模仅次于美、英两国发展原子弹和德国发展V2火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巴乌也独立地对发展雷达作出了贡献。匈牙利邮票B15中画有1946年生产的手持雷达。  相似文献   

4.
《光谱实验室》2007,24(1):150-150
斯蒂文第一个职业是当布鲁日的收税官,1583年离职,进入莱顿大学。他引进十进制小数,是把丢番图的著作翻译成近代语言的第一人。他在1586年证明,在一已知表面上液体的压力依赖于这个表面上液体的高度及表面的面积,而不依赖于液体容器的形状。他可以说是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1586年,他做了一项重要的实验,让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落下,并观察到它们同时着地。  相似文献   

5.
《光谱实验室》2007,24(1):37
库仑青年时是位军事工程师,1764年起在西印度群岛督建马提尼克岛的防御工事。1776年回到巴黎。一种寻求安宁生活的渴望,把他引向科学实验。法国大革命的动荡开始后,他以谨慎态度退居到省城布卢瓦,在安定环境中搞研究。他安然度过了恐怖时期,最后受到一名拿破仑党人的赏识而复职。那时候他已经出了名。1777年,他发明了扭力天平,1781年,他被选入法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6.
《光谱实验室》2007,24(1):154-154
泰勒斯是第一个认为月亮是靠反射太阳光而发光的希腊人。一些几何定理被认为是他发现的,例如,所有的对顶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在物理学方面,他是研究磁学的始祖。泰勒斯曾根据气候知识预料某一年橄榄会丰收,于是悄悄地买下了全部的橄榄榨油机及周围的上地,规定了使用榨油机的价格,所以在一个季度里就发了财。  相似文献   

7.
《光谱实验室》2007,24(1):84-84
卡斯特勒出生时,阿尔萨斯是德国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个地区划给法国。他在阿尔萨斯开始了教学生涯,在法国的许多省份任过教,1941年成为巴黎大学的教授。1950年,他发展了光泵理论:用能被原子吸收的光照射原子。顷刻之间,原子进入高能级状态,然后再发射出光。卡斯特勒既用可见光,又用无线电波照射原子,并根据再发射的情况推断出原子的结构,这比以前拉比等人所采用的繁复技术巧妙得多。  相似文献   

8.
《光谱实验室》2007,24(1):134-134
里纪对电磁辐射感兴趣。在赫兹实验后不久,他便指出,赫兹波,至少是较短的赫兹波,会像光一样产生反射、折射、偏振和干涉等现象。这最终证明了无线电波仅是在波长上不同于光波,而在性质上与光波完全相同。里纪的这种实验结论最后导致了电磁波谱的确立。  相似文献   

9.
《光谱实验室》2007,24(1):94
列文虎克幼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648年到阿姆斯特丹一家布店当学徒。中年以后被指派做市政事务工作。这种工作收入不少,又很轻松,使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喜爱的磨制透镜的工作,并且用之观察细微物体。由于勤奋及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同时代人。制造的放大镜,形式很多。他一生磨制了400多个透镜。其中有一个,放大率竟达到270倍。他是第一个用放大镜看到微生物的人。  相似文献   

10.
《光谱实验室》2007,24(1):11
贝尔德首先用电视播送运动物体图像。他曾在拉奇菲尔德高等学校、皇家技术学院和格拉斯哥大学学习。1924年,他用电视播送了物体的轮廓。1925年播送了可辨认的脸部图像。1926年在伦敦皇家学会演示了电视播送运动物体。1929年德国邮局给他发展电视的设施。  相似文献   

11.
《光谱实验室》2007,24(1):160-160
瓦维诺夫(S)是瓦维诺夫(N)之弟。1945—1951年任前苏联科学院院长,他对固体发光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固体发光是固体吸收外来能量(电磁能、机械能、化学能等)而转化为光能的现象。它有两个基本判据:一是任何物体在一定温度下都有热辐射;二是外激发源对固体的作用停止后,发光还延续一段时间(称为余辉)。后一个判据是瓦维诺夫于1936年提出的,有了它,发光才有了确切的科学定义。  相似文献   

12.
《光谱实验室》2007,24(1):91
19世纪90年代末期朗之万去剑桥大学在汤姆孙指导下学习。1902年回索邦,在居里C27指导下学习。1904年,在法兰西学院获得物理学教授职位。他在法国公众中普及推广爱因斯坦朗的理论,正如艾丁顿向英、美公众所做的那样。他最著名的工作是使用超声波。这些超声波可由压电效应产生,采用无线电电路可以相当快速地变换电位,从而使晶体振动加快,足以产生超声频率范围内的声波。超声波从微小物体反射远比普通声波容易得多。  相似文献   

13.
《光谱实验室》2007,24(1):156
汤博年青时家里很穷,不能送他上大学。但是年轻的汤博被天文学强烈地吸引住了,1929年他在洛厄尔天文台作助手。在那里,寻找海王星之外的外星的工作仍在继续进行。汤博以全副精力着于着手进行这项工作。1930年2月18日,汤博辛勤地比较了差不多一年以后,发现双子座有一颗“恒星”忽隐忽现。从它运动缓慢的样子,确信它在海王星外边。  相似文献   

14.
《光谱实验室》2007,24(1):71
哈里顿是前苏联发展原子弹的第二把手。他于192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多科工业大学。1926-1928年,他被前苏联政府选派到卡文迪许实验室,在卢瑟福指导下工作,并获博士学位。他是卢瑟福的学生中去世最晚的。1931年他在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研究金属蒸气的凝结和离心法分离气体的理论。1939年他和泽尔多维奇对铀的链式裂变反应进行了计算,他们发表于1939-1941年的一系列论文为后来苏联发展原子武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光谱实验室》2007,24(1):74
赫歇尔生于德国,早年继承父业,在近卫军中任乐师。1757年迁居英国,历任音乐教师、演奏员、作曲家和琴师。业余则经常磨制望远镜和从事天文观测。1782年被聘为宫廷天文学家,从此,以天文为业。赫歇尔在天文上的贡献可概括为4个方面:(1)制造望远镜。赫歇尔磨制了铜-锡-锑合金反光镜面,制造反射望远镜多架,其中最大者口径为1.2米,完成于1789年。(2)发现天王星。赫歇尔在其妹协助下,于1781年用自制的望远镜在作巡天观测时,偶然发现了天王星。  相似文献   

16.
《光谱实验室》2007,24(1):167
惠特尔制造了英国第一台喷气推进装置。他在皇家空军学校取得驾驶员资格,1928年被编入战斗机中队。1931—1932年任试飞员。后来在皇家空军工程学校和剑桥大学进修。惠特尔还为喷气发动机公司研制了飞机喷气推进用的燃气涡轮机。他发明的喷气发动机安装在一架特制的E28/39型格洛斯特机身上,于1941年5月15日首飞。  相似文献   

17.
《光谱实验室》2007,24(1):104
曼斯菲尔德是核磁共振成像(NMRI)技术的发明者之一。他与美国化学家劳特布尔埔共享T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核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在物体的不同点处磁场强度不同,因而在不同点上产生不同的核磁共振频率;共振吸收谱线的频率分布就对应于共振核的空间分布:借助于计算机,便可以重建出原来的图像。  相似文献   

18.
《光谱实验室》2007,24(1):25-25
布拉德雷就读于牛津大学,他的叔父庞德是一位天文学家,使他对天文学发生了兴趣。这位年轻人的数学才能使他赢得了牛顿”和哈雷的友谊,并使他于1718年被选入皇家学会。正是天文学维持了他的后半生。在天文学上,他的主要志向是测量恒星光行差。当哥白尼首先提出地球绕着太阳运行时,下述情况看来乃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地球的这种运动,与遥远恒星相比,较近的恒星将会发生位移;  相似文献   

19.
《光谱实验室》2007,24(1):145-145
束特是英国光学仪器制造家,曾制作了用于望远镜的抛物镜面反射境和椭圆镜面反射镜,成功地用于建造格雷戈里望远镜,并于1759年发现了彗星。束特为当牧师考入了爱丁堡大学,但受到了数学家马克劳林讲课的影响而改学光学和数学并得到赏识,以至为他配置了一个光学车间。1738年定居伦敦,在此,他给一千多台反射望远镜配制了当时最好的金属反射镜。  相似文献   

20.
《光谱实验室》2007,24(1):46
德维尔的父亲在当时属于丹麦的一座岛屿上当法国领事。德维尔被送回法国受教育。他对化学发生兴趣。1843年,他获得医学和科学博士。1845年,他受聘任贝桑松大学教授。后在巴黎大学继杜马之后任化学教授。19世纪50年代,德维尔开始对铝进行研究。早些时候,奥斯特和韦勒已经分离出少量的、不够纯净的铝。德维尔使用韦勒的方法,使铝的化合物和金属钾反应。不久他使用钠代替钾,因为钠更安全,也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