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3.
4.
“石冬七号”是由“87-5048”与“昌冬5号”杂交系选育而成,越冬性好,中熟类型,总生育期281天,苗期耐盐碱,出苗整齐,返青快,长势旺。中期生长稳健,茎秆粗硬抗倒力较强,后期抗干热风,耐高温,籽粒饱满,千粒重稳定。在区试中比对照增产15.6%,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增产21.9%,蛋白质含量14%。1999年1月8日通过新疆石河子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适宜在中等肥力及盐碱地种植。  相似文献   

5.
6.
周振字 《科技信息》2013,(25):460-460
本文介绍了玉米新品种"锦单18号"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青燕1号是以青永久146为母本,巴燕3号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按照系谱法经多年选育,在海拔1745-3103m的不同地区能完成生育期,收获高产、优质的饲草.结果表明:青燕1号具早熟、丰产性高、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的特点;适宜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m以下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建立种子田;海拔3000m以上的高寒牧区种植饲草.  相似文献   

8.
【目的】满足市场和生产者对早熟优质糯玉米品种的需要,选育新的糯玉米品种。【方法】2009年秋季开始利用自交系QN331作母本,自交系QN412作父本杂交选育糯玉米单交种,并参加2012年广西春、秋两季糯玉米区域试验。【结果】育成的糯玉米新品种"庆糯1号"具有优质、早熟、高产稳产,糯性高、皮薄、食味佳等特点。"庆糯1号"生育期短,从出苗至采收期,桂南地区春季为74d,秋季为70d,区试品质评价总评分86.25分,比对照高1.25分,居参试糯玉米第1位;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11 145.00kg/hm~2,比对照增产8.7%;高抗大斑病,中抗茎腐病,抗逆性高于对照,制种产量高。【结论】"庆糯1号"糯玉米2013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适合于广西各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10.
11.
秦麦3号小麦新品种是用东方红3号作母本,昌农921作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在水地栽培条件下比对照品种京冬8号增产6.74%,在旱地栽培条件下增产22.6%。具有高产、稳产、抗寒、耐旱、抗白粉病、抗条锈病、抗倒伏、抗穗发芽、品质优良及适应各种水肥条件种植等特点。并根据本区生态和生产条件,总结出该品种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13.
成果简介 “河农85-9”冬小麦新品种是河北农业大学小麦育种室育成的高产、节水型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高产田种植,较当地推广品种显增产。其主要特点是耐旱节水、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4.
“北洋1号”植物助长剂及其对冬小麦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洋1号”植物助长剂是一种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对冬小麦施用效果的研究,从农业与化学角度探讨了该制剂的控制机理.天津地区在冬小麦抽穗初期,每亩用3500倍稀释液30~40kg叶面喷施,一般增产10%~15%,每亩增产小麦30~40kg.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丰两优一号"是合肥丰乐种业公司与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共同育成的二系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优质、高产、抗性好等特点.经农业部稻米品质检测中心测定,该品种精米率、粒长、蛋白质含量等10项指标达优质米一级标准,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两项指标达优质米二级标准.该品种高抗白叶枯病,耐肥抗倒,生育期142天,在皖东稻区平均每公顷产量达9000~9300公斤,高产可达1.05万公斤,适宜推广种植.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8.
乔卫兵 《科技潮》2000,(10):55-59
悲剧的发生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核潜艇“库尔斯克”号在巴伦支海参加北方舰队演习时沉没,虽然经过俄国海军的奋力自救以及西方国家的强力援手,但最后均以失败告终。俄罗斯北方舰队参谋长莫察克于莫斯科时间8月21日17时在舰队驻地北莫尔斯克宣布,被困巴伦支海底的核潜艇“库尔斯克”号的118名官兵全体殉职,无一生还。这意味着令整个世界揪心不已的惨剧已成定局。从俄潜艇失事的当日起一直到  相似文献   

19.
“3S”技术在河南省冬小麦遥感估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婷  任银玲  杨春华 《河南科学》2001,19(4):429-432
简单介绍“3S”技术及其在国内外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论述“3S”技术在冬小麦遥感估产应用中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 ;充分肯定了“3S”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科学性、及时性和直观性。  相似文献   

20.
陆洋 《创新科技》2007,(10):F0003-F0003
又是金秋,又是十月。4年前,杨利伟一飞冲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两年后,费俊龙、聂海胜畅游太空100多个小时,为中国航天续写了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