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3-异硫氰基氧化吲哚与3-丙二腈缩合的3-烯氧化吲哚为原料,乙腈为溶剂,在无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于室温发生[3+2]环加成反应,合成了6个新型的螺环吡咯酮双氧化吲哚类化合物(3a~3f),产率91%~95%,dr 17/1~>20/1,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3a~3f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c对K562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IC50为36.3 μM),与阳性对照药顺铂接近。  相似文献   

2.
以2-吲哚酮与3,5-二氯嘧啶甲醛为原料,经Knoevenagel加成消除反应和取代反应合成了11个新型的嘧啶拼接3-烯键氧化吲哚衍生物(3a~3k),产率70%~91%,Z/E值15:1~>20 :1, 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3a~3k对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3a, 3c, 3f, 3g和3j对K562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29.3, 27.6, 28.5, 24.0和27.0 μmol·L-1), 3a, 3h和3j对A549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28.1, 16.4和25.2 μmol·L-1)。  相似文献   

3.
以取代靛红和肌氨酸为原料制得1,3-偶极子,再与(E)-芳姜烯酮类化合物在乙腈中经3+2环加成反应合成了10个新型的芳姜黄酮拼合吡咯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3a~3j)产率70%~91%, d/r值15 :1~>20:1,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3a~3j对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3f对K562抑制活性较好(IC50=31.1 μmol·L-1), 3b对A549抑制活性较好(IC50=54.1 μmol·L-1)。  相似文献   

4.
以取代的3-羧酸活化色酮、靛红与消旋脯氨酸为原料,乙腈为溶剂,依次经1,3-偶极子[3+2]环加成和脱羧反应,合成了8个新型的二氢色原酮拼接多环吡咯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 (3a~3h),产率68%~87%, dr值15/1~20/1,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3a~3h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d,3f, 3g对K562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IC50=46.3~69.4 μmol·L-1)。  相似文献   

5.
以4-氟苯胺为起始原料,依次经环合、氯化、偶联、烷基化、还原以及亲核取代反应,设计并合成了10个新型的2-三氟甲基-4-氨基喹啉衍生物(5a~5e、 6、7a~7d),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19F NMR及MS(ESI)表征。采用MTT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前列腺癌细胞(PC3、 LNCaP)和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5 μmol·L-1浓度下,化合物5b、 5c及6对PC3细胞的抑制率,以及化合物7a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均优于阳性对照药紫杉醇,抑制率分别为50.6%、 52.1%、 54.7%及57.6%。   相似文献   

6.
以色酮-吡唑啉酮作为C1合成子, 在5 mol% 的DBU催化下,与α,β-不饱和酮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 获得了10个色酮吡唑啉酮类衍生物3a~3j,产率76%~90%, dr值为4/1~9/1, 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通过单晶进一步进行了确定化合物3b的相对构型。该类化合物包含有连续两个立体中心,包括一个季碳中心,可以为生物活性筛选提供物质基础。采用MTT法研究了3a~3f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a, 3c, 3d和3i对K562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7.
以鹰嘴豆芽素与丙二腈芳基烯烃(2),在催化剂Ca(OH)2催化下,在甲醇回流下发生Michael加成环化反应,获得合成了9个新颖的鹰嘴豆芽素色烯类拼接衍生物3a~3i,产率78%~85%, 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3a~3i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a~3d对K562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说明鹰嘴豆芽素色烯类骨架可以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卢玉  黎峥  田民义  刘雄利  张敏 《合成化学》2021,21(5):406-411
以色酮-氧化吲哚C3合成子1与硝基异噁唑苯乙烯2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碱性作用下,依次发生γ-位区域选择性Michael加成,分子内Michael加成环化反应,合成了8个新颖的异噁唑色满酮拼接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3a~3h,产率42%~58%,dr值>20/1, 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3a~3h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b, 3d, 3f和3g对K562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3-取代氧化吲哚与丙烯酸酯为原料,经Michael加成反应制得中间体--3-丙酸酯取代氧化吲哚(3a~3d); 3a~3d与甲胺发生酰胺化反应制得3 丙酰胺取代氧化吲哚(4a~4d); 4a~4d用氢化铝锂还原-环化,合成了4个六氢吡啶-2,3-并吲哚化合物(5a~5d); 5a和5b用氢化铝锂还原合成了2个六氢吡啶-2,3-并吲哚化合物(6a和6b), 5a~5d, 6a和6b均为新化合物,总产率42%~61%,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ESI-MS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5a~5d, 6a和6b对人肺癌细胞(A549),人前列腺(PC-3)和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5b对A549, PC 3和K562的抑制活性均较好,其IC50分别为27.2μmol·L-1, 37.5 μmol·L-1和21.7 μmol·L-1。  相似文献   

10.
潘博文  韩晓雪  石洋  田又平  刘雄利 《合成化学》2021,29(12):1026-1032
以硝基异噁唑苯乙烯与靛红衍生的三氟甲基亚胺为原料,在有机碱三乙胺的催化作用下,发生Michael加成环化反应,得到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异噁唑-三氟甲基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3a~3l,产率73%~89%,dr值10/1~>20/1, 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通过单晶进一步进行了确定化合物3e的相对构型。该类化合物含有连续4个立体中心,其中包含一个螺环季碳中心。采用MTT法研究了3a~3l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c,3d,3h和3i对K562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说明异噁唑-三氟甲基螺环氧化吲哚骨架可以作为抗肿瘤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