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振贵 《化学教育》1988,9(2):13-14
溶液析晶计算,题型多样,复杂多变,是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根据笔者经验,在教学中只要把握好以下三点,就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溶液析晶计算的方法和规律。1. 讲清一个概念溶解度概念是溶液析晶计算的出发点,讲清溶解度概念,是教好溶液析晶计算的前提。溶解度是溶剂(水)对溶质的溶解能力的度量,溶解度定义虽然简单,但学生往往掌握不好。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指出:“一定温度”“饱和溶液”“100克水”“溶质质量”这四点合在一起,才构成了溶解度的完整定义。  相似文献   

2.
溶解度曲线是以溶解度为纵坐标,以温度为横坐标而作成的一系列曲线。溶解度曲线有如下五个方面的应用:(1)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此时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可以同时测定电解质溶液中非电解质的溶解度和饱和溶液水活度的新方法。该法把等压平衡与传统化学分析统一起来,其优点是:(1)将多元饱和溶液中非电解质溶解度的测定转变为共存离子的溶度测定,避开了对非电解质难于进行精确化学分析的难题;(2)可以同时确定所测饱和体系的水活度。用该法测定了NaCl和KCl溶液中甘露醇的溶解度并与文献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二者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4.
卓哲 《化学教育》1980,1(3):31-32
固态物质(溶质)从溶液里析出的过程,叫做物质的结晶,简称析晶。这方面的计算是指已知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和在某温度时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当饱和溶液从某一温度降低到另一温度时,求能析出的溶质质量。  相似文献   

5.
食盐的工业生产是一个理想的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教学素材。盐场的生产环境安全可考察,学生可以完整地了解所有生产环节,与溶液及粗盐提纯的部分关联较为紧密。本课程以“食盐的旅程—从自然界中的盐到餐桌上的盐”为项目主题,开展初中化学“溶液和粗盐提纯”的教学。通过赴大清河盐场考察,针对食盐生产过程中纳潮、晒盐、收盐、洗盐中的问题展开讨论,解释生产过程的核心环节和关键问题,模拟食盐生产过程,自主建构饱和溶液、溶解度等概念,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技能,建立物质分离的模型。  相似文献   

6.
杨明生 《化学教育》1996,17(10):11-12
中学化学有关溶解度、结晶析出的计算,不仅是基本概念、基本计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这类计算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围绕溶解度这个中心,向溶质、溶剂量求算、饱和溶液浓度求算、结晶析出计算等方面展开,既有广度又有难度,但这类计算无论如何演化,只要未离开饱和溶液,其求算原理都可浓缩在一个公式上。  相似文献   

7.
邹芷菲 《化学教育》1983,4(3):38-38
取一块磨去锈蚀的铁片(表面也不能有镀层)。在清洁的表面先滴上两滴琼脂溶胶(将0.4克琼脂溶于10ml沸水中),然后滴入两滴NaCl饱和溶液、一滴酚酞溶液和一滴浓度为1%—2%的铁氰化钾溶液,将它们均匀混合。  相似文献   

8.
以“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为项目教学主题,拆解“自制独特风味盐”和“海洋资源综合利用设计”2个子任务,在学科实践活动中完成初中化学“饱和溶液”“溶解度”等核心概念的学习,形成物质分离提纯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思维模型,逐步建构“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学科大概念,感受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间的依存关系,提升对化学学科价值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9.
系统研究了1,2-丙二醇+MCl (M=Na, K, Rb, Cs)+H2O三元体系在298.15 和308.15 K时的等温相平衡. 采用硝酸汞滴定法测定了体系中无机盐的含量, 采用安东帕RXA170 折光率仪及DMA4500 密度计测定了所有体系的折光率和密度数值. 报道了1,2-丙二醇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0.9过程中饱和及不饱和三元溶液体系的等温溶解度、密度和折光率数据. 实验结果发现, 随着1,2-丙二醇的不断加入, 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和密度均呈现出减小的趋势, 而折光率的变化则呈现出相反的趋势. 采用经验方程关联了不同醇水比条件下不饱和溶液的密度和折光率实验数据, 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拟合结果. 本研究的开展充实了碱金属盐在混合溶剂中的热力学数据, 为相关溶液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硫化钠和硫氢化钠无论在水、无水乙醇还是含水乙醇溶液中都有较好的溶解性;然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尽管在水里有较大的溶解度,但在无水乙醇里它们却几乎是完全不溶解的。实验发现,即使乙醇的浓度降低至90.9%,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其中的溶解度也都低于20毫克/毫升。特别是当受到已经溶解于乙醇中的硫酸钠和硫氢化钠的抑制作用时,它们的溶解度还会进一步降低。据此,拟定了用无水乙醇作硫化钠、硫氢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四组分共存时的分离和测定。溶液总碱性当量浓度N_总~碱的测定分取适量试液  相似文献   

11.
滕尚杰 《化学教育》1986,7(4):47-47
取两张滤纸条,分别滴上饱和的溴化钠溶液和碘化钠饱和溶液,依次将它们在敞口的氯水瓶口熏一下;滴溴化钠的滤纸呈现出溴的棕红色,并可嗅到溴的气味;滴上碘化钠的滤纸条呈现出棕黑色碘的颜色,并有金属光泽。再将已置换出溴的滤纸条与另一张滴上碘化钠溶液的滤纸条接触,立即可置换出碘。  相似文献   

12.
初三学生在掌握“物质”,“分子、原子”,“元素”,“单质”,“溶解度”,“干馏”,“酸”……等概念时,是比较困难的。表现在学生不能用简单明确的语言来表达这些概念。即使能熟背化学概念的含意、律文,也没有能力把概念加以概括和灵活应用。要是问学生“元素和单质有何区別?燃烧与自燃有何不同?”就很难得到满意的回答。一般学生,常有下列的错误:“某物质在100克溶液里所能溶解的最多克数叫溶解度。”“电流通过  相似文献   

13.
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四元体系Li~ ,K~ ,Mg~(2 )/So_4~(2-)-H_2O25℃溶解度,测定了饱和溶液的密度、粘度、折光率、pH和电导率等物化性质.四元体系相图由六条溶解度分枝线和五个结晶区构成,分别对应于原始组分和复盐Li_2SO_4·K_2SO_4,K_2SO_4·MgSO_4·6H_2O,没有发现新的复盐或固溶体,也没有发生原始组分的脱水作用.用现代电解质溶液理论——Pitzer模型校验该体系的溶解度测定值,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房春晖  李冰  李军  王庆忠  宋彭生 《化学学报》1994,52(10):954-959
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四元体系Li^+,K^+,Mg^2^+/SO~4^2^--H~2O 25℃溶解度,测定了饱和溶液的密度,粘度,折光率,pH和电导率等物化性质. 四元体系相图由六条溶解度分枝线和五个结晶区构成,分别对应于原始组分和复盐Li~2SO~4·K~2SO~4,K~2SO~4·MgSO~4·6H~2O,没有发现新的复盐或固溶体, 也没有发生原始组分的脱水作用,用现代电解质溶液理论-Pitzer模型校验该体系的溶解度测定值,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H测定过MgSO_4-C_2H_5OH-H_2三元系在25℃、50℃、75℃的液固平衡和部分不饱和溶液汽液平衡的总压和分压。本文补充了30℃、0℃和-5℃时的溶解度数据,得到分层温度和浓度范围,绘出了溶解度图。测定了25℃和30℃饱和溶液的密度,粘度和平衡总压力。根据Jaques“假二元系”理论用Wilson、Uniquac和NRTL活度方程计算了溶  相似文献   

16.
对油脂过氧化值测定中碘化钾饱和溶液变质和保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碘化钾饱和溶液是测定油脂过氧化值试验中的一个重要试剂,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该试剂放置易氧化变黄,一般现配现用,但所配溶液不能被完全使用,浪费较大。笔者经研究发现,新配制的碘化钾饱和溶液和被氧化变黄的碘化钾饱和溶液的pH值相差较大,通过调整碘化钾饱和溶液的pH值,可防止碘化钾饱和溶液被氧化从而析出游离碘,同时节约试剂成本。  相似文献   

17.
在激光下几种磷酸盐溶液的折光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KH2PO4、KD2PO4、NH4H2PO4溶液、H2和D2O对激光的折光性。测定了它们对He-Ne激光和钠光的折光率温度系数及色散能力。确定了不同溶液折光指数与浓度的关系。单独给出了几种饱和溶液的折光规律,并用激光纹影法精确测定了相应溶液的饱和度数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研磨法制备了3种不同化学计量比的喜树碱—七元瓜环固体包合物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了它们的包合率、溶解度和溶出速度。3种包合物的包合率都达到了80%以上,不同计量比的包合物使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溶解度最大提高近261倍,在pH 1.00盐酸溶液介质中10 min内药物即可达到100%的溶出。  相似文献   

19.
王式萼 《化学教育》1982,3(5):35-37
在教学中,我们还注意抓容易混淆的一些概念:如元素、原子、离子,溶解性与溶解度,溶解度与百分比浓度,电离、电解、电镀,原电池与电解池,鉴定和鉴别,区别或分别认识,推断或论证等,我们都注意揭示本质,交待规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彻底弄清,学生遇到BaSO4往往认为它们难溶于水,一定是弱电解质。  相似文献   

20.
硅胶自非极性溶剂中吸附苯甲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⑴测定了0℃、15℃和20℃时硅胶自四氯化碳中吸附苯甲酸的等温线,等温线为S型的,接近饱和溶液浓度时吸附量急剧上升。用BET二常数公式和D-R方程的类似形式处理了实验结果,最大吸附体积与夺胶比孔容一致。⑵测定了硅胶自四氯化碳-环己烷二元混合溶剂稀溶液中吸附苯甲酸的等温线(20℃)和各溶剂组成时苯甲酸饱和溶液浓度,等温线是Langmuir型的,吸附量与饱和溶液浓度间有直线关系,文中对所得结果给出了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