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四环素类药物在体内存在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四环类药物与金属离子、生物大分子、有机小分子的相互作用,模拟体内环境研究了这些物质对药物的竞争作用,初步证明这些药物分子在体内存在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高效前沿分析的发展及在药物-蛋白结合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高效前沿分析方法的原理、特点、种类,综述了它在药物与蛋白结合研究中的应用及国内外研究概况;通过与高效液相色谱/前沿分析比较,阐明了毛细管电泳/前沿分析在药物蛋白结合研究中的优势;分析了在药物与蛋白结合研究中所采用的各种研究方法,通过与这些研究方法的比较,阐明了高效前沿分析的优越性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提出了在高效前沿分析方法中有待完善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qTOF)联用技术,对3种三唑仑苯二氮Chuo类药物进行CID研究,并以质子化准分子离子[M H] 作为内标物,对碎片离子进行了准确质量测定,确认了这些碎片离子的元素组成,探讨了该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发现,它们的ESI-MS2(源内)和ESI-MS3质谱分别生成脱去N2分子、HCN或CH3CN分子和C1原子的碎片离子,其中m/x 205为3种药物共有的碎片离子,这些特征可用于三唑仑苯二氮Chuo类药物的体内代谢转化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4.
凝血酶、胸腺肽和转移因子的低温量热学研究刘云娜,谈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凝血酶、胸腺肽和转移因子是生化试剂,也是3种药物,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冷冻干燥,传统的做法是将药物水溶液降到一个很低的温度,以确保药物水溶液的结晶。为研究这些药...  相似文献   

5.
甲壳胺药膜的控制释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阿司匹林为模型药物研究了小分子药物在甲壳腹膜中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释放是扩散控制的,与膜厚、介质pH值,膜交联度及膜分散性密切相关。改变这些参数可达到比较恒定的延长释放和不同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含酪氨酸的聚磷酸酯与药物分子进行大分子反应,制备了含5-氟尿嘧啶或氨甲蝶呤的聚磷酸酯。所得聚磷酸酯均具有两亲性,部分聚磷酸酯在水中能形成胶束。研究了这些聚合物的体外降解和释药性能,体外抗肿瘤实验表明,有些聚磷酸酯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7.
某些滥用药物分析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滥用药物吗啡和可卡因的分析检测为例,对当前毒品分析的几种主要应用技术进行简要介绍。这些方法包括物理化学方法和免疫化学方法,侧重阐述滥用药物免疫分析法,强调了免疫分析技术在毒品分析中的特殊优越性。指出发展免疫分析化学研究是加强我国毒品检测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天然药物研究中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林 《合成化学》1999,7(4):359-363
讨论了生物种类多样性、同种天然产物中结构及活性的多样性、化合物存在的不同形式以及生物相互作用的多样性在天然药物研究和开发中的启示作用,在天然药物研究中由这些多样性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安眠镇静药物的串联质谱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凤瑞  刘淑莹 《分析化学》1998,26(11):1394-1396
气相色谱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经常被用来分析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用这些方法分析时,需要在色谱分析前,进行长时间的样品制备和衍生化过程。本文描述了用地识别16安眠镇静药物的EI/MS/MS过程,并且对两例服毒自杀者的尿样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10.
药物发光分析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国内目前药物发光分析的现状着重对荧光,化学发光和磷光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作了较详细的介绍,此外还介绍了作者近几年来用发光技术与薄层分离联用进行药物含量测定,中药微量元素测定,血药浓度监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药物发光分析研究了目前主要是要把高分离度与高灵敏度检测相结合及连续操作。  相似文献   

11.
以5-氟尿嘧啶为药物模型,以乳酸-磷酸酯共聚物为高分子药物载体,合成了侧链带药的乳酸-磷酸酯共聚物药物。用^HNMR,IR,UV谱对其结果进行了表征。测定高分子药物中5-FU的含量,研究了高分子药物的体外释药物能及共聚物组成对释药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雪花胺类化合物的三维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雪花胺是一类重要的乙酰胆碱脂酶抑制剂,有可能发展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 利用分子力学计算得到了这类化合物的优势构象,并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CoMFA研究.发现,对于雪花胺类化合物,影响其药效的主要因素是空间结构,电荷作用力的影响较小.对空间因素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该类分子,不宜用空阻较大的基团进行取代.由电荷影响的分析得到了在不同位置上取代基所应有的电荷性质.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为基于雪花胺的抑制剂设计提供了方案.  相似文献   

13.
人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代谢过程促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文[1]已报导了合成药物对细菌抑制作用的研究.药物抑菌生长的热化学研究是当今热化学法研究的一个活跃领域,Boling[2]、Nordmark[3]等人已做了很有意义的工作.在此基础上,作者对畜养药物促进细菌代谢过程进行了研究,用微量量热仪测定了人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谢过程起促  相似文献   

14.
微量元素硒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从流行病学研究综述了硒与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肿瘤、白仙障以及糖尿病的关系。硒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机理以及有机硒药物的研制情况。  相似文献   

15.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设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是一类含锌的水解酶, 过量的MMP会加速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并导致一系列的疾病, 例如癌症、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症等。因此MMP抑制剂的研究已成为药物设计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课题。近年来, 科学家们发展了三种分子设计的方法, 包括基于底物的药物设计、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和组合化学技术。本文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及其在MMP抑制剂设计中的应用和进展。  相似文献   

16.
砷、锑、铋类药物的应用历史和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楠  孙红哲 《化学进展》2009,21(5):856-865
近年来,由于对主族元素砷、锑、铋的生物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从仅仅关注它们对人体的生物毒性到开始研究它们在化学药物领域的应用和潜力。本文简要的介绍了砷、锑、铋作为药物应用的历史,综述了近年来砷、锑、铋的化合物在抗癌、治疗白血病、抗寄生虫病和抗菌方面的一些应用,以及用于发现这些药物的靶分子和结合蛋白的现代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17.
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联用技术,跟踪小鼠给予药物辛伐他汀前后血清中的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开展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辛伐他汀对磷脂类物质作用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辛伐他汀药物对血清中磷脂类物质有较大影响,本文对其中6种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标记物进行了结构确认,并对这些物质与降脂作用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将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药物的作用效果研究,对新药研发和合理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是目前临床上最重要的一种一线抗肿瘤药物。近年来以此药物为母核,对其进行结构改造,以期找到活性更好,副作用更小的抗肿瘤药物成为国际上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通过文献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只有少量文献报道此药物的全合成,且已报道的路线存在原料昂贵,工艺复杂,不绿色环保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报道了一条更加简便,环保,适合工业生产的路线,通过五步反应,以总收率19.9%得到了苯丁酸氮芥,对进一步研究此药物的应用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9.
硒对癌症的预防和临床问题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从流行病学、实验室和临床等的研究均表明微量元素硒具有化学防癌的潜力,特别是近来富硒酵母应用于肺癌、肠癌、前列腺癌和肝癌等临床干预试验,表现出硒具有强大的保护作用。本文着重论述了硒化合物发展成为化学防癌药物的作用机制问题,这些机制表现在硒具有抗致癌的生物活性。还讨论了对硒的化学预防试验人群的选择,硒的干预试验,临床应用结果和安全范围的指标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化学与医学之间的衔接,促进医用化学为医学教育服务,开展了药物配伍禁忌与注射药物配制的化学衔接实验研究。通过开展维生素C与碘伏、微量元素注射液的配伍实验,观察化学反应现象,促进学生探索维生素C与这些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通过比较注射器与化学仪器操作原理,理解注射药物配制原理即化学溶液配制与稀释原理,促进学生化学操作与医学操作相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