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拿破仑三角形,包括“外拿破仑三角形”和“内拿破仑三角形”这两类三角形,在三角形ABC三条边的外侧,分别作三个等边三角形,以它们的中心为顶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外拿破仑三角形”,若在三角形ABC三条边的内侧,分别作三个等边三角形,那么以它们的中心为顶点也构成的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  相似文献   

2.
翟星宇 《中学数学》2012,(14):93-95
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1769-1821),法国皇帝,19世纪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不仅具有非凡的军事、政治才能,还非常重视科学,颇具数学头脑,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曾说"一个国家只有数学蓬勃发展,才能表现他的国力强大".他所发现的拿破仑三角形是如此的美妙,曾经令法国著名的科学家拉普拉斯敬佩不已.真是一个复杂又简洁的图形,在欣赏、学习拿破仑三角形的结论及其证明之余,我也进行了一些有趣的探究,现总  相似文献   

3.
<正>尺规作图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四等分圆是一个简单问题——只需作某直径的一条垂直平分线即可.今天笔者准备换一个角度,梳理梳理历史上有限制的、另类的四等分圆.一、拿破仑问题——限制只用圆规众所周知,拿破仑很喜欢数学,平面几何中有以拿破仑命名的定理.据说他曾经给欧洲数学家出过一道有趣的作图题——现在我们称之为拿破仑问题.  相似文献   

4.
1.拿破仑 说起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人们总记起这位叱咤风云的法国皇帝,然而,他的一生与数学也有着不解之缘却鲜为人知.他出生于科西嘉岛的平民家庭,少年时期,就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1784年,著名数学家拉普拉斯发现拿破仑有杰出的数学才能,这成为他能够被巴黎军校录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拿破仑(1769-1821)全名路易·拿破仑·波拿巴,1769年4月2日出生于地中海的科西嘉岛.由于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而在世界历史上赫赫有名.人们似乎很难  相似文献   

6.
外拿破仑三角形的推广曹鸿强(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410073)在初等数学的百花园中,有着许多绚丽多姿的奇葩,令千千万万的数学爱好者为之流连忘返.著名的外拿破仑三角形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定理1对于任意△ABC,分别以它的三条边为底边,向外作正三角形△...  相似文献   

7.
1 前言 拿破仑定理是平面几何中一个有名的定理.简述如下([5][6]):任取一平面三角形△ABC,以三条边为底线分别向外作等边三角形△XBC,△YAC,△ZAB,这三个等边三角形的中心(即内切圆心)L,M,N构成一个新的等边三角形△LMN,称作拿破仑外三角形.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随意的图形中,发现一种规律,比如对称,是颇具迷惑力的.在证明一个命题时,如果我们能自觉地运用对称的观点,比如说轮换对称式,将会使我们的思考、运算、叙述容易得多。以拿破仑命名的拿破仑定理即是一例.  相似文献   

9.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经济的日益繁荣,数学在各个学科更加凸显出其应用价值.正如拿破仑所说:"一个国家只有数学蓬勃的发展,才能展现它国力的强大.数学的发展、至善和国家繁荣昌盛密切相关."在现实生活中,不论一个人从事何种职业,都会运用到数学,随着  相似文献   

10.
骄傲的"x"     
"x"这个符号很神秘,长得也很特别,与众不同.在数学王国里你需要几它就会给你几.因为它的这项特异功能,很多数字朋友都很崇拜它,"x"自己也觉得自己的本领最大,于是,它就越来越骄傲了. 有一天,"1"、"2"、"3"、"4"等几个数字在一起比大小."x"突然出现在它们面前,斜着眼睛说:"你们不要再比啦!你们谁也不是我的对手!""1"听了,生气地说:"你怎么能和我们比呢?你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还敢来这里和我们比赛.  相似文献   

11.
正确运用"或"与"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或"与"且"是数学中常用的名词和逻辑联结词,这里的"或"与日常语言中的"或者"、"可能…也可能…"和"也许…,也许…"意思相当,而且是可兼容的(即两者中至少一个成  相似文献   

12.
拿破仑给巴林将军讲,有四种人:既聪明又勤奋,聪明但不勤奋,勤奋但不聪明,既不聪明又不勤奋,请你给这四种人划分一下层次.巴林将军说,既聪明又勤奋的人肯定是一等人.拿破仑说,错了,在做一件具体的事情上,聪明但不勤奋的人才是一等人,要多用脑,提高效率,二等人才是既聪明又勤奋的.那么,三等人是谁呢?  相似文献   

13.
<正>拿破仑将军是法国赫赫有名的皇帝,他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一名有相当造诣的数学爱好者,他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若在任意三角形BC的外侧作三个等边三角形△CAB′、△CAB′△ABC′,(如图所示),则它们的中心能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此三角形被称为拿破仑三角形)你能证明这个问题吗?  相似文献   

14.
如果有这样一则宣传"万能解题器"的广告:"高科成果,绝对有效.智能电子,解除烦恼.使用简便,头上一套.所有难题,一概报销.从速购买,限量营销".你相信吗?决不会有人相信!"子虚乌有,胡说八道,骗钱广告,谁都知道!"是的,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世界上永远也不可能发明和制造出所谓的"万能解题器"!数学题的解答,依靠的永远是勤奋加智慧!若说有"万能解题器",那只能是装载着扎实"双基"、具有过硬心理品质、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各种思想方法的人的大脑.  相似文献   

15.
"过河式"模型(图1)是在一线教学实践中为有效设计和达成三维目标而提出的一个简单、直观、形象的教学学习活动模式,比"三角式"模式(图2)具有更多的优点,能让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来有效分析、设计和达成三维目标,更有效地促进一线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实践和研究,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由惑到悟".  相似文献   

16.
题 1  (拿破仑定理 )以△ABC各边为边分别向外作等边三角形 ,则它们的中心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此定理是法国皇帝拿破仑发现的 ,又叫拿破仑三角形 )图 1证明 如图 1,等边△A′BC、△AB′C、△ABC′的中心分别为O1 、O2 、O3,连结BB′ ,CC′ .∵ ∠BAB′ =∠CAC′ =∠BAC +60° ,∴ △BAB′≌△C′AC .故 BB′ =CC′.同理可得 AA′ =BB′ =CC′.记△ABC三边分别为a、b、c,连结BO1 、BO3,则BO1 =33 a , BO3=33 c .∴  BO1 BO3=BCBC′=ac.又 ∠O1 BO3=∠…  相似文献   

17.
F:喂,老"函"!您今天匆匆忙忙忙什么?   函:<九头鸟茶楼>今天开业,我送"清新解困"茶.   F:那好,我们俩一起去!你的全名不是叫"函数"吗?怎么现在只称"函"呢?……  相似文献   

18.
拿破仑给巴林将军讲,有四种人:既聪明又勤奋,聪明但不勤奋,勤奋但不聪明,既不聪明又不勤奋,请你给这四种人划分一下层次.巴林将军说,既聪明又勤奋的人肯定是一等人.拿破仑说,错了,在做一件具体的事情上,聪明但不勤奋的人才是一等人,要多用脑,提高效率,二等人才是既聪明又勤奋的.那么,三等人是谁呢?巴林将军说,那还用问,肯定是勤奋但不聪明的人.  相似文献   

19.
"双线"条件的一次函数应用题在近年来的中考中屡见不鲜.解答它们,要认真观察"双线",把其中一些特殊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找出来.这样,容易确定"双线"中的直线,或折线中的线段和射线对应的一次函数关系式.现仅以2010年的中考题为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陈绍平 《大学数学》2007,23(4):73-75
给出模糊乘积"失真"的充要条件,并讨论模糊乘积的"失效"与"失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