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用微量热法测定了两种头孢菌素头孢哌酮钠(CFZ)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CFZ-SBT)在37℃时对大肠杆菌DH5α代谢作用的影响.根据产热曲线分别获得了大肠杆菌DH5α在不同浓度的头孢哌酮钠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作用下的生长速率常数(k)、抑制率(I)、最大产热功率(Pm)以及最大产热功率所对应的时间tm等热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头孢哌酮钠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大肠杆菌的致死量分别为0.1和0.25μg/mL.通过研究k,I,Pm,tm和浓度(c)间的关系发现,舒巴坦钠的加入没有增加头孢哌酮钠对大肠杆菌DH5α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3.
微量热法研究硒对大肠杆菌生长代谢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硒 是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自从1973年Rotruck报导了第一个硒酶———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硒在生命科学中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继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之后 ,从哺乳动物中还发现硒为多种酶所必需 ;此外 ,在不同的动物组织中一系列含硒蛋白被分离和鉴别.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硒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 ,人们对硒的生物化学本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其中 ,遗传基因硒代半胱氨酸密码子UGA的发现使硒的生物化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此同时 ,小分子有机硒化合物Ebselen生物活性的发现… 相似文献
4.
抑制剂对大肠杆菌作用的透射电镜及微量热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透射电镜对大肠杆菌以及大肠杆菌受到3种不同抑制剂抑制时的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不同的抑制剂对大肠杆菌的不同抑制作用表现在大肠杆菌的微观形态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同时结合微量热的方法,测试了3种不同抑制剂作用下大肠杆菌的生长代谢热谱,热谱曲线的分析结果与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5.
6.
以大肠杆菌为模型生物,结合生物学的细菌培养方法,用微量热法研究了硒代吗啉与亚砷酸钠对大肠杆菌的联合作用,初步探讨了它们之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硒代吗啉和亚砷酸钠之间既有拮抗作用,也有协同作用,这依赖于两者的相对浓度.硒与砷的作用机理可能与细菌生长代谢过程中酶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8.
利用微量热计Micro DSCⅢ对重金属离子影响脲酶催化水解反应的过程进行研究, 并探讨重金属离子联合抑制作用对脲酶催化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25℃下, 重金属离子对脲酶水解反应热有影响, 在广泛浓度范围(0.1, 1, 10, 100和103 mg/L)内,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抑制作用方面, 而且会促进其水解反应的进行, 如铜离子在100和1000 mg/L时抑制率分别为(0.49±0.20)%和(-11.93±1.34)%. 重金属离子浓度与抑制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 抑制效果的顺序为砷离子>铅离子>镉离子>铜离子. 当重金属离子联合抑制时, 其抑制效果与抑制率较高的重金属离子的抑制作用接近. 相似文献
9.
微量热法研究Schiff碱钴配合物的抗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量热法研究Schiff碱钴配合物的抗菌活性黄在银*屈松生冯英俞芸(武汉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2)关键词二羟基苯甲醛葡萄糖Schif碱配合物,微量热法,抗菌活性,大肠杆菌1997-08-18收稿,1997-11-03修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高等学校博... 相似文献
10.
微量量热法研究黄连中小檗碱类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量量热法研究中药黄连中具有抑菌作用的3种小檗碱类生物碱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代谢的影响.在不同给药条件下,以表达功率.时间曲线(热谱曲线)的特征参数生长速率常数k、半数抑菌浓度(IC50)、最大输出功率(Pmax)及达峰时间(tp)和总产热量(Qt)为指标,对3种小檗碱类生物碱成分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代谢程度进行客观地量化评价.结果表明,k、Pmax和Qt均随3种小檗碱类生物碱成分浓度的增加而相应的减小;tp随3种小檗碱类生物碱成分浓度的增加而相应的延长;其IC50分别为小檗碱101.4μg/mL、巴马汀241.0μg/mL和药根碱792.3μg/mL,即抑菌活性大小顺序为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初步构效关系研究提示,位于苯环的C2、C3上的亚甲二氧基或甲氧基较羟基更有助于提高其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将金纳米粒子(AuNPs)标记的大肠杆菌O157∶H7(E.coli O157∶H7)的多克隆抗体(PAb)作为二抗,采用氨基偶联法将PAb固定在传感器表面作为一抗,通过三明治方法用双通道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SPR)传感器对E.coli O157∶H7进行检测,并与SPR直接法检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直接法的检出限为103cfu/mL,线性范围为103~109cfu/mL;AuNPs增强三明治法的检出限为10 cfu/mL,线性范围为10~1010cfu/mL,灵敏度比直接法提高了100倍,且具有更宽的检测范围.本方法不仅检测时间短,而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12.
以γ-烯基-β-酮酸酯为原料, KI-NaI为间接电解质, 水为溶剂及试剂, 利用电解合成的工艺方法, 以满意的收率和较高的选择性合成了13个2-亚烷基-5-羟甲基四氢呋喃化合物, 优化了合成条件, 并探讨了适宜的底物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3.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four organic acids (OAs) in Radix Isatid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 on Escherichia coli (E. coli) growth were investigated by microcalorimetry. The power‐time curves of E. coli growth with and without OAs were acquired, meanwhile the extent and duration of inhibitory effects on the metabolism were evaluated by growth rate constants (k1, k2), half inhibitory ratio (IC50), maximum heat output (Pmax) and peak time (tp). The values of k1 and k2 of E. coli growth in the presence of the four OA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OAs. Moreover, Pmax was reduced and the value of tp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the four drugs. The sequence of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the four OAs was: syringic acid>2‐amino‐benzoic acid>salicylic acid>benzoic acid. IC50 of the four OAs was respectively 56 µg/mL for syringic acid, 75 µg/mL for 2‐amino‐benzoic acid, 86 µg/mL for salicylic acid and 224 µg/mL for benzoic acid. The existence of the functional groups on phenyl ring improves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compared to benzoic acid. The functional groups methoxyl at C(3) and C(5) improv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more strongly than the other functional groups, and the functional group amino at C(2) improv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more strongly than hydroxyl at C(2) on phenyl ring. 相似文献
14.
利用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了金纳米粒子, 通过在其表面修饰链长不同的巯基羧酸, 得到了功能化纳米粒子. 利用荧光发射、紫外吸收和圆二色谱等手段研究了功能化金纳米粒子与蜂毒素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所诱导的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 功能化修饰的金纳米粒子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吸附蜂毒素(Melittin)并诱导其α-螺旋结构的形成, 且这种效应与巯基羧酸分子的链长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正壬烷、 十一烷、 十二烷、 十三烷和十四烷5种正构烷烃与挂式四氢双环戊二烯(C10H16, JP-10)组成的二元体系在293.15, 298.15, 303.15和313.15 K下的黏度和密度. 利用所得实验数据分别计算了各个二元体系的体积性质, 从分子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角度讨论了二元体系体积性质的变化规律. 根据Eyring液体黏性流动理论, 关联了二元体系的黏滞性活化参数. 结果表明, 焓驱动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α,β-聚[N-(丁二酸基)- L-天冬酰胺]的合成及其顺铂大分子药物的细胞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天冬氨酸在H2O/三乙胺混合溶剂中直接均相开环聚(L-天冬酰亚胺)(PSI), 合成α,β-聚[N-(丁二酸基)-L-天冬酰胺](PSAA). 研究了H2O和三乙胺的混合体积比对反应物溶解性能的影响, 并用FTIR和1H NMR表征了PSAA的结构. 以PSAA和α,β-聚(L-天冬氨酸)(PAsp)为载体, 与顺式二氯二氨合铂(Ⅱ)(CDDP)络合, 合成了PSAA-CDDP和PAsp-CDDP大分子药物. 结果表明, 载体PSAA和PAsp对Bel7402细胞的毒性均低于同浓度的聚赖氨酸; PSAA-CDDP的水溶性良好, 载药量较高, 达到了14.6%, 其药物控制释放性能较好; PSAA-CDDP和PAsp-CDDP的细胞毒性随着其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且细胞毒性PAsp-CDDP相似文献
17.
采用离心超滤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 从红车轴草异黄酮提取物中筛选DNA结合剂. 结果表明, 红车轴草中10种异黄酮成分与DNA具有不同的结合能力.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 DNA结合能力较强的5种化合物分别是德鸢尾素-4'-O-β-D-葡萄糖苷、 德鸢尾素、 黄豆黄葡萄糖苷、 红车轴草素和鹰嘴豆牙素A. 为从中药提取物等复杂体系筛选并鉴定DNA结合剂建立了快速的超滤质谱平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