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氮掺杂氧化石墨催化苄胺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酰胺类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生物医药合成的中间体,但其制备大部分需要使用贵金属催化剂,因此,发展廉价金属乃至非金属催化剂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了氮掺杂的层状氧化石墨材料,并将其应用于苄胺氧化反应中,实现了液相中酰胺合成的非金属催化过程.在水相中可以活化氧气较高产率地生成亚胺化合物N-苄亚甲基苄胺,并且成功实现了在氨水反应介质中高转化率和选择性地生成苯甲酰胺.此外,对反应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逐一研究,并从多方面探究了该反应中氨水的作用以及反应最可能的历程,提出了一条经过包括亚胺在内的多个中间产物的反应路径.本工作对于研究碳氢键的活化过程以及拓宽碳催化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硫在汞共振辐射照射下,可发生光化氧化和光敏氧化作用而产生三氧化硫。量子总产率随气体流速的增加而增大。用氮冲淡氧,对三氧化硫生成量的影响甚微,故可用空气代替纯氧。反应可在室温和寻常大气压下进行。 1849.6A和2537.5A线光化氧化和光敏氧化的反应机构均经初步阐明;其量子总产率应分别为略近于2和略大于1,实测的最大值则分别为1.12及1.39和0.31及0.68。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纯丙烯气相氧化的环氧化反应。生成的环氧丙烷为10%左右。讨论了环氧丙烷生成的途径。还研究了添加乙醛情况下的丙烯氧化。添加乙醛可以提高环氧丙烷的产率。在反应初期丙烯转化为环氧丙烷的定向性达80%以上,但乙醛有多量消耗。如果在反应初期仅加少量乙醛,则反应中同时生成的乙醛能补偿在反应中的消耗,此时环氧丙烷产率可达28.5%。乙醛在反应中的作用可能是生成过乙酸,然后与丙烯发生环氧化反应生成环氧丙烷。  相似文献   

4.
氧化数     
严宣申 《化学教育》2011,32(9):85-85
中学阶段称为的化合价,大学阶段改为氧化数(氧化态),为什么?先看实验事实:当1mol e-通过熔融NaCl得1 mol Na(阴极)、0.5 mol Cl2(阳极),由此可知原先是Na+、Cl-;同理,由电解熔融MgCl2的实验结果可知原先是Mg2+、Cl—……1 mol e-通过  相似文献   

5.
6.
丹参素自氧化与促氧化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过氧化氢电极与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对不同pH值条件下丹参素的自氧化及Cu2+对丹参素的促氧化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在碱性条件下(pH=8.5),丹参素自氧化作用异常显著,氧化首先生成O2-·,随后可歧化为H2O2,并且Cu2+对H2O2信号增强也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弱酸性条件下(pH=6.5),丹参素自氧化过程受到抑制,主要表现为少许Cu2+的促氧化作用;而在生理条件下(pH=7.4),丹参素的自氧化过程缓慢,有少量H2O2生成,并且Cu2+的促氧化作用非常有限.因此,当丹参素作为一种高效抗氧化剂药用时,其自身的自氧化与金属离子促氧化作用都应有所考虑,尤其在偏碱性体液中,更易产生大量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并对生物机体造成某种损害.  相似文献   

7.
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La1-xSrxCo1-yZryO3氧化催化剂,研究了其钙钛矿结构的生成温度,在连续流动的反应体系上测定了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用CO还原测定了晶格氧活动度, IR光谱研究了CO的吸附物种.结果表明, La1-xSrxCo1-yZryO3具有很高的CO催化氧化活性,活性中心是表面吸附的氧物种(O2-或 O-)和Con+离子.  相似文献   

8.
有机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值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成树 《化学教育》2005,26(12):61-61,F0003
用氧化值的概念讨论了有机氧化还原反应,并把有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值法推广到无机氧化还原反应中。  相似文献   

9.
四氧化锇转换烯烃为邻二醇是熟知的反应,文献也有报道链状的烯丙醇被四氧化锇氧化为相应的三醇化合物。本文报道,当环烯丙醇被四氧化锇氧化时。则随烯烃空间障碍的不同而结果不同。空间隙碍比较大的环烯丙醇得到羟基被氧化的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空间障碍小的则主要产物为相应的三醇化合物;而具有中等程度空间障碍的环烯丙醇得到二类竞争性反应产物,即相应的三醇化合物和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叙述了以国产7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基体,采用甲醛与对苯二酚、邻苯二酚、连苯三酚和2,7-萘二酚等聚合生成氧化还原树脂,它们的氧化还原容量分别为5.3,5.4和5.2meq/g-干树脂.文中还介绍了本类树脂的氧化还原电位测定方法,并据此研究和测定了对苯二酚、邻苯二酚和连苯三酚型树脂的氧化还原电位,这些电位的测定结果与其氧化还原实验事实相符.也研究了多种氧化剂和还原剂与自制树脂的交换性能,讨论了这些树脂容量与交换性能的关系.应用所合成的新树脂进行了从硝酸银废液中回收银和对硫化氢试行氧化脱硫处理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模拟光合作用分解水制氢是将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的有效途径,基于光驱动水氧化的有机底物氧化是模拟光合作用体系II释氧中心(OEC)的新思路.该反应过程是通过金属催化剂将水分子活化生成以水为氧源的高价金属-氧中间体,随后将氧原子转移给有机底物,在此过程中水中的氢源得以释放.从催化剂的角度总结了近年来光驱动水分子活化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基于光驱动水氧化的有机底物氧化与光致产氢结合进而建立新型光分解水制氢的体系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广义氧化还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龚兆胜  赵正平 《化学通报》2002,65(8):567-574
在提出广义氧化还原新概念的基础上,利用广义氧化还原电极电势判断无机化学反应的方向、顺序和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使溶液中无机化学反应系统化。  相似文献   

13.
燃油氧化脱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燃油的氧化脱硫,包括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氧化脱硫方法,如H2O2/有机酸,H2O2/杂多酸,H2O2/含钛分子筛和其它非过氧化氢体系(如叔丁基过氧化物等).对本课题组开发的新型乳液催化氧化脱硫体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乳液体系中,界面问的传质限制被大大降低.在温和条件下,双亲性乳液催化剂可以将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选择氧化...  相似文献   

14.
杨正钊 《化学教育》1980,1(5):40-40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一般用加热五氧化二碘产生氧气和碘来证明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我们用氯气氧化碘的方法制取五氧化二碘,药品方便,操作简单,效果亦好.  相似文献   

15.
乙醇电催化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醇作为典型的可再生绿色环保型能源,具有易储存和携带、较高的能量密度、易生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乙醇电催化氧化研究的重要进展,着重叙述了乙醇电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不同催化剂材料对乙醇电氧化的优缺点,进一步探讨了影响乙醇电氧化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因素,总结了提高乙醇电氧化活性和选择性的策略,最后,对其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程丽丽  章赟  朱烨坤  吴瑛 《化学进展》2021,33(2):318-330
近年来,利用储量丰富且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和液体燃料是目前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同时契合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5-羟甲基糠醛(HMF)是关键的生物质平台化合物之一,广泛应用于制备精细平台化合物、药物的中间体、聚合物的合成、液体燃料的前驱体等.因此,HMF的选择性氧化逐渐成为生物质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  相似文献   

17.
碳氫化合物在气相中的氧化,这个題目具有許多实际意义。例如,如何控制及抑制燃料的燃烧和火災的防止等。此外,这个題目是很有趣的,在这方面还有許多問題没有解决,因此,今天可以提出許多有趣的間題,但不能全部給出答案来,也許在座的能得出答案。碳氫化合物在气相中有許多特性,如丙烷、戊烷的蒸气(見图1)在200°—300°的反应有一个慢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四氢呋喃的氧化是一类重要的有机氧化反应,有关四氢呋喃的氧化研究将对其他有机物α位C-H的选择性活化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同时四氢呋喃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及精细化工原料,因此,四氢呋喃氧化反应的研究对有机合成和工业生产应用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四氢呋喃氧化的研究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以氧气和过氧化氢为氧源催化氧化四氢呋喃的研究,概述了电化学方法以及其他方法在催化氧化四氢呋喃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一些重要的催化氧化方法可能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并依据近年来有关四氢呋喃氧化研究的发展趋势,对今后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采用NaBH4还原法制备了XC-72碳黑负载的Pt电催化剂,并在化学还原后用H2O2处理部分催化剂以改变Pt的氧化状态,以期改善Pt活性中心上水的离解而提高催化活性.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经H2O2处理的催化剂含有较多的氧化态Pt.通过循环伏安法和记时电流法考察了经处理和未经处理的催化剂在酸性条件下的甲醇氧化的催化...  相似文献   

20.
利用5-硝基-2,1,3-苯并苤硒脑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硒氧化过程中硒(Ⅳ)含量。研究了硒(Ⅳ)与4-硝基邻苯二胺(NPDA)生成5-硝基-2,1,3-苯并苤硒脑的衍生反应条件,验证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衍生反应适宜条件为pH2,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0 min,NPDA试剂用量为硒(Ⅳ)的168倍。在0.002~0.02 g/L硒(Ⅳ)范围内,硒(Ⅳ)浓度与衍生产物5-硝基-2,1,3-苯并苤硒脑的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用该法测定硒氧化过程中二氧化硒含量,RSD为0.52%。硒(Ⅳ)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12%。本文建立的紫外分光光度法为硒含量较大的体系中硒(Ⅳ)定量分析提供了准确、便捷的测定方法,对于其它价态硒(Ⅵ价、Ⅱ价、0价)测定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