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匀强电场为研究对象,从匀强电场场强与电势的关系出发,推导出匀强电场中同一直线上任意三点电势之间的定量关系,其形式类似于解析几何中的定比分点坐标公式.该方法可使类似问题由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计算,提高了解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热力学和相变理论导出了在高压静电场下水蒸汽凝华成核的力学平衡、相平衡条件、成核的临界半径、以及饱和蒸汽压方程。该方程说明在强电场中水蒸汽的饱和蒸汽压将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减小的规律,定性地解释了在电场中水蒸汽在固体冷表面上凝华成核结霜的规律,并由实验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3.
讨论在匀强电场中未放入导体球前选择球心处的电势ψ0,并给出了确定ψ0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5.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匀强磁场中运动的轨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带电粒子与匀强电场、匀强磁场成不同的夹角进入场中的运动轨迹问题,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W/O乳化液分散相液滴破裂的临界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牛顿型液-液两相乳化液的分散相液滴的破裂机理及其临界条件,用Couette双圆筒装置形成薄层纯剪切流场,通过白油包水型乳化液滴在不同剪切率下的变形和破裂情况,验证临界破裂条件并加以修正。提出对于油水旋流分离器,根据实际的流场分布和乳化液的物性特点,可以预测分离效果;或根据分离器的分离能力,适当控制其转速或流量等操作条件,使内部流场合理分布,防止乳化液进一步乳化。为此,研究液滴的临界破裂条件可为各类油水乳化液分离设备内部的剪切分布的合理性提供可靠依据和优化指标。  相似文献   

7.
基于VOF液/液相界面追踪方法,建立了不可压缩水/油单乳液液滴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模拟研究了剪切流场条件下2个相同体积的液滴在碰撞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变形行为.观察了液滴碰撞过程中液滴的运动轨迹,并对相应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在剪切流场作用下,两液滴的碰撞过程分为接近、碰撞、分离3个阶段.由于碰撞过程中液滴间的相互挤推作用,液滴分离后,液滴间的侧向质心间距Δy/a增大.此外,分析了液滴碰撞过程中毛细数对液滴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两液滴在碰撞靠近过程中,在碰撞区中心处产生一个高压区,随着毛细数Ca从0.2增加到0.4,界面挤压变形越明显,液滴变形系数D也从0.32增加到0.51.  相似文献   

8.
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化学反应体系的反应速率会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反应体系的平衡状态,然而其机理仍不清楚.本文从反应体系的介电特性出发,研究了强静电场与反应体系的相互作用.在只考虑二阶非线性响应时,对改进型的Smoluchowski方程进行勒让德多项式展开,推导出反应体系极化强度的一般表达式.同时利用异构反应讨论了具体的非线性变化,结果表明,极化过程中的二阶非线性项与极化强度之比与电场强度成正比,同时讨论并给出了该结果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静态双水相系统分散相液滴上升速率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静态环境中双水相系统相分离过程的恒速阶段进行了适当的模型假设,并采用机理分析方法建立了分散相液滴上升速率模型.实验测定了11种不同PEG(聚乙二醇)/磷酸盐双水相系统的上下相密度差、粘度和相比等参数,根据相分离过程分散相体积变化的相关实验数据,求取了不同组成双水相体系分散相液滴的上升速率,进而用系统辨识方法确定了模型参数,得到了双水相系统相分离过程分散相液滴最大上升速率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通过求解拉普斯方程在球坐标中解的一般形式,得到了在匀强电场中介质球内外的电位和电场强度函数的析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求解拉普斯方程在球坐标中解的一般形式,得到了在匀强电场中介质球内外的电位和电 场强度函数的析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证明了:对于电力线相互平行的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不可能在生趣于电场强度 由有变化;但电场强度的大小中以沿电场强度的方向上有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证明了:对于电力线相互平行的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不可能在垂直于电场强度的方向上有变化;但电场强度的大小可以沿电场强度的方向上有变化。还证明了:若电力线相互平行的电场区域内有不为零的净电荷分布,则该区域必为非匀强电场区域;若在任一个电力线相互平行的电场区域内净电荷分布处处为零,则该区域必为匀强电场区域。这也就是电力线相互平行的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带电弹簧振子在外电场F^→和弹力f^→作用下,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计算出其运动规律,再由静电学和电动力学理论计算出空间点的电磁场,并进行适当讨论。  相似文献   

15.
郑桂梅 《科技信息》2006,(7):263-265
本文分析了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给出了一般情况下的运动方程,讨论了几种特殊情况下粒子的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16.
将一个带电导体球放在一个均匀电场中,由于空间三维电位分布复杂,实验很难实现绘图.文中利用软件实现了三维电位分布图,并且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电场抑垢研究兴趣集中于电场对碳酸钙晶体形貌的改变,电场对已成垢的颗粒是否有抑垢作用鲜有研究。针对电场颗粒污垢抑垢机理不明的问题,提出非匀强电场颗粒物污垢抑垢模型,解释了电场对流体管道内污垢颗粒存在抑垢作用。电场60V至180V、频率50Hz、颗粒质量100条件下研究结果表明:匀强电场并不会使颗粒产生抑垢作用,颗粒污垢在非匀强电场受到介电泳力(),改变原本运动轨迹,达到抑垢的效果。随着电场强度升高,碳酸钙颗粒受到的从,升至。硫酸钙受到的从升至。碳酸镁颗粒受到的升至。电场强度对多种污垢颗粒产生的,是影响抑垢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建立起适合厚片材料测试的非线性介电测试系统和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测得了在不同场强和温度下PZT/P[VDF(77)TrFE(23)]03 型铁电复合物厚片的二阶非线性介电系数;根据Yamada 模型拟合(一阶) 介电系数的电场和温度依赖关系得到了退极化场系数Lz,并由此计算了在各电场和温度下作用于陶瓷粒子的局域场;结果说明在介电系数测试过程中,未预极化复合物试样的二阶非线性介电系数起源于分散相陶瓷粒子在局域场作用下发生的部分极化反转.  相似文献   

19.
对雾化液滴在液-液循环床体内碰撞-聚并现象进行了研究.在相同喷速下,通过改变载冷介质流量和温度,考察了影响液滴聚并发生频率的关键因素;采用高分辨率数码摄像仪实时采集床内颗粒在同一工况下不同高度处的流动状态,应用图像处理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颗粒平均粒径沿床高的变化趋势;对载冷介质温度最低时实验所获得的冰晶进行粒径的测量与统计整理,探讨了抑制液滴聚并的方案.结果表明,液滴聚并严重地影响了冰晶尺寸及其分布;在载冷介质流量较小时,液滴聚并频率大大降低,而在载冷介质温度较低时,液滴表面局部破碎及快速冻结导致颗粒平均粒径沿床高呈减小的变化趋势.在保证经济性及不冰堵的条件下,可以通过降低载冷介质温度和减小其流量来改善所制取流体冰冰晶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应用原子特征边界轮廓模型,研究了第Ⅰ主族H、Li、Na、K、Rb基态原子分别在106、107、108V/m强电场中的边界轮廓.计算结果表明,在电场中原子的边界轮廓呈现近椭球形,且沿电场方向边界轮廓收缩的程度小于电场反方向拉伸的程度.电场强度越强,原子边界轮廓改变越大.相同强度电场下,第Ⅰ主族元素原子从上至下,边界轮廓变化逐渐增大.计算中得到的单位强度原子平均径向变化率与实验已测得的原子极化率结果呈现很好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