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前苏联别列斯基有一幅画,名叫"智力题".画中有位戴眼镜的教师,名叫拉金斯基,他原是一名教授,却志愿去农村当小学教师.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算式:(102+112+112+122+122+132+132+142+142)/365=?解答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只要计算: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是著名科学家 ,对于他 ,可以说是无人不知 .关于他的故事 ,读者可能也知道不少 .据说 ,他确实是“视金钱如粪土” ,经常把邮局寄来的稿费汇款单当书签 ,而一直不领取汇款 ,也可看出这位科学巨人是怎样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去的 .爱因斯坦一向不讲究穿戴 ,在他未成名时 ,一位朋友在街上碰到他 ,对他说 :“你怎么穿得这么破旧 ?”他回答说 :“没什么 ,反正人们都不认识我 .”几年后 ,爱因斯坦成了世界闻名的大学者 .一天 ,那位朋友在街上又碰见了他 ,惊奇地问 :“你怎么还穿得这么破旧呀 !”他笑了笑说 :“反正人们都已认识我了 .…  相似文献   

3.
古今中外成大事立大业者,都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科学家,一次他询问一位朋友的电话号码,那位朋友说:“我家的电话不好记,是24361”,爱因斯坦说:“这很好记嘛,两打(12×2)19的平方”;高斯是一位卓越的数学家,八岁在小学读书,老师出了一道题:“1+2+3+…+99+100”,很多学生从1加2,加3,…挨个的加起来进行计算,惟独高斯观察出:1+100=101,2+99=101,…,50+51=101,∴1+2+3+…+99+100=101×50=5050。我们的学生,将来都是参加祖国四化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4.
有一次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病了 ,他的朋友出了一个数学问题给他作消遣 :“设想表针的位置在 1 2点钟 ,在这位置如果把时针和分针对调一下 ,它们所指的位置还是合理的 ,但是在别的时候 ,例如在 6点钟 ,两针对调就成了笑话 ,这种位置是不可能的 :当时针指 1 2的时候 ,分针决不会指 6.因此引起这个问题 :表针在什么位置的时候两针可以对调 ,使得新位置仍能指示实际上可能的时刻 ?”爱因斯坦笑着回答 :“是的 ,这对病在床上的人的确是个很好的问题 ,够有趣味而又不太容易 .只是恐怕消磨不了多少时间 ,我已经快要解出来了 .”这个问题他到底是…  相似文献   

5.
《数学大王》2014,(1):1-1
有个秀才,家中只靠几亩薄田生活,手头经常拮据,但他又十分爱面子。 一天,有个朋友来访,到了午饭时间,朋友并没有要走的意思,秀才无奈,便对仆人说:“你到余贝家去打些酒,叫几个菜来。”仆人一听就明白了秀才的意思,去后不久,回来禀告说:“外面王老爷求见。”秀才一听,愁眉不展,继而对仆人说:“叫他到小门口田家相见吧!”仆人又出去了,不一会儿便将酒菜带了回来。  相似文献   

6.
经常听到教师讲:学员的脑筋太简单,不能把公式灵活运用,不能“举一反三”。他知道(a+b)~2是什么公式了,可是(a+2b)~2他就不知道了。也常听到学生说:教师讲的我全明白,就是不知道如何运用?双方诉苦,各说道理,请问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们说:举例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定能“举一反三”“事半功倍”。可是究竟如何才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呢?怎样才能“举一反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这是一个问题。现在我把讲代数课举例的方法,步骤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甲:有人说:1989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第(11)题和第(18)题[下文简称“(11)题”和“(18)题”]超出了“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下文简称“大纲”]。(11) 题是一个选择题,原题如下: 已知f(x)=8+2x-x~2,如果g(x)=f(2-  相似文献   

8.
大家知道 ,在“幻方”中 ,每行、每列及每条对角线上的各数加起来是同一个和数 .有一个名叫亚当斯的青年对幻方产生了兴趣 .他想 ,既然有正方形的“幻方” ,那么 ,能不能作出一个正六边形的“幻六边形”呢 ?图 1 “一层”六边形排列大约从 1 91 0年开始 ,他就开始研究这种“幻六边形” .他先研究的是一层的 :如右图 ,能否将 1 ,2 ,3,4,5 ,6 ,7这七个数填入七个正方边形中去 ,使每条线上加起来是同一个和数 ?图 2 “两层”六边形排列他很快就发现 :这样的填法是不存在的 :如果图中x y要和x z相等 ,就有 y =z ,但 1到 7中的每个数…  相似文献   

9.
“美是真理的光辉”,黑格尔说:“我赞美数学的优美和力量:它有战术上的技巧与灵活,又有战略上的雄才远虑.而且,奇迹的奇迹,它的一些美妙的概念是支配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数学的美是内在的美,隐蔽的美,深邃的美,美在数学思想内部.数学美是客观规律的反映.要领悟数学美必须透过“抽象、枯燥”的符号、公式及定理等洞察其内部的数学思想.比如: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可谓内容丰富之极,但如果用式子表示的话,却极其简单:E=mc2,P=mv(E为能量,P为动量,m为质量,c为真空中的光速),并非所人有都能意识到这其中的美.其实,这两个公式代表了爱因斯坦对…  相似文献   

10.
马珊珊 《珠算》2014,(7):64-66
王英达在北京工作差不多七年了,普通话很好,好到“没朋友”的程度,初见他时你不会轻易地识别出他是一个香港人。他出生在中国山东省,小时候随父母到香港,在那里长大、读书、工作。这种经历带给他一种身份认知的困惑,因为标准的普通话让别人觉得他是大陆人,但是有很多本地的东西他又不熟悉,而他如果跟人说是香港人,又会被以为是在冒充港澳同胞。  相似文献   

11.
漫画趣题     
第一题发明家爱迪生非常幽默,许多拜访他的客人都感到他家的大门非常沉重,一位朋友问:"你有没有才能,使你家的门开起来不这样费力?"爱迪生笑着说:"我家的门做得非常合理,那扇门与一个打水装置相连接,来访的人每推开一次门,都往水槽里加了20升的水."后来,爱迪生想,如果每次推门能向水槽里加入25升水的话,那么少推12次门就可以把水槽装满,请问,水槽能装多少水?  相似文献   

12.
在你面前有 2只信封 ,你被告知里面都放有钱 ,且一只是另一只中钱的 2倍 ,请你随意挑一只信封 ,把它打开 ,你看到了其中的钱数 ,比如是 10 0元 ,现在请你决定是否打开另一只信封 :如果不打开 .那么10 0元钱就归你了 ;如果打开 ,那么不管那只信封中有多少钱 ,你就只能拿那些钱 ,而不能拿原先的 10 0元钱 .请问 :你是否打开另一信封 ?很明显 ,另一只信封中可能有 2 0 0元钱 ,也可能只有 5 0元钱 ,平均是 12 5元 ,比 10 0元多 (也可理解为 :若拿另一只信封 ,则相对于已有 10 0元钱来说 ,可能是赚 10 0元 ,也可能是亏 5 0元 ) ,所以你应该“跳槽…  相似文献   

13.
一、试论一个恒等式的产生在初等代数文献中,有这么一个恒等式:(2n~2+n)~2+(2n~2+n+1)~2+…+(2n~2+2n)~2=(2n~2+2n+1)~2+(2n~2++2n+2)~2+…+(2n~2+3n)~2。当然,这个恒等式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什么神仙灵机一动搞出来的。而是数学家们不辞劳苦算出来的。让我们从商高定理谈起罢!这是我们所熟悉的一个数字恒等式 3~2+4~2=5~2 如果我们不辞劳苦地算下去,就可以得到如下的几个恒等式: 10~2+11~2+12~2=13~2+14~2, 21~2+22~2+23~2+24~2=25~2+26~2+27~2,36~2+37~2+38~2+39~2+40~2=41~2+42~2+43~2+44~2。  相似文献   

14.
韩国的韩昌洙老师在他著的《千万别恨数 学》一书中说,他经常向学生强调“如果一道题不 解答两遍就等于没有做过”.他说他自己学数学 时一直努力遵守这条规则,这样做的结果是,大 部分题目再一次解答时基本上就不会犯错了.虽 然有很多学生以这样做花费时间太多为由不遵 守这一规则,但是这一习惯的的确确是非常重要 的.  相似文献   

15.
两点意见     
(Ⅰ)莫绍揆先生在[1]中指出:‘据说有一个克利特岛人说:“凡克利特岛人都说谎”。结果无论这句话是真是假,都引起矛盾’。继之又在[2]中第34页写道:‘古希腊时代一个克利特岛上的人说:“克利特岛上的人是说谎者”。如果这句话真,则他自己(是克利特岛人)便说谎,从而这句话假。如果这句话假,则克利特岛人不说谎,而这句话可为真。人们认为,如果那个克利特岛人的话进一步改为:“我这句话是假的”。那末悖论便更明显了’。实际上,如上两次提及的原始命题是公元前六世纪克里特哲学家Epimenides所提出,但很  相似文献   

16.
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掉了一颗上衣钮扣,他跑遍了所有能跑的钮扣店也没有配到一颗同样的钮扣,为此他很沮丧.一日与朋友谈及此事,朋友说:“为何不把钮扣都换了呢!”这人才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17.
巧算生日     
元旦联欢晚会上,数学老师的节目特别引人注目.他问大家:“一年有几个月?一个大月有多少天?”同学们齐声回答:“一年有12 个月,一个大月有31天.”老师接着说:“那好吧,咱们现在一起做一个游戏:只要你们把  相似文献   

18.
著名作家王蒙的长篇小说《暗杀— 332 2》(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4年版 )有以下一段 :“我现在就给你讲一讲命运的故事吧 .…从去年 ,咱们这个城市东郊公园门口 ,出现一种抓彩的游戏 .游戏的经营者拿出四种颜色的彩色玻璃球 ,比如黄、红、黑、白每种 5粒 ,四种 2 0粒 .他把 2 0粒球放到一个口袋里 .让游戏者信手抓出 10粒来 .…他规定 ,如果你抓出来的玻璃球四种颜色的比例是550 0 ,你将得到重奖 ,…如果比例是 5410或者532 0 ,奖品也很可观 ,… ,4 4 11呢 ,奖品是一个钥匙链或者一次性打火机 .如果是 4 32 1呢 ,没有奖品 ,反过来 ,你要交款 1…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围绕一个方程,做为一个高三学生汇报自己如何读数学书籍的初步体会,敬请老师们指正。试证含有x,y的不定方程: x~2-2y~2=1有无穷多组(正)整数解。现把“格点和面积”书中证明过程摘录如下: “显然x~2-2y~2=1有解x=3,y=2, 即 (3+2 2~(1/2)(3-2 2~(1/2))=1。平方并化简,得(17+12 2~(1/2))(17-12 2~(1/2)=1, 即 17~2-2×12~2=1。即 x=17,y=12,是另一组解。取立方,四次方……,即得无穷多组解。”这个证明,实际上提供了不定方程x~2-2y~2=1的解法。一开始,感到这种解法非常巧妙。仿照这种方法,试解了方程x~2-2y~2=-1。显然,x=1,y=1,是这个方程的一组自然数解(以下“自然数解”均写“解”)。随后发现,必须将原方程两边立方,才能得到第二组解x=7,y=5。以后便是五次方,七次方…。这样,便初步掌握了这种类型的方程的解法。在翻阅一本名叫《趣味的数和图》时,其中第一章“趣味的数字”里有一题:  相似文献   

20.
(一) 首先介紹一下我校高三学生的基本情况。开学之初,为了更好地教好高三数学課,我們对学生进行了摸底,測驗題目的內容是高一、高二、初三学过的,还比较容易。根据摸底的結果和平时了解的情况看,学生对于数学方面的基础知識理解不彻底,印象模糊甚至完全遺忘的現象相当普遍,有些学生的錯誤还是比较严重的,如:“(-1)~3=-3”,“x-a÷x-a=1”,“(x a)~2=x~2 a~2”,“过直线的一端作垂线”等等。也有些学生不知道y=ax~2 bx c在a≠0时的图象是拋物线,如果让他說出拋物线顶点的坐标或者对称軸的方程來就更困难了。当已知正六边形的边长时,有很多学生求不出边心距来。在解一元二次方程和根式运算上的问题也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