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诱导作用的基本概念及其存在与否的判断模式 .复合调剖剂由水解聚丙烯酰胺 (HPAM)、木质素磺酸钙 (Ca -LS)、重铬酸钠、硫脲等药剂共同组成 ,具有成胶时间可调 (5~ 30h)、凝胶强度高 [(10~ 40 )× 10 4 mPa·s]等特点 ,在某油田使用后经济效益显著 ,投入产出比为 1∶6 .33.室内对比评价实验结果表明 ,单独以重铬酸钠/木钙或重铬酸钠 /硫脲氧化还原体系为交联剂时 ,调剖剂存在交联过速或交联过缓以及凝胶强度过低的问题 ,均无法满足调剖剂成胶性能的要求 ;而以重铬酸钠 /木钙 /硫脲复合体系为交联剂时 ,调剖剂成胶时间可调、凝胶强度较高 ,满足性能要求 .通过实验判断模式及机理判断模式两种判断模式分析 ,均证实诱导作用是复合调剖剂起延缓成胶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高温高矿化度油藏深部调驱问题,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为原料合成共聚物PASD,并以酚醛树脂作为交联剂、硫脲作为稳定剂,添加增强剂MZQ制备得到复合冻胶体系。通过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岩心流变仪等对冻胶体系进行应用研究,考察了共聚物PASD、交联剂、稳定剂、增强剂加量的影响,确定复合冻胶体系的最佳配方;在150℃、矿化度为25.198×104 mg·L-1下条件下应用,其冻胶强度为Ⅰ级,抗老化脱水性能良好,有效耐温脱水时间超过180d;冻胶封堵能力超过93%,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能以及抗盐耐温性能。  相似文献   

3.
多重乳液因为具有独特的"两膜三相"的多隔室结构,使得交联剂和聚合物溶解在不同相中,起到延缓交联的作用,可用于油田采油后期深部调剖堵水作业,以提高原油采收率。本文采用用两步法制备了一种稳定的W/O/W型多重乳状液延缓交联体系,并对其在大庆地层条件下成胶性能进行室内静态评价。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多重乳化最佳工艺条件:W/O乳液在WSpan80=2.8%,Wresidual=5%,VOil∶VWater=3∶7,T=2.5min条件下制备;W/O/W乳液在VW/O∶VHPAM=7∶3,WTween80=1.5%,R=4000r·min-1,T=3.0min条件下制备。在pH=8时所合成的柴油/渣油多重乳液延缓铬溶胶交联体系成胶时间为480h,冻胶强度为28354m Pa·s。  相似文献   

4.
水溶性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其交联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水溶性酚醛树脂交联体系的成胶特性,发现在聚合物浓度为1.0%时,随着交联剂浓度的增加,形成的凝胶的粘度增加,交联剂用量为0.5%,凝胶强度在30 min左右达到最高值;考察了温度、物料比等水溶性酚醛树脂的合成条件对最终凝胶体系粘度的影响,最佳反应温度为60℃,甲醛苯酚的最佳摩尔比为3:1;向甲...  相似文献   

5.
以环氧氯丙烷和NaHSO_3为原料,Na_2SO_3为引发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为络合增效剂,经酸催化开环反应合成了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中间体3-氯-2-羟基丙磺酸钠,然后在弱酸性条件下与胍胶通过醚化反应制备了磺酸基羟丙基胍胶,其结构经IR表征。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合成配方和条件的最优结果,研究了反应温度、pH、改性胍胶浓度对成胶后凝胶的表观粘度影响,并测试了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凝胶和对应稀溶液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氧氯化锆可有效交联改性胍胶,在pH为6、温度为70℃、改性胍胶浓度为0.6%的条件下制备的凝胶具有剪切变稀性质以及较好的粘弹性。  相似文献   

6.
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ZrO2气凝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氧锆(ZrO(NO3)2.2H2O)为起始原料,采用醇-水溶液加热法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制备了ZrO2气凝胶.通过XRD、TEM、BET等手段考察了制备条件及焙烧温度对所得ZrO2气凝胶织构、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醇-水比例、锆盐浓度、陈化时间等制备条件对ZrO2气凝胶织构、结构有较大的影响;醇-水体积比为4:1、锆盐浓度为0.2 mol/L、陈化5h制得的ZrO2气凝胶的比表面积达668.2 m2/g;在焙烧温度为400~700℃的温度范围,呈单一稳定四方晶相结构.  相似文献   

7.
针对温度70℃、矿化度20794mg/L的油藏,开展了胶态分散凝胶(CDG)/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研究。研究了超支化聚合物浓度、聚交比对新型CDG成胶性能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浓度为800mg/L、聚交比为20∶1的CDG体系具有较好的成胶性能;扫描电镜实验表明CDG呈胶态分散结构;TGU装置测定CDG的转变压力,聚合物浓度为800mg/L、聚交比为20∶1体系成胶后形成CDG转变压力为52.4KPa。将CDG与表面活性剂SA复配后形成CDG/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与CDG相比其粘度增大、界面张力降低。岩心驱油实验表明:超支化聚合物浓度为800mg/L CDG与0.2%表面活性剂复配的二元体系的提高采收率程度比CDG提高采收率程度高6.58%。  相似文献   

8.
以正丁醇锆为中心离子试剂,分别以3-氨基-1,2-丙二醇(APG)和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有机配体制备两种正丁醇锆交联剂,用魔芋葡甘聚糖(KGM)溶液与正丁醇锆交联剂制备了一系列水基压裂液。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波谱(NMR)、高分辨质谱(HRMS)、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系统地表征了压裂液的结构、形貌以及性能。讨论了锆酸盐与植物胶发生交联的反应途径,并运用Winter-Chambon公式准确确定溶胶-凝胶转变点。研究了反应物浓度、配体种类对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和溶胶-凝胶转变时间(tcr)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APG配体,以MDEA为配体的有机锆/KGM凝胶体系的延迟交联性能、耐温耐剪切性能更好,其tcr随KGM质量浓度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并且随配体浓度和交联剂质量分数的增加呈减小趋势,KGM质量浓度控制在4.0 g/L时,凝胶体系的常温延时交联时间在7~45 min内可调节,溶胶-凝胶转变温度(Tsol-gel)为71.4℃,其耐温性能高达120℃,在170 s-1剪...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处理法制备无醛蛋白胶粘剂,探究不同处理剂、不同交联剂、蛋白质种类、不同尿素浓度及不同蛋白质与硫脲配比对无醛蛋白胶粘剂的胶接强度、热性能、耐水与耐候性及冻融稳定性的影响。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及旋转流变仪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选择制备无醛蛋白胶粘剂的蛋白质为乳清蛋白,处理剂中改性效果最好的是尿素溶液,浓度为3mol/L、交联剂硫脲为9g、木质素钠为4.5g、乳液为10g,且乳清蛋白与硫脲以30∶9配比时,乳清蛋白胶粘剂的粘度适中,冻融稳定性佳,胶接强度最好,达到1758.2MPa。另外,蛋白胶的耐水性皆良好,个别耐候性不达标。  相似文献   

10.
肖雪  罗跃  于小荣 《合成化学》2019,27(10):823-826
聚乙烯亚胺(PEI)是一种环境友好型交联剂,但与聚丙烯酰胺(PAM)形成的凝胶体系强度较弱,而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结构增强剂。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增强的PAM/PEI凝胶,其结构经XRD和TG表征。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钛对PAM/PEI凝胶有良好的增强作用。在90 ℃下,可使凝胶的成胶时间从7 h缩短至3 h,凝胶强度由F提高至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