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0年7月18日至22日,第17届国际声与振动大会(ICSV17)在埃及的开罗举行,会议期间,国际声学和振动学会(IIAV)宣布授予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田静博士学会荣誉会士(Honorary Fellow)称号,并颁发了证书和奖牌,以表彰其在声学和振动研究领域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该证书由国际声学和振动学会理事长Luis BentoCoelho和执行理事长Malcolm J.Crocker共同签署。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收到美国声学学会寄来田静主编当选美国声学学会授予会士(Fellow)的通知和证书,以表彰其在声学领域的成就及其促进中美合作的贡献。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声学学报(中、英)版主编田静先生长期从事电声与噪声学研究,在有源噪声与振动控制、电子抗噪声通讯器件、声频特征信号控制、声学微机电系统、交通噪声传播与评价、有限振幅声  相似文献   

3.
李允武:1934年生.国家海洋局 海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声 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源学会 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 事.195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 系研究生班.1956年至1958年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任教、1956年至1973年在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研究水声物理,课题为声场起伏,参与建立南、东、北三个站.1973年至今,在海洋技术研究所工作.曾参与研制声学测波仪、声学释放器、声学位移计等.1982年至1994年任海洋技术研究所所长,参与论证2000年的海洋,海洋高技术立项,主持海洋监测高技术立…  相似文献   

4.
张家■: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研究 员,中国声学学会常务理事,语 言、听觉和音乐声学分会主任, 《应用声学》副主编。主要从事 言语科学和言语技术研究。设计 了汉语普通话清晰度试验方法和建立了汉语可懂度理论基础;导出了汉语清晰度指数;建立了不同语言单位清晰度试验得分之间的统计关系,并且证明了汉语音节结构有助于提高可懂度。在不同语速、不同声级下测得了远场和近场的语言长时平均频谱。定量地证明了汉语声调对提高可懂度的作用。揭示汉语元音的内在音高规律并实验研究语音产生中的相互作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5.
杨士莪:教授,中国工程院院 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研究所 所长,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倡 导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 完整配套的水声工程专业。领导 开发了一系列应用于不同目的的各类水声定位系统。推动和领导了我国南海水声综合考察。在水洞噪声测量、探雷声呐技术等方面也有一定研究。 侯朝焕:水声学专家,中科院院 士,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先 后完成了12项国家重大项目,其 中有三项获国家发明奖,另外四 项获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主持研 制了“水声信号起伏统计特性测量系统”,推动了水声信号场和混响场的研究。提出了…  相似文献   

6.
马大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声学所研究员。房间声学简正波理论的奠基者之一,提出了简正频率分布定律和房间混响分析的工作方法。开创了我国语言声学的研究工作和驻极体电容传声器的研制工作,建立了电动气流扬声器理论、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理论、流体动力噪声的压力定律、小孔消声和扩散消声理论、室内声场有源控制理论和非线性驻波理论等。有专著10部,论文约200篇。魏荣爵:物理学家,1916年9月4日出生于湖南邵阳, 1937年获南京金陵大学理学士, 1950年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学哲学博士。1951年回国,…  相似文献   

7.
吴宗济:男,1909年生.曾于1957 年赴捷、德、瑞、丹考察进修实验语 音学,归后建立语音实验室.1979 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研究 员兼语音研究室主任、研究生导 师,并兼任北大中文系教授,开设实验语音学课程。曾任国际语音学会常任理事及荣誉会员、中国语言学会学术委员、北京语言学会顾问、中国声学学会言语与音乐声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声学学会会士。1986退休后仍承担国家课题,并与院校合作研制高自然度汉语语音合成系统,已有成品行销国内外。著作有实验语音学、普通话声学分析、语音变量规则等专著多种及论文…  相似文献   

8.
钱梦: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教 授、博导。曾从事国家声学、振动 基标准研究。现从事光声学、激光 超声学、超声检测、扫描电子声显 微镜(SEAM)及声空化等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合著专著两册,获省市科技奖三项。与J.H.Cantrell合作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完整的三维SEAM信号激发理论,首次获得材料残余应力场的SEAM像。论文获NASALanyley中心杰出论文奖。1991年获“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3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林俊轩:青岛海洋大学物理系教 授。1955年毕…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声学学会荣誉会士、著名声学家白瑞纳克(Leo Leroy Beranek)博士,因病于2016年10月10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韦斯特伍德镇家中午后小睡中逝世,享年102岁。白瑞纳克博士是中国声学界的老朋友,为推进中美声学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因此在2012年被中国声学学会授予荣誉会士称号。白瑞纳克博士与《声学学报》创刊人马大猷先生同学,建立了近八十年的深厚友谊。(详见《声学学报》2015年第40卷第2期第338-341页)。  相似文献   

10.
2013年6月5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第21届国际声学委员会会员代表大会上,《声学学报》(中、英文版)主编、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田静研究员当选为第22届国际声学委员会(2013—2016)副主席。国际声学委员会成立于1951年,隶属于国际纯物理与应用物理联盟(IUPAP)和国际应用与理论力学联盟,是国际科学委员会合作伙伴。其宗旨在于促进国际间声学领域的研究、开发、教育与标准化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陈明昆 《应用声学》1987,6(1):45-45
中国声学学会环境声学分科学会成立暨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9月22日至24日在湖南省桑植县举行.参加会议的学会委员和特约代表共45人. 大会由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马大猷教授致开幕词,概述了我国环境声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与贡献.会上宣读了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应崇福教授的贺信,指出分科学会的成立是我国环境声学的重要里程碑.国家环保局、北京声学学会、上海声学学会等九个单位均派了代表向大会祝贺.  相似文献   

12.
13.
刘献铎 《应用声学》1987,6(1):45-45
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科学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于1986年9月10日至13日在厦门召开.有近15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汪德照教授、理事长应崇福教授也出了席.杨士莪教授向大会报告了水声学分科学会成立的筹备情况. 会议收到论文摘要140余篇,分为特邀报告,水声物理,信号处理,水声仪器和测量方法,水下噪声,换能器、阵和声辐射,其它等七个部分.除特邀报告在全体  相似文献   

14.
安志武 《应用声学》2018,37(1):158-158
中国声学学会成功获得2021年国际超声大会(ICU)的会议举办权  相似文献   

15.
王铁海 《应用声学》1999,18(1):35-35
第七届近代声学(超声学)国际研讨会于1998年10月11-14日在南京金陵饭店举行。会议由国家教育部批准,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江苏省教委、省科协和省声学学会的支持和赞助。本届会议由南京大学和美国IEEEUFFC分会以及意大利理论物理中心(ICTP)共同主办.同时还得到汕头超声波仪器研究所的赞助.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所长张淑仪院士和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分校蔡振水教授(IEEE著名超声专家)担任会议联合主席.本届会议共收到论文110篇,40%来自国外,其中特邀报告30篇,会议论文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16.
第七届近代声学(超声学)国际研讨会于1998年10月11-14日在南京金陵饭店举行。会议由国家教育部批准,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江苏省教委、省科协和省声学学会的支待和赞助。本届会议由南京大学和美国IEEEUFFC分会以及意大利理论物理中心(ICTP)共同主办。同时...  相似文献   

17.
《应用声学》2001,20(3):5-5
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王季卿教授在最近美国声学学会理事会上被选为该会的资深会员(fellow),以表彰他在建筑声学和推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的贡献.于2000年12月召开的第140届年会上,王季卿教授应邀出席了授证仪式大会. 美国声学学会是世界上成立最早(1929年)、规模最大(会员人数超过9000,遍布各国)、学术活动最活跃(每年举行两次年会,宣读论文数百篇)的声学学术团体.学会每年除出版2卷12期6000余页之学报外,另外出版其它刊物或书籍多种. 我国参加该学会的会员有88人(大陆21,台湾43,香港…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1月9日-11日,中国海洋声学国际研讨会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召开。会议由IEEE/OES主办、哈尔滨工程大学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联合承办。大会名誉主席为中国工程院杨士莪院士,大会联合主席为杨德森院士和布鲁塞尔自由大学Jean-Pierre Hermand教授。会议开幕式由杨德森院士主持。杨德森院士宣布大会开幕,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张志剑教授、Jean-  相似文献   

19.
20.
Join scientists from all around the world presenting their newest results in the fields of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atomic and molecular spectroscopy. Special attention will be paid to material science (nano, surface and interface analysis);environmental and geochem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