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6-31G*水平上对8个苯并呋喃噻吩(吲哚)二酮染料进行理论计算,分析了CH3、OCH3、Br对染料母体的几何结构、稳定性和能量的影响。并应用含时的密度泛函理论(TD-DFT)在同样水平下计算它们的电子光谱。结果发现:母体被取代后能量降低,结构变稳定;8个苯并呋喃噻吩(吲哚)二酮染料的最低单重激发态均主要源自HOMO-LOMO(π-π*)跃迁。  相似文献   

2.
3.
多氯取代对二苯并呋喃结构和电荷分布影响的量子化学研究苏忠民,盛连喜,赵宝忠(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长春130024)王东仁,李金昶(东北师范大学测试中心,长春,130024)关键词: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电荷分布,量子化学计算本文采用量子化学方法,以多氯二...  相似文献   

4.
合成二苯并呋喃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质量分数为50%的硫酸水溶液中,通过加热二芳醚的邻位芳胺重氮盐,合成了8种二苯并呋喃及其衍生物(2a~2h,R=H,2-Cl,2-Br,2-Me,2-Bu-t,2-OMe,3-OMe,4-Me),产率为65%~70%,产物经过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影响反应的条件,得出了反应的最佳温度为135℃,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电性拓扑态指数预测PCDFs光解半衰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蕾  刘新会  侯娟  崔保山 《化学学报》2007,65(3):184-190
以电性拓扑态指数(E-state indices)为参数, 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48种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在云杉(Picea abies)针叶和飞灰表面的光解半衰期(t1/2)进行模拟分析, 分别获得5变量和4变量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模型. 模型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cum2)分别为0.758和0.701, 标准偏差(SD)分别为0.047和0.049, 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和可靠性. 随着氯原子取代数目的增多, PCDFs与活性氢供体接触的“位阻效应”增大, PCDFs分子中苯环的静电荷密度随之降低, 以致高氯代PCDFs较难发生光解作用.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用高分辨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食用油中17种多氯取代以及8种多溴取代的苯并二噁英和苯并呋喃含量的方法。食用油样品依次经过酸性硅胶床、多段硅胶柱及Florisil柱净化。净化中分别用正己烷、正己烷-二氯甲烷(97+3)混合液、正己烷-二氯甲烷(40+60)和单一的二氯甲烷作为淋洗剂,洗脱上述化合物,GC-MS测定。各化合物的检出限(3S/N)在0.022 3~1.67μg·L-1之间。用标准加入法测得多氯代化合物的回收率在97.8%~118%之间,多溴代化合物的回收率在96.5%~11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分别为4.9%~6.7%和6.6%~17%之间。  相似文献   

7.
热重分析技术测定二苯并呋喃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相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吸附动力学为基础,建立了热重分析技术测定难挥发性有机物吸附等温线的方法.通过热重分析实验测定了不同升温速率下二苯并呋喃从Norit RB1和Chemviton BPL活性炭上脱附速率曲线,及对应的脱附峰温度.运用所提出的方法,对二苯并呋喃在Norit RB1和ChemvironBPL活性炭上的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与静态吸附实验测定结果相比,误差不超过10%.  相似文献   

8.
A new lignanoside, (7R,8S)-7,8-dihydro-7-(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1'-formyl-3'-y-methoxyl-8-hydroxymethylbenzo- furan-4-O-β-D-glucopyranoside (moellenoside A), was isolated from Selaginella moellendorffii Hieron. 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pectroscopic evidences. 2007 Wei Sheng Feng. Published by Elsevier B.V. on behalf of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9.
以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二噁英相似的二苯并呋喃为模型化合物,椰壳炭为吸附剂,在120?℃条件下进行了吸附实验.将硝酸改性后的样品分别在300、500、800?℃进行热处理,比较了原始样品和改性后的椰壳炭对二苯并呋喃的吸附能力.并利用BET、TPD-MS、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改性前后椰壳炭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硝酸改...  相似文献   

10.
天然提取的木豆素C与氯代异戊烯反应,生成木豆素C的衍生物2,此衍生物通过克莱森重排和关环反应,得到了一个含五元环的木豆素C的衍生物(E)-2,3,3-三甲基-4-甲氧基-5-(3’-甲基-2’-丁烯基)-6-苯乙烯基-2,3-二氢苯并呋喃。其结构经1H NMR、MS、元素分析和量子计算得到确证,并讨论了可能的重排反应及环化机制。  相似文献   

11.
余菁  张幸川  王遵尧  曾小兰 《化学学报》2006,64(19):1961-1968
在B3LYP/6-31G*水平上对二苯并呋喃和135个多溴二苯并呋喃系列化合物(PBDF)进行了全优化计算和振动分析, 得到各分子的总能量(ET)、焓(H0)、熵(S0)、自由能(G0)和恒容热容(CV0), 研究了这些参数与溴原子的取代数目及取代位置的关系. 溴原子置换在不同位置时, 使ET, H0G0数值增加大小次序为: 1(9)>3(7)>2(8)>4(6), 即置换在1(9)位最不稳定; 两个溴原子处在同一苯环时, ET, H0G0数值也都增加, 增加的顺序为: 邻>>间>对, 即相互处于邻位最不稳定. 而且有两个溴原子同时取代在1和9位时, 使H0G0的数值的增加比取代在邻位、间位和对位时的增加值都大. 每增加1个溴原子, S0增大约40.1 J•mol-1•K-1, CV0增大约16.3 J•mol-1•K-1. 同时, 设计等键反应, 计算了各异构体的标准生成热(Hf0)和标准生成自由能(Gf0). 根据异构体自由能的相对大小, 从理论上求得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顺序, 各异构体组中的稳定性顺序与PCDF系列的稳定性顺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以活性炭负载镍为催化剂,对二苯并呋喃催化加氢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GC/MS分析加氢产品的组成,对加氢组份含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加氢反应路线。同时对二苯并呋喃加氢制备2-环己基环己醇的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甲苯溶剂中,反应温度150℃,反应压力0.5 MPa,反应时间为12 h,产品收率为63.3%,纯度98%(GC)。产品结构经IR和~1H-NMR表征  相似文献   

13.
亓金萍  曹德榕 《化学学报》2010,68(19):2019-2023
以焦性没食子酸、4-羟基苯甲醛和酚为原料, 以邻碘代苯酚与苯乙炔衍生物的Sonogashira偶联及其连串化反应生成苯并呋喃环为关键步骤,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2-(2 ,6 -二烷氧基苯基)苯并呋喃衍生物, 并对产物进行了1H NMR, 13C NMR, MS等表征.  相似文献   

14.
新型2-苯甲酰基苯并呋喃类似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杨醛与2-溴-4’-氟苯乙酮为原料,经取代和分子内缩合反应合成了中间体2-苯甲酰基苯并呋喃(1);在碱性条件下,1分别与咪唑,N-甲基哌嗪和二乙胺等反应,合成了6个新型的2-苯甲酰基苯并呋喃含氮类似物,收率63%~82%,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HR-MS表征。  相似文献   

15.
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毒性的QSA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7年Oile首次报道城市垃圾及工业废弃物中的含氯化合物在焚烧过程中可能产生二噁英以来,人们对二噁英类化合物的产生及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1-3].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是二噁英的一种,一方面由于它具有剧毒性,会导致内分泌系统和体内荷尔蒙平衡紊乱,另一方面它能对机体新陈代谢、免疫力和生殖系统造成长久的损伤,因此,有关此类化合物毒性的研究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4-7].  相似文献   

16.
17.
采用G98W程序包中的HF方法和6-31g(d)基组对135个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分子和二苯并呋喃进行了全几何优化计算.以计算所得的分子轨道能量、原子电荷作为PCDFs分子结构描述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技术建立了PCDFs的lgKow与上述参数的四元线性方程,相关系数为0.9306,标准偏差为0.1849,用Jackknife法检验该模型的稳健性好,并对未有实验数据的85个PCDFs的lgKow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Three kinds of commercial activated carbons, such as Norit RBI, Monolith and Chemviron activated carbons, were used as adsorbents for adsorption of dibenzofiuran. The average pore size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se activated carbons were measured 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 (‘TP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measure the TPD curves of dibenzofuran on the activated carbons, and then the activation energy for desorption of dibenzofuran on the activated carbons was estim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emviron and the Norit RB1 activated carbon maintained higher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larger micropore pore volum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Monolith activated carbon, a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for the desorption of dibencofuran on these two activated carbons was higher than that on the Monolith activated carbon. The smaller the pore of the activated carbon was, the higher the activated energy of dibenzofiuran desorption was.  相似文献   

19.
由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经中间体3-羟基苯酞(3),再经溴丙烯及锡存在下3的烯丙基化、硼氢化氧化、铬酐氧化,二甲基锌甲基化,共6步反应合成了3-(3‘-羟基丁基)异苯并呋喃-1(3H)-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