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沿线省区市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程度,本文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旅游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态势.结果表明:2012―2018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耦合度呈现出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逐步趋向于高水平耦合状态;九省区市的平均耦合协调度由轻度失调阶段逐步转变...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也是衡量当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县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不同地理、历史、经济结构条件下的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统一的指标体系规范下,还应具有一定的特色.本文选取以农牧业生产为主的霍城县作为研究靶区,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霍城县的主要限制性因素,确定了生态文化文明、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安全、生态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制度文明等5个二级指标,选取了农牧民饮用水安全达标比例、牧民定居完成率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等26个三级指标,构建了农牧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借助于该指标体系评价了霍城县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国西部新疆干旱区特有的气候一植被特征,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干旱区进行光合作用植被和非光合作用植被区分和解析,通过对于旱覆被植被灌层结构解析.解决植被区系差异和环境背景干扰问题.并参考国际上GLO-PEM、CEVSA和CASA遥感--生态模型,助生态遥感反演的物理分析,初步构建基于遥感与生态过程的适用于干旱区的光能利用率模型NPP-GPEM.并以新疆陆地生态系统为例,利用AVHRR/NOAA 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和气候资料估算了1981到2000年新疆陆地生态系统Ikm分辨率的年净第一性生产力.同时对之进行了时空变化探测分析.模拟检验结果精度较好,生态系统碳吸收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结果表明,利用干旱区植被生理特征的光能利用模型.模拟结果较为合理,为将NPP-GPEM模型应用到干旱区生态系统研究做了-定的探索.也试图为干旱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评价研究是评估城市或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诊断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重要环节, 是探索科学生态文明实践模式的理论前提. 从经济转型、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空间优化四方面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并运用协调度模型从时、空双维度实证评价宁波10年来的生态文明水平及其演化. 研究发现: (1)2002~2011年宁波生态文明水平呈上升趋势, 生态文明发展趋向科学化, 但稳定性较差, 尚未形成持久动力; (2) 10年间宁波的社会、环境、空间子系统整体趋好, 但经济子系统协调度较低; (3)2011年宁波各行政单元的生态文明综合协调度呈市区高于外围, 北部高于南部的分布特点; (4)聚类将6个县区归为4类, 即宁海与象山亟待全面提升型、余姚与奉化低水平环境友好型、慈溪高水平环境友好型、市区生态文明高质型.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任务艰巨,农村地广人多,更是关键地区.灾民安置的紧迫性要求农居建设先行,相关规划跟进.针对非常规建设程序下的农村规划问题——防震减灾、规划选址、土地整治、产业规划、村民意愿等,以什邡市湔氐镇下院村为例进行研究,通过总结地震灾后农村重建规划经验,试图建立以快速安置为先导的震后农居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6.
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30多年的历程, 解读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意义及内容等, 提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1)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 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 (2)在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着力点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 做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 (3)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志愿者.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新疆天山、昆仑山和阿勒泰山等高大山区实地考察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对新疆境内分布的地衣种类、地理分布、生态特征有初步认识,特别是对哈纳斯地区地衣生存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现以阿勒秦哈纳斯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已知在本地区采集到的103种地衣种的生态特征和生存因子进行分析,这对新疆地衣研究,干旱区生物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有一定的意义,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宁波市海曙区农村低效建设用地调查数据,从农村低效建设用地不同类型出发,运用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以及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3种方法,定量研究宁波市海曙区农村低效建设用地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农村宅基地低效用地呈"三片区,多核心"的分布格局,农村公共管理低效用地呈现"大分散"分布格局,农村经营性低效用地呈现"小集聚,多核心分散"的分布格局,农村其他低效用地高密度区域呈现"串珠式"分布格局.(2)各类农村低效建设用地的分布方向基本为"东北-西南",农村宅基地低效用地与农村公共管理低效用地空间离散程度大,方向性明显.(3)各类农村低效建设用地都表现出全局空间正相关特性,但空间正相关性较弱.在0.7~6 km范围内,各类农村低效建设用地的空间正相关性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不同农村低效建设用地类型的空间自相关性衰减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小城镇建设的现实,指出在新疆,以促进小城镇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可缓解城市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经济要素分散及刺激内需的问题,也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农业化经营,因地制宜,选择性地进行小城镇建设,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实现南北疆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0.
选取2002年和2007年分别代表洪湖湿地恢复前后的年份,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度的角度来反映其恢复效果.根据洪湖湿地自身的特点,选取了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功能整合和社会经济环境3个亚类24个指标建立了洪湖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洪湖湿地2002年和2007年的生态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洪湖湿地2002年和2007年的生态系统健康度分别为0.5240和0.6369,健康状态由"一般病态"转化为"一般健康",湿地恢复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07年洪湖湿地健康指标中表现为"疾病"状态的指标为优势性植物覆盖率、水质净化功能、环保投资指数和化肥施用强度,这些因素成为限制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标识系统是特定场所空间信息支持系统,它不仅具有导向、信息传递等功能,而且还承担着与场所形象相关的环境美学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本文在对新疆国际大巴扎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环境标识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将标识系统设计作以合理定位,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和有创新性的标识系统展示方式与设计策略,以符合现代城市旅游要求以及特定环境特征与文化识别性.  相似文献   

12.
山区环境因素的限制使得农村住房呈现地域性的空间格局,确定农村住房空间分布格局及重要影响因素的关联性成为山区居民地规划管理的核心要素.以金寨县为例,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点格局分析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通过引入地形要素(海拔、坡度、起伏度)因子,探索大别山区农村住房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及地形要素的影响.系列实验结果表明:金寨县农村住房点间距离在0~140m时,住房呈现聚集分布的态势,表明大别山区农村住房之间因公共资源匮乏,受环境条件影响表现出较高的相互依赖性;而农村住房点间距离在140~400m时,住房呈现聚集、均匀、随机的多样性分布态势,表明大别山区农村住房缺乏宏观规划与分配;这种随机性趋势在400~10 000m的大尺度上表现得更为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大别山区农村住房空间分布格局受制于局部地形条件,在海拔低、坡度小、起伏度低的地区,住房的聚集性较强,体现为相关分析的回归系数均达0.7左右;通过比较发现,地形要素对大别山区农村住房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强度由大到小为坡度起伏度海拔,坡度的决定系数达到0.6左右,对格局的影响强度是起伏度的1.1倍、海拔的1.13倍.本研究可为大别山区城镇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2003年到2011年间新疆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和动态度,并以Costanza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和谢高地等人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为基础,结合敏感度分析,估算出新疆从2003年到2011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结果表明:①新疆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有所下降,2003到2011年土地利用的转变速率趋于平缓.②新疆生态服务总价值2003年为6.481×1011元,2011年为11.910×1011元,共增加了5.429×1011元,增幅为83.76%.各项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明显增加,但占总服务价值的比例不变.③通过敏感度分析,新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对于生态价值系数来说均缺乏弹性,因此本文所选取的价值系数对于研究区而言是较为合适的.  相似文献   

14.
自海洋生态文明提出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个沿海省市已开展了全方位的海洋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工作。本文在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构建包含社区、经济、管治、文化、资源和生态6个子系统共34个指标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极值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主、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最终得到2010—2016年浙江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绩效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浙江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总体较高,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存在地区及系统间发展不平衡现象,后续应继续加强生态恢复和资源保护,完善管理体系,加强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遗传算法的静态环境全局路径规划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静态环境中移动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一直是路径规划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作者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静态环境下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出机器人工作空间中环境信息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建立机器人免碰撞路径与神经网络输出的关系,然后将需规划的路径的二维编码简化成一维编码,并把免碰撞要求和最短路径要求融合成一个适应度函数.通过对算法进行实验仿真表明,提出的全局路径规划方法是正确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宁波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在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引入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并从宁波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规划体系两方面论证了规划环评的必要性,从法律和新农村规划特点的角度分析了新农村规划环评的难点,提出了新农村规划中环境影响评价的介入机制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Gypsophila L.中国有25种。1980年出版的“新疆植物检索表”第二册中收载了5种。“新疆植物名录”中收载了4种。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1:336,1982)收载了11种。本文按现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行政范围进行整理研究,共收载了12种,其中发现全国分布新纪录2种—G.capitata M.B.,G.sericea(Ser.)Kryl.新疆分布新纪录1种—G.licentiana Hand—Mazz。本文阐明了新疆境内石头花属植物的生态、地理分布特点。在新疆境内本属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主要是亚洲中部的草原和荒漠成分。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制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依据.文章以宁波为例,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沿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系统,并对宁波市1995~2004年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宁波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有一定的波动,但总体上表现为不断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质量状态也相应地由较差变为良好.  相似文献   

19.
分析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建立了一个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论证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增强农民素质,促进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地处城市饮用水源上游的山区农村,提出生态净化与农业利用相结合的水污染控制方案,即将村庄生活污水经新建干管收集后,顺势自流输入到三级生态塘进行生态净化,用潜污泵将清液提升到山上进行竹林灌溉.探讨农村污水收集方式和净化工艺的适用性,并进行竹林喷灌负荷核算和投资效益分析.阐述该方案在削减污染提高水库水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等方面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