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冰箱用直线压缩机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研究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直线压缩机,可应用于冰箱、空调等小型制冷设备.由于采用新型磁阻式直线电机驱动,使压缩机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可实现高效节能.分别以R134a和R600a作为制冷剂,对直线压缩机的性能参数做了理论计算,对压缩机的工作过程和阀片运动规律等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得到了直线压缩机的性能参数以及阀片的运动规律、活塞受力等情况,为直线压缩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小型制冷设备,直线压缩机的性能将比现在普遍使用的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性能优越;直线压缩机磨损较小,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经济性,而且控制系统灵活,变频效果较好.因此,直线压缩机是一种理想的新机型,有望取代现有的往复活塞式压缩机.  相似文献   

2.
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台的改造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台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的改造过程,对实验台的保温措施,压缩机的安装方式,温度、流量、压力等的测量方面进行了改造,使得改造后的实验台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并对改造后的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台进行性能测试与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实验台的测试精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该试验装置可对10~60kW制冷压缩机进行制冷量、输入功率、单位功率制冷量等性能进行自动测试,其主测与辅测试验偏差小于4%,主测重复精度小于2%.试验台中所选用的各类仪器、仪表的量程和准确度符合GB5773-86标准的要求.试验台测试与控制自动化程度高,采用的首级控制与次级控制的方法先进,工况入稳时间短,测试精度高,制冷量测试范围宽,功能全,整体性能达到了90年代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4.
制冷压缩机工作过程的计算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设计了较为精确的描述制冷压缩机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编制了功能较多的计算模拟软件,应用该软件对制冷压缩机在广泛工况范围内的工作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经国产新型8ES10和810AC两种压缩机的试验结果验证,说明该计算模拟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从提高半导体冷藏箱制冷效率入手,通过对小型半导体蓄冷箱热端散热情况分析,建立了热端散热实验系统.分别对风冷散热、热管散热、热管与风冷组合散热三种散热方式进行了综合实验研究.分析其散热方式的特点及优势,研究在不同散热方式下冷藏箱制冷性能,找出使冷藏箱整体运行效率达到最优的散热方案,对今后半导体冷藏箱热端散热的进一步优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冷却水系统强耦合、分布参数且参数时变的非线性特点,在无法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情况下,采用模糊控制技术进行冷却水流量的调节,从而保证测试系统在试验工况下制冷剂所要求保持的温度.经过仿真验证,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工程热力学实验之制冷循环性能测试装置的R22制冷剂替代进行理论热力循环计算与物性分析,确定R290作为直接充灌绿色环保制冷剂替代候选,未更换其它部件并进行试验,研究表明:R290替代R22后,制冷剂充注量约为59.3%,降低了R290泄露爆燃危险;单位质量压缩耗功、单位质量制冷量及COP均提高,但由于制冷剂质量流量下降,故R290时压缩机耗功较小,而制冷量及COP较大;有回热制冷循环比无回热时压缩机耗功、制冷量及COP均提高,而制冷量及COP提高更多,因此回热有利。通过大学生创新实践,丰富了实验装置的功能、提高了学生对制冷系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及对环保、节能和创新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F4.8型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改用R22工质后热力过程的计算机模拟,获得气阀结构参数对压缩机热力性能的影响数据,并对气阀结构和排气压力过高影响压缩机启动等问题提出改进方案。试验和实际运行效果很好,可供制造厂和使用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得到制冷系统不同参数以及回热器对新型环保制冷剂R1234yf,R1234ze,R152a,R448A,R290,R600a系统性能的影响,基于VapCyc建立有/无回热器两套仿真模型,并且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仿真得到了分别选用上述6种制冷剂时,系统制冷量及制冷系数COP随过热度、环境温度、压缩机转速、冷凝器侧风量、蒸发器侧风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制冷量随过热度、外界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缩机转速、冷凝器侧风量、蒸发器侧风量的增大而变大;COP随过热度、外界环境温度、冷凝器侧风量的增大而降低;随压缩机转速、蒸发器侧风量的增大而升高;相同工况下,制冷量的大小顺序为R448A, R290, R152a,R1234yf, R1234ze,R600a,COP大小顺序为R600a,R1234ze, R152a,R1234yf,R290, R448A;对于上述6种制冷剂系统,增加回热器对系统性能均是有益的,且系统制冷量及COP平均提高了10%,6%左右,并且对R600a系统性能提高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0.
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全三维、交错网格、全隐格式的计算方法对管壳式换热器壳侧的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各向异性多孔介质与分布阻力的概念,采用修正的κ-ε模型和壁面函数法,着重分析了管壳式换热器壳侧的湍流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结果和冷态实验数据的对比表明:换热器壳侧的压力分布及压降的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符合良好,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最大偏差为20%左右。采用各向异性多孔介质模型比现有文献中采用的各向同性多孔介质模型更能有效地模拟管壳式换热器壳侧的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11.
环保型CO2跨临界制冷系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自然工质CO2是一种不对臭氧层产生破坏,具有很小的温室效应系数的制冷剂,本文介绍了跨临界CO2制冷系统的构成和控制特点,分析了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设计了CO2制冷压缩机、换热器、节流机构的关键技术,影响CO2制冷压缩机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泄漏,影响压缩机以及所有循环系统配件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是其结构强度,CO2制冷系统换热器设计的趋势是采用高流量密度的小管径和微通道换热器,这有利于提高换系数和承受高压,节流阈把高压侧压力节流到蒸发压力,同时控制高压压力并使其随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的变化而变化,CO2,制冷系统调节特性与传统制冷系统不同。  相似文献   

12.
半导体制冷的热管式散热器传热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半导体制冷散热器存在的问题,采用热管技术加以解决。分析比较了超片式散热器和热管式散热器的传热性能,归纳出采用热管式散热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制冷剂气体水合物分解热的确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可视化高压流体测试装置,测定了HFC134a、HCFC141b和HFC152a水合物的分解条件。根据测定的制冷剂气体水合物形成条件和压缩因子,计算了制冷剂气体水合物在0℃以上的分解热,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水合物分解热与形成水合物的结构有关;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两者的水合物分解热随温度的变化不大;HFC134a和HCFC141b水合物填充晶格的分子直径大小相当,两者的水合物分解热相近;计算和实验结果符合良好。该方法可用于蓄冷系统的工程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4.
中高温热泵热水器新工质TJR01循环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新工质TJR01的性能,对TJR01和R22两种工质的基本物性进行了分析,并把充灌TJR01的热泵热水器机组放在房间热平衡室内进行实验.通过改变室外环境温度、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来研究TJR01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上的循环性能和排气压力.结果表明,TJR01可灌注式替代R22;当环境温度为(21.8±0.3)℃、进水温度为(14.2±0.4)℃,排气压力在R22压缩机的正常工作压力范围内时,灌注TJR01的热泵热水器可产生60℃的热水,且其循环性能大于3.2.  相似文献   

15.
缠绕管换热器并管传热模型及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缠绕管式换热器中的并管结构的传热规律 ,对并管金属管壁的微元段建立热平衡方程 ,以管壁温度对称分布及通过两并管焊接结构的热量相等为边界条件 ,提出了并管传热模型。在以空气为工质的并管传热实验台上 ,测定了管壁温度 ,然后与模型计算管壁温度比较 ,验证了该传热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是多流体并管式缠绕管换热器设计计算的基础。在低温和深冷分离工程中 ,这种结构紧凑可实现多流体换热的缠绕管式换热器 ,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ed an entropy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influences of condense heat recovery system on the environment.Aiming at the damage of the condense heat to the environment,an entropy of re-source loss and an emission entropy from the condense heat recovery system in the air condition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 were introduced.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entropies,we developed a new algorithm for the parameter i-dentifieation.called the composite influence coefficient,based on the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method.By simulation,the numerical experiments shows that the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method is one of the powerful methods for the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to compute the damage entropy of the condense heat,with the largest training error being-0.025(the relative error being-3.56%),and the biggest test error being 0.015(the relative error being 2.5%).  相似文献   

17.
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性能及传热过程的研究一直是地源热泵工程应用的理论基础和重点。结合河南某地地源热泵工程,针对不同埋管方式的垂直U型地埋管建立现场热响应试验系统,分析得到场地土壤等效导热系数为1.52 W/(K?m);双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比单U形管高30%左右,De32型双U地埋管的延米换热量比De25型高10%左右,地埋管延米换热量随载热流体流速的变化不呈正相关变化,存在最优流速使得换热器换热效果最好;以单位钻孔深度换热量最大作为优化条件提出优化U型地埋管换热器设计的方法,建议设计前试验确定适合管径和流体最优流速。  相似文献   

18.
对波纹竖直壁面上的降落液膜换热进行实验研究,用比拟理论,按膜厚与阻力的对应关系,对这种情况下的换热进行简化分析,并与实验结果比较。结果表明,波纹壁面对换热的强化呈周期性变化,随波幅增大而增大,随波纹周期增大而减小,液膜进口温度的升高或加热功率的增大都使换热特性降低。  相似文献   

19.
传热问题中广泛应用电模拟,但目前只有直流电模拟。本文讨论周期导热交流电模拟,既得到分析解,也得到模拟解。若与分析解法比较,模拟解法不仅容易得出,而且有明确的物理概念。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以容积换热系数为目标函数,工质流率U0、喷头喷孔直径di、导热油液位高度Z为决策变量的直接接触式换热器性能优化模型,同时进一步将液滴群行为与传热协同关系作为约束条件引入优化模型中,重点分析该约束条件对优化过程及结果的影响。运用遗传算法对原模型和补充模型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原模型优化后的容积换热系数达到了初始值的6.7倍;而补充模型最优值的迭代次数比原模型减小了约55%,同时最优值比原模型提高了0.3%。所以该约束条件不仅提高了迭代速率,还提高了寻求全局最优值的概率,使得最优解更逼近全局最优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