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实验和已有的报道,综合了一批Ni(0)、Mo(0)、Au(Ⅰ)、Cu(Ⅰ)与二氟化膦(RPF_2)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的~19F-NMR光谱数据;讨论了此类配合物的~19F-NMR化学位移的特点和受影响的主要因素;得到了在该类配合物中F化学位移的改变值△δF(=δ配合物-δ配体)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
王治虎  罗孟波 《计算物理》2000,17(6):645-648
采用简立方格点上的Monte Carlo模拟,研究一端被无限大不可穿透平面壁吸附的高分子链的均方末端距(R^2),以及高分子链的质量中心到平面吸附壁的平均距离(Z),与链长N、参数u(u=e^-ε/kT,ε是链骨架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能量,k是玻耳兹曼常数,T是热力学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R^2)和(Z)都服从标度律,(R^2)=aN^γ,(Z)=βNη,其中,γ、η、α、β都是u的函数;u从1减小到0.5,则γ从1.01增大到1.19,η从0.51增大到0.60。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6种取代苯胺基亚胺二茂铁类化合物R-N=CH-Fe(-Fe为二茂铁基,R为-C6H4X,(X=H,4-Br,4-OH,2-CH3,4-COOH)及4-NHC6H4NO2)的Mossbauer谱数据,其化学位移分别为(mm.s^-1):0.323,0.332,0.338,0.324,0.315和0.310。其四极矩分裂值分别为(mm.s^-1):2.263,2.285,2.287,2.21  相似文献   

4.
对下列含MoFe3S4单元的μ2-OR或μ2-SR桥联双类立方烷簇合物的红外光谱进行了研究:(Et4N)3「Mo2Fe6S8Cl6(OMe)3」(1),(Et4N)3「Mo2Fe6S8(SPh)6(OMe)3」(2),(Bu4N)3「Mo2Fe6S8(SPh)6(OMe)3」(3)(Et4N)3「Mo2Fe6S8(SBu^t)6(OMe03」(4)m,(Et4N)3「Mo2Fe6S8(SPh)9」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法拉弟效应的激光磁共振光谱技术,研究了一氧化氮分子^14N^16OX^2П3/2R(1.5)v=0→1和同位素分子^15^16OX^2П3/2Q(1.5)v=0→跃迁的FLMR光谱,实验给出了样品浓度和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及调制磁场强度与FLMR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 。  相似文献   

6.
铁酸盐的水热氧化晶化法制备及其生成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空气氧化M^2+(M=Mn、Fe、Co、Ni)和Fe^2+的碱性悬浮液制备铁酸盐MFe2O4的条件,考察了原料配比、pH值、氧化温度、氧化时间对生成MFe2O4的影响。利用XRD及SEM检测氧化过程中沉淀物的形态和结构表明,在343 ̄358K和R=2OH^-/(M^2+Fe^2+)=1.0、M^2/Fe^2+=0.5(摩尔比)下用300mL/h的空气氧化Mx/3Fe1-x/3(OH)2悬浮液  相似文献   

7.
气固界面氧化学吸附物种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自编的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动态谱批处理程序,在20-650℃对Be,Mg,Ca,La,Ce,Sm,Ti,Zr,V,Nb,cR,Mo,W,MN,Fe,Ni,Cu,Zn和Sn等一系列金属氧化物上的氧化学吸附物种进行了原位动态三维谱学研究,就所观测到的超氧(O^-2)和过氧(O^2-2)物种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以及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反应中的活性氧物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三种苯并-15-冠-5与Eu(Ⅲ)配合物在乙腈中的荧光性质,发现对Eu(Ⅲ)荧光的猝灭能力是苯并-15-冠-5(Ia)〉4′-甲酰基苯并-15-冠-5(Ib)。且Ib与Eu(Ⅲ)之间存在能量传送作用。首次提出利用^5Do-^7F2/^5D0-^7F1(ETFP/MTFP)之比可以反映出苯环上4′-取代基的不同对Eu(Ⅲ)对称性的影响,且这个比值与能量传递无关。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四氯四铜酸苯铵盐(C6H5NH3)2CuCl4单晶,Mr=187.26,由四园衍射数据确定了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a,a=0.7184(1),b=0.7448(2),c=1.5070(4)nm,β=100.67(2)°,V=0.7924nm^3,Z=2,Dx=1.650gcm^-3,(Mo,Ka)=0.071069nm,μ=4.056mm^-1,F(000)=389,R=0  相似文献   

10.
耿哲  陈庆华 《波谱学杂志》1996,13(5):425-428
报道了光学纯5-(1-Meng氧基)-3,4-二取代2(5H)-呋喃酮的^1H NMR和^13C NMR数据,研究了不同取代基对结构以及核磁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HIRFL—CSR电子冷却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议中的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贮存环(HIRFL-CSR)拟采用电子冷却方法将重离子束冷却到300MeV/u。最高电子能量为165keV,最大电子电流密度主0.244A/cm^2,叙述了CSR电子冷却装置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2.
对下列含MoFe3S4 单元的μ2-OR或μ2 -SR桥联双类立方烷簇合物的红外光谱进行了研究:(Et4 N)3[Mo2Fe6 S8Cl6 (OMe)3 ](1),(Et4 N)3 [Mo2 Fe6 S8 (SPh)6 (OMe)3 ](2),(Bu4N)3 [Mo2Fe6S8 (SPh)6 (OMe)3 ](3),(Et4N)3 [Mo2Fe6S8 (SBut)6(OMe)3](4),(Et4N)3 [Mo2Fe6S8 (SPh)9 ](5)。通过这系列簇合物特征振动频率和结构参数及与线型Mo-Fe-S簇合物红外光谱的比较,对其νM o-μ2O(R) ,νM o-μ2S(R),νM o-S,νFe-S,νFe-SR,νFe-Cl 进行了归属。对其中两条途径的亲电诱导效应及Δν(即νM o-S-νFe-S)与Fe→Mo 电荷迁移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最后,讨论了桥联双类立方烷与线型Mo-Fe-S簇合物红外光谱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三价铕离子配合物的激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灵敏度的时间辨激光光谱技术研究了在配位场作用下Eu^3^+的直接激发与发特性。Eu^3^+的直接激发光谱(特别是7F0-5D0的超灵敏跃迁)及其发射光谱随不同的配合物的变化,同时观测到与配位对称性及配位强度有联系的7F1-5D0磁偶极跃 迁的分裂。在对7F0-5D0跃迁共振与非共振的10ps激光脉冲的激励下,都可以立即观察到5D0-7FJ(J=2,3,4)的发射,说明Eu^3^+的5D0能态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法拉弟效应的激光磁共振光谱技术,研究了-氧化氮分子14N16OX2Π3/2R(1.5)v=0→1和同位素分子15N16OX2Π3/2Q(1.5)v=0→1跃迁的FLMR光谱,实验给出了样品浓度和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及调制磁场强度与FLMR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含R2dtc配体和V=O基的金属簇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两类含R2dtc配体的金属簇的红外光谱特点及某些规律,含R2dtc的立方簇合物在400-500cm^-1有较宽而弱的吸收,可归结于M-μ3S振动。M-Sdtc在330-380cm^-1,C-N振动在1470-1510cm^-1。二甲基dtc配体立方的v(C-N)与v(C=S)比值他二烷基dtc立方烷的相应振动分别蓝移和红移,可归结于甲基超共轭效应所致。「V2Cu2S4(R2dtc)2(PhS)2」^2-和「VCu4S4(R2dtc)n(PhS)4-n」^3-(n=0,1,2)的M-μ3S振动分别出现在480和465cm^-1,可作为区别两类化合物的一个指标。另一类含(R2dtc)2V2O2(μ-S)2单元的金属簇中,V-O伸缩频率在844-970cm^-1范围内,(Et4N)「V2S2O3(Et2dtc  相似文献   

16.
采用Sol-Gel方法首次在比较低的温度下制氧磷灰石结构的发光体Mg2Y8-x-y(SiO4)6O2:Eux^3^+,Biy^3^+(x,y≥0),利用XRD,IR,TG-DTA三种手段研究了发光体的形成过程。室温(293K)和液氮温度(77K)的荧光光谱表明Eu^3^+和Bi^3^+在这种基质中分别发射红光和蓝光,每mol基质中其最佳掺杂浓度分别为0.14mol和0.03mol,并且其发光都存在  相似文献   

17.
陈宝玖  孔祥贵 《发光学报》1999,20(4):295-299
报道了一种新型MFT(Multi-Fluoride-Telluride)玻璃材料(组份为50TeO2-19.7PbF2-10AlF3-10BaF-0.3Tm2O3)的制备方法,测量了650nm激发下Tm^3+离子掺杂在MFT玻璃材料中源于^1D2→^3H6(476nm)跃迁的两组蓝色上转换发光研究了上转换发光强度随激光率的变化关系,并且首次应用ASE(Amplified Spontaneous E  相似文献   

18.
用2D NMR技术研究了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分离的一个黄酮双糖甙[槲皮素-3-鼠李糖-(6-对羟基反式桂皮酰)葡萄糖甙]的结构,对鼠李糖部分的^1H NMR,^13C NMR化学位移进行了归属。^13C化学位移和^1H NOE相关性都证明鼠李糖为1″-2″连接。  相似文献   

19.
王明昭  吕少哲 《发光学报》1995,16(2):165-170
合成了配合物Eu2(DBM)64,6`-BIPY,IR和Raman光谱都证实了配合物的生成,77K正派激发高分辨激光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存在^5D0能级能量差别为15cm^-1的两种Eu(Ⅲ)格位,两种Eu(Ⅲ)离子均不位于对称中心,由^5D0→^7D0.1,2跃迁荧光光谱峰数判断,两种Eu(Ⅲ)格位的区域对称性均为C1或C2或C,两种格位Eu(Ⅲ)离子的发光寿命分别为0.37ms和0.3  相似文献   

20.
罗琦 《光学学报》1997,17(11):503-1508
研究了EuCl3.6H2O的Eu^3+的^5D0-^6F0“禁戒”跃迁的机制有其“反常”温度效应。通过比较没温度下荧光光谱中^5D0-^6跃迁和^5D0-^7F0跃迁第一条谱线的强度比,发现由于晶格振动,^7F2态通过四个频率为245cm-1的声子与^7F0态耦合,使^7F0态成为混合态,因而使^5D0-^7F-的跃迁成为可能,并且其振子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