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硫杂冠醚PVC膜汞(Ⅱ)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杂冠醚为活性物质的PVC膜汞(Ⅱ)离子选择电极的研究近年已有报道,我们曾报道二茂铁硫杀冠醚PVC膜汞(Ⅱ)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并根据硫和汞的软硬酸碱相亲性,设计并合成了8个新型硫杂冠醚。本文以它们为活性物质研制PVC膜汞(Ⅱ)离子选  相似文献   

2.
我们曾报导了PVC膜四碘络铋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现又研制了铋(Ⅲ)-溴,铋(Ⅲ)-氯的络阴离子PVC膜选择电极。本文比较了三种铋(Ⅲ)-卤素络阴离子选择电极的主要性能,并对络阴离子电极配位体的选择条件及阳离子的干扰规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4,5-二氮杂-9-对甲氧基亚氨基芴为铜(Ⅱ)离子载体的聚氯乙烯(PVC)膜电极的研制;研究了电极膜中增塑剂种类及载体和离子定域体(KTpClPB)含量对电极性能的影响,得到了电极膜中各组分的最佳质量比为m(载体):m(PVC):m(o-NPOE):m(KTpClPB)=2.0:32.3:65.6:0.1;该选择电极对铜(Ⅱ)离子有良好的能斯特响应性能和较高的选择性,线性响应范围为10-6~10-2 mol/L,斜率为29.9 mV/decade;电极具有优良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电位滴定Cu^2 的指示电极和水体中铜离子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锑离子选择电极的报导很少,仅Fogg等报导过SbCl_6~-液膜电极,PVC膜电极尚未见报导。Fogg的液膜电极虽然灵敏度较高,但重现性稳定性很差,寿命很短,只10天左右。我们根据酒石酸锑化合物非常稳定,易溶于水等优点,以三辛基十六烷基碘化铵为定域体研制了性能较好的PVC膜酒石酸锑(Ⅲ)阴离子电极。用该电极测定粗铅中的锑,结果令人满意。一、实验部分 1.主要试剂与仪器:三辛基十六烷基碘化铵(自制);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  相似文献   

5.
用交流阻抗法研究离子选择电极过程已有报导。由电极的交流阻抗行为,可以得到有关膜导电机理的信息。已有文献报导了玻璃电极、晶态膜电极、硝基苯为溶剂的液膜电极和PVC膜电极的交流阻抗行为。有关功能高分子为活性物的离子选择电极的交流阻抗行为还未见有文献报导。前文曾用功能高分子为活性物制备了压片PVC膜氯离子选择电极。本文报导该研制电极的交流阻抗行为。  相似文献   

6.
应用碱性染料研制汞(Ⅱ)电极已有文献报导,但未见丁基罗丹明B和夜蓝用于汞(Ⅱ)电极的研制。本文分别以丁基罗丹明B和夜蓝的大阳离子为定域体,应用正交试验法选择较佳条件,研制成性能良好的PVC膜电极和涂碳电极,测试了电极性能和电势滴定曲线,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一、主要仪器和试剂 DS-26型五位数字电压表(天津无线电一厂),pHS-73型精密酸度计(天津永红仪器厂),217型饱和甘汞电极(泰县无线电厂)。汞(Ⅱ)标准溶液称取一定量溴化汞,以0.1M(或0.2M)溴化钠溶液溶解,定容,配得10~2M汞(Ⅱ)标液。再以0.1M(或(0.2M)溴化钠溶液逐级  相似文献   

7.
铯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国外曾报导过四苯硼铯液膜型、冠醚-PVC膜型和非均相固膜型等类型。四苯硼铯-PVC膜艳电极未见报导。本文在离子缔合型阴离子选择电极研究的基础上,报道了一种以四苯硼铯为活性物质的离子缔合型阳离子选择电极——PVC膜铯离子电极的研制。电极对铯离子的线性响应下限为4×10~(-5)M,斜率为50mV/pCs(28℃);若在以四苯硼艳饱和的1×10~(-2)M氯化铯中将电极活化12小时以上,并保存于此溶液中,则电极响应斜率可提高到55mV/pCs(17℃),但线性响应下限升高至1×10~(-4)M。电板寿命在三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易于制备的3种二醋酸双(呋喃甲醛)缩1,3-丙二胺铜(Ⅱ)、钴(Ⅱ)、锰(Ⅱ)金属络合物为载体制备了阴离子选择性电极,发现以二醋酸双(呋喃甲醛)缩1,3—丙二胺Ca(Ⅱ)[Cu(Cu(Ⅱ)—BFADP]络合物为载体的PVC膜电极能明显改善对I^-的响应。采用紫外光谱分析技术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电极对I^-响应机理,并将电极初步应用于药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氧化还原型电极系以电子传导为依据,响应快,斜率较理想。国外已报导的有:以CeO_2作为电极膜材料的稀土离子选择性电极,以及含Fe(Ⅱ)玻璃膜的Fe(Ⅲ)离子选择性电极等。本文介绍一种以二甲苯胺兰(11)(简称DMPAB,下同)为活性材料的PVC涂铂铁(Ⅲ)电极。该电极对铁(Ⅲ)离子的响应斜率约为57~59MV,除钒(Ⅴ)、铬(Ⅵ)、铈  相似文献   

10.
1976年kimura等报导了双冠醚庚二酸二-〔3,4-(1',4',7',10',13-五氧环十五烷乙烯)苄酯〕(以下简称双冠醚A),用为钾离子和铊离子选择电极的活性物质,并测定了电极的各种性能参数。同年Szczepaniak等也报导了用Tl-O,O-二癸基二硫代磷酸盐为活性物质的铊(Ⅰ)离子选择电极。Coetzee及Malik报导了固态沉淀盐的铊(Ⅰ)电极。本文研究和制备了含有活性基团的双冠醚(B)作为电活性物质的PVC膜铊离子选择电极,并测定了它的性能,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以PVC膜钯离子选择电极作为检测手段,用恒界面搅拌池法研究了三辛胺从氯化物介质中萃取钯(Ⅱ)的动力学。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求出速率常数值,讨论了酸度、温度、添加剂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Cattrall等[1]曾报导用Allqat 336S的四氯络铁(Ⅲ)酸盐为电活性物质制成铂基PVC膜涂层电极,并用于测定铁矿石中的铁含量[2]。惜所用季铵盐碳链较短,检测下限欠佳。本文报导用长键季铵盐作活性物质,以制备其内导体系为溶液接触型的PVC膜四氯络铁(Ⅲ)阴离子选择电极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3.
以 AuCl_4~-为响应离子的 Au(Ⅲ)离子选择电极已有报导,但尚未见有基于季铵盐-AuCl_4~-体系的电极。我们采用 N263~+-AuCl_4~-作电活性物质,以 DBP作溶剂,研制了 PVC 膜金离子选择电极。电极制作简单,性能良好,可用于金矿石及金矿“贵液”中金的测定。一、仪器与试剂pHS-2型酸度计;213型饱和甘汞电极。N263(上海有机所);正己烷(化学纯);PVC 粉(上海燎  相似文献   

14.
四苯硼酸盐与介体溶剂所组成的PVC膜对碱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同溶剂的性质有关[1]。因此,可选择适当的溶剂研制碱金属离子选择电极。本工作研究了以DOPP(苯基膦酸二辛酯)或TBP(磷酸三丁酯)为介体溶剂,NaTPB(四苯硼钠)或KTPB(四苯硼钾)为活性物质的PVC膜对金属离子的选择响应。结果表明,DOPP为溶剂、KTPB为活性物质可制备性能良好的PVC膜Li+选择电极。该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接近或优于新近报道的几种Li+选择电极[2~7]。  相似文献   

15.
高灵敏PVC膜金(Ⅲ)离子选择电极研究和巯基棉富集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文用十六烷基吡啶研制成性能优良的PVC膜金(Ⅲ)离子选择电极。考虑到十六烷基吡啶有明显水溶性弱点,本文改用非水溶的十六烷基三辛基季铵盐作活性材料,使电极达到罕见的高灵敏度。经反复测试,电极在1×10~(-4)-5×10~(-8)MAuCl_4~-间有良好的Nernst响应。提高测定灵敏度是现今试金的重要课题。虽然迄今报导的金离子选择电极灵敏度大体与灵敏的硫代米蚩酮光度法相近,但在实用方面未曾充分发挥。四苯鉮、乙基紫型金离子电  相似文献   

16.
应用碘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汞矿石中的汞(间接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近年来,各种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及应用日益发展,对碘离子选择电极的研究也有不少报导。我们采用AgI/Ag_2S克分子比1∶1的难溶盐沉淀混合物及纯AgI沉淀压制的碘离子选择电极,性能良好,能满足一般分析要求。应用碘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汞,资料报导在1—2N的硝酸或硫酸溶液中,以碘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汞,在[Hg~(2 )]=10~(-7)—10~(-8)M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电分析化学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个分支,膜电极中气膜、液膜、固态膜都曾得到过应用,但最受青睐的是固态膜(如PVC膜),由于该电极不受样品颜色、浊度、悬浮物或粒度影响,干扰小,为解决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开拓了广阔前景.前人在PVC膜离子选择性电极方面做了许多工作~([1,2]).实验研制了以自制对甲基苯磺酰化丝氨酸稀土Nd(Ⅲ)配合物为电活性物质的PVC膜离子选择性电极,旨在用直接电位法测定样品中钕离子.  相似文献   

18.
前曾报导N-(间位取代苯基)氨基乙酸,α,α’-联吡啶与铜(Ⅱ),镍(Ⅱ)和锌(Ⅱ),N-(对位取代苯基)氨基乙酸,邻菲啰啉与铜(Ⅱ),镍(Ⅱ),锌Ⅱ)和钴(Ⅱ)生成的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酸碱强度之间的直线自由能关系,本文报导在25℃,0.1mol·dm~(-3)NaClO_4条件下,以邻菲啰啉(phen)为第一配体(A配体),以N-(间位苯取代基)氨基乙酸(简写为m-RPhG,R=CH_3,H,CH_3O,Cl)为第二配体(B配体)与镍(Ⅱ),锌(Ⅱ),钴(Ⅱ),以及α,α’-联吡啶(bipy)为第一配体,以m-RPhG为第二配体与钴(Ⅱ)以及在25℃,0.1mol·dm~(-3)  相似文献   

19.
在pH值为9.5~9.9的氨-氯化铵的缓冲溶液中,镍(Ⅱ)、铜(Ⅱ)、镉(Ⅱ)、钴(Ⅱ)、锌(Ⅱ)形成氨合络合物,而银(Ⅰ)、铋(Ⅲ)、铁(Ⅲ)、铁(Ⅱ)、汞(Ⅱ)、汞(Ⅰ)、锰(Ⅱ)、铅(Ⅱ)、锡(Ⅳ)、锡(Ⅱ)、钒(Ⅴ)、铝(Ⅲ)、钛(Ⅳ)等生成各种形式的沉淀。用甲醇-乙醇-氯化铵-氨-水体系(pH9.0~9.1),在硅胶H薄层板上,可以实现镍(Ⅱ)、铜(Ⅱ)、镉(Ⅱ)、钴(Ⅱ)、锌(Ⅱ)的分离。双硫腙显色后,用CS-93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测定含量。线性范围:锌0.01~0.20微克,铜0.01~0.25微克,镍、镉、钴0.01~0.30微克。  相似文献   

20.
PVC膜Au(Ⅲ)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工作巳有不少报道,我们对国内的几种电极进行了性能对比实验。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研制了十八烷基二甲基苄铵-AuCl_4~ˉPVC膜电极。此电极制备工艺简单,成品率高,寿命长,其主要性能优于或相当于目前文献报道的金(Ⅲ)PVC膜电极,有实用价值,宜于推广。利用此电极,我们测定了一系列金矿样,并与原子吸收法比较,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